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的发明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随着农业社会的建立,远古时期的农民需要从事松土、播种、收获等繁重的劳作,比采集渔猎者更辛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田间劳动,生活更乏味;辛苦的劳作还带来身体上的多种疾病;农业生产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作物,导致食物结构单调,造成营养不良,使人类体质下降等等。总结上述一系列现象后,有学者提出远古时代的农业革命是一个骗局或者陷阱。
    农业的发明的确产生了以上诸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的和过程性的,并不是农业革命带来的变化的中心内容,农业的发明的实质和后续结果无疑是有利的。农民虽然劳作更辛苦,但他们的资源开发效率大大提高,是采集渔猎者所不能及的,同样养活一个五口之家,采集渔猎者需要数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而农民只需要几十亩土地;农民虽然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田间劳动,但他们的集中劳作能够积攒出一段较完整的农闲时间,有整段的较长时间可以进行其他活动。反观采集渔猎者,虽然可能一天只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就能收集到满足一天需要的食物,其余时间用于娱乐。但是,这些空闲时间是分散的,每天都要被搜寻食物的工作打破,很难形成专心于某一事务的整段时间。
    而关于人类体质的变化和相关疾病,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考虑的是,在原来的采集渔猎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流动,很多体质较弱的人,较早就被不稳定的环境和生活自然淘汰。寿命较长的是原本体质较好的那部分人,他们大概率会呈现出较为强壮的特点,但这并不是采集渔猎生活带给他们的。同时,较短的寿命也使许多由衰老带来的疾病来不及表现出来。但到了农业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良好的定居条件,使体质较弱的人摆脱了严酷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自然淘汰,长期生存并参与繁衍。人均寿命增长,由衰老带来的许多疾病才得以表现出来。所以,从表面上看,农业社会人们的体质似乎下降了,而且疾病增多,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弱者幸存和寿命变长造成的一种假象。
    农业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直观效果很多,最明显的有三个:一是集约型生产与粮食产量提高。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农业生产是更集约的生产模式,效率更高。人们可以把精力集中于田间,通过精耕细作,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收获更多的食物。二是人口规模扩大。据推论,新石器时代末期全球总人口数量从百万到数百万不等,农业发明后,总人口迅速上升到数千万。三是定居生活出现。人类有了充足的食物供应,不再四处迁徙,开始建立村落定居。
    (摘编自徐义华《农业的起源及其意义》)
    材料二:
    从强化利用野生黍族资源到驯化萌芽的出现,中国北方先民依然过着流动性的采食生活,遗址规模小,结构简单,未发生明显的聚落形态变化。而粟、黍驯化种出现阶段正值新石器时代早期,仅有的几处遗址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从流动迁徙向定居生活转变的趋向,例如李家沟遗址发现由石块围合而成的椭圆形圆圈,这些遗存或许与搭建简易建筑的行为有关。东胡林与扁扁洞遗址还发现有人工刻意平整的居住面。然而该阶段遗址中并未发现明确的房屋遗迹。因此定居化生活的证据尚不确凿。
    定居生活的明确迹象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中期。此时驯化的动植物在当时北方先民的整体生业经济中尚处于辅助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聚落规模的扩大。由半地穴房屋聚合而成的聚落遗址,不仅出现于华北腹地,还分布到了蒙古高原南部地带。这些遗址的规模,明显大于北方地区更早阶段的遗址,其中多数遗址面积在1公顷左右,类似现今的小型村庄。村落遗址形态多样,既有方形房屋成排分布式的布局,也有小型房屋三五成群聚堆分布式的格局。一些聚落布局严整,体现出明确的规划思想和对社会秩序的强调;另一些聚落的遗迹之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体现出先民长时间的占据和对聚落的不断改建。
    而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生产取代狩猎采集成为北方先民生业经济的主导,定居生活模式变得更为稳固。该时期遗址数量激增,分布范围变得更为广阔。先前鲜有村落遗址发现的黄土高原核心区域与西、北边缘,均发现了密集分布的村落遗址。该阶段遗址的房屋居住面往往较为清洁,遗物稀少,体现出人群对居住址的打扫与维护行为。房屋居住面普遍经过硬化处理,甚至部分居住面的处理工序十分考究。这些行为习惯,与更为长久稳定的栖居方式紧密相关。此外,这一时期的遗址规模更大,布局更为复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甚至出现了超大规模的高等级聚落,体现出更大规模的人群聚合与初步的社会分化。
    我国北方地带流动向定居生活的转变出现在动植物资源驯化的初期阶段。该时期驯化资源尚未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依然是人群所依靠的主要生计方式。伴随着农业生产取代狩猎采集经济成为主导性生业方式,人群的定居能力得到增强,定居化的生活模式也扩散到了更为广泛的地区,促进了人口数量的激增与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的成熟。
    (摘编自赵潮、吴锦程《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为农业革命是骗局的学者指出,远古时期的农民之所以体弱多病,是因为他们从事繁重的劳作,生活乏味。
    B.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农业的发明让劳作时间更短,资源开发效率更高,人们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收获更多食物。
    C.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北方先民们聚落规划思想明确,强调社会秩序,这可以通过当时一些聚落的布局特点加以验证。
    D.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成为中国北方先民生业经济的主导,人群定居能力得到增强,社会分化也渐渐萌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启发我们,在获取信息时,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B.在农业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良好的定居条件使得人均寿命增长,这说明人的寿命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
    C.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先民房屋居住面往往较清洁,普遍经过硬化处理,且部分处理工序考究,说明其栖居方式更稳固。
    D.从材料二可知,中国北方先民从流动走向定居生活受到初期农业发展的影响,明确的定居生活迹象则出现在农业经济成熟之后。
    3.从材料一第三段中可以看出,持农业革命是骗局这一观点的学者,因归纳时忽略了部分关键信息导致结论偏颇。下列选项中,没有出现上述问题的一项是(3分)
    A.某青年因为看到自己表姐在农村老家拍短视频、做直播非常赚钱,有时一个视频能赚几千元,因此也想转行去拍短视频。
    B.某老人看到自己的一位老友自从食用某保健食品后身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于是该老人也决定食用此保健食品。
    C.某同学看到三名非常刻苦努力的同学在上次考试中成绩都有进步,所以他决心发奋学习,希望自己的成绩也能取得进步。
    D.某女士听到一书法家说自己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父母严厉管教后,也想通过严格管教,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书法家。
    4.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聚落遗址房屋布局图与历史时期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逻辑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材料一、材料二使用的分析方法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7分)
    一封未拆的信
    费孝通
    在一次闲谈中,农业实验所的徐季吾先生讲起了沈骊英先生。
    “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这样说,“我在小学时,最喜欢的老师就是她。”
    我停了一忽,接着说:“说来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最后一次我见着她是在东吴大学的校门前,那时我就在这大学的附中里念书。她一路和我说了许多关于我生活细节的话。她那时所说的,听过也就忘了。但是,我一闭眼,还记得这位老师的笑容,一副近视眼镜,一个拖在脑后梳得松松的髻,红方格子带裙子的衣服。”
    我一面说着,二十多年前的印象似乎愈来愈逼真:苏州天赐庄夹道的两道红墙,东吴大学大门口的那棵大树——在这地方我们分手了。本来是路上偶然相逢,你想,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在路上遇着了她幼年的女教师,怎么会说得上什么清楚的话?
    徐先生打断了我的回忆,说:“沈先生不是在苏州那个女校里教过书的么?怎会教得着你的呢?”
    十多年前,我如果听到这话,一定要脸红,决不会接着说:“是呀,我是在女校里长大的呀。”徐先生好奇地听我说下去:“那个学校名叫振华。现在的校址是织造府。苏州的织造府谁不知道?这就是曹雪芹住过的地方,据说他所描写的大观园就依这个织造府作蓝本的。”
    我在中学时,最怕是有人提起我的来历;愈是怕,愈成了同学们取笑的把柄。“女学生!”——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我怎么会有勇气,在我女教师的身边并排着走?校门救了我,我飞跑似的冲进铁门,头也不敢回。可是,虽则这样鲁莽,我却并没有这样容易把这事忘却,二十多年后,还是这样清楚地记得:那副眼镜,那件红方格的衣服和温存的语调。
    我进高小刚是十岁,初次从小镇里搬到苏州。羸弱多病使我的母亲不敢把我送入普通的小学。振华学校靠近我们所住的地方,而且是个女学。理论上说女孩子不像男孩子那样喜欢欺负人。不久我成了这女校里少数男学生之一。入学时我母亲还特地送我去,就在那时我被介绍给这位沈先生。以后她常带我到她的房里去,她房里的样子现在已模糊了,只记得她窗外满墙的迎春花,黄黄的一片。我当初总有一点羞涩,也有一些异样:在四年的小学中,老师在我是一个可怕的人物,打手心的是他,罚立壁角的也是他,一个似乎不太讲理,永远也不会明白孩子们心情的权威。可是这个老师却会拉着我的手,满面是笑容,是个手里没有戒尺的人,这使我不太明白。我想,我那时一定没有勇气望着她的眼。不然,我怎会现在只记得满墙的迎春花呢?
    沈先生教我算学,每次做练习,我总是第一个交卷。习题做快了,又不重看一遍,不免时常把6写成8,2写成3。“这样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其实我的心哪里是在做算学?课堂外的世界在招惹我。可怪的是沈先生从来没有打过这个顽皮的手心。她望着我这匆忙的神色,微微地摇着头:“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定心做一个算题?”
    从那天偶尔在街上见面之后,我一直没有见过这位老师。我也没有去想着她的理由。天上的雨,灌溉了草木,人家看到苍翠,甚至草木也欣然自感茂盛,雨水已经没入了泥土,没有它的事了。多少小学里的教师们,一天天,一年年把孩子们培养着,可是,培养了出来,向广阔的天地间一送,谁还记得他们呢?
    一直到徐季吾先生说起了沈骊英先生在农业实验所工作,我才引起了这一段内疚。其实,如果不是我当时也在教书,也许这段内疚都不会发生。人情原是这样的。
    我问起沈先生的生活,徐先生这样和我说:“她已是一个一群孩子的好母亲,同时也已成了我们种麦的农民的恩人了。华北所种的那些改良麦种就是她试验成功的。她逃难出来,自己的衣服什物都没有带,可是,亏她的,我们所里的那些麦种却一粒不漏地运了出来。我们现在在云南所推广的麦种,还不是她带进来的种子所培植出来的?”
    我听着了,不知为什么心跳得特别快,皮肤上起一阵冷。一个被认为早已“完成”了的小学里的老师,在我们分离的二十多年中,竟会生长得比她的学生更快。她并没有停留,她默默地做了一件中国科学界里罕有的大事。改良麦种,听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这是一件多繁重的事?麦子的花开得看不清楚,每朵花要轻手轻脚地包好,防止野蜂带来了野种。花熟了,又要一朵朵地把选择好的花粉加上去。如果“粗心大意”,一错就要耽搁一年。
    家务,疾病,战争,在阻碍她的成功,可是并没有打倒她。她所改良的麦种已经在广大的华北平原,甚至在这西南偏僻的山国里,到处在农民的爱护中推广了。
    我回家后在西窗边,写了一封将近五张纸的信给我这二十年没有见过面、通过消息的老师。我写完这信,心上像是放下了一块石头。我想,任何一个老师在读着他多年前学生的信,一封表示世界上还没有把老师完全丢在脑后的学生的信,应当是一件高兴的事。我更向她说:“当你在试验室里工作得疲乏的时候,你可以想到有一个曾经受过你教育的孩子,为了要对得起他的老师,也在另一个性质不同的试验室里感觉到工作后疲乏的可贵。我可以告慰你的不过是这一些。让我再加一笔,请你原谅我,我还是像在你班上时那样粗心大意,现在还没有定心做过一个算题。”
    我把这信挂号递给邮局,屈指数日子,盼望得到一封会使我兴奋的回信。
    不到一个星期,徐季吾先生特地来报告我一个消息:沈骊英先生脑充血死在她的试验室里。我还是坐在靠西窗的椅子上,隔着松树,远远是一片波光。这不是开迎春花的时节,但是波光闪烁处,还不是开遍了这黄花?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寄出的信退了回来,加了一个信封,没有夹什么字。再没有人去拆这封信了,我把它投入了炉子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怕被人欺负,母亲把羸弱多病的“我”送进了一所女校,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
    B.作者介绍振华学校时特意提到织造府和曹雪芹,是为了突出学校的环境特殊和教育底蕴深厚。
    C.“打手心”“罚立壁角”等是当时小学老师惩罚学生的惯常做法,作者对这种惩戒方式并不认同。
    D.天上的雨灌溉草木之后没入了泥土,这段文字歌颂了广大小学教师无私奉献和英勇献身的精神。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逃难出来”“一粒不漏地运了出来”等,既交代时代背景,也营造紧迫、危险的氛围。
    B.“家务,疾病,战争”具有高度概括性,突出了沈骊英在恶劣环境中取得事业成功的艰难。
    C.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尤为注重内容的前后呼应,如最后一段就照应了文章的题目。
    D.本文叙述语言不动声色,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内中却包含着深沉的情感,读来真挚感人。
    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5分)
    本文在叙述过程中运用双重视角一一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世谓之楚两龚。莽既篡国,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使者入户,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居,胜自知不见听,即谓:“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敕以棺敛丧事,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莽以安车迎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其言,不强致。
    (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二》)
    材料二:
    王莽慕龚君宾之名,訹①以尊爵厚禄,劫以淫威重势而必致之。君宾不胜逼迫,绝食而死。班固以薰膏之语讥焉,未闻有为辨之者也,可不大哀?昔者纣为不道,毒痡四海,武王不忍天下困穷而征之,斯则有道天子诛乱政之匹夫尔,于何不可?而伯夷叔齐深非之,义不食周粟而饿死。狷隘如此,仲尼犹称之曰仁,以为不殒其节而已。况于王莽凭汉累世之恩因其继嗣衰绝饰诈伪而盗之又欲诬洿清士,以其臭腐之爵禄,甘言谀礼,期于必致。不可以智免,不可以义攘,则志行之士,舍死何以全其道哉?又贵其不诡辞曲对,若薛方然,然则将未免于谄,岂曰贤能?故君宾遭遇无道,及此穷矣。失节之徒,排毁忠正,以遂己非,不察者又从而和之。太史公称:“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信矣哉!
    (节选自司马光《龚君宾论》)
    [注]①訹:引诱,诱惑。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况于王莽A凭汉B累世之恩C因其继嗣D衰绝E饰诈F伪G而盗之H又欲诬洿清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制作,文中指国家礼乐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现在一般用作动词,指制造。
    B.见听,被听从。“是以见放”中“见放”表示被放逐,两者结构相同。
    C.箕山之节,指用归隐的方式保全节操;箕山是尧时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
    D.遂,顺应,符合。与成语“天遂人愿”“遂事不谏”中“遂”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莽派遣使者用太子师友祭酒的职位征召龚君宾,龚君宾以年老多病相辞,实际是因为感念汉家大恩,不愿一身事二主。
    B.薛方不愿意出仕,面对王莽的安车相迎,通过使者称颂王莽为明主,将其比作尧舜,令王莽十分高兴,没有再强迫薛方。
    C.龚君宾以死全节,失节者却诋毁他,司马光虽不赞同他绝食自尽,但也认为王莽无道,身处其时,并无他法能保全名节。
    D.司马光认为武王伐纣本是正义之举,伯夷叔齐非难武王是非常狭隘的,但孔子因为他们不失气节而用“仁”称赞其志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4分)
    (2)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4分)
    14.面对王莽的征召,龚君宾与薛方都未赴任,司马光对二者评价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山伯、良佐东归
    吕本中
    荆棘生良心,米盐入尘务。
    芬芳老不达,岂不以此故。
    人生锥处囊,颖末要立露。
    玉壶近青蝇,没没自点污。
    刳心万物表,却立看脱兔。
    [注]①没没:糊里糊涂地,不自觉地。②刳:清洗,洗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在送别山伯、良佐时所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两人的殷切叮嘱与期盼。
    B.本诗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如“荆棘”“米盐”“芬芳”等词语即指人的各种品性。
    C.本诗化用“脱颖而出”这一典故,意在提醒山伯、良佐要抓住机会,尽早展示才华。
    D.诗人认为要摒弃各种私心杂念,并后退一步,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世事的迅疾变化。
    16.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舟”为喻,提醒君王“ , 。”
    (2)黄庭坚常将杜甫诗句“夺胎换骨”,化为己用,如“ , ”,就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某校推出“中国传统乐器”主题展览,每种乐器需配一句含该乐器名称的古诗。如“琵琶”可选“ ”“箜篌”可选“李凭中国弹箜篌”;“瑟”可选“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汉代的铜灯多是动物造型,长信宫灯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人形铜灯。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位双手执灯跪坐的汉代宫女,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头部、身体、袖管、弧形屏板、灯盘、灯座。① ,这样一来,挪动宫灯、清理灯灰都非常方便。灯罩部分由两个弧形屏板组成,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其中一块屏板可以左右开合,用来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和亮度。
    汉代灯具多以动物油脂为照明燃料,虽然实现了照明功能,② ,往往使室内空气污浊,还伴有刺鼻的气味,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长信宫灯巧妙地将“宫女”的袖管与身体连接形成排烟通道——导烟管,火烛点燃后产生的烟气烟灰在热力推动作用下沿着袖管进入并存储在灯体内,直到落入“宫女”的身体底部。同时,在宫灯的底座部分还放置了水盘用以净化废烟气,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空气污染,从而实现收纳污浊烟尘、清洁空气的目的。
    像长信宫灯这样具有环保功能的灯具并非个例,这些灯具中的弯形中空导烟管,因为形如车釭,古人称为“釭”。釭灯是汉代独创的灯体组合结构,通过三个阶段,即_③ ,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向循环,减轻了对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污染。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请仔细观察上图,简要说明“错银铜牛灯”的除烟过程。(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的特别处,也有。有两点。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①“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②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下列句子中的“就是”与文中加点的“就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在所有的高中课程里面,他就是喜欢语文。
    B.哥俩长得一模一样,就是家里人也分不清。
    C.那个定期匿名捐款的,就是小区保安老李。
    D.我一定按期完成上级任务,你放心就是了。
    21.划线句①②都使用了反复手法,请分别简析其作用。(4分)
    划波浪线句子可以改写成“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无往而不在风中。有人善借风力,直上青云;有人逆风而行,无畏艰难;有人随风飘荡;有人风中挺立……风,吹拂人,也在塑造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级高二语文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1. D(A项原因表述不准确;B项“劳作时间更短”于文无据;C项“中国先民们规划思想明确”说法不正确。)
    2. D(“明确的定居生活迹象出现在农业经济成熟之后”说法不正确。)
    3. C(材料一第三段出现的谬误属于“幸存者偏差”。)
    4. B
    5.①材料一侧重逻辑分析法,采用驳论,逻辑严密。用辩证思维阐述问题本质;针对认为“农业的发明对于人类而言不是明智的选择”的四条理由逐一批驳;运用破立结合,从三个方面论证农业的发明带来的积极意义。②材料二侧重实证分析法,研究古迹,推断合理。通过分析中国北方不同历史时期的聚落遗址特点,梳理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探讨社会变迁与生业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本题6分,每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6.C (A项中“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理解不当;B项中“是为了突出”“教育底蕴深厚”理解不当;D项中“歌颂了”“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不当)
    7.A (“营造紧张、危险氛围”分析不当)
    8. ①听到沈老师去世的噩耗后,产生了看到“迎春花”“黄花”的幻觉。
    ②对沈老师印象深刻,想起了老师早年对自己教育的关爱。
    ③沈老师影响深远,为工作献身的精神令人崇敬。
    ④沈老师英年早逝,“我”满怀痛惜,深切悼念。
    (本题共5分。答出第①条,给1分;答出第②至第④中的两条即可,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9.①前后时空转换比照,使沈老师的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认识而更丰富、更立体;
    ②叙事灵动,行文富有变化,真实展现“我”受沈老师影响之深和对沈老师挂念之切;
    ③契合散文“神聚”的特点,“我”看“沈老师”,言行有情,更加凸显主旨。
    (本题共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EH(3分) 11.D(3分) 12.C(3分)
    13.(1)香草因有芳香而燃烧了自己,油脂因能照明而销熔了自己,龚生最终早死,未到天年,不是我的同类人。(4分)
    (2)如果没有孔子(的赞誉),伯夷叔齐就是西山上饿死的人罢了,谁能了解他们呢?(4分)
    14.龚君宾是守节不亏的忠正清士;薛方则流于谄媚,难称贤能。(3分)
    15.B(“人的各种品行”错误。)
    16.①世俗环境会阻碍人良好品性的养成。“米盐”类繁杂琐碎的生活会让人沉溺于世俗的事物,良好品性会“老不达”。②良好品性会被不良环境沾染。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如果整日与那些“青蝇”在一起,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变得品行不端。
    17.(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起舞换新声;锦瑟无端五十弦/鼓瑟吹笙(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①每部分都可以拆卸重装②但是燃烧时烟尘较大 ③燃烧——导入——吸收(6分)
    19.点燃后的烟尘通过灯罩、灯釭(导烟管)进入牛头和中空的牛腹。(3分)
    20.C
    21:①句更直观地表现连老大口头语及说话慢的语言特点。②句强调人们对连万顺的深刻印象和对连万顺消失的遗憾。(4分)
    22.用逗号将时间状语“现在”独立出来,以示强调,暗含今昔对比;用感叹号凸显现在已无人制作茶干的事实,流露出感慨之意。(4分)
    材料一: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世谓之楚两龚。【两龚:指龚胜和龚舍二人。楚:指楚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字:古代男子成年后取的别名,用于社交场合。】莽既篡国,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莽:指王莽,西汉末年权臣,后篡位建立新朝。篡国:指夺取政权。讲学祭酒:古代官职名,负责讲学】,胜称疾不应征【胜:指龚胜。称疾:声称自己有病。不应征:不响应征召】】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后二年:指再次过了两年。复:再次。奉:捧着。玺书:皇帝的诏书。太子师友:太子的导师和朋友,此处指一种官职。祭酒印绶:官印和绶带,代表官职的信物】,安车驷马迎胜。使者欲令胜起迎【起迎:起来迎接。】,久立门外。胜称病笃,【笃:病重】使者入户,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圣朝:指当时的朝廷。制作:制定法令。待君:等待你。为政:管理政务。思闻:想要听到。所欲施行:想要实施的政策。以安:用来安抚。海内:指国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胜:指龚胜。对曰:回答说。素愚:一向愚笨。加以:再加上。年老被病:年老且生病。命在朝夕:生命垂危。随使君:跟随使者。上道:上路。必死道路:肯定会死在路上。无益:没有益处。万分:指没有一点好处】。”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居【使者:指王莽派来的使者。五日一:每隔五天。与太守:和当地的行政长官。俱问起居:一同询问龚胜的生活状况】,胜自知不见听,即谓:“吾受汉家厚恩,亡【亡:同“无”,没有】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旦暮:早晚,比喻时间短暂。入地:指死亡。】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于是】敕【下令】以棺敛丧事【棺敛丧事:准备棺材和丧事】,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语毕:说完这些话。遂:就。不复开口:不再说话。饮食:进食。积:持续。十四日:十四天。死:去世】,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老父:一位老人。来吊:前来吊唁】,哭甚哀,既而【不久】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薰以香自烧:香草因芳香而自焚。膏以明自销:油脂因照明而自耗。】,龚生竟夭天年,【薰:香草。膏:油脂。夭:短命。】非吾徒【我们】也。”【译文:香草因有芳香而燃烧了自己,油脂因能照明而销熔了自己,龚生最终早死,未到天年,不是我的同类人。(4分)】遂趋而出【遂:就。趋而出:快步离去】,莫知其谁。薛方尝为郡掾祭酒【薛方:人名,指薛方。尝为:曾经担任。郡掾祭酒:官职名,地方行政官的助手,负责一些礼仪事务】,尝征不至【尝征:曾经被征召。不至:没有前往】,及莽以安车迎方【及:到了。以:用。安车:舒适的车辆。迎:迎接】,方因使者辞谢曰【方:指薛方。因:通过。使者:指王莽派遣的官员。辞谢:辞谢。】:“尧舜在上,下有巢由,【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巢由:指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巢由:指巢父和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明主:指贤明的君主。隆:发扬。唐虞:指唐尧和虞舜。之德:他们的德行。小臣:薛方自称。欲守:想要保持。箕山之节:指守节不仕的志向,箕山是许由隐居之地】。”使者以闻,莽说其言,【说:同“悦”,高兴。】不强致【使者:指王莽派遣的官员。以闻:上报。说其言:赞同他的话。不强致:没有强行要求】。(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二》)材料二:王莽慕龚君宾之名,訹①以尊爵厚禄,劫以淫威重势而必致之。【訹:诱惑。劫:威胁。淫威:过度的威力。重势:巨大的势力。必致之:一定要使他就范】】君宾不胜【不胜:无法承受】逼迫,绝食而死。班固以薰膏之语讥【讥诮】焉,【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薰膏之语:指《汉书》中对龚胜的评价,意为其如同以香薰烧自身、以膏照亮自销,指其自尽;之语:这样的话语;讥焉:讽刺他】未闻有为辨之者也,可不大哀?昔者纣为不道【昔者:过去,往昔。纣:指商纣王,商朝的末代君主。不道:行为不正】,毒痛四海【毒痛:极度痛苦。四海:指全国各地】,武王不忍天下困穷而征之,斯【这】则有道天子诛乱政之匹夫尔,【纣:商朝末代君主,残暴无道。武王:周武王,灭商建周。】于何不可?而伯夷叔齐深非之【而:但是。伯夷叔齐:商朝末期的两位贤人。深非之:极力反对他】,义不食周粟而饿死【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国君之子,武王灭商后,不食周粟而死】狷【急躁】隘【狭隘】如此,仲尼犹称之曰仁,【狷隘:性情固执狭隘。仲尼:孔子的字。】以为不殒其节而已【以为:认为。不殒:不丧失。其节:他们的气节。而已:罢了】。况于王莽凭汉累世之恩【况于:何况。王莽:人名,指篡汉的王莽。凭:依靠。汉:指汉朝。累世:多代。之恩:恩德】因【趁着】其继嗣衰绝饰诈伪而盗之【因:利用。其:指汉朝。继嗣:后代。衰绝:衰败断绝。饰诈伪:伪装欺诈。而盗之:而篡夺它】又欲诬洿清士,【又欲:还想。诬洿:污蔑。清士:指品行高洁的人】以其臭腐之爵禄【以:用。其:指王莽提供的。臭腐:变质发臭。之爵禄:官职和俸禄】,甘言谀礼【甘言:甜美的话。谀礼:奉承的礼节】,期于必致【期于:期望。必致:一定达到】。不可以智免【不可以:无法。智:智慧。免:避免】,不可以义攘,【义:道义。攘:排除、抗拒】则志行之士【则:那么。志行之士:有志向和行为的人】,舍死何以全其道哉【舍死:舍弃生命。何以:怎么能够。全其道:保全自己的信仰】?又责其不诡辞曲对【又责:又指责。其:指薛方。诡辞曲对:委婉曲折的言辞】,若薛方然【若:像。薛方然:指薛方那样】,然则将未免于谄,【然则:那么。将未免:不可避免。于谄:于奉承。】岂曰贤能?故君宾遭遇无道【故:因此。遭遇:遇到。无道:不道德的统治者】,及此穷矣【及:到了。此:指这种地步。穷矣:走投无路了】。失节之徒,排毁【排挤毁谤】忠正【失节:失去气节。之徒:这些人。排毁:诋毁。忠正:忠诚正直的人】,以遂己非【遂:顺应,符合;顺应自己的错误。“天遂人愿”的“遂”,顺应,顺从。“遂事不谏”,遂: 完成;谏:劝说。意思是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不察者又从而和【附和】之。太史公称:“伯夷叔齐不有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谁识知之?”【称:说。伯夷叔齐:人名,指伯夷和叔齐。不有:如果没有则:那么。西山:指伯夷叔齐隐居的首阳山。之饿夫:饿死的人罢了。谁识知之:谁会知道他们。译文:如果没有孔子(的赞誉),伯夷叔齐就是西山上饿死的人罢了,谁能了解他们呢?(4分)】信矣哉!【信:确实。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节选自司马光《龚君宾论》)

    相关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爱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爱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