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展开1.(3分)传统手工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泡豆磨浆B.过滤豆浆
C.卤水点浆D.包压成型
2.(3分)下列物质中富含油脂的是( )
A.小麦粉B.菜籽油C.白砂糖D.鲜鸡蛋
3.(3分)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图标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B.
C.D.
4.(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A.H2SO4﹣氧化物B.水蒸气﹣混合物
C.C60﹣化合物D.Na2CO3﹣盐
5.(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汞元素:hgB.2个氧原子:O2
C.钙离子:Ca+2D.碳酸氢钠:NaHCO3
6.(3分)下列涉及安全防范的操作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点燃H2前先检验纯度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D.油锅着火时立即浇水扑灭
7.(3分)宜宾主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D.当日CO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8.(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铁丝在O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Fe+O22FeO
B.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H2CO3═CO2+H2O
C.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AgNO3+HCl═AgCl↓+HNO3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Al粉,溶液蓝色消失:Al+CuSO4═Cu+AlSO4
9.(3分)目前,宜宾正大力发展锂电池产业。结合图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锂单质是电的良导体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C.图中“3”表示中子数D.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10.(3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
C.的分子式是CO2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22:1
11.(3分)如图表示60g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Ⅱ中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C.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D.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Ⅲ的大
12.(3分)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13.(3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点燃①中酒精灯再通入CO
B.①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该实验证明CO具有还原性
14.(3分)常温下,向盛有100g 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烧杯中溶液呈碱性
B.b点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为200g
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
D.原NaOH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
二、填空题:包括3个题,共30分。
15.(10分)2020年7月23日,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1)“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
(2)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Si)。生产硅涉及反应:SiO2+2CSi+2X↑,X的化学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祝融号”上的高精密仪器使用了“碳化硅基增强铝基”材料,该材料属于 。
A.塑料
B.橡胶
C.复合材料
(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和液氧代替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为火箭提供推力。
①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②使用液氢和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是 。
16.(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实现碳达峰的总体思路是以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使用实施电能替代。“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与通过植树造林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吸收的CO2相互抵消,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85%,以燃煤发电和供热为主排放的CO2占总排放量的47%。因此,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任重道远。2019~2030年间的部分年份,在现有模式和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绿色植物“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
B.可燃冰
C.石油
(3)根据图中信息,在“加快两个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于 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这一年内,采用该模式比“现有模式延续情景”下少排放CO2 亿吨。
(4)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12分)氯化钠既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粗盐(主要成分NaCl,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和泥沙)为原料制备较纯的NaCl晶体的流程如图。
已知:Mg(OH)2和BaCO3均为难溶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水“溶解”粗盐时,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 。
(2)Ba(OH)2溶液与“滤液1”中的 (填离子符号)生成难溶性沉淀。
(3)“滤液2”的pH 7(填“>”、“<”或“=”)。
(4)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5)加入盐酸“调pH”为7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实验室“蒸发结晶”时,不需要的仪器有 (填字母序号)
三、实验与探究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18.(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O2。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应选用装置 和装置E。检查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若选用装置B制取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CO2,依次选用的装置为B→ 。该方法收集的CO2不纯,除混有空气外,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填化学式)。
19.(12分)为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比较铁、铜、锌的活泼性
取经过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铜片和锌片于三支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同时加入稀硫酸,对比观察实验现象。
(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表中x= ;y= 。
实验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
另取一块锌片与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产生H2的总体积与反应时间关系如表,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4)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5)20~40s产生H2的平均速率是 mL/s(平均速率指单位时间内H2体积的变化量)。
(6)产生H2的体积:40~60s大于20~40s。主要原因是 。
(7)0﹣20s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共8分。
20.(8分)在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透气小纸袋,上面写着“强力干燥剂,本产品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
(1)生石灰(CaO)能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 。
(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小纸袋内的生石灰最终会变成块状固体 (填化学式)。
(3)若小纸袋内装有2.8g生石灰,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的固体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传统手工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泡豆磨浆B.过滤豆浆
C.卤水点浆D.包压成型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泡豆磨浆,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过滤豆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卤水点浆,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包压成型,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3分)下列物质中富含油脂的是( )
A.小麦粉B.菜籽油C.白砂糖D.鲜鸡蛋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菜籽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正确。
C、白砂糖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
D、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3分)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图标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A.H2SO4﹣氧化物B.水蒸气﹣混合物
C.C60﹣化合物D.Na2CO3﹣盐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C60﹣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Na2CO3﹣是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汞元素:hgB.2个氧原子:O2
C.钙离子:Ca+2D.碳酸氢钠:NaHCO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汞元素的符号为Hg,错误;
B、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个氧原子表示为2O,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符号为Ca2+,错误;
D、碳酸氢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氢根原子团化合价为﹣1价,则化学式为,NaHCO3,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3分)下列涉及安全防范的操作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点燃H2前先检验纯度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D.油锅着火时立即浇水扑灭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B、根据汽油、柴油等属于易燃性液体进行分析;
C、根据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H2前先检验纯度,故A正确;
B、汽油、柴油等属于易燃性液体,所以加油站严禁烟火,故B正确;
C、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所以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故C正确;
D、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盖上锅盖或倒入蔬菜,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3分)宜宾主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D.当日CO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分析】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正确;
C、如图所示,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正确;
D、当日CO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解答】解:A、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越好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当日CO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正确,因为一氧化碳的值为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8.(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铁丝在O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Fe+O22FeO
B.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H2CO3═CO2+H2O
C.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AgNO3+HCl═AgCl↓+HNO3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Al粉,溶液蓝色消失:Al+CuSO4═Cu+AlSO4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进行分析;
D.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故B错误;
C.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故C正确;
D.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9.(3分)目前,宜宾正大力发展锂电池产业。结合图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锂单质是电的良导体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C.图中“3”表示中子数D.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周期表一格的含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锂单质是金属单质,是电的良导体,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正确;
C、图中“3”表示原子序数,不表示中子数,错误;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核外电子数为3,图示正确。
故选:C。
【点评】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10.(3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
C.的分子式是CO2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22:1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微粒的变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写出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由微粒的变化就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故B说法正确;
C、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的分子式是H2O,故C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44:(2×3)=22:3,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3分)如图表示60g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Ⅱ中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C.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D.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Ⅲ的大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溶液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由图示Ⅱ和Ⅲ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
B、Ⅱ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因此该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Ⅲ中固体全部溶解,但并不能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因此无法计算其溶解度,故C错误;
D、Ⅱ和Ⅲ中水的质量相等,但是Ⅲ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大于Ⅱ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因此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Ⅲ的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3分)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
B、根据显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进行分析;
C、根据燃烧能生出水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是甲烷进行分析;
D、根据铵盐和碱反应会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红磷的着火点高,故A正确;
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现象是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等,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
C、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反应生成了水,燃烧能生出水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是甲烷,故不一定是氢气,故C错误;
D、分别取少量氯化铵和氯酸钾于研体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由于铵盐和碱反应会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故其中一个研钵中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该固体是氯化铵,不是硫酸钾,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铵态氮肥的检验,燃烧的条件等,注意理解显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13.(3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点燃①中酒精灯再通入CO
B.①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该实验证明CO具有还原性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再点燃①中酒精灯,故A选项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①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故B选项正确;
C、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选项正确;
D、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证明CO具有还原性,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4.(3分)常温下,向盛有100g 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烧杯中溶液呈碱性
B.b点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为200g
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
D.原NaOH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及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a点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正确;
B、b点时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为100g+100g=200g,正确;
C、c点溶液pH小于7,是酸性的,溶质为NaCl和HCl,错误;
D、设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100g×x 100g×7.3%
x=8%,正确
故选:C。
【点评】pH小于7的溶液是酸性的,pH大于7的溶液是碱性的。
二、填空题:包括3个题,共30分。
15.(10分)2020年7月23日,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1)“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 电 能。
(2)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Si)。生产硅涉及反应:SiO2+2CSi+2X↑,X的化学式是 CO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 反应。
(3)“祝融号”上的高精密仪器使用了“碳化硅基增强铝基”材料,该材料属于 C 。
A.塑料
B.橡胶
C.复合材料
(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和液氧代替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为火箭提供推力。
①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4 ;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 。
②使用液氢和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是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
【分析】(1)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4)①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以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②根据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Si)。生产硅涉及反应:SiO2+2CSi+2X↑,反应物中有1个硅原子、2个有氧原子、2个碳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硅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C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3)“祝融号”上的高精密仪器使用了“碳化硅基增强铝基”材料,该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C;
(4)①N2O4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是+4;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0%;
②使用液氢和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故答案为:(1)电;
(2)CO;置换;
(3)C;
(4)①+4;40%;
②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实现碳达峰的总体思路是以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使用实施电能替代。“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与通过植树造林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吸收的CO2相互抵消,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85%,以燃煤发电和供热为主排放的CO2占总排放量的47%。因此,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任重道远。2019~2030年间的部分年份,在现有模式和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绿色植物“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光合作用 。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煤
B.可燃冰
C.石油
(3)根据图中信息,在“加快两个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于 2025 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这一年内,采用该模式比“现有模式延续情景”下少排放CO2 7.4 亿吨。
(4)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H3=CO(NH2)2+H2O 。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来分析;
(2)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图像信息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大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绿色植物“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故答案为:温室效应;光合作用;
(2)煤和石油属于常规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可燃冰属于新能源;故答案为:B;
(3)根据图中信息,在“加快两个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于2025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这一年内,采用该模式比“现有模式延续情景”下少排放CO2(46.4﹣39.0)亿吨=7.4亿吨;故答案为:2025;7.4;
(4)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H3=CO(NH2)2+H2O;故答案为:CO2+2NH3=CO(NH2)2+H2O。
【点评】本题涉及范围广,根据题中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难度系数不大。
17.(12分)氯化钠既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粗盐(主要成分NaCl,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和泥沙)为原料制备较纯的NaCl晶体的流程如图。
已知:Mg(OH)2和BaCO3均为难溶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水“溶解”粗盐时,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 加快溶解的速率 。
(2)Ba(OH)2溶液与“滤液1”中的 SO42﹣、Mg2+(顺序可调换) (填离子符号)生成难溶性沉淀。
(3)“滤液2”的pH > 7(填“>”、“<”或“=”)。
(4)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溶液中Ba (OH) 2和CaCl2 。
(5)加入盐酸“调pH”为7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顺序可调换) 。
(6)实验室“蒸发结晶”时,不需要的仪器有 BD (填字母序号)
【分析】(1)根据溶解时玻璃棒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pH>7。
(4)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生成和氯化钠,同时也和过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5)根据稀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钠的反应分析回答。
(6)根据蒸发的操作分析用的仪器。
【解答】解:(1)加水“溶解”粗盐时,进行搅拌可以加速粗盐的溶解。
(2)“滤液1“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加入氢氧化钡会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同时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a (OH) 2溶液与“滤液1“中的Mg2+和SO42﹣生成难溶性沉淀;
(3)“滤液2”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故pH>7;
(4)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同时也和过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Ba (OH) 2和CaCl2;
(5)加入盐酸调节pH为7,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6)实验室“蒸发结晶”时需要用到坩埚钳、蒸发皿和酒精灯,不需要用到坩埚和试管,故选:BD。
故答案为:(1)加快粗盐溶解;
(2)Mg2+;SO42﹣ (顺序可调换)
(3)>;
(4)除去溶液中Ba (OH) 2和CaCl2;
(5)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顺序可调换)
(6)BD。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除杂,综合性较强,在除去杂质时要注意通过离子间的反应把离子转化为沉淀和气体除去,但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量,最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三、实验与探究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18.(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O2。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应选用装置 A 和装置E。检查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 将导管口伸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若选用装置B制取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CO2,依次选用的装置为B→ F→D 。该方法收集的CO2不纯,除混有空气外,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HCl (填化学式)。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①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②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收集气体的要求和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相应装置;根据盐酸的挥发性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a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2)①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内部压强增大,就会将空气排出,形成气泡,松手后,内部压强减小,则此时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导管,则此时形成稳定液柱;
故答案为:A;将导管口伸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②B为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故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2H2O+O2↑。
(3)收集干燥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同时需要浓硫酸干燥,故选F干燥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选D收集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以挥发出氯化氢进气气体;
故答案为:F→D;HCl。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12分)为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比较铁、铜、锌的活泼性
取经过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铜片和锌片于三支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同时加入稀硫酸,对比观察实验现象。
(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H2SO4=FeSO4+H2↑ 。
(2)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锌>铁>铜 。
(3)表中x= 8 ;y= 10 。
实验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
另取一块锌片与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产生H2的总体积与反应时间关系如表,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4)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
(5)20~40s产生H2的平均速率是 0.5 mL/s(平均速率指单位时间内H2体积的变化量)。
(6)产生H2的体积:40~60s大于20~40s。主要原因是 反应放热,40~60 s溶液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 。
(7)0﹣20s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产生H2体积小,放出热量少 。
【分析】(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分析;
(4)(5)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6)反应放热,40~60 s溶液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
(7)0﹣20s产生H2体积小,放出热量少,故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解答】解:(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根据实验现象“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速率较快,铁片表面产生气泡,速率较慢,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可知,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锌,最弱的是铜,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
(3)该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该实验中的变量为金属的种类,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即使用硫酸的浓度、体积、金属块的质量、形状、大小等都相同,否则无法根据实验现象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x=8,y=10。
(4)根据图示可知,从20s开始,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故可推断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
(5)20~40s产生氢气的平均速率为=0.5 mL/s。
(6)由于该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放出的热量越来越多,即40~60s时溶液的温度高于20~40s时溶液的温度,所以40~60s时反应速率更快,产生气体的体积更大。
(7)由于刚开始反应时(0~20 s)放出的热量较少,产生的气体也较少,所以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故答案为:(1)Fe+H2SO4=FeSO4+H2↑;
(2)锌>铁>铜;
(3)8;10;
(4)放热;
(5)0.5;
(6)反应放热,40~60 s溶液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
(7)产生H2体积小,放出热量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共8分。
20.(8分)在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透气小纸袋,上面写着“强力干燥剂,本产品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
(1)生石灰(CaO)能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 氧化钙易吸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
(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小纸袋内的生石灰最终会变成块状固体 CaCO3 (填化学式)。
(3)若小纸袋内装有2.8g生石灰,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的固体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生石灰易与水反应解答;
(2)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据此解答;
(3)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解答。
【解答】解:(1)生石灰(CaO)能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易吸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小纸袋内的生石灰最终会变成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
(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小纸袋内的生石灰最终会变成碳酸钙,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得:
CaO~CaCO3
56 100
2.8g x
x=5.0g
若小纸袋内装有2.8g生石灰,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的固体质量是5.0g。
故答案为:(1)氧化钙易吸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CaCO3;
(3)5.0g.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石灰易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求出碳酸钙的质量,本题难度系数中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 15:38:53;用户:吴国锋;邮箱:15908294198;学号:38457135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
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
着火点:白磷<红磷
B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该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C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
该气体是H2
D
分别取少量NH4Cl和K2SO4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
其中一个研钵中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K2SO4
实验操作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
10mL
10mL
ymL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H2体积(mL)
5
15
30
50
60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
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
着火点:白磷<红磷
B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该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C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
该气体是H2
D
分别取少量NH4Cl和K2SO4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
其中一个研钵中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K2SO4
实验操作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
10mL
10mL
ymL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H2体积(mL)
5
15
30
50
60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宜宾早茶享誉全国,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