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92226/0-17191852069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防中暑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92226/0-17191852069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防中暑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92226/0-17191852070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防中暑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防中暑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印度3月以来疑似中暑病例超4万例:据央视新闻客户端6月20日消息,印度卫生部报告显示,今年3月1日至6月18日,印度有超过4万例疑似中暑病例,至少110人因高温天气死亡。
- 女子徒步登九连尖山中暑身亡:据扬子晚报6月10日消息,端午假期第二天,在南京和镇江交界的九连尖,一女孩徒步登山时中暑晕倒,虽经抢救仍不幸离世。
- 18天47人因中暑呼叫120:据深圳特区报6月20日消息,6月1日至6月18日,深圳有47人因中暑呼叫120,主要发生地集中在海边、工地、公园等户外场所,呼救人数比5月份明显增多。
- 陈奕迅打网球中暑休克受伤:据新京报6月11日消息,陈奕迅因打网球中暑休克晕倒,导致下巴撞地受伤。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暑的定义、分类、危害。
2. 使学生掌握中暑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
3. 帮助学生区分中暑和热射病,了解热射病的定义、危害、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高温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中暑和热射病的定义、危害、预防方法及急救措施。
- 培养学生在高温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和区分中暑和热射病的症状及应对方法。
-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预防和急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中暑和热射病的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
2. 模拟急救道具,如冰袋、湿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在高温下户外工作者中暑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在炎热的天气里有没有感到不舒服的经历?”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中暑。
(二)中暑的知识讲解(20 分钟)
1. 中暑的定义
- 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 通过图片展示人体在正常和中暑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中暑的分类
- 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
- 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
-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伴有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3. 中暑的危害
- 结合案例,向学生讲述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器官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 强调中暑对身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如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三)中暑的预防方法(15 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中暑?”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 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每天应喝足够的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 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营养。
-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中午 11 点至下午 3 点这个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 穿着合适:选择轻薄、透气、宽松的衣物,颜色以浅色为宜。
-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 控制室内温度:使用空调或电扇等设备,将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四)中暑的急救措施(20 分钟)
1. 教师讲解中暑的急救步骤:
- 转移: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卧,解开衣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 降温: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降温。也可以用风扇吹风,加速散热。
- 补水: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如果患者昏迷,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
-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治。
2.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模拟中暑患者和急救人员,进行现场演示,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演示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急救措施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五)中暑和热射病的区别(15 分钟)
1. 讲解热射病的定义: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至 40℃以上,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2. 通过对比表格,展示中暑和热射病在症状、体温、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区别。
对比项目 中暑 热射病
症状 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多汗、皮肤湿冷等 高热(核心温度>40℃)、无汗、昏迷、抽搐、谵妄、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体温 轻度升高 >40℃
发病机制 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 热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
治疗方法 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物理降温等 快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血液净化等
3. 强调热射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热射病的危害(10 分钟)
1. 结合具体案例和图片,向学生展示热射病对身体造成的严重损害,如脑损伤、肾衰竭、心肌梗死等。
2. 解释热射病可能导致的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让学生了解热射病的长期影响。
(七)热射病的预防方法(15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讨论在高温环境下如何预防热射病的发生。
2. 总结预防热射病的方法:
- 关注高温预警: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 调整工作和运动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和运动,如果无法避免,要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频率。
- 加强个体防护:穿戴隔热、透气的工作服,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
- 注意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中暑和患热射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 进行热适应训练: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提前进行热适应训练,提高身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
(八)热射病的急救措施(20 分钟)
1. 详细讲解热射病的急救步骤:
-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使其平卧,脱去衣物。
- 快速降温:用冷水浸泡、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方法,迅速降低患者体温。
- 呼叫急救:同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情况。
-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中的异物,防止窒息。
- 建立静脉通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等液体。
2. 再次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模拟演示,巩固热射病的急救方法。
3. 强调急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醒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
(九)课堂总结(5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中暑和热射病的定义、分类、危害、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
2. 强调预防中暑和热射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十)课后作业(5 分钟)
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和朋友宣传防中暑和热射病的知识。
2. 制作一张防中暑和热射病的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中暑和热射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应的预防和急救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暑和热射病的危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延伸,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