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82415/0-17189246125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82415/0-17189246126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82415/0-17189246126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化学处处呈现美,有关下列有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Ce:1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化学常识,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有还原性B.淀粉是一种多糖
C.氨基酸具有两性D.油脂是一种高分子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苯、乙醛和醋酸溶液
B.苯酚与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
C.利用盐析的方法可将蛋白质从溶液中分离
D.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的结构
3.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自1987年被Sandersn发明以来,由于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注射可加工性能,在组织工程和药物控释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可降解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丙二醇可由油脂水解得到D.富马酰氯存在顺式异构体
4.分子式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多少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10B.11C.12D.14
5.超级钢组织细密,强度极高,韧性很大,广泛应用于汽车、桥梁、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如今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了3200兆帕超级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某种超级钢中除铁外,还含有锰、碳、铝、钒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M,该能层轨道表示式为
B.该超级钢所含元素中,位于p区和d区的种类数之比为2:3
C.可用溶液检验,该物质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
D.由碳元素组成的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6.为完成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方法和原理或现象均正确的是( )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键角比小B.晶胞中O的杂化方式为杂化
C.的球棍模型:D.分子的VSEPR模型为
8.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轨道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B.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变为完美立方体块,体现晶体的自范性
D.绚烂烟花的产生是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引起的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描述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
A.向苯和甲苯中分别加入少量酸性溶液,只有甲苯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甲苯分子中甲基对苯环有影响
B.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溶液,溶液褪色,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C.向某有机物中加适量溴水振荡,溴水褪色,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D.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溴乙烷中含溴原子
10.有关下列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正确的分析是( )
A.该化合物中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B.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C.分子中含有平面环状结构D.其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甲苯中的溶解度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乙烯和乙酸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使之凝聚,这就是蛋白质的盐析
C.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2.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高分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粘锅涂层有聚四氟乙烯和陶瓷两种主要材料
B.中科院首创用合成可降解塑料聚,是通过加聚反应原理实现的
C.医用口罩所使用的熔喷布为聚丙烯,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13.某种高分子功能材料可用于制造隐形眼镜,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B.M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C.试剂a为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D.Y易溶于水
14.有机化合物X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
B.1mlX最多可与1ml、3mlNa、3mlNaOH反应
C.一定条件下,1mlX最多可与6ml或含3ml的溴水反应
D.一定条件下,X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水解、加聚、缩聚、氧化、还原反应
15.氧化铈()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工业废气处理、化学品生产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使得氧化铈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晶胞中与最近的核间距为a p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
A.晶胞中与最近且等距的的个数为6
B.已知M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则N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0,1)
C.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5%
D.晶体的密度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5分)某有机化合物样品的分子式为。
(1)该有机物可能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的有______种,属于醚的有______种。
(2)该有机物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左)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右)如下所示。
①由此可确定该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填名称)。
②该分子中有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由此可确定该分子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
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不同位置的信号峰的面积比为1:1:2:3:3,由此可确定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④该有机物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⑤某种丁烷与在光照下可以生成上述的卤代烃,但不宜用于工业合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17.(12分)有机化工原料1,4-二苯基-1,3-丁二烯及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1)(R、R′表示烃基)
(2)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①的反应条件X和②的反应条件Y完全相同
B.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
C.G不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设计C→D和E→F两步反应的目的是防止酚羟基被氧化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物质E的分子式为______。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1,4-二苯基-1,3-丁二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a.结构中有两个苯环,无其他环状结构;
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两种;
c.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峰面积之比为3:2:2。
18.(13分)一种抗血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Mr=128)制备方法如下:
I.制钠砂:向烧瓶中加入300mL液体A和4.60g金属钠,加热至钠熔化后,盖紧塞子,振荡至大量微小钠珠出现。
Ⅱ.制噻吩钠:降温至10℃,加入25mL噻吩,反应至钠砂消失。
Ⅲ.制噻吩乙醇钠:降温至-10℃,加入稍过量的环氧乙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反应30min。
Ⅳ.水解:恢复室温,加入70mL水,搅拌30min;加盐酸调pH至4~6,继续反应2h,分液;用水洗涤有机相,二次分液。
V.分离: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蒸出四氢呋喃、噻吩和液体A后,得到产品17.92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液体A可以选择______(填选项字母)
a.乙醇b.水c.甲苯d.液氨
(2)噻吩沸点低于吡咯()的原因是______。
(3)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步骤Ⅲ中反应放热,为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副反应,加入环氧乙烷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5)步骤Ⅳ中用盐酸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
(6)下列仪器在步骤V中无需使用的是______(填名称);无水的作用为______。
19.(15分)I.铊(TI)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常用普鲁士蓝作为解毒剂。
(1)写出铊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
(2)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后,经提纯、结晶可得到普鲁士蓝蓝色晶体,实验表明,、、通过配位键构成了晶体的骨架,其局部结构如图1所示,记为I型立方结构,将I型立方结构平移、旋转、并置,可得到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记为Ⅱ型立方结构,下层左后方的小立方体g未标出)。
图1图2
①可溶性氰化物(如KCN)有剧毒,但普鲁士蓝却无毒,请从结构角度解释普鲁士蓝无毒的原因:______。
②若位于Ⅱ型立方结构的棱心和体心上,则位于Ⅱ型立方结构的______上;若的摩尔质量为,该蓝色晶体密度为,Ⅱ型立方结构的边长为an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______(用含M、p、a的代数式表示)。
Ⅱ.铂钴合金磁性极强,磁稳定性较高,耐化学腐蚀性好,主要用于航天航空仪表、电子钟表、磁控管等。
(3)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如图所示)。科学研究表明,其顺式分子具有抗癌活性。
①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轨道。
②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填选项字母)。
a.离子键b.配位键c.金属键
d.非极性键e.氢键f.极性键
③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是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
1.D
【解析】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A正确;B.淀粉本身属于糖类,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B正确;C.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具有两性,C正确;D.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故选D。
2.B
【解析】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醛加热反应条件得到砖红色沉淀,与醋酸溶液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因此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苯、乙醛和醋酸溶液,A正确;B.苯酚与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B错误;C.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可发生盐析生成沉淀,因此利用盐析的方法可将蛋白质从溶液中分离,C正确;D.X射线衍射实验可确定晶体的结构,则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的结构,D正确;故选B。
3.C
【解析】A.聚富马酸丙二醇酯中含有酯基,可以降解,A正确;B.生成物中除了聚合物外,还有HCl,为缩聚反应,B正确;C.油脂水解得到的是丙三醇,C错误;D.富马酰氯碳碳双键的C原子所连的两个基团不同,存在顺式异构体,D正确;故选C。
4.C
【解析】先分析丁烷的碳链异构,共两种,分别为正丁烷C-C-C-C与异丁烷。再按照“定一移一”方式,确定Cl和Br的位置异构,其中正丁烷有、共8种,异丁烷有共4种,总共12种,故选C。
5.A
【解析】A.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基态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M,该能层轨道表示式为,A错误;B.上述五种元素中,C、Al的最外层电子都分布在p轨道,所以它们位于周期表的p区,铁、锰、钒处于d区,位于p区和d区的种类数之比为2∶3,B正确;C.单键均为σ键,三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1个铁离子和形成6个配位键,1个中存在1个σ键2个π键;则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2∶12=1∶1,C正确;D.由碳元素组成的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均为性质不同的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故选A。
6.C
【解析】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A错误;B.乙酸乙酯的沸点77.1℃,和乙醇78.3℃相差不大,应该用饱和溶液溶解乙醇后分液,B错误;C.溶液变浑浊是生成了苯酚,根据强酸制弱酸原则可知碳酸酸性更强,C正确;D.加之前应先加碱中和硫酸,否则硫酸会与反应,D错误;故选C。
7.B
【解析】A.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更靠近氮原子,键角更大,A错误;B.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氧原子有6个价电子,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均以Si-O相连,则氧的杂化方式为,B正确;C.的球棍模型为V形,C错误;D.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D错误;故选B。
8.D
【解析】A.金刚石中碳原子为杂化,A正确;B.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沉淀,B正确;C.晶体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C正确;D.绚烂烟花是焰色实验伴随的现象,其原因是激发态电子跃迁至更低能级时释放能量,以光的形式呈现,D错误;故选D。
9.B
【解析】A.甲苯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了甲苯分子中苯环对甲基有影响,A错误;B.产生的气体中含乙醇蒸气和,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B正确;C.醛基也能与溴水反应并使之褪色,对碳碳双键的检验有干扰,C错误;D.反应后的溶液应先加硝酸酸化,否则碱对硝酸银的反应有影响,D错误;故选B。
10.A
【解析】A.该化合物中含有酯基、羟基、羧基、醚键等四种含氧官能团,A正确;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如图标注所示:,共9个,B错误;C.环状结构中含有多个杂化原子相连,故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平面环状结构,C错误;D.其钠盐是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甲苯中的溶解度,D错误;故选A。
11.D
【解析】A.乙酸不能与氢气加成,A错误;B.若为重金属无机盐,蛋白质也可能发生了变性导致凝聚,B错误;C.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绕键轴旋转可使分子内所有的原子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异戊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D正确;故选D。
12.D
【解析】A.不粘锅的涂层材料主要有聚四氟乙烯和陶瓷涂层两种,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需求,A正确;B.由加聚反应特点和二氧化碳的不饱和键分子结构可知,B正确;C.聚丙烯由丙烯加聚所得,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正确;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D错误;故选D。
13.C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正确;B.M结构含碳碳双键、酯基和羟基3种官能团,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反应所需试剂为氢氧化钠水溶液,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Y为,含羟基,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在水中溶解度,D正确;故选C。
14.D
【解析】A.由X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A错误;B.能与反应的基团有酚羟基和羧基,能与Na反应的基团有酚羟基、醇羟基和羧基,能与NaOH反应的基团有酚羟基、羧基和甲酸酯基,则1mlX最多可与2ml、3mlNa、4mlNaOH反应,B错误;C.一定条件下,能与反应的基团有苯环、羰基、醛基、碳碳双键,能与反应的基团有酚羟基邻对位、醛基、碳碳双键,1mlX最多可与6ml或含4ml的溴水反应,C错误;D.由X的结构可知,一定条件下,X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水解、加聚、缩聚、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故选D。
15.C
【解析】A.根据图示,晶胞中与最近且等距的的个数为12,A错误;B.M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由图可知,N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1,1),B错误;C.氧化铈()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未掺杂之前,每个晶胞中由4个Ce,8个O,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每个晶胞中Ce和Y共4个时,含有4×(0.8×2+0.1×3)=7.6个O,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C正确;D.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的数目为4,的数目为8,与最近的核间距为apm,是体对角线的,即边长为,密度为:,D错误;故选C。
16.【参考答案】
(1)4(2分)3(2分)
(2)①羟基(1分)
②5(2分)2(2分)
③(2分)
④(2分)
⑤正丁烷和氯气光照下取代是发生一系列反应,副产物过多(2分)
【解析】
(1)该有机物()可能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说明含有羟基)相当于丁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丁烷有两种结构,每种结构有两种位置的氢,因此属于醇的有4种;属于醚,左边为甲基,右边为正丙基和异丙基;左边为乙基,右边为乙基,则共有3种;故答案为:4、3;
(2)①根据图中信息可确定该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②该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由此可确定该分子可能的结构有、共2种;故答案为:2;
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不同位置的信号峰的面积比为1∶1∶2∶3∶3,由此可确定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④该有机物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⑤某种丁烷与在光照下可以生成上述的卤代烃,但不宜用于工业合成,可能的原因是正丁烷和氯气光照下取代是发生一系列反应,分别有一氯代、二氯代等等,副产物过多;故答案为:正丁烷和氯气光照下取代是发生一系列反应,副产物过多。
17.【参考答案】
(1)羧基、(酚)羟基(2分,答不全不给分)
(2)D(2分)
(3)(2分,条件写Fe也给分)
(4)(2分)
(5)
(2分)
(6)(2分)
【解析】芳香烃A()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发生信息Ⅰ中反应生成H为;由逆推可知G为,F为,C发生信息Ⅱ中的反应得到D,D氧化得到E,E酸化得到F,C→D的转化目的防止酚羟基被氧化,则D为,E为,则C为,B为。
(1)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羧基、(酚)羟基,故答案为:羧基、(酚)羟基。
(2)①的反应条件X是Fe,②的反应条件Y是光照,不相同;①②为取代反应,③为消去反应,不相同;G分子中含羧基和羟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因为酚羟基容易被氧化,设计C→D和E→F两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防止被氧化;故答案为D。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上述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6)1,4-二苯基-1,3-丁二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中,符合条件a.结构中有两个苯环,无其它环状结构,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说明苯环上的取代基为对位,二烯的同分异构体为炔烃,所以结构有两种、,再符合条件c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18.【参考答案】
(1)c(2分)
(2)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氢键可以使熔沸点升高(2分)
(3)(2分)
(4)分批多次加入环氧乙烷溶液,并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来散热(只要答出“分批多次加入”即可给分)(2分)
(5)将NaOH中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水解完全(2分)
(6)球形冷凝管和分液漏斗(2分)除水(1分)
【解析】
(1)步骤Ⅰ制钠砂过程中,液体A不能和Na反应,而乙醇、水和液氨都能和金属Na反应,故选c。
(2)噻吩沸点低于吡咯()的原因是: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氢键可以使熔沸点升高。
(3)步骤Ⅱ中和Na反应生成2-噻吩钠和,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Ⅲ中反应放热,为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副反应,加入环氧乙烷溶液的方法是:分批多次加入环氧乙烷溶液,并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来散热。
(5)2-噻吩乙醇钠水解生成2-噻吩乙醇的过程中有NaOH生成,用盐酸调节pH的目的是将NaOH中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水解完全。
(6)步骤Ⅴ中的操作有过滤、蒸馏,蒸馏的过程中需要直形冷凝管不能用球形冷凝管,无需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和分液漏斗;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的作用是:除去水。
19.【参考答案】
Ⅰ.(1)(2分)
(2)①普鲁士蓝中铁与氰基以配位键结合,剧毒的氰根离子几乎不可能游离出来。(2分)②顶点和面心(2分)(3分)
Ⅱ.(3)①(2分)②bdf(2分,答对2个得1分,全对得2分,有错不得分)③非极性分子(2分)
【解析】
Ⅰ.(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六周期第Ⅲ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
(2)①普鲁士蓝无毒的原因为普鲁士蓝中铁与氰基以配位键结合,剧毒的氰根离子几乎
不可能游离出来。
②由8个I型立方结构平移、旋转、并置,可得到Ⅱ型立方结构,若位于Ⅱ型立方结构的棱心和体心上,则位于Ⅱ型立方结构的顶点和面心上;若的摩尔质量为,密度,Ⅱ型立方结构的边长为anm,以“”为研究对象,在Ⅱ中面上有4×6÷2=12、棱上有2×12÷4=6、体内有6,即共计含有“”24个,一个晶胞含4个,则,;
Ⅱ.(3)①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轨道。
②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配位键、非极性键、极性键。
③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原理或现象
A
提取涣水中的涣
乙醇萃取
溴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除去乙酸乙酯粗品中的乙醇
蒸馏
二者沸点相差较大
C
证明碳酸酸性大于苯酚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溶液变浑浊
D
验证淀粉没有水解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继续加热
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2,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09,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pdf、1710高二年级化学参考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