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

    [生物]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
    [生物]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
    [生物]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某昆虫,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 江西都昌湖区生态环境优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边的沙滩上发现了海边巨型细菌。这种细菌在沙滩上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经受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高盐的挑战。海边巨型细菌具备特殊的物质转运机制,能从环境中获取特定的可溶性物质并在体内积累,以平衡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从而适应高盐环境。下列关于海边巨型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海边巨型细菌既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B. 海边巨型细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提供
    C. 海边巨型细菌能平衡细胞内外渗透压主要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被有关
    D. 紫外线诱发海边巨型细菌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A
    【分析】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有例外,如植物:器官→个体,即无系统层次只有器官。单细胞:细胞→个体。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病毒没有结构层次,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生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详解】A、细菌是单细胞,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A正确;
    B、细菌没有线粒体,B错误;
    C、嗜盐细菌能从环境中获取特定的可溶性物质并在体内积累,以平衡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可溶性物质的运输主要与其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关,C错误;
    D、细菌无细胞核,D错误。
    故选A。
    2. 科研人员对细菌产生的植酸酶A、B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为研究植酸酶A、B对胃蛋白酶的抗性反应,将两种植酸酶分别置于含有胃蛋白酶的适宜pH的缓冲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残留的植酸酶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酸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由图1可知,可在低温、pH约为6的条件下保存植酸酶B
    C. 植酸酶B的pH由1升至6,其催化的反应速率将增大
    D. 根据图2推断植酸酶A对胃蛋白酶的抗性更高
    【答案】C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植酸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由图1可知,可在低温(抑制酶活性)、pH约为6(最适pH)的条件下保存植酸酶B,B正确;
    C、pH为1时,植酸酶B在酸性条件下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永久失活,因此将化学反应的pH由1升至6,则植酸酶B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将不变,C错误;
    D、根据图2曲线信息,1小时后植酸酶B活性迅速降低,而植酸酶A在4小时中仍保持较高活性,推断植酸酶A对胃蛋白酶的抗性更高,D正确。
    故选C。
    3. Klth基因位于人类第13号染色体上,其表达产物会影响端粒酶(能延长端粒)的活性,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研究发现,Klth基因缺陷的小鼠比正常小鼠寿命缩短了80%,而Klth基因过度表达后能够延长雄、雌鼠的寿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衰老的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B. Klth基因的表达产物抑制了端粒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衰老
    C. 自由基可能会攻击Klth基因,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
    D. Klth基因缺陷小鼠细胞中可能因DNA受损而引起寿命缩短
    【答案】B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4)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衰老的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水分减少,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A正确;
    B、Klth基因表达产物会影响端粒酶(能延长端粒)的活性,Klth基因缺陷的小鼠比正常小鼠寿命缩短了80%,而Klth基因过度表达后能够延长雄、雌鼠的寿命,说明Klth基因表达产物促进了端粒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衰老,B错误;
    C、自由基会引起细胞衰老,因此推测自由基可能会攻击Klth基因,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
    D、Klth基因缺陷的小鼠比正常小鼠寿命缩短了80%,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推测Klth基因缺陷小鼠细胞中可能因DNA受损而引起寿命缩短,D正确。
    故选B。
    4.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不考虑细胞异常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细胞乙由细胞甲有丝分裂产生,细胞丁由细胞丙减数分裂产生
    B. 若细胞丁中的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C. 若图2表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则细胞丁处于BC段
    D. 细胞甲和细胞丙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DNA分子数相同
    【答案】B
    【分析】题图分析图1:甲是有丝分裂后期;乙是精原细胞;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即为初级精母细胞;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2中该物质数量在OB段为N,在BC段变成0,因此该曲线最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数目为0,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BC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详解】A、图1中甲是有丝分裂后期,乙是精原细胞,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因此细胞乙由细胞甲有丝分裂产生,细胞丁由细胞丙减数分裂产生,A正确;
    B、丁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若P为X染色体,则Q是常染色体,B错误;
    C、图2中该物质数量在OB段为N,在BC段变成0,因此该曲线最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数目为0,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BC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BC段,C正确;
    D、细胞甲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细胞丙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DNA分子数相同,D正确。
    故选B。
    5. 某昆虫(ZW型)的紫翅和黄翅、触角多节和少节分别由等位基因M/m、N/n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不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两只表型相同的雌雄昆虫交配产生F1,F1的表型及数量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昆虫的黄翅对紫翅为显性性状,基因N、n位于Z染色体上
    B. 亲本表现为紫翅多节,亲本雌雄昆虫分别能产生2种、4种配子
    C. F1雄昆虫中杂合子占5/6,F1紫翅多节雄昆虫不都是杂合子
    D. F1紫翅多节雄昆虫与黄翅少节雌昆虫交配,后代中N基因频率为1/2
    【答案】D
    【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由题意可知,F1雄性个体中紫翅:黄翅=2:1,全为多节,而雌性个体中紫翅:黄翅=2:1,多节:少节=1:1,说明紫翅对黄翅为显性性状,且基因M/m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N/n位于位于Z染色体上。
    【详解】A、由题意可知,F1雄性个体中紫翅:黄翅=2:1,全为多节,而雌性个体中紫翅:黄翅=2:1,多节:少节=1:1,说明紫翅对黄翅为显性性状,且基因M、m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N、n位于位于Z染色体上,A错误;
    B、由A项可知,F1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短翅=2:1,所以基因型为MM的该种昆虫不能存活,亲本基因型为MmZNZn、MmZNW,雌雄昆虫分别能产生4种、4种配子,B错误;
    C、F1雄昆虫中纯合子 mm 公占 1/3x1/2=1/6,杂合子占 5/6,F1紫翅多节雄昆虫的基因型为MmZNZN、MmZNZn都是杂合子,C 错误;
    D、F1紫翅多节雄(1/2MmZNZN、1/2MmZNZn)与黄翅少节雌昆虫(mmZnW)交配,只考虑 N、n基因,后代为 1/8ZnZn、3/8ZNZn、1/8ZnW、3/8ZNW,故N基因频率为(3/8+3/8)÷(4/8x2+4/8)=1/2,D 正确。
    故选D。
    6.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bp表示碱基对)。果蝇一条DNA的电镜照片存在多个泡状结构——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已知果蝇M基因模板链中一段序列为5'—GATCCCG—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 参与DNA复制过程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C. 果蝇的1个DNA上有多个复制起点,可缩短复制所需的时间
    D. M基因互补链片段的对应碱基序列应该为3'—CTAGGGC—5'
    【答案】B
    【分析】果蝇的基因组大小为1.8×108bp(bp表示碱基对),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而且复制泡大小不同,可能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为多起点复制,同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DNA,A正确;
    B、参与DNA复制过程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B错误;
    C、图中一个DNA上出现多个复制泡,保证了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了复制效率,C正确;
    D、两条链反向平行,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基因互补链片段的对应碱基序列应该为3'—CTAGGGC—5',D正确。
    故选B。
    7.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B.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C. 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
    D. 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
    【答案】A
    【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③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2)细胞癌变的原因:①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②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正常基因,两者在正常细胞中均表达,A错误;
    B、癌细胞上的糖蛋白表达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因此易转移,B正确;
    C、虽然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但一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特定的,因此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检测可确定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C正确;
    D、癌变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变化,但大部分基因是正常的,可以表达出正常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8.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科研人员发现,当机体长期糖类摄入不足或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才会分解供能,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脂肪在分解时会产生酮体,当机体血液内的酮体量过多时,堆积的酮体会导致人体患酮血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酮血症患者对脂肪进行氧化分解生成酮体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 与糖类相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会消耗更多的氧气,这与脂肪中H、O含量高有关
    C. 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可能与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损伤有关
    D. 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与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均可以降低血糖
    【答案】C
    【分析】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详解】A、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肝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A错误;
    B、脂肪中含有较多的H,O含量少,因此与等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B错误;
    C、胰岛素发挥作用时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如果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缺失,胰岛素不能发挥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进而引起糖类代谢障碍,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也会使糖类代谢发生障碍,C正确;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而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升高血糖,D错误。
    故选C。
    9.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经刺激后合成并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感染病原体后细胞因子迅速增加的现象,细胞因子可攻击病原体也可引起机体损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浆细胞的分裂、分化
    B. 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只能参与体液免疫,不能参与细胞免疫
    C. 二次刺激后,吞噬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 细胞因子风暴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答案】D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经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
    【详解】A、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过程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使得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B错误;
    C、二次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C错误;
    D、细胞因子风暴可攻击病原体,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细胞因子风暴也可能引起机体损伤,属于自身产生的免疫物质对自身细胞的攻击,导致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D。
    10. 江西都昌湖区生态环境优美。为了调查该地(面积为2公顷)白琵鹭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20只白琵鹭,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10只白琵鹭,其中有标记的白琵鹭2只。标记物不影响白琵鹭的生存和活动,假设两次捕获期间不存在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被标记的白琵鹭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B.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两次捕获点应保持一致
    C. 该方法不适宜用于调查濒危动物的数量
    D. 通过计算可以估得该地区白琵鹭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公顷
    【答案】C
    【分析】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
    【详解】A、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如果被标记的白琵鹭更容易被天敌捕食,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会更少,所以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的数量要偏大,A错误;
    B、每次捕获都要随机取样,取样点没有限制,不用相同,B错误;
    C、濒危动物的数目过少,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一般是采用直接计数的方法,C正确;
    D、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所以通过计算可以估得该地区白琵鹭的种群密度约为(20×10/2)/2=50只/公顷,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退耕还草后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上的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仅是种间竞争
    B. 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牛、羊、蚱蜢和鼠
    C. 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d
    D. 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d来自紫花苜蓿的同化量
    【答案】B
    【分析】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详解】A、蟾蜍捕食蜘蛛,为捕食关系,蟾蜍与蜘蛛都吃捕食蚱蜢,为竞争关系,因此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A错误;
    B、紫花苜蓿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有鼠、牛、羊、蚱蜢,B正确;
    C、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C错误;
    D、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量,D错误。
    故选B。
    12. 花生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这些物质不是花生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同一片土地多年连续种植花生会导致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造成花生产量下降。某大学通过“采集根际土壤→选择培养→分离、纯化培养→菌种鉴定”筛选出可将苯甲酸降解为无毒小分子(CO2、H2O等)的根际菌,分离、纯化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属于次生代谢物
    B. 可从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寻找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
    C. 该实验需配制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D. 若每次稀释10倍,图中的a为18,图中将土壤稀释了10³倍
    【答案】D
    【分析】(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具有容易观察和记录细胞的生长形态和行为;按照功能划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特殊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能选择性区分这种(类)微生物的培养基。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可使混合菌群中的某种(类)微生物变成优势种群,从而提高该种(类)微生物的筛选效率。
    (2)植物代谢会产生一些一般认为不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产物——次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是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酚类、萜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在植物抗病、抗虫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是很多药物、香料和色素等的重要来源。
    【详解】A、因为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是其生存非必需的物质,所以属于次生代谢物,A正确;
    B、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大多分布在富含苯甲酸的环境中,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苯甲酸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降解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B正确;
    C、为确保能够分离得到苯甲酸分解微生物,常将土壤稀释液先进行选择培养,该培养基应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其他营养物质适宜,C正确;
    D、分离、纯化培养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先进行等浓度梯度稀释,如果每次稀释10倍,则取2mL菌液需要添加18mL无菌水,图中一共稀释了4次,因此总共稀释了104倍,D错误。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某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西葫芦条的质量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表。整个过程中细胞始终有活性。西葫芦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西葫芦条质量最终质量-初始质量)/西葫芦条初始质量×100%,实验所用西葫芦条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0.8。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出现第6、7组现象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B. 据图推测该实验所用西葫芦的细胞液浓度在0.4~0.5ml·L-1之间
    C. 西葫芦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1的实验对应第6、7组
    D. 实验结束后,从第1组到第7组西葫芦细胞液的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
    【答案】CD
    【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外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
    【详解】A、出现第6、7组现象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A正确;
    B、0.4ml·L-1未失水,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0.5ml·L-1开始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因此据图推测该实验所用西葫芦的细胞液浓度在0.4~0.5ml·L-1之间,B正确;
    C、第6、7组细胞失水,西葫芦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小于初始的0.8,C错误;
    D、实验结束后,从第1组到第7组吸水逐渐减少甚至失水,因此西葫芦细胞液的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D错误。
    故选CD。
    14. 苯硫脲(PTC)具有苦涩味,对人无毒副作用。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有关基因型和能尝出的PTC浓度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差异与性别有关
    B. 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一对尝味能力一般的夫妇所生男孩味盲的概率是1/4
    D. 味盲夫妇生一个味盲男孩的概率是50%
    【答案】BCD
    【分析】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与性别无关联,味盲者的基因型是aa,尝味者的基因型是TT和Tt,但后者尝味能力一般。
    【详解】A、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不是伴性遗传,所以差异与性别无关,A错误;
    B、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
    C、一对尝味能力一般的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所生男孩味盲(aa)的概率是1/4,C正确;
    D、味盲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生一个味盲男孩的概率是50%,D正确。
    故选BCD。
    15. 柿子树的叶子渐渐掉落,只有红红的柿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2,4-D对即将成熟的柿子体内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BA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植物的根冠、萎蔫的叶片
    B. 若植物激素X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则它和ABA的作用效果相同
    C.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喷施试剂的种类,因变量为柿子体内ABA含量
    D. 本实验说明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GA和2,4-D能抑制ABA的合成
    【答案】BC
    【分析】(1)赤霉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脱落酸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分析题图可知,与清水组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每个实验处理组的脱落酸含量都在增加,但均明显低于清水组,这说明赤霉素、2,4-D、赤霉素+2,4-D都能抑制脱落酸的合成,其中抑制脱落酸效果最佳的是赤霉素+2,4-D,其次是2,4-D,效果最差的是赤霉素。
    【详解】A、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A正确;
    B、若植物激素X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ABA抑制种子萌发,因此二者作用效果相反,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喷施试剂的种类、留树的天数等,因变量为柿子体内ABA含量,C错误;
    D、与对照组(喷施清水)相比,喷施赤霉素和2,4-D 均能降低脱落酸含量,故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 和2,4-D能抑制ABA的合成,D正确。
    故选BC。
    16. 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的指数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块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 在原代培养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突变,也不会死亡
    C. 传代培养的细胞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
    D. 据图可知,随着细胞传代次数增加,传代的间隔基本相等
    【答案】ACD
    【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原代培养)中进行培养,然后将培养瓶放入温度为36.5℃、含5% CO2的培养箱内培养;当细胞贴满瓶壁后,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继续传代培养。此外,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2)动物细胞培养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36.5℃+0.5℃的温度,以及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等。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先将组织块剪碎,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A正确;
    B、原代培养过程中,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复制发生差错,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且存在部分细胞死亡,B错误;
    C、传代培养的细胞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使其有了癌细胞的特点,在可能的培养条件下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形成无限细胞系,C正确;
    D、从图上可以看出,随着细胞传代次数增加,传代的间隔时间基本相等,D正确。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小麦的光反应过程包括多个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生在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称为PSI和PSⅡ)中的电子被光激发的反应,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小麦叶片中光合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常需要加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和_________,其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2)PSI和PSⅡ位于叶绿体_________(填结构)上,光照时,PSI和PSⅡ以串联的方式协同完成电子由水释放、传递给_________(物质)最终生成NADPH的过程。
    (3)据图推测H+经ATP合酶跨膜运输是_________(填“顺”或“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图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
    (4)D1蛋白是PSⅡ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Ⅱ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过剩的光能会造成D1蛋白降解,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研究者用含35S的甲硫氨酸标记叶片,强光下照射叶片,短时间内约有30%~50%的放射性进入D1蛋白,但观察不到D1蛋白有明显的净损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这种保护机制的意义是_________。
    【答案】(1)①. 碳酸钙##CaCO3 ②. 使研磨充分 ③. 叶绿素a
    (2)①. 类囊体膜 ②. NADP+##氧化型辅酶Ⅱ
    (3)①. 顺 ②. H+的势能转化为ATP中活跃化学能
    (4)①. D1蛋白降解与合成的速率基本平衡,从而使D1蛋白没有明显的净损失 ②. 避免强光对PSⅡ的破坏,保障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为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以及ATP、NADPH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
    【小问1详解】在提取小麦叶片中光合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常需要加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滤纸条上色素袋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叶绿素a。
    【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膜能接收光能,为类囊体膜,所以PSI和PSⅡ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光照时,PSI和PSⅡ以串联的方式协同完成电子由水释放、传递给氧化型辅酶Ⅱ最终生成NADPH的过程。
    【小问3详解】H+经ATP合酶后合成ATP,即将H+的势能转化为ATP中活跃化学能,所以推测H+经ATP合酶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小问4详解】D1蛋白既在合成也在降解,研究者用含35S的甲硫氨酸标记强光下叶片,短时间内约有30%~50%的放射性进入D1蛋白,但观察不到D1蛋白有明显的净损失,说明D1蛋白降解与合成的速率基本平衡;D1蛋白是PSⅡ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在强光照下,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但番茄植株可以合成新的D1蛋白,这样可避免强光对PSⅡ的破坏,所以这种保护机制的意义是避免强光对PSⅡ的破坏,保障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18. 南瓜的果实形状有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三种。为了探究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机制,科研人员用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种做了以下实验(表中的F2由F1自交得到)。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若控制果实形状的等位基因为一对用A/a表示,为两对则用A/a、B/b表示,为三对则用A/a、B/b、C/c表示……以此类推)
    (1)南瓜果实长圆形、圆球形和扁盘形属于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
    (2)甲同学根据实验组一得出结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同学的判断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3)要得到实验组二F2中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写3个)。
    (4)品种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品种甲的表型是_________。
    (5)让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自交,子代中杂合子占_________。让实验组二F2中的扁盘形南瓜自交,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①. 不正确 ②. 实验组二的F2出现了9:6:1
    (3)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配子间随机结合;各种基因型的后代存活率相等
    (4)①. AABB ②. 圆球形
    (5)①. 1/3 ②.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25∶10∶1
    【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小问1详解】性状是指生物体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的统称,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小问2详解】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长圆形为aabb,扁盘形为A_B_,圆球形为A_bb或aaB_,因此乙为AABB,甲为AAbb或aaBB,丙为aabb,实验组一的F1为AABb或AaBB,因此根据实验组一的结果,不能得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小问3详解】根据实验组二的结果9:6:1可知,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各种基因型存活率相等;配子间随机结合。
    【小问4详解】由(2)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为AAbb或aaBB,甲的表型为圆球形。
    【小问5详解】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基因型为A_bb或aaB_,以A_bb为例,其中为1/3AAbb、2/3Aabb,F2自交,子代杂合子为2/3×1/2Aa=1/3;实验二的F2中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1/9AABB的扁盘形南瓜植株自交,子代全表现形为扁盘形;2/9AaBB和2/9AABb的扁盘形南瓜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型为扁盘形:圆球形=3:1,AaBb自交,后代表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故后代表型为扁盘形(1/9+2/9×2×3/4+4/9×9/16):圆球形(2/9×2×1/4+4/9×6/16):长圆形(4/9×1/16)=25∶10∶1。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3)沉积是AD重要的病理特征。临床上有多种治疗AD的药物,但它们只能暂时改善AD的症状。木犀草素是一种黄酮类天然产物,存在于许多植物中。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可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回答下列问题:
    (1)AD病人的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逐渐衰退,表明认知功能和记忆与人体的_________(神经中枢)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2)AD患者往往出现语言表达障碍,这可能与其大脑皮层的_________区发生障碍有关;AD还会引起患者大小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对_________作用。
    (3)Aβ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水解生成,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PP水解的两种过程存在竞争关系,试从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木犀草素改善AD小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验证注射木犀草素可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补充实验预期结果。
    实验材料:AD模型小鼠若干、与模型小鼠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木犀草素溶液、生理盐水等;
    实验思路:将AD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甲组、乙组),取与甲组、乙组数量相同的健康小鼠记为丙组,进行如表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的记忆和认知能力。
    ①表格中乙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
    若_________,注射木犀草素可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
    若_________,注射木犀草素不能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
    【答案】(1)①. 大脑皮层 ②. 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
    (2)①. S ②. 位于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有调控
    (3)木犀草素可提高α-淀粉酶的活性,使APP更多的分解为可溶性胞外片段,减少了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
    (4)①. 注射2mL木犀草素溶液 ②. 丙组>乙组>甲组 ③. 丙组>乙组=甲组
    【分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小问1详解】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与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小问2详解】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AD患者往往出现语言表达障碍,这可能与其大脑皮层的S区发生障碍有关;排尿中枢在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控制,AD还会引起患者大小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对位于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有调控作用。
    【小问3详解】木犀草素可提高 α-淀粉酶的活性,使APP更多的分解为可溶性胞外片段,减少了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改善AD小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
    【小问4详解】为验证注射木犀草素可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乙组应注射2mL木犀草素溶液;甲组为AD模型小鼠+生理盐水,乙组为AD模型小鼠+木犀草素,丙组为健康小鼠+生理盐水,因此若注射木犀草素可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则结果为记忆和认知能力丙组大于乙组大于甲组;若注射木犀草素不能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则结果为记忆和认知能力丙组大于乙组等于甲组。
    20. 通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落地,原本没有植被覆盖的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系统日臻完备,建立了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组成的自然界“三物循环”生态模式。研究人员发现科尔沁沙地新物种、新记录种的数量将有望刷新,这充分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变化和沙地生境的独特魅力。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项有利于沙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_________。
    (2)经重建后的科尔沁沙地以其丰富的植被类型吸引了大量的昆虫和鸟类在此栖息繁殖,体现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是_________。
    (3)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变化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请根据题意写出原因_________。
    (4)经过治理,如今的科尔沁沙地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国人旅游的胜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5)随着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在逐渐增加,出现了很多之前不存在的生物,也成功建立了更加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科研人员统计调查到科尔沁沙地的部分生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图中的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处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
    ②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这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结合当地生态特点,选择适宜树种种植
    (2)植物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科尔沁沙地原本没有植被覆盖,也没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4)间接和直接
    (5)①. 2 ②. 蚁狮、沙蜥 ③.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分析】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2.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小问1详解】结合当地生态特点,选择适宜树种种植,有利于沙地生态良性发展。
    【小问2详解】经重建后的科尔沁沙地以其丰富的植被类型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鱼类在此栖息繁殖,说明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因此植物的分布能直接影响与之有关系的动物的分布。
    【小问3详解】科尔沁沙地原本没有植被覆盖,也没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变化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小问4详解】湿地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湿地成为国人旅游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小问5详解】图中的生物构成了沙拐枣→蚂蚁→蚁狮→沙蜥,沙拐枣→蚂蚁→沙蜥,两条食物链,其中处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蚁狮、沙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过程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中,也有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而不能输入到下一营养级,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
    21. 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在毒物诱导下可启动转录。研究人员将PCR扩增得到的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如图2,图中箭头表示转录方向)插入图1载体的P区,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获得能够检测水中毒物的大肠杆菌M。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中启动子是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切割质粒载体最好用两种限制酶,而启动子S上不含有这些限制酶的酶切位点,需要在引物上添加。图2中引物I、Ⅱ分别加入限制酶____________的识别序列。
    (3)表达载体的P区有一段核苷酸序列为“5'-ATCTCGAGCGGG—3'”,则对该序列进行剪切的XhI(酶切后产生黏性末端)识别的核苷酸序列(6个核苷酸)最可能为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便于转入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可以使用添加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转入载体的菌株。
    (5)请写出利用大肠杆菌M检测水体是否被毒物污染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
    【答案】(1)RNA聚合酶
    (2)Xh I、BamH I
    (3)5'一CTCGAG—3'(或3'—GAGCTC一5')
    (4)①. Ca2+ ②. 氨苄青霉素
    (5)①. 将大肠杆菌M加入待测水体,检测待测水体是否发出绿色荧光 ②. 若待测水体未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待测水体未被毒物污染;若待测水体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待测水体被毒物污染
    【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双链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ATP、一对引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5)过程: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小问1详解】基因中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的转录。
    【小问2详解】将所需的启动子插入质粒的P区,P区有Xh I、EcR I和BamH I四种限制酶,由于启动子S内部有EcRⅠ的切割位点,故不能选择EcR Ⅰ,为使启动子正确插入到质粒上,需使用双酶切的方法,故选用Xh I、BamH I两种限制酶。根据启动子到终止子的方向,则引物Ⅰ上添加Xh 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引物Ⅱ上添加 BamH 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小问3详解】限制酶切割DNA产生黏性末端,需两条链都有识别位点(即识别片段两条链序列成倒序),故推测该序列进行剪切的Xh Ⅰ识别的核苷酸序列(6个核苷酸)最可能为5'一CTCGAG—3'或3'一GAGCTC一5'。
    【小问4详解】用Ca2+处理农杆菌,可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以便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可使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入载体的菌株。
    【小问5详解】毒物能诱导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表达,若大肠杆菌M质粒中的毒物诱导型启动子S表达,可使大肠杆菌M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而发出绿色荧光,将大肠杆菌M加入待测水体,检测加入待测水体是否发出绿色荧光来检测水体是否被毒物污染。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待测水体未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待测水体未被毒物污染;若待测水体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待测水体被毒物污染。
    性别
    表型
    数量/只
    雄昆虫
    紫翅多节
    81
    黄翅多节
    40
    雌昆虫
    紫翅多节
    41
    紫翅少节
    40
    黄翅多节
    20
    黄翅少节
    20
    组别
    蔗糖溶液浓度(ml·L-1)
    质量变化百分比/%
    第1组
    0
    20%
    第2组
    0.1
    16%
    第3组
    0.2
    12%
    第4组
    0.3
    8%
    第5组
    0.4
    4%
    第6组
    0.5
    -5%
    第7组
    0.6
    -10
    感知PTC溶液浓度范围
    1/384000~1/6144000
    1/48000~1/192000
    大于1/2400
    对应基因型
    AA(尝味者)
    Aa(一般)
    aa(味盲)
    实验组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扁盘形
    圆球形:扁盘形=1:3

    乙×丙
    扁盘形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

    甲×丙
    圆球形
    圆球形:长圆形=3:1
    组别
    处理方式
    甲组
    注射2mL生理盐水
    乙组

    丙组
    注射2mL生理盐水

    相关试卷

    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docx、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pdf、高三二模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附参考答案),文件包含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pdf、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