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语文衔接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练习(学生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练习(学生版+解析)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练习(学生版+解析)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练习(学生版+解析)第3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练习(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练习(学生版+解析),共38页。
    了解本书的故事内容。
    通过练习,积累有关知识点。
    【互动探究】
    想一想,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知识精讲】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西南联合大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二、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的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悉”的关系;这种“熟悉”再联结血缘和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悉”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
    三、写作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四、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2.各篇简介
    第一篇 《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
    第二篇 《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篇 《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第四篇 《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第五篇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
    第六篇 《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 《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 《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于成规。
    第九篇 《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第十篇 《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 《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 《血缘和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 《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篇,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
    第十四篇 《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五、写作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六、写作特点
    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
    2.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3.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事。如: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大学》里的话;《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引用的《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颜渊问“仁”的对话等。从这些引用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渊博的学识。
    4.大量进行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一篇中用波纹与柴的不同比喻来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一篇中用中西方家庭的对比,来说明团体性的社群与事业社群,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
    5.注意各篇的先后联系。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这就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给读者以清晰的框架感。
    【课堂练习】
    1、阅读有关篇章,总结归纳“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等概念内涵的区别。
    2..联系全书,从对应概念的角度填写下面表格。
    【课堂检测】
    一、内容理解题(7分)
    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二、材料概括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3.依据文本,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5分)
    4.文中运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5分)
    5.本文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5分)
    三、阅读理解题(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
    6.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
    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从“人治”“法治”的普遍性认知,引出文章的观点,并由此指向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议论。
    B.第二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法”的异同,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第三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这和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密切关联,并引用孔子的话强化这一观点。
    D.文章还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法治的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秩序都要靠人来执行,要靠某种力量来维持。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也是行为规范,不同于法的是维持礼的规范的力量在传统。
    C.乡土社会可以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无法无天”的社会,因为礼的规范而有秩序。
    D.因为缺乏变化,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为变化很快,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9.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课后巩固 】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玻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经历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4.材料一中对 “愚”的相关概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包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5.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6.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7.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8.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二)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本色》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下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10.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段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11.阅读有关篇章,比较分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等概念内涵的区别。
    12.细读下面的文字,试分析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人民的宪法
    小家庭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同求
    礼治秩序、道德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教化的权力、横暴的权力、同意的权力
    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第07讲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
    【学习目标】
    了解本书的故事内容。
    通过练习,积累有关知识点。
    【互动探究】
    想一想,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提示]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事例、比喻等使语言生动、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但也存在比喻不够贴切的弊端;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但是也增加了理解难度;鉴赏语言我们应该具备辩证思维。
    【知识精讲】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西南联合大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二、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的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悉”的关系;这种“熟悉”再联结血缘和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悉”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
    三、写作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四、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2.各篇简介
    第一篇 《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
    第二篇 《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篇 《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第四篇 《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第五篇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
    第六篇 《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 《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 《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于成规。
    第九篇 《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第十篇 《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 《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 《血缘和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 《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篇,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
    第十四篇 《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五、写作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六、写作特点
    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
    2.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3.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事。如: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大学》里的话;《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引用的《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颜渊问“仁”的对话等。从这些引用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渊博的学识。
    4.大量进行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一篇中用波纹与柴的不同比喻来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一篇中用中西方家庭的对比,来说明团体性的社群与事业社群,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
    5.注意各篇的先后联系。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这就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给读者以清晰的框架感。
    【课堂练习】
    1、阅读有关篇章,总结归纳“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等概念内涵的区别。
    答案 在权力部分,作者分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以及时势权力。横暴权力是社会冲突的产物,是上下级的、征服性的;而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类似于选举产生。在乡土社会中,横暴权力天高皇帝远,因此实则是同意权力产生作用,但是同意权力是在社会分工越细化的时候才越强大的,而乡土社会却几乎是自给自足,分工极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三种结构:教化权力。乡土社会文化稳定、代代重复,传统的方法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故而经验变得重要,长者便拥有了教育后辈的权力,因此教化权力又为长老统治。但当社会变迁速度加快时,传统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问题,这时,有能力发明新方法、创造新环境的人就会获得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但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一般则是表面横暴权力,实则教化权力与同意权力。
    2..联系全书,从对应概念的角度填写下面表格。
    【课堂检测】
    一、内容理解题(7分)
    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答案】BD
    B项,“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人不识字与教授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D项,两处“没有法律”分析错误,文中正确的表述是“可以说一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制的社会”。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答案】D
    A项,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内容。中国古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导致中国人不需要太多的对外交流,从材料“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不太会有变动”,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并没有反映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B项,“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说明“法”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而传统不是依靠权力机构,所以错误。C项,“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错误,应该是“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故错误。
    二、材料概括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3.依据文本,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5分)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地比成涟漪;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
    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需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由原文看,“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由此可分析出“涟漪效应”指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便是“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4.文中运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斯隆领导通用公司注重与部下关系的平衡;举例论证,正面证明“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本题考查文中事例与作者观点之间的关系。这个例子出现在选文的第4段,而这一段的中心观点是“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而“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是去“圈子”化、树契约化的一个典范,作者以此为例子,证明的就是“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这一观点。
    5.本文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5分)
    【答案】①沉沦于“圈子情结”,会导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使人沦入庸俗。②圈子情结会影响现代社会的管理决策,导致决策不客观,甚至私相授受、产生腐败。③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治社会;圈子情结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遗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解答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圈子”化危害性的相关信息,然后逐一归纳得出答案。第3段可筛选出“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信息,第4段可筛选出“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决策的客观性”等信息,最后一段可筛选出“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三、阅读理解题(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
    6.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
    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
    【答案】C
    A项,概括不全。作者指明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礼治的社会。B项,认识片面。礼和法都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D项,说法绝对。“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文中无据。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从“人治”“法治”的普遍性认知,引出文章的观点,并由此指向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议论。
    B.第二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法”的异同,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第三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这和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密切关联,并引用孔子的话强化这一观点。
    D.文章还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答案】C
    曲解引用的作用。引用孔子的话旨在论证“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法治的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秩序都要靠人来执行,要靠某种力量来维持。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也是行为规范,不同于法的是维持礼的规范的力量在传统。
    C.乡土社会可以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无法无天”的社会,因为礼的规范而有秩序。
    D.因为缺乏变化,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为变化很快,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
    【答案】D
    “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表述绝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9.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答案】A
    A项,见第一段;B项,“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有误,原文是“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项,见第四段,“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误,它是“机械的团结”的特征,而“乡土社会”是“有机的团结”;D项,见第三、四段,“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有误,原文是“无须选择”。
    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答案】C
    A项,“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说法绝对;B项,强加因果;C项,见第六段;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不合文意。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B
    A项,见第四段;B项,“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无中生有;C项,见第七段;D项,见第八段。
    【课后巩固 】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玻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经历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据此排除C、D选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样,可承前省略,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也保持一致。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
    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些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不合语境。“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合语境,因为传统民俗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适合语境。据此排除A、C、D三项。
    第二处修饰“旅游胜地”应为褒义词。“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为贬义。“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符合语境。“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和“旅游胜地”不搭配。“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表明还没有去。和后面“成为消费热点”不对应。
    第三处,“从容不迫”,指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信心百倍”,指非常有信心。此处哪个词在语法和句意上都能通,相对语境,踌躇满志更能表达“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的状态。
    第四处,“饱经风雨”,形容一个人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或具有丰富的阅历。“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前文的“经历劫难”,是经历很多磨难的意思,对应“饱经风雨”最恰当,结构相同,都是动宾结构;内容对应,“劫难”对“风雨”。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
    A、D项,“保持……文化”搭配不当;C项,“一致”和“共识”语意重复,成分赘余。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4.材料一中对 “愚”的相关概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包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5.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6.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7.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8.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材料一中找到对“愚”的相关描述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本题,
    A项,“从客观标准来看”是相对于病和贫,“愚”应为主观标准。
    B项,“都是‘愚’的具体表现”说法错误,原文中认为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C项,“就是”说法绝对,原文中是“如果”。原文“‘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D项,原文“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故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材料二)仔细对照。
    A项,“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
    B项,原文“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C项,原文“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D项,原文“礼则有甚于道德”“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故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证方法的分析是否正确。
    B项,“正反对比论证”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没有正反对比。材料二主要将“礼”与“法律”进行对比。故选B。
    7.【答案】作者以颜渊与孔子的对话为例,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的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这是具体考查引用论证方法的作用。论述类文本中,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作答时先明确材料二论证的具体内容,然后再分析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的作用。认真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明确材料二论述的是主要内容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即“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颜渊问仁”中,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作者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增添说服力。
    8.【答案】(1)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2)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3)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作答时,先明确题干问题指向“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要求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题干已经明确答题范围限制在材料三中,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三的内容,找出“差序格局”的相关内容,如“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学生作答时根据所筛选的信息,按点分类概括即可。
    (二)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本色》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下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10.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段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11.阅读有关篇章,比较分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等概念内涵的区别。
    12.细读下面的文字,试分析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项,“乡下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下人不识字与教授们的孩子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下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这段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错误,从“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不太会有变动”,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并没有反映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项,“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错误,“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说明“法”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不是依靠权力机构。
    C项,“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错误,应该是“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D项,正确。故选D。
    11.【答案】在权力部分,作者分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以及时势权力。横暴权力是社会冲突的产物,是上下级的、征服性的;而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类似于选举产生。在乡土社会中,横暴权力天高皇帝远,因此实则是同意权力产生作用,但是同意权力是在社会分工越细化的时候才越强大的,而乡土社会却几乎是自给自足,分工极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三种结构:教化权力。乡土社会文化稳定、代代重复,传统的方法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故而经验变得重要,长者便拥有了教育后辈的。权力,因此教化权力又为长老统治。但当社会变迁速度加快时,传统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问题,这时,有能力发明新方法、创造新环境的人就会获得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但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一般则是表面横暴权力,实则教化权力与同意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内涵的能力。
    费孝通老师在《乡土中国》将权力分为四种:社会冲突引起“横暴权力”,社会合作引起“同意权力”,社会继替引起“教化权力”,社会变迁引起“时势权力”。四种权力以变化的比例并存于同一个社会中。横暴权力是社会冲突的产物,是上下级的、征服性的;而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类似于选举产生。容忍,甚至奖励、反对在同意权力中才发生,因为同意权力建立在契约上,执行这权力的人是否遵行契约是一个须随时加以监督的问题。而且反对,也就是异议,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在横暴权力之下,没有反对,只有反抗,因为反对早就包含在横暴权力的关系中。因之横暴权力必需压制反抗,不能容忍反对。在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答案上,但是有时,一个社会不能同时试验多种不同的方案。教化权力是一种在文化稳定下长对幼的教化中产生。知识在这里而言,更多的是礼节与经验的言传身教。对于孩童来说,不知礼则无以在乡土社会中立足,不知道老辈人总结的实用性的经验则有可能在生活中吃亏。因此年长在这里意味着智慧。时势权力是一种在社会变迁下面对新产生的各种问题有人尝试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而产生的权利。知识在这里更趋近当今的“知识”——实用性的技巧和理论。年龄不再是限制知识的壁垒。时至今日,媒介的丰富使信息的传递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化权力被大大地限制的同时,而时势权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我们渴望知识,一方面知识可以充实自身,更重要的另一方面知识可以给我们更多更好的机遇从而享受时势权力带来了种种好处,这无疑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12.【答案】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运用事例、比喻等使语言生动、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特点和作用的能力。
    “为”“而”“之”“也”“矣”等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材料“《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已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运用事例,材料“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运用比喻,使语言生动、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材料“‘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人民的宪法
    小家庭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同求
    礼治秩序、道德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教化的权力、横暴的权力、同意的权力
    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相关试卷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8讲y=Asin(ωx+φ)练习(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8讲y=Asin(ωx+φ)练习(学生版+解析),共31页。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0讲幂函数练习(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0讲幂函数练习(学生版+解析),共17页。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9讲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9讲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学生版+解析),共2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