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1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2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2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28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32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3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38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78994/0-171884295241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练)【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23考,全国5年7考,发扬光大,奸邪事情,介词对于介词到,全国5年5考,全国5年1考,全国5年3考,全国5年2考,全国5年4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物形象 :诸葛亮:忠君爱国、知恩图报、颇具政治远见。◎写作手法 :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全文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之中寓情于议,在叙述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工作时寓情于事。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全文13次提及“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悟贯穿全篇。全文语言率真质朴,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 必能裨补阙漏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阙 缺 缺失
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以光先帝遗德 光: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作名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__________________(3)动词作名词诚宜开张圣听 听: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重点实词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2)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__________________(3)以光先帝遗德 遗:__________________(4)陟罚臧否 陟:__________________(5)悉以咨之 咨:__________________(6)性行淑均 淑:__________________ 均:__________________(7)亲贤臣,远小人 亲:__________________ 远: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确实 时候 追念 遗留 提拔、晋升询问 善 公正、公平亲近 远避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尝:__________________(9)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______(10)不求闻达于诸侯 求:__________________(11)后值倾覆 值:__________________(12)恐托付不效 效:__________________(13)当奖率三军 奖:__________________(14)庶竭驽钝 庶:__________________(15)以告先帝之灵 告:__________________
曾 亲自希求遇到效果鼓励表示期望祭告
(16)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__________________(17)以彰其咎 彰:__________________ 咎:__________________(18)咨诹善道 诹:__________________
怠慢,疏忽揭示 过失 询问
4.文言虚词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计日而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汉室之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治臣之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代词,指郭攸之等人结构助词,的
连词,表顺承,那么 连词,表顺承,就
二、重点句子翻译(加粗字为教材课下注释)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句)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判断句)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状语后置)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西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介意我的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屈尊就卑,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省略句;状语后置)
因此我深为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三、文意理解与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本文主要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三条治国建议,其中严明赏罚是最重要的一条。 ( )
【解析】“严明赏罚是最重要的一条”说法错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一条,并且“亲贤远佞”的思想贯穿了全篇。
2.本文在谏言中插入回忆。文章后半部分追述了三段回忆,叙述了作者身世、追随后主创业的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尽职尽责。 ( )3.本文情真意切。作者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之中,表达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 )
【解析】“追随后主创业的经过”说法错误。文章追述了诸葛亮追随先帝创业的经过。
4.本文语言率直质朴,感情恳切忠贞。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陛下”,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期望后主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 ( )
5.《出师表》《曹刿论战》均塑造了具有出色军事才能的忠臣形象。《曹刿论战》中曹刿在战争中冷静分析,最终取得胜利,《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治国建议和分析北伐时机。 ( )
6.《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均谈到人才。《出师表》中诸葛亮恳切地希望后主刘禅信任和重用人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表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 )7.《出师表》《孙权劝学》都充满了语言智慧。作为臣子,诸葛亮委婉劝谏,注意君臣之礼的同时,以情动人;作为君主的孙权设身处地为吕蒙考虑,现身说法,取得实效。 ( )
【解析】“委婉劝谏”说法错误。诸葛亮是直谏。
8.《出师表》《诫子书》均有叙事。《出师表》追忆了“先帝三顾茅庐”和“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共患难”的往事;《诫子书》强调了成才需要具备“静心、勤学、惜时”等条件。 ( )温馨提示:本篇与《曹刿论战》的比较阅读试题详见本书P22;本篇与《马说》的比较阅读试题详见本书P66。
【解析】“《出师表》《诫子书》均有叙事”说法错误。《诫子书》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并无叙事。
(一)以(10年5考)速记口诀:“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凭在从;连动因而来认为,偶尔通假要分清。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连词,表结果,从而介词,把,拿,用 介词,表结果,因而 介词,这里表示原因
将各句中加点字对应的用法和意义填写到横线上。
1.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_______3.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____________4.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____________5.不以物喜 __________________6.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____7.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8.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9.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凭、靠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介词,因为介词,把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连词,表目的,来
10.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___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12.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13.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___14.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15.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____16.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17.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18.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19.以刀劈狼首 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把 介词,凭、靠介词,从介词,用介词,凭介词,因此动词,认为介词,用、拿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
20.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把 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二)所速记口诀:“所”为名词是地方,动前名词性词组。“为”“所”配合表被动,“所”“以”用来表原因。
代词,……的事情 与“以”连用,构成“所以”,表示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练)【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9考,以为亲以为子,全国5年5考,全国5年2考,全国5年1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爱莲说(练)【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7考,全国5年9考,全国5年2考,横生藤蔓旁生枝茎,连词表转折却,全国5年6考,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1.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考点分析,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