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猩猩B.黑猩猩C.狒狒D.大猩猩
2.(2分)某成年妇女输卵管进行结扎手术后,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卵巢能正常分泌雌性激素
B.卵巢能正常产生卵细胞
C.胎儿失去了发育的场所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3.(2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要保持正常的心理卫生与健康。下列各项中,不健康的心理是( )
A.逐渐愿意与异性同学接近和交往
B.增强独立意识,不与他人交流思想
C.性意识开始萌动
D.保持乐观心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4.(2分)近期以来,有关“甲流”、“二阳”(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等的传播比较广泛,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讲究卫生,外出时佩戴口罩
B.合理作息,保证睡眠充足
C.注意冷暖,防止风寒侵袭
D.不要理会,没有大的伤害
5.(2分)小王同学最近出现了皮肤干燥、夜晚看不清东西的症状,他的症状可能是缺乏( )引起的。
A.蛋白质B.膳食纤维C.脂肪D.维生素
6.(2分)如图表示人体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部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①为肝脏,则②中含有脂肪酶
B.若②中含有淀粉酶,则一定是肠腺
C.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表示吸收过程
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表示淀粉
7.(2分)我们在吃米饭时,细嚼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了( )
A.蔗糖B.麦芽糖C.葡萄糖D.果糖
8.(2分)为了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有的药物被制成外壳成分为淀粉的胶囊,主要理由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顺利进入小肠
C.胶囊表面光滑,便于吞咽
D.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葡萄糖,口感更好
9.(2分)人在正常呼吸时,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肺内的顺序是( )
①鼻
②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支气管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①③⑤④②D.①⑤④③②
10.(2分)重视食品安全,选择绿色食品。下列各图中,绿色食品标志是( )
A.B.C.D.
11.(2分)请你用双手紧贴自己胸部来感受呼吸状态!下列关于呼气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B.胸廓缩小
C.胸廓扩大D.肋骨向外运动
12.(2分)肺部感染新冠病毒后,大量黏液出现,肺泡内表面像刷了一层浆糊(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13.(2分)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氧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A.B.
C.D.
14.(2分)某同学在测定肺活量时,三次测量值分别是3600mL、2900mL、3100mL,他的肺活量是( )
A.3600mLB.2900mLC.3100mLD.3200mL
15.(2分)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鼻B.口腔C.气管D.肺
16.(2分)无偿献血是每位18岁~55岁健康公民的义务,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献血量是( )
A.200~300mLB.400~500mLC.600~700mLD.800~900mL
17.(2分)如图为心脏工作的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在舒张B.心室在收缩
C.房室瓣是打开状态D.血液正在流向动脉
18.(2分)某人的尿常规检测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出现病变,则病变的部位很可能是( )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动脉
19.(2分)如图是一个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该物质是( )
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
20.(2分)下列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闻风而动B.饮水止渴C.谈虎色变D.吃饼止饿
21.(2分)调节人体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22.(2分)初中生睡眠时间要充足,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的促进人体生长的( )
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
C.生长激素D.性激素
23.(2分)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某同学的下列用眼习惯中,正确的是( )
A.坐公交车时看书B.在太阳光下看书
C.躺在沙发上看书D.看书1小时后远眺
24.(2分)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
25.(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大力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
D.提倡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2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他们原本以树栖生活为主,由于环境变化就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地向 的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
27.(2分)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发育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 经母体的排出。
28.(2分)初中生是身体生长的重要时期,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学习、生活和运动时的供能物质主要是 。
29.(2分)早餐常吃的鸡蛋、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们进入人体消化道后,最先在 内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 内被消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30.(2分)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鱼虾、牛奶、米饭、植物油、蔬菜,在“平衡膳食宝塔”中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 ,B (选填上述五类食物中的名称)。
31.(2分)人体内某部分血液循环途径为:右心室→A→B→C→左心房。该血液循环表示人体的 循环,血液从A到C发生的变化是 。
32.(2分)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肺功能都会逐渐 。
(2)吸烟行为会显著降低人的 ,青少年应远离吸烟。
33.(2分)排泄是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 系统和 排出体外。
34.(2分)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③ 。
(2)某同学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由于高度紧张,实验总是不能成功 的控制。
35.(2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 ,另一方面要防止 。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36小题每空1分,第37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36.(6分)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图甲是对小鱼的处理,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时,主要作用是 。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选用 (填“高”或“低”)倍显微镜观察。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视野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 移动。
(3)图乙中,血管 (填序号)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4)我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观念,实验完毕后,应将小鱼 。
37.(12分)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来比较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测定一次的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
【提出问题】你认为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完善计划】
(1)小组同学对教科书中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在锥形瓶下放置一个除去上底、侧面开口的易拉罐。你认为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
(2)为了科学比较,表中x的值应该是 。
【得出结论】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所含能量最多的食物是 。
【讨论交流】
(1)你认为以上结论是否准确可靠? 。
(2)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误差,实验时还应该 。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
38.(12分)2023年5月4日,第八届中国•龙山舍巴日活动在惹巴拉景区盛大开幕,节日盛会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份精彩的土家文化大餐。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括号内写图中序号,横线上写结构名称):
(1)观众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节目,主要是因为眼球(图一)内的[ ] 的曲度能够改变,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清晰地落在[ ] 上。
(2)如图二,当大家尽情倾听土家咚咚喹音乐时,跳动的音符首先通过[ ] 进入中耳,刺激[ ] 产生振动,然后,振动传到内耳并刺激[ ] 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千人大团摆”气势宏大,生动地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图三,指挥和调节参演人员表演各种运动的结构是[ ] ,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 。
(4)在享受如此规模宏大的视听盛宴时,人们往往都会异常兴奋,此时 的调节,同时还受 调节的影响。
(5)惹巴拉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和田园民居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生态家园!在这个生态家园中,生物因素主要有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为保护好这个生态家园,我们应该 (写1条即可)。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案栏中)
1.(2分)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猩猩B.黑猩猩C.狒狒D.大猩猩
【答案】B
【解答】解: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猩猩,特别是其中的黑猩猩、大脑,面部的形状和功能上都很相似,都起源于森林古猿,血清免疫实验记录与人类最接近97%,人类与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
故选:B。
2.(2分)某成年妇女输卵管进行结扎手术后,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卵巢能正常分泌雌性激素
B.卵巢能正常产生卵细胞
C.胎儿失去了发育的场所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答案】C
【解答】解:AB、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A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C错误;
D、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影响了受精作用。
故选:C。
3.(2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要保持正常的心理卫生与健康。下列各项中,不健康的心理是( )
A.逐渐愿意与异性同学接近和交往
B.增强独立意识,不与他人交流思想
C.性意识开始萌动
D.保持乐观心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答案】B
【解答】解: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但有依赖性,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男孩出现遗精,随着身体的发育,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觉得自己长大,男、女同学互相帮助,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进入青春期后,但是遇事要多和他人交流、老师交流。
故选:B。
4.(2分)近期以来,有关“甲流”、“二阳”(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等的传播比较广泛,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讲究卫生,外出时佩戴口罩
B.合理作息,保证睡眠充足
C.注意冷暖,防止风寒侵袭
D.不要理会,没有大的伤害
【答案】D
【解答】解:A、佩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A正确;
B、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B正确;
C、保持适宜的体温和避免寒冷刺激可以降低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D、虽然许多人在感染甲流或新冠病毒后可能只会出现轻微的症状,甚至死亡,不能忽视这些病毒的潜在危害,D错误。
故选:D。
5.(2分)小王同学最近出现了皮肤干燥、夜晚看不清东西的症状,他的症状可能是缺乏( )引起的。
A.蛋白质B.膳食纤维C.脂肪D.维生素
【答案】D
【解答】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缺乏维生素A时就会出现夜盲症、皮肤干燥。D正确。
故选:D。
6.(2分)如图表示人体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部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①为肝脏,则②中含有脂肪酶
B.若②中含有淀粉酶,则一定是肠腺
C.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表示吸收过程
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表示淀粉
【答案】C
【解答】解:A、若①为肝脏,对脂肪起到乳化作用。
B、若②中含有淀粉酶、肠腺或胰腺。
C、若④为毛细血管,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甘油、水等,被血液运至全身。
D、淀粉为大分子物质,D错误。
故选:C。
7.(2分)我们在吃米饭时,细嚼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了( )
A.蔗糖B.麦芽糖C.葡萄糖D.果糖
【答案】B
【解答】解: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因此我们在吃米饭时,这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
故选:B。
8.(2分)为了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有的药物被制成外壳成分为淀粉的胶囊,主要理由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顺利进入小肠
C.胶囊表面光滑,便于吞咽
D.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葡萄糖,口感更好
【答案】B
【解答】解:A、胃不能消化淀粉;
B、淀粉在胃中不容易被消化,能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在小肠中被消化和吸收;
C、虽然胶囊表面光滑可能便于吞咽,C错误;
D、淀粉在口腔内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而且,D错误。
故选:B。
9.(2分)人在正常呼吸时,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肺内的顺序是( )
①鼻
②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支气管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①③⑤④②D.①⑤④③②
【答案】B
【解答】解: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氧气进入呼吸道的顺序是:①鼻、③喉、⑤支气管。
故选:B。
10.(2分)重视食品安全,选择绿色食品。下列各图中,绿色食品标志是( )
A.B.C.D.
【答案】D
【解答】解: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优质的食品的总称,底色为绿色;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故选:D。
11.(2分)请你用双手紧贴自己胸部来感受呼吸状态!下列关于呼气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B.胸廓缩小
C.胸廓扩大D.肋骨向外运动
【答案】B
【解答】解:人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肺也随之回缩.可见、胸廓缩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分)肺部感染新冠病毒后,大量黏液出现,肺泡内表面像刷了一层浆糊(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答案】B
【解答】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就像在肺泡内表面刷了一层浆糊。
故选:B。
13.(2分)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氧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A.B.
C.D.
【答案】D
【解答】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动脉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在流经肺泡时,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同时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也不能无限增多。
故选:D。
14.(2分)某同学在测定肺活量时,三次测量值分别是3600mL、2900mL、3100mL,他的肺活量是( )
A.3600mLB.2900mLC.3100mLD.3200mL
【答案】A
【解答】解:肺活量的测量一般是测三次,取最大值,三次测量的肺活量分别是3600mL、3100mL,A符合题意。
故选:A。
15.(2分)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鼻B.口腔C.气管D.肺
【答案】D
【解答】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引起胸腔前后,肺随之扩大;当呼吸肌舒张时,结果胸廓缩小,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鼻腔、咽、喉。
故选:D。
16.(2分)无偿献血是每位18岁~55岁健康公民的义务,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献血量是( )
A.200~300mLB.400~500mLC.600~700mLD.800~900mL
【答案】A
【解答】解: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选:A。
17.(2分)如图为心脏工作的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在舒张B.心室在收缩
C.房室瓣是打开状态D.血液正在流向动脉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血液流向箭头可知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所以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如果动脉瓣是打开的话。
故选:C。
18.(2分)某人的尿常规检测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出现病变,则病变的部位很可能是( )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动脉
【答案】A
【解答】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进入原尿。
故选:A。
19.(2分)如图是一个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该物质是( )
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
【答案】C
【解答】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而剩下的尿素。因此流经肾小管后尿液中葡萄糖浓度为0,因此据图判断该物质是葡萄糖。
故选:C。
20.(2分)下列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闻风而动B.饮水止渴C.谈虎色变D.吃饼止饿
【答案】C
【解答】解:ABD、闻风而动、吃饼止饿属于非条件反射,ABD不符合题意。
C、谈虎色变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C符合题意。
故选:C。
21.(2分)调节人体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答案】C
【解答】解: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吞咽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
故选:C。
22.(2分)初中生睡眠时间要充足,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的促进人体生长的( )
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
C.生长激素D.性激素
【答案】C
【解答】解: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身材矮小,这叫侏儒症。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
故选:C。
23.(2分)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某同学的下列用眼习惯中,正确的是( )
A.坐公交车时看书B.在太阳光下看书
C.躺在沙发上看书D.看书1小时后远眺
【答案】D
【解答】解:ABC、坐公交车时看书,容易得近视眼。
D、连续用眼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有利于预防近视。
故选:D。
24.(2分)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
【答案】C
【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或为云、雨、雪,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故选:C。
25.(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大力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
D.提倡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答案】C
【解答】解:AB、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和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温室效应增强,AB错误;
C、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节能减排等形式,有利于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2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他们原本以树栖生活为主,由于环境变化就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地向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
【答案】森林古猿;直立行走
【解答】解: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以树栖生活为主转变到陆地的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上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故答案为:森林古猿;直立行走
27.(2分)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子宫 ,发育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 胎盘 经母体的排出。
【答案】子宫;胎盘
【解答】解: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故答案为:子宫;胎盘
28.(2分)初中生是身体生长的重要时期,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蛋白质 ,学习、生活和运动时的供能物质主要是 糖类 。
【答案】蛋白质;糖类。
【解答】解:糖类、蛋白质,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属于贮备能源物质,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故答案为:蛋白质;糖类。
29.(2分)早餐常吃的鸡蛋、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们进入人体消化道后,最先在 胃 内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 小肠 内被消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答案】胃;小肠
【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早餐常吃的鸡蛋,它们进入人体消化道后,然后进入小肠内被消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氨基酸。
故答案为:
胃;小肠
30.(2分)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鱼虾、牛奶、米饭、植物油、蔬菜,在“平衡膳食宝塔”中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 植物油 ,B 蔬菜 (选填上述五类食物中的名称)。
【答案】A、植物油;
B、蔬菜。
【解答】解:如图所示:由下往上⑤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④层为瓜果蔬菜类;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豆制品;①层为油脂类。
故答案为:
A、植物油;
B、蔬菜。
31.(2分)人体内某部分血液循环途径为:右心室→A→B→C→左心房。该血液循环表示人体的 肺 循环,血液从A到C发生的变化是 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
【答案】肺;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解答】解: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由左心室到右心房。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人体内某部分血液循环途径为: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的毛细血管→C肺静脉→左心房,血液从A肺动脉到C肺静脉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故答案为:
肺;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2.(2分)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肺功能都会逐渐 降低 。
(2)吸烟行为会显著降低人的 肺功能 ,青少年应远离吸烟。
【答案】(1)降低
(2)肺功能
【解答】解:(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功能均降低,如人体的肺功能都会逐渐降低。
(2)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湿润。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吸烟行为会显著降低人的肺功能,而呼吸道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处理。
故答案为:
(1)降低
(2)肺功能
33.(2分)排泄是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 泌尿 系统和 皮肤 排出体外。
【答案】泌尿;皮肤
【解答】解: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绝大部分水、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也能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
故答案为:泌尿;皮肤
34.(2分)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③ 神经中枢 。
(2)某同学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由于高度紧张,实验总是不能成功 大脑 的控制。
【答案】(1)神经中枢
(2)大脑
【解答】解:(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图中、②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
(2)自然状态下的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某同学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总是不能成功。
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
(2)大脑
35.(2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 动植物资源 ,另一方面要防止 环境污染 。
【答案】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解答】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动植物资源,二者不可忽视。
故答案为: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36小题每空1分,第37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36.(6分)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图甲是对小鱼的处理,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时,主要作用是 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选用 低 (填“高”或“低”)倍显微镜观察。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视野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 右下方 移动。
(3)图乙中,血管 b (填序号)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红细胞单行通过 。
(4)我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观念,实验完毕后,应将小鱼 放生,放回大自然 。
【答案】(1)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2)低;右下方
(3)b;红细胞单行通过
(4)放生,放回大自然
【解答】解:(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则培养皿应向右下方移动。
(3)图中的b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4)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观察结束后,放回大自然。
故答案为:(1)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2)低;右下方
(3)b;红细胞单行通过
(4)放生,放回大自然
37.(12分)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来比较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测定一次的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
【提出问题】你认为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相同质量的大米、黄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
【完善计划】
(1)小组同学对教科书中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在锥形瓶下放置一个除去上底、侧面开口的易拉罐。你认为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减少食物燃烧时的热量散失,使得测量值更接近实际值 。
(2)为了科学比较,表中x的值应该是 20 。
【得出结论】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所含能量最多的食物是 核桃仁 。
【讨论交流】
(1)你认为以上结论是否准确可靠? 不准确、不可靠 。
(2)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误差,实验时还应该 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
【答案】【提出问题】相同质量的大米、黄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完善计划】(1)减少食物燃烧时的热量散失,使得测量值更接近实际值;(2)20
【得出结论】核桃仁
【讨论交流】(1)不准确、不可靠;(2)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解答】解:【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大米、黄豆,加热相同质量,检测哪一种物质放出能量多、黄豆?
【完善计划】(1)本实验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的环境中。故在锥形瓶下放置一个除去上底,这样改进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2)对照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食物种类不同以外。故为了科学比较。
【得出结论】同样的水(5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3.0(℃),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讨论交流】(1)上述实验只做了一次,实验结果不准确。
(2)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多做几次。
故答案为:
【提出问题】相同质量的大米、黄豆
【完善计划】(1)减少食物燃烧时的热量散失,使得测量值更接近实际值
【得出结论】核桃仁
【讨论交流】(1)不准确、不可靠,然后取平均值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
38.(12分)2023年5月4日,第八届中国•龙山舍巴日活动在惹巴拉景区盛大开幕,节日盛会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份精彩的土家文化大餐。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括号内写图中序号,横线上写结构名称):
(1)观众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节目,主要是因为眼球(图一)内的[ c ] 晶状体 的曲度能够改变,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清晰地落在[ e ] 视网膜 上。
(2)如图二,当大家尽情倾听土家咚咚喹音乐时,跳动的音符首先通过[ ② ] 外耳道 进入中耳,刺激[ ③ ] 鼓膜 产生振动,然后,振动传到内耳并刺激[ ⑤ ] 耳蜗 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千人大团摆”气势宏大,生动地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图三,指挥和调节参演人员表演各种运动的结构是[ 1 ] 大脑 ,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2 ] 小脑 。
(4)在享受如此规模宏大的视听盛宴时,人们往往都会异常兴奋,此时 神经系统 的调节,同时还受 激素 调节的影响。
(5)惹巴拉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和田园民居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生态家园!在这个生态家园中,生物因素主要有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为保护好这个生态家园,我们应该 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等) (写1条即可)。
【答案】(1)c晶状体;e视网膜。
(2)②外耳道;③鼓膜;⑤耳蜗。
(3)1大脑;2小脑。
(4)神经系统;激素。
(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等)。
【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终落在e视网膜上。所以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声音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引起③鼓膜的振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然后形成了听觉。
(3)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准确;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因此图三,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结构是2小脑。
(4)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水、温度;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我们应该不污染水源。
故答案为:
(1)c晶状体;e视网膜。
(2)②外耳道;③鼓膜。
(3)1大脑;2小脑。
(4)神经系统;激素。
(5)生产者、消费者;阳光、水、温度;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等)。食物名称
大米
黄豆
花生仁
核桃仁
质量(g)
x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1.3
1.4
2.2
3.0
食物名称
大米
黄豆
花生仁
核桃仁
质量(g)
x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1.3
1.4
2.2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州凤凰一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生物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