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多校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Ti:48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年是甲辰龙年,下列龙形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剪龙形窗花B. 竹编龙形篮筐
C. 玉雕龙形挂件D. 烧制龙形瓷器
2.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下列筷子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木筷B. 合金筷C. 塑料筷D. 竹筷
3. 2024年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焚烧秸秆增肥B. 垃圾分类回收C. 提倡节约用水D. 推广绿色能源
4.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且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化学家是
A. 拉瓦锡B. 张青莲C. 侯德榜D. 门捷列夫
5.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相似,其中含量较高且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水蒸气
6. 开封菊花以其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而著称,花期施用复合肥能使花朵开得更加鲜艳和持久。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Ca3(PO4)2B. KH2PO4C. CO(NH2)2D. K2CO3
7.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收集氧气
8. 水是一种宝贵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的水资源都是淡水B. 水中色素和异味可通过过滤除去
C. 工业废水可直接灌溉农田D.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9.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境内发现植物新种—石山油桐。油桐树的果实经加工可得到稠油,桐油的主要成分为桐油酸(化学式为C18H30O2),下列有关桐油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化合物B. 含有氧分子
C.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如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 分别将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1. 下列有关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正常雨水pH约为5.6: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D.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2.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B. 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 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涤纶线D. 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13. 为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获得精盐,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⑤⑦均需使用玻璃棒B. 步骤②是为了除去杂质Na2SO4
C. 步骤③④可调换顺序D. 沉淀中的成分是BaSO4、Mg(OH)2和CaCO3
14. 某铜样品中含有杂质锌和铁,取60g铜样品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4g氢气。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78%B. 80%C. 82%D. 8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制作豆腐的主要食材是大豆,大豆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_;豆腐中还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及青少年患___________(填“佝偻病”或“甲状腺肿大”)和发育不良。
16. 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___________。
(2)构成乙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是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7. KNO3溶液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
(1)用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用作无土栽培营养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KNO3溶液稀释至5%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g;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不规范操作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8. 用图甲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测得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60s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
19. 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沼气的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便携式炉具使用有机物R作燃料,2.9g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4.5gH2O,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0.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氢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D是单质,A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A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C→B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降温后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变瘪,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瓶变瘪”的原因。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原理。
22. 如图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1)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表中信息,在图中虚线框内填上所需物质的名称。
23.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对比B、C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还需进行哪项操作?
24.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有两种探究思路。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Ⅰ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证明二者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Ⅱ检验有新物质生成
(3)请利用实验后甲中溶液,设计实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Ⅰ.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悠久
(1)三星堆出土距今3000多年的黄金面具,是由金锻打成薄片制成,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我国古代典籍里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Ⅱ.金属在现代社会应用广泛
(3)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利用铁矿石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铝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铝抗腐蚀性优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白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镍(Ni),可用于制作钱币、饰品等。兴趣小组取一块白铜样品进行下图实验,观察到试管A中白铜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锌丝表面有固体析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镍通常在化合物中显+2价)
①写出产生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②结合上述现象和所学知识,判断并写出铜、镍、锌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
Ⅲ.未来发展更需要金属参与
(6)浙江大学成功攻破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难题,使得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图中“6.941”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7)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制取金属钛的原理为:。若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Ti:48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年是甲辰龙年,下列龙形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剪龙形窗花B. 竹编龙形篮筐
C. 玉雕龙形挂件D. 烧制龙形瓷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剪纸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编竹筐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雕刻玉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下列筷子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木筷B. 合金筷C. 塑料筷D. 竹筷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筷的材料为天然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符合题意;
D、竹筷的材料为天然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2024年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焚烧秸秆增肥B. 垃圾分类回收C. 提倡节约用水D. 推广绿色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粉尘、CO2,会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A不符合这一主题;
B、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减少水土污染,有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B符合这一主题;
C、提倡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有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C符合这一主题;
D、推广绿色能源,有利于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从而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D符合这一主题
故选:A。
4.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且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化学家是
A. 拉瓦锡B. 张青莲C. 侯德榜D. 门捷列夫
【答案】C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主持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题意;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符合题意;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相似,其中含量较高且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水蒸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相似,氧气能供给呼吸且占空气体积的21%,则其中含量较高且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氧气,故选:B。
6. 开封菊花以其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而著称,花期施用复合肥能使花朵开得更加鲜艳和持久。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Ca3(PO4)2B. KH2PO4C. CO(NH2)2D. K2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错误;
B、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D、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
故选:B。
7.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收集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可用火柴,该选项操作正确;
C、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A。
8.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的水资源都是淡水B. 水中色素和异味可通过过滤除去
C. 工业废水可直接灌溉农田D.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境内发现植物新种—石山油桐。油桐树的果实经加工可得到稠油,桐油的主要成分为桐油酸(化学式为C18H30O2),下列有关桐油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化合物B. 含有氧分子
C.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除外),桐油酸(化学式为C18H30O2)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桐油酸含有桐油酸分子,说法错误;
C、桐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说法错误;
D、桐油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碳元素所占质量比最大,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故选:A。
10. 如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 分别将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比较溶解度需说明温度,选项错误;
B、由图知,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选项错误;
C、由图知,t2℃ 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g,故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固体未完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选项错误;
D、由图知,将 t1℃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将 t1℃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溶解度均增大,但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有关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正常雨水pH约为5.6: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D.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正常雨水pH约为5.6,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有关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气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有关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是指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有关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符合题意;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有关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B. 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 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涤纶线D. 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故A正确;
B、酚酞遇到碱性物质变红,遇到中性或者酸性物质都不变色,而盐酸是酸性的,氯化钠溶液是中性的,在滴加酚酞后都没有颜色变化,则用酚酞溶液不能区分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故B不正确;
C、蛋白质在灼烧时发出烧焦羽毛气味,所以灼烧闻气味如果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则灼烧后闻气味可以区分羊毛线和涤纶线,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用水可以区分,故D正确。
故选B。
13. 为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获得精盐,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⑤⑦均需使用玻璃棒B. 步骤②是为了除去杂质Na2SO4
C. 步骤③④可调换顺序D. 沉淀中的成分是BaSO4、Mg(OH)2和Ca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步骤①溶解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步骤⑤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步骤⑦蒸发需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A说法正确;
B、步骤②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是为了除去杂质Na2SO4,故B说法正确;
C、步骤③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④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步骤②中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先加氢氧化钠还是先加碳酸钠都可以,故步骤③④可调换顺序,故C说法正确;
D、步骤②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③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④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步骤②中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沉淀中的成分是BaSO4、Mg(OH)2、CaCO3、BaCO3,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4. 某铜样品中含有杂质锌和铁,取60g铜样品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4g氢气。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78%B. 80%C. 82%D. 84%
【答案】B
【解析】
【详解】假设铜样品中的杂质全部是锌,则生成0.4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
此时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铜样品中的杂质全部是铁,则生成0.4g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
此时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故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在78.3%~81.3%之间。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制作豆腐的主要食材是大豆,大豆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_;豆腐中还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及青少年患___________(填“佝偻病”或“甲状腺肿大”)和发育不良。
【答案】 ①. 蛋白质 ②. 佝偻病
【解析】
【详解】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大豆中富含的营养素为蛋白质;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16. 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___________。
(2)构成乙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是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氮元素##N##氮
(2)分子 (3)化学反应前后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3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N;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乙为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填:分子;
【小问3详解】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前后,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7. KNO3溶液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
(1)用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用作无土栽培营养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KNO3溶液稀释至5%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g;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不规范操作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CBDA
(2) ①. 400 ②.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用作无土栽培营养液,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即CBDA;
【小问2详解】
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KNO3溶液稀释至5%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故需要加水的质量是400g;
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不规范操作可能是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该操作会造成实际取水的体积偏小,则水的质量偏小,根据,则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8. 用图甲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测得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60s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放热 ③. 一定有NaCl,可能有NaOH或HCl中的一种
【解析】
【详解】用图甲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测得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由图乙可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由图甲可知:烧杯内溶质是HCl、注射器内溶质是氢氧化钠,或者烧杯内溶质是氢氧化钠、注射器内溶质是HCl,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反应有氯化钠生成,60s时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且注射器内溶质滴加到烧杯内过量,60s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一定有NaCl,可能有NaOH或HCl中的一种。
19. 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沼气的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便携式炉具使用有机物R作燃料,2.9g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4.5gH2O,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C4H10
【解析】
【详解】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C、H、O,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R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2.4g+0.5g=2.9g,故R中一定不含氧元素,则R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设R的化学式为:C2aH5a,则,a=2,故R的化学式为:C4H10。
20.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氢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D是单质,A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A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C→B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H2 (2)化合反应
(3)
【解析】
【分析】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氢元素;A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A为氢氧化钙;D是含有氢元素的单质,则D为氢气;A与B能互相转化,D能转化为B,A为氢氧化钙、D为氢气且B含有氢元素,则B为水;C能转化为B、D,B为水、D为氢气且C含有氢元素,则C为盐酸。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D为氢气,其化学式为H2;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水、A为氢氧化钙,则B→A的反应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水、C为盐酸,则C→B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可以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降温后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变瘪,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瓶变瘪”的原因。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原理。
【答案】(1)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缩小
(2)
【解析】
【小问1详解】
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缩小,气体体积变小,软塑料瓶变瘪;
【小问2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 如图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实验装置。
(1)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表中信息,在图中虚线框内填上所需物质的名称。
【答案】(1)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2)滤纸片
【解析】
小问1详解】
薄铜片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空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小问2详解】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为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需要控制薄铜片上的两种物质都是可燃物且同时与空气接触,变量为着火点,由表格数据可知,滤纸片着火点为245℃,白磷着火点为40℃,所以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滤纸片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图中虚线框内所需物质的名称为滤纸片。
23.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对比B、C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还需进行哪项操作?
【答案】(1)
(2)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中发生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持续红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对比B、C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小问3详解】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的操作是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24.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有两种探究思路。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Ⅰ.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证明二者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Ⅱ.检验有新物质生成
(3)请利用实验后甲中溶液,设计实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答案】(1)
(2)甲中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大于乙
(3)取少量实验后甲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乙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上升的高度小于甲,故甲中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大于乙,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加入稀盐酸,通过验证生成了碳酸钠,证明反应的发生,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操作为:取少量实验后甲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Ⅰ.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悠久
(1)三星堆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黄金面具,是由金锻打成薄片制成,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我国古代典籍里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Ⅱ.金属在现代社会应用广泛
(3)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利用铁矿石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铝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铝抗腐蚀性优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白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镍(Ni),可用于制作钱币、饰品等。兴趣小组取一块白铜样品进行下图实验,观察到试管A中白铜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锌丝表面有固体析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镍通常在化合物中显+2价)
①写出产生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②结合上述现象和所学知识,判断并写出铜、镍、锌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
Ⅲ.未来发展更需要金属参与
(6)浙江大学成功攻破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难题,使得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图中“6.941”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7)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制取金属钛的原理为:。若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延展 (2)O2
(3)3CO+Fe2O32Fe+3CO2
(4)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5) ①. ## ②.
(6)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7)解:设理论上需要镁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需要镁的质量为2.4kg。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能被打成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问2详解】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右边Ag、S、H、O的个数分别为4、2、4、2,等号左边除X外,Ag、S、H、O的个数分别为4、2、4、0,则X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O2。
【小问3详解】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小问5详解】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元素后面,不能和盐酸反应,而将白铜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镍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镍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B中锌丝表面有固体析出,说明锌能将镍从氯化镍中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镍能和盐酸反应,铜不能和盐酸反应,说明镍比铜活泼;锌能将镍从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锌比镍活泼,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镍>铜。
【小问6详解】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图中“6.941”表示的含义是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小问7详解】
见答案。
物质
黄磷
白磷
滤纸片
着火点/℃
34
40
245
物质
黄磷
白磷
滤纸片
着火点/℃
34
40
245
[化学]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多校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多校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多校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多校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