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53份)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营养级的丁属于不同的种群,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广州高三测试)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仅要分析其组成成分,还要理清各组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组成
B.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食物链和食物网都以生产者为起点,分解者为终点
D.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错误;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项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是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营养级为终点,C项错误;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D项错误。
2.(2024·河北衡水模拟)图甲、图乙分别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和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猞猁数量会随雪兔数量的变化而同步变化
B.雪兔数量减少时,猞猁会捕食更多的榛鸡
C.图乙中生物量的变化不能说明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降低
D.一定时间内雪兔的种群数量会因天敌及食物等的制约而呈“S”形增长
答案:A
3.(2024·江苏八校联盟模拟)某生态系统部分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营养级的部分能量值(单位:J·m-2·a-1)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草→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①→肉食性动物②是一条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B.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X分别代表热能和CO2
C.肉食性动物①属于初级消费者,由草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①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D.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约3.11%用于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解析:选D。草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①②可能都不止一种,因此草→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①→肉食性动物②可能含多条食物链,A项错误;在能量流动中,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在碳循环中,X可表示CO2,B项错误;草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①属于次级消费者,C项错误;肉食性动物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量=7×105 J·m-2·a-1,约占同化量的3.11%,D项正确。
4.(2024·河北衡水调研)下图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体重增加的千克数最多是( )
A.G/125 B.G/100
C.G/75 D.G/50
解析:选C。假设黄雀增加体重最多(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为x,由题意可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各占一半,所以黄雀需要消耗的食草昆虫是x÷2÷20%=2.5x,同理,黄雀需要消耗的螳螂也是2.5x,而螳螂增重2.5x需要消耗的食草昆虫是2.5x÷20%=12.5x,则相当于吃绿色植物(12.5x+2.5x)÷20%=75x。已知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所以75x=G,x=G/75,C项符合题意。
5.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已知人的体重增加1 kg,最少消耗水藻( )
A.5 kg B.25 kg
C.50 kg D.100 kg
解析:选B。人的体重增加1 kg,最少消耗水藻量应按最短食物链、最高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题图中最短食物链为水藻→小鱼→人,因此最少消耗水藻量为1÷20%÷20%=25 kg。
6.(2024·辽宁名校联盟调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果园虫害则是制约苹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尝试在苹果园中间作种植其他植物,发现苹果的虫害有所减轻。下图表示苹果园中植食性昆虫和肉食性昆虫两个营养级间能量流动的图解[数字代表能量,单位:J/(h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植食性昆虫固定的能量为1.05×109 J/(hm2·a)
B.图中过程①②③的能量都属于植食性昆虫的同化量
C.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3.27%
D.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苹果虫害减轻的原因可能是害虫的天敌增加
解析:选D。1.05×109 J/(hm2·a)为植食性昆虫的摄入量,植食性昆虫固定的能量是摄入量的一部分,A项错误;过程①的能量属于植食性昆虫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即生产者的能量,B项错误;两个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间同化量的百分比,根据题图信息无法计算,C项错误;害虫的天敌增加可导致苹果虫害减轻,D项正确。
7.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在一年时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数量统计如下表所示(单位:百万千焦/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a:输入的总能量;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e: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f:未被利用的能量。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5.0百万千焦/年
C.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约为13.3%
D.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6.5百万千焦/年
解析:选C。种群A、B、C不包含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所以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输入的总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则种群B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5.0-5.0=10.0(百万千焦/年),B项错误;相邻两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相邻两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题表中的输入的总能量即为各种群的同化量,则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2.0÷15.0)×100%≈13.3%,C项正确;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3.0+15.0+41.5=59.5(百万千焦/年),D项错误。
8.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物网(甲、乙、丙为三种鱼,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食物网遗漏了一个箭头,且甲、乙、丙、丁所处营养级不受影响,则该箭头不可能起始于水草或藻类
B.图中甲和乙属于同一个种群,而处于第三、四营养级的丁属于不同的种群
C.如果没有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
D.属于三级消费者的丁与处于第三营养级的丙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
解析:选A。如果该食物网中遗漏的箭头起始于水草或藻类,那么箭头无论是指向丙还是丁,都会使丙或丁所处营养级发生改变,与题述矛盾,A项正确。尽管甲和乙处于同一营养级,但由于两者是不同物种,所以属于不同的种群;虽然丁处于第三、四营养级,但它们为同一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属于同一个种群,B项错误。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分解者,题图中丁为消费者,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属于三级消费者的丁以处于第三营养级的丙(即次级消费者)为食,两者之间为捕食关系,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虽然地处高原,但西藏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湖泊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草原、湖泊都属于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2)西藏那曲市降雨少,蒸发量大,气候寒冷、干燥,分布着广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那曲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藏林芝市降雨较多,气候湿润,其森林生态系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森林中的云杉、松树上常常挂满“松萝”,“松萝”吸附在这些植物上并从中吸取汁液,“松萝”与这些植物的关系为________,“松萝”还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西藏各地区也分布着很多湖泊。某一湖泊的食物网如右图所示,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kJ/(m2·a),据图分析,该食物网中裸鲤位于________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 (2)较低 那曲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3)寄生 直接 (4)第二和第三 19.8%
10.某研究机构定量分析了一个以团头鲂为养殖对象的池塘生态系统,得到了食物矩阵表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表中数据表示捕食概率,图中数据是3个月内该池塘中的各种能量值(单位是t/km2)。
注:1表示饲料;2表示桡足类;3表示枝角类;4表示浮游植物;5表示团头鲂;6表示轮虫;7表示底泥沉积物;8表示水体碎屑。其中2、3、6为浮游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浮游动物2在人工池塘中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浮游动物在该池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
(3)构建池塘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生态工程原理,如根据自生原理要选择多种适宜淡水池塘的品种,混养时需要考虑这些品种的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通过合理设计使池塘物种间进行自组织;构建人工系统要尽量提高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三、四 一方面通过摄食将浮游植物、底泥沉积物和水体碎屑等中的能量部分同化到自己体内,另一方面由于被团头鲂捕食又能将能量传递到团头鲂体内 (2)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4% (3)生态位、种间关系 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即便某个种群消亡,其他种群也能弥补上来)种群
a
b
c
d
e
f
A
65.5
3.0
15.0
41.5
B
15.0
5.0
0.5
2.5
C
2.0
0.6
1.4
微量(不计)
无
食物
捕食者
2
3
5
6
1
0.708
2
0.012
3
0.46
0.023
4
0.38
0.736
0.74
5
6
0.094
0.074
0.015
7
0.058
0.161
0.206
0.223
8
0.008
0.028
0.033
0.03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课时质量评价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四两个营养级,鱼甲处于第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两个营养级,鱼甲处于第三,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