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6页。
    肇源二中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3、古诗词三首阅读有方法:理解古诗——两步法第一步,解诗意-------结合“字词解释”或“注释”来理解整句诗乃至整首诗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悟诗情------根据诗意想象画面,从而领悟出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本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月夜时分,诗人停船靠岸的孤独背影,从而体会出诗人离家的忧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689一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到首都长安,应试不第;回到故乡襄阳,郁郁寡欢。过了一两年,他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这期间写了不少诗歌。这首诗是他到达浙江建德江境内后写的,以舟行暮宿为背景,刻画秋江暮色,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 字词解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②移:划动,移动。③泊:停船靠岸。④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⑤客:指诗人自己。⑥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诗词大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日暮时分新的忧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精彩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虽然第二句中写到了“愁”,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可见,这首诗在选材和使用表现手法上都十分有特色。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全诗虽只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描写得淋漓尽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i)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人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苏轼在望湖楼所见骤雨初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全诗构思巧妙,描写有声有色。短短28字,把雨前、雨中、雨后气象变化的奇景生动地描摹出来,比喻贴切新颖,展现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字词解释: = 1 \* GB3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 2 \* GB3 ②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 4 \* GB3 ④遮:遮盖,遮挡。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⑥跳珠:跳动的水珠。⑦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⑧忽:突然。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诗词大意: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它还没有遮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胡乱地跳入船中。忽然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望湖楼下,水面像明净的蓝天,水天一色。精彩赏析:这首诗主要写了西湖六月晴雨时的壮美景象。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黑云、白雨、大风、湖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来令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阵雨,也到望湖楼头观赏了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诗中,“白雨”和“黑云”映衬,“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可见诗人颇具匠心。西江月①·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別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人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沉雄豪迈之中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道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致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流露出作者对农村丰收年景的喜爱和愉悦之情。字词解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即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横斜的树枝。④七八个:概数词,不是确指,说明星星寥寥无几。⑤两三点:概数词,说明雨量不大。⑥旧时:往日。⑦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⑧社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⑨见:同“现”。诗词大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寥寥无几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忙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社庙丛林附近用茅草盖的旅舍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舍忽然出现在眼前。精彩赏析: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虽然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但是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词的上片以鹊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画面,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难点探究本课的三首古诗词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三首古诗词都描写了自然景物,而且在描写的过程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不同点:三首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宿建德江》一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表达的是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喜欢主题归纳主题:《宿建德江》中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时想起了故乡,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述了西湖疾风骤雨时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了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见到的乡村夏夜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感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秀丽的山川孕育出诗的灵气,朴实的人民培育出许的精神。 在这里,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秀丽;在这里,我们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来吧,让我们走进诗的国度,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吧。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让我们一起加入诗词的狂欢吧! 预习自测 1.我们诵读古代的诗歌,从中了解古人诗情画意的生活,感受他们深邃的智慧。“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随着这些诗歌走进山清水秀的美景,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丰富情感。请你在朗读三首诗歌的基础上,选取最喜爱的一首抄录下来,并尝试背诵下来!好用( )要求: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移舟泊烟渚( ),日mù( )客愁新。野 kuàng( )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明月别枝惊què( ),清风半夜鸣chán( ) (3)旧时máo( )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日暮客愁新: (2)野旷天低树:(3)移舟泊烟渚: (4)黑云翻墨未遮山: (5)明月别枝惊鹊: 4.根据诗词内容填空。 (1)《宿建德江》中,“ ”点明地点,“ ”点明时间,“客”是诗人自指,表明诗人 的身份,“ ”字奠定了此诗的情感基调。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句诗分别对应一个画面,请你参照范例,尝试概括:黑云翻墨图、 、风吹雨散日图、 了。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等情景表明词人描绘的是 季的景色。 学始于疑1.《宿建德江》中“日暮客愁新”的“愁”指的是什么?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有什么作用? 研读赏析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描绘了什么景象?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 当堂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 朝的 ,他长于写景,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与 并称“王孟”。(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 朝的 ,号 ,世称 。他与其他七位文学家合称“ ”,中(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朝的 , 是词牌名。其作品多抒写 的爱国热情,也有不少吟咏 的作品。 2.默写诗句。 (1)移舟泊烟渚, 。 , 。(2)黑云翻墨未遮山, 。 , 。(3) , 。 ,听取蛙声一片。 , 。 ,路转溪桥忽见。3.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4.对《宿建德江》的理解,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客愁新”一句中,“愁”字直抒胸臆,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日暮客愁新”一句中,“新”字暗示了新愁之外,诗人心中还有许多旧忧。C.此诗前两句为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生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D.全诗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写诗人的羁旅之思。5.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稻花香里说丰年”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C上阙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D.整首词采用白描的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综合训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标题交代了写作的 、 和 从全诗看,“醉”不仅是因为更因为 ,更因为 。2.完成下表。3.作者写的是一场 (A.久雨B.骤雨),天气变化 (A.初晴雨后B.雨后天晴)。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黑云翻墨未遮山”的“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2)“白雨跳珠乱人船”的“跳”“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3)“卷地风来忽吹散”的“忽”字,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4)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一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来令人身临其境。拓展训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②羁思共凄凄③,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注释】①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②宦情:为官的情怀。③凄凄:形容悲伤难过。本诗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春天本是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使诗人产生了“春半如秋”的感受? 答 案预习自测 1.略2.(1)zhǔ暮旷(2)鹊蝉(3)茅xian 3.(1)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2)空旷。 (3)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4)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5)横斜突元的树枝。 4.(1)烟渚 日暮 羁旅游子 愁 (2)示例:白雨跳珠图 水天相接图 (3)鸣蝉稻花蛙声夏学始于疑 1.乡愁。 2.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里也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研读赏析 1.比喻、对偶;分别描绘了大雨将至,蓄势待发和暴雨壮观迷乱的景象。 2.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提夏夜景物特征,写出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当堂练习 1.(1)唐 孟浩然 王维 (2)宋 苏轼 东坡居士 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 (3)宋 辛弃疾 西江月 力图恢复国家统一 祖国山河 2.(1)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3.(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瞰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了。 (2)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散乱地洒落在船里。 (3)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鸣声咨面式,产阳浪戏 4.C 5. A 综合训练 1.时间 地点 写作的原因 喝酒 景色宜人 2. 3. В B 4.(1)对 (2)对 (3)对 ( 4)对拓展训练 1.描绘了暴雨过后,百花凋零、榕叶满地的景象。 2.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雨过柳州,百花落尽,榕叶满地,似萧索秋天;二是诗人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心境悲凉得好像秋天一样。 诗句描写对象景物 特征修辞手法感觉角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句描写对象景物 特征修辞手法感觉角度黑云翻墨未遮山云黑、滚比喻视觉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大、乱比喻视觉、听觉卷地风来忽吹散风急、猛夸张视觉、触觉望湖楼下水如天水满、阔、静 比喻视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