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0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1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1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2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24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27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30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82815/0-171892858740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四清”回归教材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1空气,原理创新,图2-5氧气的用途,图2-8大气污染,练习与应用,①③⑤,课题2氧气,大量气泡进入集气瓶中,课题3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2-1 拉瓦锡(A.-L.Lavisier,1743-1794)
图2-2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拉瓦锡是如何实验的,由此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约占水面上方空间的五分之一。
图2-3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拓展: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燃烧,水面不会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原理:由于过量的红磷燃烧时基本上耗尽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后,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意外现象: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是什么原因呢?
①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②装置漏气;③红磷的量不足;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⑤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⑥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未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集气瓶中点燃红磷呢?
装置密闭,对环境无污染且能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还能设计那些实验去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集气瓶中氧气(反应物)被消耗,瓶中压强减小
现象:试管中物质由红色变成黑色
气球的作用:使装置密闭,平衡气压
该装置的优点:环保、无污染
反复抽拉注射器的原因:使装置内铜粉与氧气充分反应
图2-4 空气成分示意图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图中百分比数值指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图中氧气的用途都反映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图2-6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化工原料、食品充氮防腐等
图2-7 稀有气体用于飞艇、闪光灯、液氦冷冻机、霓虹灯等
图2-9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中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大气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呢?
1.空气的成分以______和______为主,其中按体积计,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78%,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等成分(或其他合理答案)
3.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氮 D.水蒸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4.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洁净物及其主要用途。
答:氮气,做保护气;氧气,抢救危重患者;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或其他合理答案)。
图2-10 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2-2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现象:观察到木条复燃结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图2-11 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
实验2-3 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异同。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图2-12 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红热,无烟、无焰,放出热量;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
物质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何不同?
木炭燃烧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玻璃片,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玻璃片“吸”在瓶口的原因是是什么?
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内压强减小
图2-13 铁丝在空气中红热,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红热,不燃烧;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产生
实验2-4 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现象。
为什么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能燃烧?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请你分别写出硫、碳、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化合反应2.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氧化反应
1.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则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3.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 )。A.氧化汞 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 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木条复燃(或火星变为火焰,或木条着火)
要点:①先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④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当观察到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时,说明已经收集满氧气⑤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分析: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图2-15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示意图
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析: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现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析: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未见变化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选择题(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 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来代替水?
答: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不但可以防止燃烧产物下落使集气瓶炸裂,同时还可以溶解吸收实验产生的某些污染物。如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加水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硫燃烧时不宜用细沙代替水。而铁丝、木炭燃烧时,没有吸收污染物的问题,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4.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进行实验并探究。
(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2)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方案(下表可供参考,你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代用品自行设计其他方案),征得教师同意后实施你的方案,实验后进行小结。
答:(1) “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在加入二氧化锰的同时迅速产生大量氧气。“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气流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而产生。第2种方法比较容易控制产生的气流。(2)用氧化铜、氧化铁、红砖粉末等都可以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也可以再试一试身边的其他物质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图2-17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图2-18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收集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BD或BE,气密性,澄清石灰水,C或E,分解反应,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④②③,于外界大气压,氮气或N2,能在空气中燃,③④⑤,反应条件,固固加热,固液不加热,集气瓶瓶口,大量气泡冒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南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氧气的性质与制取,考点突破·释疑难,实验探究·培素养,五氧化二磷固体,减少的气体,冷却到室温,不能为气体,误差分析,受热逸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