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共4页。
1.会认“宋、冀”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知道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举例。
3.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拓展阅读其他寓言等。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知道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举例。
教学过程:
板块一关注单元,揭题解题
1.关注单元导语页。
出示单元导语页,学生观察。引读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
2.回忆已学寓言。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学生举例: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教师板书课题,同时指导课题中的3个生字“守、株、待”的书写要点,学生书空。生齐读课题。
3.理解题意。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呢?看插图,找找什么是“株”。“株”就是“树桩”。守株待兔,就是守在树桩边等待兔子。
板块二自读课文,读通读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出示课文全文)这篇寓言和以前学过的寓言有什么不同?(是文言文)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是怎么学习的吗?
回顾学习方法: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对照注释,了解不理解的字词意思,理解全文内容;最后熟读成诵。
(2)那么学习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我们可以怎样做?
除了一般学文言文的方法,增加一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寓言。
我们先进行第一步,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初读,读正确。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检查朗读。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3.再读,读流利。
(1)同桌互相检查全文朗读,注意不重复、不回读。
(2)指名朗读全文。师生评价,是否通顺流利。
4.三读,有节奏。
(1)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
出示难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
(2)借助标点和节奏线,自主练习朗读全文。必要时教师范读。
指名读,齐读。
板块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借助注释,自读理解。
借助文旁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自主阅读全文,理解意思。可将读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2.小组交流,互说文意。
小组内交流整个故事的意思。互相解惑、补充。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出示重点字词:走、触、
折、颈、因、释、耒、冀。
这些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相机强调:走,古今异义,在文中是跑的意思。出示“耒”的图片,认识古代的农具。
(2)小组反馈,同桌合作,读一句原文,说一句意思。
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补充和纠正。
(3)连起来,完整地说说这个故事。自由说、指名说。
(评价时要注意关键词的准确)
板块四逐层深入,剖析寓意
1.聚焦问题解寓意。
(1)我们先想一想,农夫“冀复得兔”的愿望会实现吗?(不会,因为兔子撞到树桩上是很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发生。)
(2)但农夫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指名学生扮演农夫,学生上台表演。
摇头晃脑地说:“前两天白得一只肥兔子,全家吃肉改善了伙食,兔皮还卖了钱。这可比种地省力气多了。要是天天来一只兔子该多好。不种地了!”说着,把耒一扔,坐到树桩旁,眼巴巴等着兔子。太阳下山了,一只兔子也没来。一连等了十几天,也没看到兔子的影子,结果自己田里的庄稼也荒废了。
(3)所以,你现在知道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了吧?
(兔子撞到树桩上是偶然的,把偶然的事情当成必然,想不劳而获,必定一无所获。)
是啊,最后兔子没得到,自己田里的庄稼也荒了,难怪农夫要被宋国人笑话了。
(4)如果有机会让你见到这位农夫,你怎么劝说他呢?指名说。
2.联系生活,内化寓意。
(1)农夫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太可笑了。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的人或事呢?同桌互说,指名说。
(预设例子:有的人在群里抢红包,得了一笔钱,然后不努力工作,就盼着天天抢红包。结果工作连连失误,饭碗都没保住.)
(2)小结:寓言故事是假的,但是道理是真实的,深刻的,它往往影射了生活中的现象。学会将寓意迁移至生活中,是学习寓言的一种好方法。
3.链接原文,拓展寓意。
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后半部分“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入课文时进行了删减。作者韩非子借农夫的故事,来暗示当时的帝王及官员不懂得变通治理国家,是管理不好国家的。他们都是和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愚蠢的人。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这本《韩非子·五蠹》。
板块五积累背诵,链接阅读
熟读全文,指导背诵。
(1)想象画面,齐读全文。
(2)出示填空,依据填空尝试背诵。自由背、指名背。
(3)隐藏填空,结合插图,全班集体背诵,注意节奏。
2.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1)默读课文后的《南辕北辙》。
(2)交流:故事中的驾车人错在哪里?
预设:故事中的驾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只会让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3)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预设:做事要先确定正确的方向,否则,条件再有利,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3.推荐阅读。
像这样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中国古代寓言》,外国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同学们课后都可以尽情阅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围绕问题,感悟道理,阅读链接,对比提升,主题概括,拓展延伸,课堂演练,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总结拓展,熟读成诵,发现规律,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