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台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1858/0-1718892402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凤台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1858/0-17188924031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凤台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1858/0-17188924031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凤台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凤台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年我省两会上提案建议出台《巢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法治引领生态建设,下列做法能积极践行上述政策的是( )
A.废弃塑料直接焚烧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巢湖
C.恢复草原植被面积D.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2.油茶是北方地区的一种小吃,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水B.油脂C.维生素D.无机盐
3.锘是一种人工获得的放射性元素,主要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机械以及不锈钢等领域。如图是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锘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02B.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9
C.表示2个锘原子D.该元素的单质由分子构成
4.苯酚(化学式为)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作杀菌剂和防腐剂。以下关于它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由三种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94D.对人体无毒无害
5.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粉末状固体B.滴加液体
C.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D.检查装置气密性
6.在劳动过程中要保证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用氦气填充气球
B.用手接触强碱性炉具清洗剂
C.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放在水龙头下用水冲洗
D 实验室无毒药品直接尝一尝
7.氨气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四种物质中有一种为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物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8.中国高铁是一张闪亮的“名片”。某款高铁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车窗使用的玻璃钢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锰钢是一种铁合金,硬度比纯铁更大
D.高铁的车体材料要求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金属材料B.物质的构成
C.空气组成D.可再生能源
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氢氧化钠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木炭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11.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地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注射器活塞最终停在12mL刻度处。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未待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根据实验数据可测定出该地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1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该技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10°C时,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碳酸钠
D.20°C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大于
二、科普阅读题
13.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石墨烯是碳的同素异形体,随着批量化生产以及大尺寸等难题的逐步突破,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正在加快,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最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领域可能会是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领域。生活中5G平板电脑创新性搭载了3D石墨烯散热技术,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制取石墨烯。另外,石墨烯中的含氧基团能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生存。实验人员研究不同面料中掺加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四种面料对大肠杆菌等三种菌体的抑菌率结果如图所示。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根据上图可推断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比棉混纺纱面料______(填“强”或“弱”)。
(3)关于石墨烯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面料抑菌率与菌体种类无关
B.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弱
C.应用于5G平板电脑,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热性
(4)甲烷也是常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三、填空题
14.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A、B装置都可以制取二氧化碳,A装置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则利用C装置中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15.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以下是对废旧磷酸铁锂(LFP)动力电池回收的工艺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通常情况下难溶于水)
(1)磷酸铁锂(LFP)在焙烧前研磨成粉末状的原因是_______。
(2)“水浸分离”实验室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步骤②中分离出的溶液主要为溶液,请写出步骤④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需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写一条)。
16.2024年1月,中国持续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为消除安全隐患,常使用融雪剂来除雪,为了解融雪剂除雪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融雪剂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融雪剂除雪原理
(1)小组通过与科技人员的访谈,了解到融雪剂溶于水后会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混合物的凝固点,从而融雪化冰。
任务二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
(2)融雪剂不仅会腐蚀金属也会对绿植带来危害,主要是融雪剂成分溶解使水中离子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外液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浓度,使细胞失水。
任务三融雪剂的成分
(3)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融雪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钾(),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醋酸钾属于_______。无腐蚀性但价格昂贵,多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另一种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还可能含有氯化钙。小组同学为证明融雪剂中含有氯化钙,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
(4)氯化钙不仅可以作融雪剂,它也是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可以采用石灰石(杂质含有硫酸镁和二氧化硅)和稀盐酸为原料生产。兴趣小组同学用图2实验模拟制取过程,实验中两次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
(5)实验后再过滤蒸发结晶就能得到氯化钙,蒸发能除去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7.现代化学工业中,氨气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来合成氨,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1)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请将下面空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______。
(2)现用56t氮气来合成氨气,请问需要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废弃塑料直接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巢湖会造成水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恢复草原植被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深埋地下,会污染土壤、地下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错;
B、油脂能为人体能提供能量,故B正确;
C、维生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但是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错;
D、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D错;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0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锘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0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9,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锘元素的元素符号为,则表示2个锘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锘元素的单质是锘,属于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不是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
B、苯酚的化学式为,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苯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1×6)+16=94,故C正确;
D、苯酚能使蛋白质变性,则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A、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故C错误;
D、装置不是密闭装置,先将装置密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故D错误。
故造:B。
6.答案:A
解析:A、氦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用氦气填充气球,比较安全,故选项正确。
B、炉具清洗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手接触强碱性炉具清洗剂,故选项错误。
C、油的密度比水小,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放在水龙头下用水冲洗,油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用水冲洗还容易导致油滴飞溅,易产生事故,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分析可知,只有丁物质
()符合条件,因此,四种物质中有一种为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3,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丙物质是氮气,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硬度纯金属的硬度大,锰钢是一种铁合金,硬度比纯铁更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高铁速度快,车体材料要求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答案:B
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金属氧化物不是金属材料,故A错误;
B、物质由元素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原子、分子、离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又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故B正确;
C、按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计算,空气由78%和21%,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故C错误;
D、酒精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可燃冰是一种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此选项说法错误;
B.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此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此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没有指出具体温度,无法比较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关系,A项错误;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项错误;未指明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需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C项错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则20℃时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大于,D项正确。
13.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强
(3)C
(4)
解析:(1)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由图可知,当菌体种类相同时,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比棉混纺纱面料强。
(3)A、由图可知,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C、5G平板电脑创新搭载了3D石墨烯散热技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答案:(1)分液漏斗
(2)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能控制反应速率
(3)
(4)注入5mL水时无明显现象,注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时试管内的水沸腾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A、B装置都可以制取二氧化碳,A装置中长颈漏斗上下直通,制取气体时的注意事项是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B装置的优点是能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则利用C装置中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注入5mL水时无明显现象,注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时试管内的水沸腾。
15.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
(2)过滤;引流
(3)
(4)电池的安全性或废旧电池的高效回收
解析:(1)磷酸铁锂(LFP)在焙烧前研磨成粉末状的原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
(2)“水浸分离”是分离溶液和滤渣的操作,即为过滤操作;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步骤④中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故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需解决的问题有电池的安全性或废旧电池的高效回收等(合理即可)。
16.答案:(1)降低
(2)大于
(3)有机物;;、
(4)第一次加入足量稀盐酸是为了使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足量稀盐酸是为了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5)稀盐酸溶质常温下为气体,蒸发结晶可以除去
解析:(1)融雪剂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溶液的凝固点降低,防止雪水结冰;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融雪剂不仅会腐蚀金属也会对绿植带来危害,主要是融雪剂成分溶解使水中离子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使细胞失水;3)①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钾()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物;
②氯化钙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加入过量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反应剩余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氯化钠;
(4)实验中两次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分别是第一次加入足量稀盐酸是为了使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足量稀盐酸是为了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5)蒸发能除去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稀盐酸溶质堂温下为气体,菜发结晶可以除去。
17.答案:(1)
(2)12t
解析:(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即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是1:4。所以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是1:4,微观示意图补充如下:;
(2)解: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
答:现用56t氮气来合成氨气,需要氢气的质量是12t。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含山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