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化学必考实验专项练习全套
13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中考化学必考实验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13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中考化学必考实验专练,共28页。
【实验目的】 探究水对酸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实验步骤】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少量的柠檬酸晶体,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镁带,观察现象。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柠檬酸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蓝色石蕊试纸和镁带分别与柠檬酸晶体接触后没有明显的现象
蓝色石蕊试纸与柠檬酸溶液接触后变红色,镁带与柠檬酸溶液接触后表面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酸的很多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二)酸的性质研究 1.盐酸和硫酸性质
盐酸(HCl)
硫酸(H2SO4)
物理性质
(1)纯盐酸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一般略带淡黄色(含有杂质 Fe3+)
(2)易挥发,浓 HCl 在空气中有白色酸雾
(1)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状的油状液体 (2)难挥发,易溶于水
(3)浓 H2SO4 有吸水性,用水稀释时放出大量 的热,稀释时只能将浓 H2SO4 慢慢注入水中,
而不能将水注入浓 H2SO4 中
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
(1) Zn + 2HCl ═ZnCl2 + H2↑
(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NaOH + HCl ═NaCl + H2O
(4)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稀 H2SO4 具有酸的通性
(1) Zn + H2SO4(稀) ═ ZnSO4 + H2↑
(2)CuO + H2SO4 ═CuSO4 + H2O (3)2NaOH+H2SO4═Na2SO4 + 2H2O
(4)Na2CO3+H2SO4═Na2SO4+CO2↑+H2O
检验
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gNO3 +HCl ═ AgCl↓+ HNO3
加 Ba(NO3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aBa(NO3 )2 + H2SO4 ═ BaSO4↓+2HNO3
浓盐酸与稀盐酸
浓盐酸十分易挥发,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产生白雾,用此方法可以鉴别浓盐酸、稀盐酸。
挥发性对浓盐酸的影响: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少,所以溶液的浓度下降。
浓硫酸与稀硫酸
【注意】(1)吸水性对浓硫酸的影响: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浓度下降。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浓硫酸的脱水性是化学变化过程,区别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是原物质中没有水,只是将原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如沾有浓硫酸的白纸很快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会使纸张、蔗糖等物质脱水炭化。
(三)碱的性质研究 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
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NaOH 应密封保存)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NaOH + H2SO4 ═Na2SO3 + 2H2O
写某些盐反应
FeCl3 + 3NaOH ═Fe(OH)3↓+ 3NaCl(NaOH 常用于制不溶性碱)
稀硫酸
浓硫酸
物理性质
密度小
密度大
无吸水性
有吸水性,能用作干燥剂
化学性质
无脱水性
有脱水性,能使许多有机物炭化
跟氢(H)前面的金属(如 Zn)反应产生 H2
跟金属反应不产生 H2
NaOH
Ca(OH)2
Cu(OH)2
Fe(OH)3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
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有强烈的腐蚀性。
白色粉末固体,微溶,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有强烈的腐蚀性。
蓝色粉末固体, 难溶于水。
红褐色固体,不溶于水。
1.(2022 年云南省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振荡试管B.添加酒精
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 pH
2.(2022 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3.(2022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实验小组用图 1 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 2 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 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4.(2022 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图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考试中的具体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B.过滤液体
C.验满气体D.测定溶液的 pH
5.(2022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为探究一瓶久置的 NaOH 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 NaOH 溶液没有变质B.实验二说明 NaOH 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 Ba(OH)2D.实验三说明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6.(2022 年新疆中考)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 NaOH 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 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你选择的依据是。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7.(2022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20℃时,配制 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g 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填“大于”或“小于”)
向 1~5 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 1”或“试管 2”)。
②试管 3 中产生气泡,试管 4 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 Cu 比 Zn(填“强”或“弱”)。
③试管 5 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借助传感器对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 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 pH 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 pH 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 X 是,实验进行到 60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
。
8.(2022 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CaCO3 和 Ca(OH)2猜想三:CaCO3
[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实验步骤与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人员根据步骤 I 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
解释步骤 3 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正确。
[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9.(2022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帅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测定溶液 pH 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 pH 变化如图 1 所示,则该同学是将(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稀硫
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 2 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 2 中 B 点表示的含义是。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取 lg 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10ml 蒸馏水充分振荡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2
向步骤 1 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
溶液变红
3
向步骤 2 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 3 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 K2SO4;猜想二:有 K2SO4 和 H2SO4;猜想三:有 K2SO4 和 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 Fe2O3 粉末、BaCl2 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 Fe2O3 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
A.Mg B.CuO C.KCl D.Na2CO3
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10.(2022 湖北十堰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一】
Ⅰ、向滴加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 1 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
①中最终溶液的 pH=2。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Fe2O3 粉末
溶液中有 H2SO4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aCl2 溶液
②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 H2SO4,猜想二正确
Ⅱ、分别称取 0.5g 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2mL 水,振荡;再向试管②中加入 2mL 水、试管③中加入 2mL 稀盐酸(如图 2 所示)。振荡并观察现象。
Ⅲ、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④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 pH=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 3 所示),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Ⅰ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试管①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
实验Ⅱ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
试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 Cu(OH)2 发生反应”
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继续开展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二】取试管①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⑤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
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有。
【结论】盐酸能与 Cu(OH)2 发生反应。
【交流反思】最终试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11.(2022 黑龙江龙东中考)探究碱的性质。
通过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
实验三方案是鉴别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编号为 A、B),观察到 A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B 试管无明显现象,证明 A 中试剂为 溶液,A 试管中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
同学们看到盛有 NaOH 的试剂瓶上标注“NaOH 含量不少于 96.0%”,开始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通电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 NaOH 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2NaOH+H2 +Cl2 ,
然后蒸发溶剂获得 NaOH 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①甲同学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液体变红色,认为杂质中含有碳酸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理由是。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
【分析交流】步骤 a 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 NaCl 外,还有。
12.(2022 山东烟台中考)(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所加稀盐酸均过量)。
试管 A 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试管 B 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试管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试管 D 中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明显现象。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试管 D 中的 NaOH与 HCl 发生了反应,(写
出操作及其现象)。
13.(2022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 a: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杂质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 b:向 a 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杂质中含有
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C1猜想二:NaCl、CaCl2猜想三:
【设计实验】
【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猜想二成立
1.(2022 年云南省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振荡试管B.添加酒精
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 pH
【答案】B
【解析】
A、通过运用手腕的力量,使试管底部左右振荡,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内加注酒精,容易引发失火,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从而测量溶液 PH 值,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2022 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含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
故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
3.(2022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实验小组用图 1 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 2 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 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放热。
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对反应温度的升高,A 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 2 温度升高,能证明反应放热,B 错误,不符合题意;
C、60s 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
若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 时溶液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注射器中溶液的溶质; 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 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 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图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考试中的具体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B.过滤液体
C.验满气体D.测定溶液的 pH
【答案】C
【解析】
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由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蔬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2022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为探究一瓶久置的 NaOH 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 NaOH 溶液没有变质B.实验二说明 NaOH 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 Ba(OH)2D.实验三说明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D
【解析】
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
实验三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且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故选 D。
6.(2022 年新疆中考)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 NaOH 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 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你选择的依据是。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答案】(1)溶液变红色
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反应②是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若酸是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 O;由图可知,随着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A、NaNO3 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
B、CuSO4 能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生成,能反应; C、NH4NO3 能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有气体生成,能反应;
(2)
NaOH+HCl=NaCl+H2 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放热
(3)
不同
【解析】
BC它们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气体或沉淀
(4)分子构成
D、KNO3 不能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
则反应③中可以选用的盐是 BC,因为它们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符合复分解的条件。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7.(2022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20℃时,配制 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g 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填“大于”或“小于”)
向 1~5 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 1”或“试管 2”)。
②试管 3 中产生气泡,试管 4 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 Cu 比 Zn(填“强”或“弱”)。
③试管 5 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借助传感器对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 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 pH 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 pH 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 X 是,实验进行到 60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
。
【答案】(1)烧杯搅拌加速溶解72大于
试管 1弱
Cu(2
OH)2CO3 +4HCl=2CuCl2 +3H2O+CO2
稀盐酸NaCl、NaOH释放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解析】
①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故填:烧杯。
在配制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填:搅拌加速溶解。
②配制 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需要 NaOH 的质量为: 80g×10%=8g ,则需要
水的质量为: 80g-8g=72g ,故填:72。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的质量偏小,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10%,故填:大于。
①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试管 1 中溶液变为红色,故填:试管 1。
②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活动性自左向右逐渐减弱,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试管 3 中产生气泡,试管 4 中无明显现象,说明 Cu 的活动性比 Zn 弱,故填:弱。
③由质量守恒定律知,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其中的盐是氯化铜,两种氧化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 Cu(2
OH)2CO3 +4HCl=2CuCl2 +3H2O+CO2,故填: OH)2CO3 +4HCl=2CuCl2 +3H2O+CO2。
①由图像知,开始反应时溶液的 pH<7,显酸性,所以三颈烧瓶内溶液 X 是稀盐酸,故
填:稀盐酸。
三颈烧瓶内溶液 X 是稀盐酸,恒压漏斗内溶液是稀 NaOH 溶液,随着 NaOH 溶液的滴入,稀盐酸与 NaOH 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三颈烧瓶内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7,继续滴入 NaOH 溶液,则溶液的 pH>7,显碱性;实验进行到 60s 时,溶液的 pH>7,显碱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 NaCl 和滴加后未反应的 NaOH,故填:NaCl、NaOH。
②由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图知,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内温度升高,说明稀盐酸与 NaOH 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故填:释放。
③因为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使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大,所以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出稀盐酸与 NaOH 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故填: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使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8.(2022 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CaCO3 和 Ca(OH)2猜想三:CaCO3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取l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实验步骤与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人员根据步骤 I 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
解释步骤 3 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正确。
[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答案】氢氧化钙或者 Ca(OH)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下层固体也有可能
振荡
2
向步骤 1 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
溶液变红
3
向步骤 2 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是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
【解析】
CaCO3 +2HCl= CaCl2 +H2O+CO2 二
本题是对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探究,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变质分为三种情况,完全变质则全部变为碳酸钙,部分变质则既有碳酸钙又有氢氧化钙,没变质则全部是氢氧化钙,据此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为没有变质,全是是氢氧化钙。
[实验分析](1)根据资料信息可知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根据步骤 I 不能认定固体全部是碳酸钙,也有可能是没有完全溶解的氢氧化钙。
(2)在固体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原因是稀盐酸先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稀盐酸再与碳酸钙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CaCl2 +H2O+CO2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可知固体中既有氢氧化钙又有碳酸钙,则猜想二正确。
9.(2022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
碱中和反应”,在老帅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测定溶液 pH 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 pH 变化如图 1 所示,则该同学是将(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稀硫
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 2 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 2 中 B 点表示的含义是。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 3 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 K2SO4;猜想二:有 K2SO4 和 H2SO4;猜想三:有 K2SO4 和 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 Fe2O3 粉末、BaCl2 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 Fe2O3 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
A.Mg B.CuO C.KCl D.Na2CO3
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答案】a放热 KOH 和 H2SO4 恰好完全反
应2KOH+H2SO4=K2SO4+2H2O固体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K2SO4 与 BaCl2 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 H2SO4 一定存
在ABD反应物是不过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 实验探究:
由 pH 变化曲线可知,溶液刚开始 pH<7,呈酸性,此时溶液应是 H2SO4 溶液,随着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Fe2O3 粉末
溶液中有 H2SO4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aCl2 溶液
②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 H2SO4,猜想二正确
液的加入,溶液 pH 逐渐增大到 7,最后大于 7,所以应是将 KOH 溶液滴入 H2SO4 溶液中,故选 a;
由图 2 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 点此时温度达到最高值,证明 KOH 溶液和 H2SO4 溶液恰好反应;
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H+H2SO4=K2SO4+2H2O;进行实验:
方案一:实验结论是猜想二正确,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Fe2O3 粉末,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观察到铁锈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故填:固体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评价与反思:
方案二是不合理的;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而不能证明有氢离子,故填:K2SO4 与 BaCl2 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 H2SO4 一定存 在;
(5)A.Mg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证明硫酸过量;
B.CuO 和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硫酸过量;
C.KCl 和稀硫酸不反应,不可以证明硫酸过量; D.Na2CO3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证明硫酸过量;故选 ABD;
(6)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填:反应物是否过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10.(2022 湖北十堰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一】
Ⅰ、向滴加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 1 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
①中最终溶液的 pH=2。
Ⅱ、分别称取 0.5g 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2mL 水,振荡;再向试管②中加入 2mL 水、试管③中加入 2mL 稀盐酸(如图 2 所示)。振荡并观察现象。
Ⅲ、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④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 pH=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 3 所示),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Ⅰ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试管①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
实验Ⅱ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
试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 Cu(OH)2 发生反应”
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继续开展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二】取试管①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⑤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
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有。
【结论】盐酸能与 Cu(OH)2 发生反应。
【交流反思】最终试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氯化钠和氯化氢
(2)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
(4) 2NaOH+CuSO4=Cu(OH)2 +Na2SO4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由红色慢慢又变成无色,接着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⑥. 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
【解析】【实验探究一】(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因为测得试管①中最终溶液的 pH=2,说明盐酸过量,所以试管①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
实验Ⅱ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证明氢氧化钙是与盐酸反应了而不是溶于水了;
试管④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 +Na2SO4 ;
【实验探究二】(4)因为试管⑤中的溶液显碱性,说明存在氢氧化钠,随着试管①反应后的
溶液的酸性溶液的加入,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慢慢变成中性后,继续滴加试管①反应后的溶液,盐酸会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量后,溶液显酸性,因此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由红色慢慢又变成无色,接着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交流反思】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若测得试管⑤清液的 pH=12,说明溶液显碱性,存在氢氧化钠,向试管⑤中滴加的几滴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
和反应,还没有来得及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所以没有观察到难溶性的氢氧化铜溶解,所以试管⑤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试管①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最终溶液的 pH=2,盐酸过量 ,所以试管①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取试管①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⑤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试管⑤中的溶液最终存在溶质: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铜、氯化氢,故最终试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
11.(2022 黑龙江龙东中考)探究碱的性质。
通过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实验三方案是鉴别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编号为 A、B),观察到 A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B 试管无明显现象,证明 A 中试剂为 溶液,A 试管中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
同学们看到盛有 NaOH 的试剂瓶上标注“NaOH 含量不少于 96.0%”,开始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通电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 NaOH 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2NaOH+H2 +Cl2 ,
然后蒸发溶剂获得 NaOH 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①甲同学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液体变红色,认为杂质中含有碳酸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理由是。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
【分析交流】步骤 a 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 NaCl 外,还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 a: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杂质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 b:向 a 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杂质中含有
【答案】①. H2O 和 CO2(或水和二氧化碳) ②. Ca(OH)2(或氢氧化钙) ③. 氢氯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 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⑤. 有气泡产生 ⑥. 氯化钠(或 NaCl) ⑦. 硝酸、硝酸钠(或 HNO3、NaNO3)
【解析】(1)实验一氢氧化钠露置,表面潮湿,说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实验二滴加稀盐酸,露置的氢氧化钠冒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通过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H2O和 CO2(或“水和二氧化碳”)。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实验三方案是鉴别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编号为 A、B),观察到 A 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B 试管无明显现象,证明 A中试剂为 Ca(OH)2(或“氢氧化钙”)溶液,A 试管中出现浑浊的原因是氢氯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实验探究]
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理由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步骤 a: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则步骤 b:向 a 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杂质中含有氯化钠(或“NaCl”)。 [分析交流]
步骤 a: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步骤 a 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 NaCl 外,还有硝酸、硝酸钠(或“HNO3、NaNO3”)。 12.(2022 山东烟台中考)(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所加稀盐酸均过量)。
试管 A 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试管 B 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试管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试管 D 中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明显现象。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试管 D 中的 NaOH
与 HCl 发生了反应,(写
出操作及其现象)。
【答案】(1)红色;
FeCl3;Fe+2HCl=FeCl2+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1)由于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所以试管 A 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试管 B 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FeCl3,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是由于铁锈反应完了,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试管 C 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由于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试管 D 中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明显现象。所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试管 D 中的 NaOH 与 HCl 发生了反应方案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1)红色;
FeCl3;Fe+2HCl=FeCl2+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3.(2022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C1猜想二:NaCl、CaCl2猜想三:
【设计实验】
【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①. 产生白色沉淀(或变浑浊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溶液变为红色 ③. 2HCl+Ca(OH) 2=CaCl2+2H 2O ④. HCl,CaCl2 ⑤. 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 ⑥. 碳酸钠(或 Na2CO3)或碳酸钾(或 K2CO3) ⑦. 产生白色沉淀(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1)试管甲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试管乙中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为:溶液变红;
(4)试管丁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OH) 2=CaCl2+2H 2O ;
实验探究:试管丙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试管丁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管丙中碳酸钠过量,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试管丁中稀盐酸过量,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钙,故填:CaCl2、HCl;
进行猜想:试管丙中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试管丁中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钙,混合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氯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氯化钠,故猜想三:NaCl、Na2CO3;
设计实验:实验结论为猜想二成立,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二成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猜想二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核心素养专练:教材基础实验专练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科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教材基础实验专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科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综合实验题专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