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诫子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399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0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16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19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21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1-171901884024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2-17190188422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 诫子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86615/2-17190188423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15诫子书ppt、15诫子书DOCX、15诫子书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蜀 相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万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①意与日去(古义: ;今义: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今义: )
离开,文中引申为“消失”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非学无以广才(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介词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本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作者开篇提出“修身养德”,他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修身养德”呢?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淡泊、宁静,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
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度阐述“静”的?又是怎样阐述的?
这句话强调了“淫慢”“险躁”所造成的危害,强调了“静”的价值。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句阐述了什么道理?
时光飞逝,如果不珍惜时间就一事无成,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年老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4.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思考本文的写作思路。
论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正(静)反(躁)论证(治学、修身)
论证:(1)阐述“静”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结论:劝诫儿子惜时勤学
(2)治学(须“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面)
(3)修身(戒“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论证“静”的重要性)
1.名句理解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淡泊”与“宁静”,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贯穿诸葛亮一生,是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2.赏析语言放声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示。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道在箪瓢端自足,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本文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②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15 诫子书习题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本概览,诫子书,考点聚焦,积累运用,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疾行指迅速逝去,日子岁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完美版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勤学②立志③惜时,诫子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夫君子之行,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概念,2判断句式的类型,3考查形式,背诵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