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试卷】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合集(含答案)
【期末押题卷】考前冲刺培优卷-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考前冲刺培优卷-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贴近生活,注重实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人教社编的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材中,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贴近生活,注重实用。人教社编的小学数学教材,贴近生活,注重实用。教材中的问题和例题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3、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人教社编的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期末押题卷)期末考前冲刺培优卷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10厘米和16厘米,第三条边可能长( )厘米。
A.5B.6C.8
2.淘气在对折好的纸上剪了两个洞,打开后是( )
A.B.C.
3.2.40的计数单位与2.45的计数单位相比,( )
A.2.40的计数单位大B.2.45的计数单位大
C.一样 大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7.68,原小数最小是( )
A.7.675B.7.684C.7.679
5.下面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A.4.51B.4.515151……C.4
6.如果乙数是甲数的5倍,下列哪个式子是对的?( )
A.甲数=乙数×5B.乙数=甲数×5
C.甲数×乙数=5
7.如表是小军、小林、小东和小力跑50米的成绩,谁跑得最快?( )
A.小军B.小林C.小东D.小力
8.只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9.在路灯两侧,有4根高度相同的杆子,它们的位置如图。夜晚,在这个路灯灯光的照射下,影子最长的杆子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0.在0.585,0.58.,,,0.588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11.如图中直条分别表示小明、小红和小华的身高,虚线 的高度最接近他们的平均身高。
12.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8.30,那么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3.在横线里填上“>”“<”或“=”。
14.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读数时把小数点的位置读错了,结果读成了三干点二,原来的小数只读出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5.50米赛跑,李华用8.3秒,小红用8.6秒,李华跑得快。 (判断对错)
16.乐乐的身高是152cm,他去平均水深为140cm的水域游泳,不会有危险。 (判断对错)
17.把0.6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6.8。 (判断对错)
18.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那么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判断对错)
19.观察物体时每次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 (判断对错)
20.把12.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判断对错)
21.小强与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分别是1.4m和1.45m,由此可知,小强比小明矮。 (判断对错)
22.8.995保留两位小数是9.00.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3.既对又快,口算热身。
24.用简便方法计算。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5.观察下面的物体,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
26.(1)根据对称轴把图中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
(2)画出整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7.下表是笑笑家的电表今年上半年每月月底的读数:
(1)2月到6月笑笑家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2)画出2月到6月的各月用电量的折线统计图;
(3)为鼓励市民节约用电,某市规定每户用电量不超过260千瓦时的部分,每千瓦时按0.62元收取电费;超过260千瓦时的部分,每千瓦时加收0.05元.请你算一算笑笑家6月份要交电费多少钱?
停车场有相同数量的摩托车和小轿车,共有84个轮子,摩托车和小轿车各有多少辆?
增强身体素质,病毒远离我们。强强和爸爸周末去爬山,他们上山的平均速度是4.8千米/时,上山用了1.5时,沿原路下山,用了1.8时,他们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在男子体操全能比赛中,某运动员前五个项目的平均分是15.15分,最后一个项目的得分是14.25分,这名运动员六个项目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本学期老师带领我们探究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老师引领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2.小明沿6米长的路走了3次,第一次10步走完,第二次9步走完,第三次11步走完.
(1)他平均一步的长度是多少米?
(2)他沿着一个圆形花坛走了一圈,刚好是157步,这个花坛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33.两个数相加,笑笑在计算时误将其中一个加数13.79当成了13.19,结果得到错误的和15.63,正确的和是多少?(两种方法解答)
(期末押题卷)期末考前冲刺培优卷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答案】C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解答】解:10+16=26(厘米)
16﹣10=6(厘米)
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在6和26之间,8在6和26之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
2.【答案】C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左上角剪了一个半圆,打开后是一个圆形,并且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下边中间剪了一个半圆,打开后半圆在折线两侧并且关于这条折线对称,据此解答。
【解答】解:淘气在对折好的纸上剪了两个洞,打开后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力,注意观察剪的两个洞的位置。
3.【答案】C
【分析】2.40与2.45都是两位小数,大小不相等,但是它们的计数单位都是0.01,据此解答。
【解答】解:2.40的计数单位与2.45的计数单位相比一样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及大小比较。
4.【答案】A
【分析】7.68是一个三位数的近似数,“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数比原数大,所以最小是7.675.
【解答】解:由“五入”得到的7.68最小是7.675.
故选:A.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以此即可求出原小数最小是多少.
5.【答案】B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数就大,以此类推,据此判断。
【解答】解:4<4.51<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数乘5后的积与乙数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果乙数是甲数的5倍,则乙数=甲数×5。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出甲数乘5后的积与乙数相等,再根据题意进行选择即可。
7.【答案】A
【分析】将他们每个人的成绩进行大小排序,时间用得最少的人跑得最快;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右边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此题依此比较并选择即可。
【解答】解:9.1秒>8.9秒>8.7秒>8.3秒,即小军跑得最快。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只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A
【分析】根据“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
夜晚,在这个路灯灯光的照射下,影子最长的杆子是A,最短的是C。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及经验进行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0.【答案】0.5888……,0.585。
【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解答】解:0.585<0.585585……<0.5858……<0.588<0.5888……,最大的数是0.5888……,最小的数是0.585。
故答案为:0.5888……,0.585。
【点评】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答案】③。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红最矮,小华最高,他们的平均身高会超过小明的身高。据此解答。
【解答】解:小红最矮,小华最高,他们的平均身高会超过小明的身高。
所以虚线③的高度最接近他们的平均身高。
故答案为:③。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12.【答案】8.304;8.295。
【分析】要考虑8.30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8.30最大是8.304,“五入”得到的8.0最小是8.2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四舍”得到的8.30最大是8.304,“五入”得到的8.0最小是8.295。
故答案为:8.304;8.295。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13.【答案】<,>,=。
【分析】根据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将单位统一后进行比较,即可比较出大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1m=10dm=100cm=1000mm,6000mm=600cm=60dm=6m,0.6m<6m,所以0.6m<6000mm;
1kg=1000g,486g=0.486kg,486kg>0.486kg,所以486kg>486g;
1km=1000m,2800m=2.8km,2.8km=2.8km,所以2.8km=2800m。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运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14.【答案】300.02。
【分析】根据“原来的小数读一个零”,可知小明读出的数相当于是把原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先把小明读错的数写出来,再进一步推出原来的小数即可。
【解答】解:三干点二写作:3000.2,
因为原来的小数读一个零,
所以把30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得原来的小数300.02。
故答案为:300.0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5.【答案】√
【分析】根据比赛规则,距离相同时,用时间少的速度快。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8.3秒<8.6秒
所以50米赛跑,李华用8.3秒,小红用8.6秒,李华跑得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解答即可。
16.【答案】×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之间;由此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平均水深140厘米,并不能反映出整个水域中每一处的水深都是140厘米,有的地方会比140厘米深的多,可能超过152厘米,有的地方会浅一些,
所以身高是152厘米的乐乐去平均水深为140厘米的水域游泳,可能有危险。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17.【答案】√
【分析】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依此计算。
【解答】解:0.68×100=68
68÷10=6.8
把0.6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6.8。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这个立方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说明从正面看是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分成两列:左边一列2个正方体,右边一列1个正方体,把左边一列向后平移一行,则即可满足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此时所用的小正方体最少,是3个,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搭成的这个图形可以是:
所以最少需要3个小正方体.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得出: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从左面看最多可以看到它的正面、左面、上面;从右面看最多可以看到它的正面、右面、上面;所以观察物体时每次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观察物体时每次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12.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知:12.45就扩大了100倍;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把12.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1.【答案】×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小强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的身高可能高于1.4米,可能等于1.4米,也可能少于1.4米;
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5米,小明的身高可能高于1.45米,可能等于1.45米,也可能少于1.45米;
所以不能确定两个人的具体身高,无法比较。
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题时 一定要弄清题意,认真审题,然后做出判断。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8.995保留两位小数是9.00,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3.【答案】360,150,3.2,8800,20,90,2050,1.6,50,720。
【分析】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时,先把个位的0去掉,按两位数乘一位数来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用商与除数相乘进行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口算,两数的数位先对齐,先加十分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按整数加减法进行加减;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百的和整十的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先把末尾的0去掉,再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相乘,计算完后再在数的末尾添上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先把135估成140,再进行口算。
【解答】解:
【点评】这类题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4.【答案】700;122;100002300;5600;68。
【分析】第1题,交换175与39的位置,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先求出325与175的和,接着求出39与161的和,最后把这两个和相加即可;
第2题,将420减298转化为420减300,此时多减了一个2,再加上2即可;
第3题,把16分为8与2的积,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先求出125与8的积,接着求出2与5的积,最后把这两个积相乘即可;
第4题,把98转化为100与2的差,将198转化为200与2的差,接着将1998转化为2000与2的差,先求出100、200、2000的和,再把所得的和减去3个2,最后加6即可;
第5题,先求出8与7的积,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第6题,根据商不变规律,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4,接着先求出积,最后再算商。
【解答】解:325+39+161+175
=(325+175)+(39+161)
=500+200
=700
420﹣298
=420﹣300+2
=420﹣300+2
=120+2
=122
125×16×5
=125×8×2×5
=(125×8)×(2×5)
=1000×10
=10000
98+198+1998+6
=100﹣2+200﹣2+2000﹣2+6
=(100+200+2000)﹣2﹣2﹣2+6
=2300﹣2﹣2﹣2+6
=2300
125×8×7﹣25×56
=125×56﹣25×56
=(125﹣25)×56
=100×56
=5600
1700÷25
=(1700×4)÷(25×4)
=6800÷100
=68
【点评】本题考查运算定律的应用。熟练掌握运算定律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5.【答案】
【分析】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有3列,从左面数第一列有2个正方形,第二列有1个正方形,第三列有3个正方形。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有2层,第一层有3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右对齐。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有2列,从左面数第一列有3个正方形,第二列有2个正方形。
【解答】解: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26.【答案】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的各点分别向右平移7格,再依次连结即可。
【解答】解:(1)根据对称轴把图中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如图)。
(2)画出整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如图)。
【点评】此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的图形、作旋转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7.【答案】(1)247.6;
(2)
(3)179.96。
【分析】(1)用6月电表的读数减去1月电表的读数就是2月到6月笑笑家用电总量,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乘法解答。
(2)根据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完成统计图。
(3)先求出6月份的用电量,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段计算即可。
【解答】解:(1)(1452﹣214)÷5
=1238÷5
=247.6(千瓦时)
答:2月到6月笑笑家平均每月用电247.6千瓦时。
(2)430﹣214=216(千瓦时)
660﹣430=230(千瓦时)
908﹣660=248(千瓦时)
1164﹣908=256(千瓦时)
1452﹣1164=288(千瓦时)
作图如下:
(3)0.62×260+(0.62+0.05)×(288﹣260)
=161.2+0.67×28
=161.2+18.76
=179.96(元)
答:笑笑家6月份要交179.96元电费。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28.【答案】14辆。
【分析】用总的轮子数除以每辆摩托车和小轿车的轮子和,即可求出摩托车和小轿车的辆数。
【解答】解:84÷6=14(辆)
答:摩托车和小轿车各有14辆。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题,注意题干中摩托车和小轿车的数量相同。
29.【答案】4千米/时。
【分析】先根据上山的平均速度×上山的时间,算出上山的路程,再除以下山的时间即可。
【解答】解:4.8×1.5÷1.8
=7.2÷1.8
=4(千米/时)
答:他们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千米/时。
【点评】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答案】15分。
【分析】先算出前五个项目的总成绩,再加上最后一个项目的得分,再除以6即可。
【解答】解:(15.15×5+14.25)÷6
=90÷6
=15(分)
答:这名运动员六个项目的平均分是15分。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31.【答案】通过折的方法把三角形的3个角折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分析】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通过折的方法把三角形的3个角折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根据平角的意义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图:
通过折的方法把三角形的3个角折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方法及应用。
32.【答案】(1)0.6;
(2)706.5。
【分析】(1)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3次共走了多少米,再求出3次共走了多少步,然后用走总距离除以走的总步数即可。
(2)首先用平均步长长步数求出花坛的周长,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那么r=C÷2π,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6×3÷(10+9+11)
=18÷30
=0.6(米)
答:他平均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6米。
(2)157×0.6=94.2(米)
94.2÷3.14÷2=15(米)
3.14×152
=3.14×225
=706.5(平方米)
这个花坛的面积是706.5平方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以及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33.【答案】16.23。
【分析】方法1:将加数13.79当成了13.19,结果少加了0.6,将15.63加上0.6即可。
方法2:先用15.63减去13.19得到另一个加数,再与13.79相加。
【解答】解:方法1:15.63+(13.79﹣13.19)=16.23
方法2:15.63﹣13.19=2.44
13.79+2.44=16.23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着重考查了一题多解。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6/17 21:58:13;用户:陈隆宇;邮箱:hfnxxx118@qq.cm;学号:47467631小军
小林
小东
小力
8.3秒
8.9秒
8.7秒
9.1秒
0.6m 6000mm
486kg 486g
2.8km 2800m
12×30=
750÷5=
1.2+2=
400×22=
135÷7≈
720÷8=
50×41=
5.3﹣3.7=
200÷4=
180×4=
325+39+161+175
420﹣298
125×16×5
98+198+1998+6
125×8×7﹣25×56
1700÷25
月份
1
2
3
4
5
6
千瓦时
214
430
660
908
1164
1452
12×30=360
750÷5=150
1.2+2=3.2
400×22=8800
135÷7≈20
720÷8=90
50×41=2050
5.3﹣3.7=1.6
200÷4=50
180×4=7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考前冲刺预测卷-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贴近生活,注重实用,1.6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考前冲刺通关卷-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贴近生活,注重实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考前冲刺提高卷-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高频易错题(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贴近生活,注重实用,15和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