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435/0-17189246828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435/0-17189246829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435/0-17189246830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云南省各地中考模拟试卷
[化学]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NaO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给分。)(共20题;共40分)
1.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丽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2. “加铁酱油”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的疾病是( )
3. 重庆火锅备受追捧。下列火锅底料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4.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5. 下列有关实验图示错误的是( )
6. 小明用pH试纸测得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
7.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涉及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8.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这一方法助力于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下图为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9. 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10.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11.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12.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13. 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14. 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15.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野生沙棘,沙棘果富含维生素和黄酮(C15H10O2)。下列关于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16. 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7.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9.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硫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成的硫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D、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共4题;共29分)
2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
(1) 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19H10O2)是其中的一种,在乙酸苯甲酯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属于混合物,可通过一系列净化操作,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采用的一种饮用水消毒剂。我国科学家经探索,发现了一种优于欧洲的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 ,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而追加肥料,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填字母)。
A . CO(NH2)2 B . Ca3(PO4)2 C . NH4Cl D . KNO3
(4) 夏至——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杨梅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分子”或“单质”)。
(5) 白露——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云南盛产茶叶,一些茶中富含硒元素。如图为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图示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 立冬——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古人常烧炭以取暖,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银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③8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制硝酸(HNO3)的转化流程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①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中板应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Ⅱ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 现有①大理石、②硫酸铜、③钛合金,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后,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
根据以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依据图A、图B可知,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图B中b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a点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家用台灯通常采用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
(2)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人类最早进人青铜器时代,继而进人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哪种因素有关____(填字母)。
A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 金属的导电、导热性 C . 金属的延展性 D .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 小明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将X、Y、Z分别加入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观察到金属X和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Y产生气泡速度比X快,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判断,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滤渣中--定有Ag和Cu,可能有Zn B . 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Cu. C .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Cu、Zn D . 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溶质成分有3种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共2题;共15分)
25. 小明在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CO2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缓慢向左抽拉空的注射器,当观察到C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制备并探究CO2的部分性质:推动装有稀HCl的注射器活塞,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为证明B中CO2没有完全反应,则试剂Y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项目式学习——神奇的洗涤剂。
项目一:古代洗涤剂——草木灰
《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清簌;衣裳垢,和灰清浣。”古人洗衣用的“灰”指的是草木灰。
【资料】
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 水溶液呈碱性。
②许多金属阳离子灼烧时表现出不同的火焰颜色,该方法可用来检验某些金属阳离子。K+灼烧时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
(1) 成分探究:取少量草木灰加水溶解,静置,取上层清液,分为两份。
(2) 性质探究:导致K2CO3溶液显碱性的微粒是什么?
某同学设计方案:向另一份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再滴加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导致K2CO3溶液显碱性的微粒是。
(3) 项目二:现代洗涤剂——碳酸钠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某兴趣小组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去油污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4)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碳酸钠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适量碳酸钠粉末洗沾有油污的餐具,为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共1题;共6分)
27. 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取2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连接pH传感器,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H2SO4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2)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2NaOH+H2SO4=Na2SO4+2H2O) 题号
一
二
三
四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A . 生活中,提倡低碳出行
B . 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C . 生活污水、工厂废渣废气等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 . 为防止“白色污染”,直接焚烧废弃塑料
A . 贫血
B . 甲状腺肿大
C . 佝偻病
D . 龋齿
A . 刀切原料
B . 清水洗涤
C . 大火熬制
D . 成品装袋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A . 蒸发
B . 收集O2并验满
C . 测定溶液pH
D . 稀释浓硫酸
物质
食醋
苹果汁
酱油
草木灰水
pH
3
4
5
11
A . 食醋
B . 苹果汁
C . 酱油
D . 草木灰水
A . N2
B . NO2
C . HNO3
D . NH3
A . 原子核带正电
B . 核外有4个电子层.
C . 该结构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D . 第一层电子数为8
A . 分子的间隔变小
B .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 . 分子的种类变多
D .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A . 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止腐烂
C . 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D . 卤肉时可加入亚硝酸钠增加色泽
A . 塑料水杯
B . 玻璃钢门框
C . 铝合金餐盘
D . 羊毛大衣
A . 稀硫酸
B . 生理盐水
C . 蔗糖溶液
D . 碘的酒精溶液
A . N2
B . PM10
C . He
D . H2O
A .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
B .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 . 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
A . 黄酮属于无机化合物
B . 黄酮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黄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 . 黄酮分子中含氧分子
A .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B .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D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b点表示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 . t1℃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
D . t3℃时,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酚酞溶液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C
鉴别NH4NO3和NH4Cl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D
鉴别NH4NO3、NaOH、CaCO3、NaCl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A . A
B . B
C . C
D . D
A . 物质A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
B . 物质B可形成酸雨
C . 实验室中常用物质D的稀溶液作干燥剂
D . E点表示的物质可能是K2SO4
A . 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
B . C→B的转化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 . 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
D . B→F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清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色火焰
草木灰中含有K+
②向上层清液中加足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草木灰中含有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重庆火锅备受追捧,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下列有关实验图示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文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5 Ca—40Cu—64,化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