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资料--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 第十四章第三课时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一轮复习课件+测试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十五章 第一课时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固体和液体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十五章 第四课时 专题强化: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十五章 第五课时 专题强化:理想气体的变质量问题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十五章 第六课时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课件 0 次下载
第十五章 第三课时 气体的性质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五章 第三课时 气体的性质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文件包含第十五章第3课时气体的性质pptx、第十五章第3课时气体的性质docx、第十五章第3课时气体的性质学生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气体压强的计算
考点二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考点三 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
1.活塞模型如图所示是最常见的封闭气体的两种方式。求气体压强的基本方法:先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图甲中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0S+mg=pS,则气体的压强为p=p0+
图乙中的液柱也可以看成“活塞”,由于液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S+mg=p0S,
2.连通器模型如图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同一液体中的相同高度处压强一定相等,所以气体B和A的压强关系可由图中虚线联系起来。则有pB+ρgh2=pA,而pA=p0+ρgh1,所以气体B的压强为pB=p0+ρg(h1-h2)。
例1 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液体密度均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图甲、乙中汽缸横截面积为S,不计摩擦力,下列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求各装置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己:pa=p0+ρg(h2-h1-h3) pb=p0+ρg(h2-h1)
题图甲:选汽缸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
题图乙:选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由平衡条件,有p乙S下sin α=p0S上+FN+mg,FN=Mg,S下sin α=S上,
题图丙: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丙S+ρghS=p0S,所以p丙=p0-ρgh题图丁:以A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丁S=p0S+ρgh1S,所以p丁=p0+ρgh1
题图戊: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戊S+ρghsin 60°·S=p0S
题图己:从开口端开始计算,右端大气压强为p0,同种液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同,所以b气柱的压强为pb=p0+ρg(h2-h1),故a气柱的压强为pa=pb-ρgh3=p0+ρg(h2-h1-h3)。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思考 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气体实验三定律。(1)玻意耳定律的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 。体积减小时,分子的数密度 ,气体的压强 。
(2)查理定律的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数密度保持不变,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 ,气体的压强 。(3)盖—吕萨克定律的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 。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数密度 ,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1.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理想气体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
例2 (2023·江苏南通市期末)图甲为气压升降椅,图乙为其模型简图,活塞与椅面的总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稳定时气柱长度为L。设汽缸气密性、导热性能良好,忽略摩擦力。已知大气压强为p0,室内温度为T0,重力加速度为g。(1)某同学盘坐在椅面上,稳定后缸内气柱长为 求该同学的质量M;
人坐上椅子,缸内气体压强由p1变为p2,气体等温压缩,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以活塞与椅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p1S=p0S+mg,p2S=p0S+mg+Mg
(2)该同学坐稳后,室内气温缓慢上升至1.1T0,求该过程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W。
答案 -0.1(p0S+mg)L
联立解得W=-0.1(p0S+mg)L。
例3 (2023·江苏淮安市模拟)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右管口封闭,管内A、B两段水银柱将管内封闭有长均为10 cm的a、b两段气体,水银柱A长为5 cm,水银柱B在右管中的液面比在左管中的液面高5 cm,大气压强为75 cmHg,环境温度为320 K,现将环境温度降低,使气柱b长度变为 9 cm,求:(1)降低后的环境温度;
答案 280.32 K
开始时,左管中气柱a的压强为p1=75 cmHg+5 cmHg=80 cmHg右管中气柱b的压强为p2=p1-5 cmHg=75 cmHg温度降低后,气柱a的压强不变,气柱b的压强为p2′=p1-7 cmHg=73 cmHg对气柱b研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2)水银柱A下降的高度。
解得L1′=8.76 cm,则水银柱A下降的高度为h=1 cm+10 cm-8.76 cm=2.24 cm。
例4 (2021·辽宁卷·14)如图(a)所示,“系留气球”是一种用缆绳固定于地面、高度可控的氦气球,作为一种长期留空平台,具有广泛用途。图(b)为
某一“系留气球”的简化模型图;主、副气囊通过无漏气、无摩擦的活塞分隔,主气囊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副气囊与大气连通。轻弹簧右端固定、左端与活塞连接。当气球在地面达到平衡时,活塞与左挡板刚好接触,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在气球升空过程中,大气压强逐渐减小,弹簧被缓慢压缩。当气球上升至目标高度时,活塞与右挡板刚好接触,氦气体积变为地面时的1.5倍,此时活
塞两侧气体压强差为地面大气压强的 已知地面大气压强p0=1.0×105 Pa、温度T0=300 K,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活塞厚度忽略不计。
(1)设气球升空过程中氦气温度不变,求目标高度处的大气压强p;
答案 5×104 Pa
氦气温度不变,则发生的是等温变化,设氦气在目标位置的压强为p1,
(2)气球在目标高度处驻留期间,设该处大气压强不变。气球内外温度达到平衡时,弹簧压缩量为左、右挡板间距离的 。求气球驻留处的大气温度T。
设此时氦气的压强为p2,活塞两侧压强相等,
应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的基本思路
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
例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增大B.b→c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C.c→a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D.在c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最小
方法一: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分析:a→b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根据盖—吕萨克定律 =C得知,体积应减小,故A错误;b→c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即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pV=C得知,由于压强减小,故体积增大,故B错误;
c→a过程中,由题图可知,p与T成正比,则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增大,综上所述可知在b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最小,故C正确,D错误。
方法二:根据图像斜率的意义分析:
拓展 根据例5中气体状态变化的p-T图像,定性作出三个过程的V-T图像和p-V图像。
处理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的技巧1.图像上的某一条直线段或曲线段对应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首先要看此过程属于等温、等容还是等压变化,然后用相应规律求解。2.在V-T图像(或p-T图像)中,比较两个状态的压强(或体积)时,可直接根据气体实验定律确定两个状态参量的关系,也可根据某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大小确定,斜率越大,压强(或体积)越小;斜率越小,压强(或体积)越大。
1.(2023·江苏南京市开学考)如图,容器P和容器Q通过阀门K连接,P的容积是Q的2倍。P中盛有氧气,气压为4p0,Q中为真空,打开阀门,氧气进入容器Q,设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氧气视为理想气体,稳定后,检测容器P的气压表示数为
2.(2024·江苏扬州市期初考)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V- 图上从a到b的线段所示。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2023·江苏卷·3)如图所示,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该过程中A.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减小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从A到B为等容线,即从A到B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不变,选项A错误;从A到B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选项B正确;从A到B气体的压强变大,气体体积不变,则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增大,选项C错误;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不变,从A到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则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大,选项D错误。
4.(2023·辽宁卷·5)“空气充电宝”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储能的装置,可在用电低谷时储存能量、用电高峰时释放能量。“空气充电宝”某个工作过程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T图像如图所示。该过程对应的p-V图像可能是
根据 从a到b,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则体积变大;从b到c,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因c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小于b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c状态的体积大于b状态的体积,故选B。
5.(2023·江苏南京市二模)如图甲所示,一个导热汽缸水平放置,内部封闭着热力学温度为T0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为L,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与汽缸之间摩擦忽略不计。先保持温度不变,将汽缸缓慢转动90°(如图乙),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变为0.9L。再对气体缓慢加热,活塞离汽缸底部距离变为1.2L(如图丙),求:(1)活塞的质量m;
根据题意,由平衡条件可知,汽缸水平放置时,内部气体压强为p1=p0体积为V1=SL
体积为V2=0.9SL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2)气体加热后的热力学温度T。
6.(2024·江苏南京市调研)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端封闭的导热玻璃管。玻璃管内部液柱封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外界温度保持不变。在斜面上静止释放玻璃管,当液柱在玻璃管中相对稳定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封闭气体的长度将变长B.封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减小C.封闭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D.单位时间内,玻璃管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增加
设外界大气压为p0,液柱的质量为m,玻璃管的截面积为S,斜面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玻璃管和液柱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为p1=p0+ 释放玻璃管稳定后,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gsin θ,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对液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p0S+mgsin θ-p2S=ma,解得p2=p0,所以封闭气体压强减小,根据pV=C,可知体积增大,气柱长度变长,故A正确,C错误;
封闭气体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B错误;外界温度不变,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压强减小、
分子数密度减小,则单位时间内,玻璃管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减少,故D错误。
7.(2023·江苏南京市汉开书院阶段检测)工人浇筑混凝土墙壁时,内部形成了一块气密性良好充满空气的空腔(空腔体积不变),墙壁导热性能良好。(1)空腔内气体的温度变化范围为-33~47 ℃,求空腔内气体的最小压强与最大压强之比;
(2)填充空腔前,需要测出空腔的容积。在墙上钻一个小孔,用细管将空腔和一个带有气压传感器的汽缸连通,形成密闭空间。当汽缸内气体体积为1 L时,传感器的示数为1.0 atm。将活塞缓慢下压,汽缸内气体体积为0.7 L时,传感器的示数为1.2 atm。求该空腔的容积。
设空腔的容积为V0,汽缸的容积为V,以整个系统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则未下压活塞时气体的压强p3=1.0 atm,体积V1=V0+V,V=1 L活塞下压后气体的压强p4=1.2 atm,体积V2=V0+V′,V′=0.7 L根据玻意耳定律p3V1=p4V2,解得V0=0.8 L。
8.(202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气体弹簧是车辆上常用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简化结构如图所示。直立圆柱形密闭汽缸导热性能良好,面积为S的活塞通过连杆与车轮轴连接。初始时汽缸内密闭一段长度为L0、压强为p1的理想气体。汽缸与活塞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车辆载重时相当于在汽缸顶部增加一个物体A,稳定时汽缸下降了0.5L0,气体温度保持不变。(1)求物体A的重力大小;
设稳定时汽缸内气体压强为p2,
解得p2=2p1则物体A的重力大小为G=(p2-p1)S=p1S
(2)已知大气压强为p0,为使汽缸升到原位置,求需向汽缸内充入与汽缸温度相同、压强为p0的理想气体的体积。
设充入的气体体积为V,则有p1L0S+p0V=p2L0S,
9.(2023·湖北卷·1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左右两汽缸粗细均匀,内壁光滑,横截面积分别为S、2S,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在底部连通。两汽缸中各有一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左侧汽缸底部与活塞用轻质细弹簧相连。初始时,两汽缸内封闭气柱的高度均为H,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往右侧活塞上表面缓慢添加一定质量的沙子,直至右侧活塞下降 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汽缸足够长,汽缸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最终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对左右汽缸内所封的气体,初态压强p1=p0体积V1=SH+2SH=3SH末态压强p2,体积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1V1=p2V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十五章 第一课时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固体和液体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文件包含第十五章第1课时分子动理论内能固体和液体pptx、第十五章第1课时分子动理论内能固体和液体docx、第十五章第1课时分子动理论内能固体和液体学生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十章 第三课时 电学实验基础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文件包含第十章第3课时电学实验基础pptx、第十章第3课时电学实验基础docx、第十章第3课时电学实验基础学生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九章 第二课时 静电场中能的性质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教师版)+测试(学生版),文件包含第九章第2课时静电场中能的性质pptx、第九章第2课时静电场中能的性质docx、第九章第2课时静电场中能的性质学生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