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地理]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第1页
    [地理]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第2页
    [地理]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8月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6题;共48分)
    方言是一地特色的重要表现。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 广东省各方言区( )
    A . 具有明确界限 B . 有一定的范围 C . 按综合指标划分 D . 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2. 与粤语区相比,客家语分布区( )
    A . 热带雨林广布 B . 地势较为平坦 C . 城镇化率较低 D . 第一产业占比较低
    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行业。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正在致力于推进建立“锂佩克”,希望就锂矿的价格和协调生产达成一致,并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制定准则。我国锂资源消费量大,对外依存度高。下图示意“锂三角”位置和2022年全球锂矿资源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 “锂佩克”方案提出的基础主要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 )
    A . 锂矿资源储量大 B . 发展水平相近 C . 地理位置临近 D . 锂提炼技术先进
    4.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障我国锂资源稳定供应的是( )
    ①减少进口渠道和数量 ②加大国内锂资源的勘探力度
    ③减少海外矿业投资项目 ④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中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转型的综合衡量标准。湖北省大冶市是中国著名的矿冶城市,200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下图示意2000—2018年大冶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及不同阶段的经济韧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大冶市经济转型成效较为凸显的年份是( )
    A . 2009年 B . 2012年 C . 2015年 D . 2018年
    6. 进一步增强大冶市经济韧性的措施是( )
    A . 扩大第一产业比重 B . 扩大冶金业规模 C .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D . 淘汰矿物采选业
    近年来,云南省抓住我国产业有序梯度转移的契机,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外溢产能,形成了“东部企业+云南资源”、“东部研发+云南制造”、“东部市场+云南产品”等产业协作模式。云南产业格局正加速重构,呈现出多点带动的经济发展新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产能外溢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区位优势减弱 B . 劳动力素质低 C . 研发能力下降 D . 产品市场饱和
    8. 云南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有助于( )
    A . 集中财力,大力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市场 B . 加快资源开发,缓解环境压力 C . 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 D . 利用产业资源优势,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2021年6月10日,中国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拉伊铁路(拉各斯-伊巴丹)举行通车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拉伊铁路( )
    A . 缩短了两大城市的空间距离 B . 有助于提升港口与内陆货物运输效率 C . 促进了热带经济作物的东运 D . 利于全面提升尼日利亚的城镇化水平
    10. 近年来,中国部分皮革产业向尼日利亚转移,主要原因是( )
    ①当地有充足的原料 ②当地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③该国基础设施完善 ④当地皮革产业发展潜力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内蒙古河套平原是我国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130~220mm,60%以上集中在7、8月份。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当地启动了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图示意该地改良工程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间可能是( )
    A . 1~2月份 B . 5~6月份 C . 8~9月份 D . 11~12月份
    12. 秸秆隔层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 吸收土壤盐分 B . 改良土壤质地 C . 减少水分下渗 D . 阻断盐分上移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对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量差异大 B . 降水差异大 C . 水分差异大 D . 岩性差异大
    14. 推测图b中③示意的土壤剖面应位于(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海砂是指受海水侵蚀而没有经过淡化处理的砂,是海洋第二大矿产资源,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其中四分之一为砂质海岸,近岸和大陆架浅海区分布着资源潜力巨大的海砂资源。预计未来近10年,我国建设所需建筑用海砂超过10亿立方米,海砂需求量巨大。下图示意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四地,海砂储量大且便于开采的地点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6. 为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对海砂的需求,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全面放开开采海域 ②大量依靠进口海砂
    ③打击非法盗挖现象 ④提高海砂处理技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1世纪以来,上海在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快速转变,卫星城蓬勃发展,使上海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下左图示意上海大都市区产业空间关联和组织形态。
    材料二: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发展过程。宁波是我国五大港口城市之一,距上海直线距离151km。2019年以来,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宁波积极推进与上海的产业融合。受自身条件、区域间协作程度及与其他城市竞争的影响,目前宁波与上海的产业融合发展进入瓶颈期。下右图示意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
    (1) 据左图分别描述CBD与各产业中心之间和不同产业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
    (2) 从产业与城市关系角度说明上海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过程。
    (3) 请为宁波进一步提高与上海的产业融合水平提出可行性措施。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桑干河—永定河—海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注入渤海。下左图为京津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图,下右图为桑干河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桑干河流域内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贫瘠、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处于我国生态脆弱带。
    2017年国家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2019年3月,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再汇入永定河。2023年1月20日,国家水利部印发《2023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向永定河补水,使得长期断流的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实现全线通水,同时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1) 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桑干河流域成为生态脆弱带的原因。
    (2) 简述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对流域内地表水体的有利影响。
    (3) 从全流域协作角度提出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的合理措施。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种,是把科学家培育成功的农作物良种,通过种植、收获、晾晒等环节生产出供农民购买的商品性良种。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地块必须进行隔离。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便存储运输。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玉米制种基地,占全国玉米种子产量近50%。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建起了百万亩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撑起了中国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周边地理环境与制种基地。
    (1) 祁连山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试说明其成因。
    (2) 河西走廊的荒漠环境与气候条件为玉米制种提供了良好保障,试说明理由。
    (3) 分析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 题号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2页。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广东省各方言区,与粤语区相比,客家语分布区,云南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有助于,拉伊铁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三校联考地理试题docx519docx、三校联考题参考答案与解析docx519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