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92833/0-17191953660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92833/0-17191953661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92833/0-1719195366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
A.圆柱B.圆锥C.三棱柱D.正方体
2.(3分)北京大力推动光通信技术发展应用,打造全市1毫秒、环京2毫秒、京津冀3毫秒时延圈,其中光传导工具是光纤,一种多模光纤芯的直径是0.0000625米,将0.00006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6.25×10﹣7B.62.5×10﹣6
C.6.25×10﹣5D.0.625×10﹣4
3.(3分)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a,b,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0B.a+b>0C.|b|>|a|D.b﹣a>0
4.(3分)如图,AB∥CD,BC∥EF,ED平分∠AEF,若∠C=50°,则∠D的度数为( )
A.40°B.50°C.55°D.65°
5.(3分)一组数据的方差为,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m(m>0),得到一组新数据,其方差为,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B.
C.D.无法确定
6.(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为( )
A.3B.2C.0D.﹣1
7.(3分)不透明的袋子中有红,黄,绿三个小球,这三个小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放回并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两次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
A.B.C.D.
8.(3分)如图1,在菱形ABCD中,∠B=60°,P是菱形内部一点,动点M从顶点B出发,沿线段BP运动到点P,再沿线段PA运动到顶点A,停止运动.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菱形ABCD的边长是( )
A.B.4C.D.2
二、填空题(共24分,每题3分)
9.(3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10.(3分)分解因式:mx2﹣4my2= .
11.(3分)方程组的解为 .
1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A(3,y1)和B(2,y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 y2(填“>”“=”或“<”).
13.(3分)若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60°,则n的值是 .
14.(3分)如图,在▱ABCD中,E是AD上一点,,BE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若AB=6,则CF的长为 .
15.(3分)如图,在△ABC中,∠ACB=90°.
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C,AB相交于点M1,M2;分别以M1,M2为圆心,大于M1M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AM.
②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BC,AB相交于点N1,N2分别以N1,N2为圆心,大于N1N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N;作射线BN,与射线AM相交于点P.
③连接CP.
根据以上作图,若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1,则线段CP的长为 .
16.(3分)甲、乙、丙、丁4名同学参加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成绩各不相同,根据成绩决出第1名到第4名的名次.甲和乙去询问名次,老师对甲说:“很遗憾,你和乙都不是第1名.”对乙说:“你不是第4名.”从这两个回答分析,4个人的名次排列可能有 种不同情况,其中甲是第4名有 种可能情况.
三、解答题(共52分,第17-19题每题5分,第20题6分,第21题5分,第22-24题每题6分,第25题8分)
17.(5分)计算:.
18.(5分)解不等式3x+4<5(x+2),并写出它的所有负整数解.
19.(5分)已知x﹣y﹣5=0,求代数式的值.
20.(6分)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且AE=CF,DB平分∠EDF.
(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2)若AB=8,BC=4,CF=3,求证:▱ABCD是矩形.
2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y=2x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1,5).
(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2)当x<﹣1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m≠0)的值大于函数y=kx+b(k≠0)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22.(6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的直线EF∥BC,分别交AB,AC的延长线于点E,F.
(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
(2)若,BE=2,求BC的长.
23.(6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BC=6cm,点P是BC边上一动点,连接AP,过点P作AP的垂线与AC,CD分别相交于点E,F.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BP,CE,CF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对于点P在BC边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BP,CE,CF的长度的几组值,如表:
在BP,CE,CF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 的长度是自变量, 的长度和 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2)①确定表格中m的值约为 (结果精确到0.1);
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点P与点B,C不重合,且CE=CF时,BP= cm(结果精确到0.1).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位置4
位置5
位置6
位置7
位置8
位置9
位置10
位置11
BP/cm
0
0.5
1.0
1.5
2.5
3.0
3.5
4.0
4.5
5.5
6.0
CE/cm
0
1.5
2.2
2.5
2.4
m
2.0
1.6
1.3
0.4
0
CF/cm
0
0.9
1.7
2.3
2.9
3.0
2.9
2.7
2.3
0.9
0
24.(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m)和点B(4,n)在抛物线y=ax2+bx﹣2(a>0)上,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t.
(1)若m=1,n=6,求t的值;
(2)已知点C(1,y1),在该抛物线上,若m>﹣2,n<﹣2,比较y1,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5.(8分)在Rt△ABC中,∠A=90°,AB=AC,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线段AD,连接DB,DC.
(1)依据题意,补全图形;
(2)求∠CDB的度数;
(3)作BE⊥CD于点E,连接AE,用等式表示线段AE,BD,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3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3分)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
A.圆柱B.圆锥C.三棱柱D.正方体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该几何体是圆柱.
故选:A.
2.(3分)北京大力推动光通信技术发展应用,打造全市1毫秒、环京2毫秒、京津冀3毫秒时延圈,其中光传导工具是光纤,一种多模光纤芯的直径是0.0000625米,将0.00006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6.25×10﹣7B.62.5×10﹣6
C.6.25×10﹣5D.0.625×10﹣4
【解答】解:0.0000625=6.25×10﹣5.
故选:C.
3.(3分)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a,b,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0B.a+b>0C.|b|>|a|D.b﹣a>0
【解答】解: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1,﹣1<b<0,
∴ab<0,故A错误;
∴a+b>0,故B正确;
∴b﹣a<0,故D错误.
∵|a|>1,|b|<1,故C错误.
故选:B.
4.(3分)如图,AB∥CD,BC∥EF,ED平分∠AEF,若∠C=50°,则∠D的度数为( )
A.40°B.50°C.55°D.65°
【解答】解:∵BC∥EF,
∴∠EFD=∠C=50°,
∵AB∥CD,
∴∠AEF=180°﹣50°=130°,
∵ED平分∠AEF,
∴∠AED=65°,
∵AB∥CD,
∴∠D=∠AED=65°,
故选:D.
5.(3分)一组数据的方差为,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m(m>0),得到一组新数据,其方差为,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B.
C.D.无法确定
【解答】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它的平均数都加上(或都减去)这一个常数,方差不变,
∴=,
故选:B.
6.(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为( )
A.3B.2C.0D.﹣1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2﹣4×1×2a=0,
解得:a=2,
故选:B.
7.(3分)不透明的袋子中有红,黄,绿三个小球,这三个小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放回并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两次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
A.B.C.D.
【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数,其中两次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有3种,
则两次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故选:B.
8.(3分)如图1,在菱形ABCD中,∠B=60°,P是菱形内部一点,动点M从顶点B出发,沿线段BP运动到点P,再沿线段PA运动到顶点A,停止运动.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菱形ABCD的边长是( )
A.B.4C.D.2
【解答】解:当0<x≤4时,y=1,即=1,
∴MA=MC,
∴点M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连接AC、BD,如图,
∵四边形ABCD为菱形,
∴BD垂直平分AC,
∴点M先在BD上运动,且BM=4,
∵当点P运动到点A处时,x=6,
∴MA=6﹣4=2,
作MH⊥AB于H,
∵∠ABC=60°,
∴∠ABM=30°,
∴MH=BM=2,
∴点H与点A重合,
∴AB===2,
即菱形ABCD的边长为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4分,每题3分)
9.(3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x≠4 .
【解答】解:由题可知,
代数式分母不为零,
即x﹣4≠0.
则x≠4.
故答案为:x≠4.
10.(3分)分解因式:mx2﹣4my2= m(x+2y)(x﹣2y) .
【解答】解:原式=m(x2﹣4y2)=m(x+2y)(x﹣2y).
故答案为:m(x+2y)(x﹣2y)
11.(3分)方程组的解为 .
【解答】解:,
①×2+②得:5x=﹣5,
解得:x=﹣1,
将x=﹣1代入①得:﹣2+y=﹣3,
解得:y=﹣1,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故答案为:.
1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A(3,y1)和B(2,y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 > y2(填“>”“=”或“<”).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2,
∴y1>y2,
故答案为:>.
13.(3分)若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60°,则n的值是 6 .
【解答】解:∵n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又∵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60°,
∴这个n边形的边数是360°÷60°=6,
故答案为:6.
14.(3分)如图,在▱ABCD中,E是AD上一点,,BE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若AB=6,则CF的长为 10 .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6,AB∥CD,
∴△ABE∽△DFE,
∴,
∵,AB=6,
∴DF=4,
∴CF=CD+DF=6+4=10,
故答案为:10.
15.(3分)如图,在△ABC中,∠ACB=90°.
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C,AB相交于点M1,M2;分别以M1,M2为圆心,大于M1M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AM.
②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BC,AB相交于点N1,N2分别以N1,N2为圆心,大于N1N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N;作射线BN,与射线AM相交于点P.
③连接CP.
根据以上作图,若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1,则线段CP的长为 .
【解答】解:过P点作PD⊥AB于D点,PE⊥BC于E点,如图,则PE=1,
由作法得PB平分∠ABC,PC平分∠ACB,
∴PF=PE=1,∠PCF=45°,
∴△P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C=PF=.
故答案为:.
16.(3分)甲、乙、丙、丁4名同学参加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成绩各不相同,根据成绩决出第1名到第4名的名次.甲和乙去询问名次,老师对甲说:“很遗憾,你和乙都不是第1名.”对乙说:“你不是第4名.”从这两个回答分析,4个人的名次排列可能有 8 种不同情况,其中甲是第4名有 4 种可能情况.
【解答】解:依题意,甲和乙不是第1名,乙不是第4名,有以下8种情况,
其中①②③④四种情况是甲为第4名,
故答案为:8,4.
三、解答题(共52分,第17-19题每题5分,第20题6分,第21题5分,第22-24题每题6分,第25题8分)
17.(5分)计算:.
【解答】解:
=2﹣2+3﹣2×
=2﹣2+3﹣
=+1.
18.(5分)解不等式3x+4<5(x+2),并写出它的所有负整数解.
【解答】解:去括号得,3x+4<5x+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6,
化系数为1得x>﹣3.
故其所有负整数解为﹣2,﹣1.
19.(5分)已知x﹣y﹣5=0,求代数式的值.
【解答】解: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①
丙
乙
丁
甲
②
丙
丁
乙
甲
③
丁
丙
乙
甲
④
丁
乙
丙
甲
⑤
丁
甲
乙
丙
⑥
丁
乙
甲
丙
⑦
丙
甲
乙
丁
⑧
丙
乙
甲
丁
=
=
=
=2(x﹣y)
=2x﹣2y,
∵x﹣y﹣5=0.
∴x﹣y=5,
∴当x﹣y=5时,原式=2(x﹣y)=2×5=10.
20.(6分)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且AE=CF,DB平分∠EDF.
(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2)若AB=8,BC=4,CF=3,求证:▱ABCD是矩形.
【解答】证明:(1)在▱ABCD中,AB∥CD,AB=CD,
∵AE=CF,
∴BE=DF,
∵BE∥D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AB∥CD,
∴∠EBD=∠BDF,
∵DB平分∠EDF,
∴∠BDE=∠BDF,
∴∠BDE=∠DBE,
∴DE=BE,
∴四边形BEDF是菱形;
(2)∵四边形BEDF是菱形,CD=AB=8,
∴BF=DF=CD﹣CF=5,
∵BC2+CF2=42+32=52=BF2,
∴∠C=90°,
∴▱ABCD是矩形.
2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y=2x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1,5).
(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2)当x<﹣1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m≠0)的值大于函数y=kx+b(k≠0)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函数y=x+b的图象是由y=2x的图象平移得到的,
∴k=2,
把(1,5)代入y=2x+b,解得b=3,
∴函数的表达式是y=2x+3;
(2)当x=﹣1时,y=2x+3=1,
把点(1,﹣1)代入y=mx,求得m=﹣1,
∵当x<﹣1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m≠0)的值大于函数y=kx+b(k≠0)的值,
∴m≤﹣1.
22.(6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的直线EF∥BC,分别交AB,AC的延长线于点E,F.
(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
(2)若,BE=2,求BC的长.
【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OD,
∵AB是直径,
∴∠ACB=90°;
∵EF∥BC,
∴∠AFE=∠ACB=90°,
∵OA=OD,
∴∠OAD=∠ODA;
又∵AD平分∠BAC,
∴∠OAD=∠DAC,
∴∠ODA=∠DAC,
∴OD∥AF,
∴∠ODE=∠AFD=90°,
即OD⊥EF,
又∵EF过点D,
∴EF是⊙O的切线;
(2)解:∵sin∠ABC==,
∴设AC=3x,AB=5x,
∴BC=4x,OB=OD=2.5x,
∵BC∥EF,
∴∠ABC=∠E,
在Rt△OED中,sin∠E=sin∠ABC==,
∵BE=2,
∴=,
∴x=,
∴BC=4x=4×=.
23.(6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BC=6cm,点P是BC边上一动点,连接AP,过点P作AP的垂线与AC,CD分别相交于点E,F.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BP,CE,CF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对于点P在BC边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BP,CE,CF的长度的几组值,如表:
在BP,CE,CF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 BP 的长度是自变量, CE 的长度和 CF 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2)①确定表格中m的值约为 2.2 (结果精确到0.1);
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点P与点B,C不重合,且CE=CF时,BP= 1.9 cm(结果精确到0.1).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位置4
位置5
位置6
位置7
位置8
位置9
位置10
位置11
BP/cm
0
0.5
1.0
1.5
2.5
3.0
3.5
4.0
4.5
5.5
6.0
CE/cm
0
1.5
2.2
2.5
2.4
m
2.0
1.6
1.3
0.4
0
CF/cm
0
0.9
1.7
2.3
2.9
3.0
2.9
2.7
2.3
0.9
0
【解答】解:(1)在BP,CE,CF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BP的长度是自变量,CE的长度和CF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2)①如图,当BP=3时,而AB=CD=3,AD=BC=6,
∴P是BC的中点,
∴BP=CP=3=AB=CD,
此时D,F重合,
过P作PI∥CD交AD于J,交AC于1,
∵AB∥CD,
∴AB∥PI∥CD,
∴,△PIE=△DCE,
∴,,
∵AB=3,BC=6,
,
∴,
∵△PIE∽△DCE,
∴,
∴;
②描点画图如下:
(3)由函数图象可得:当CE=CF时,BP=1.9(cm);
24.(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m)和点B(4,n)在抛物线y=ax2+bx﹣2(a>0)上,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t.
(1)若m=1,n=6,求t的值;
(2)已知点C(1,y1),在该抛物线上,若m>﹣2,n<﹣2,比较y1,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1)把点A(﹣1,1)和点B(4,6)代入y=ax2+bx﹣2,
得:,
解得:,
∴;
(2)∵a>0,
∴当x>t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令x=0,得y=﹣2,
∴抛物线与y轴交点坐标为(0,﹣2).
∵m>﹣2,n<﹣2,﹣1<0<4,
∴(﹣1,m),(0,﹣2)在对称轴的左侧,
设点(0,﹣2)关于对称轴x=t的对称点坐标(x0,﹣2),
∴t=,
∴x0=2t,
∴点(0,﹣2)关于对称轴x=t的对称点坐标为(2t,﹣2),
∵n<﹣2,
∴2t>4,
∴t>2,
∴点C(1,y1)在对称轴左侧,点在对称轴右侧,
设点C(1,y1)关于对称轴x=t的对称点坐标(x′0,y1),
∴t=,
∴x′0=2t﹣1,
∴点C(1,y1)关于对称轴x=t的对称点坐标为(2t﹣1,y1),
∴
∴,
∴y1>y2.
25.(8分)在Rt△ABC中,∠A=90°,AB=AC,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线段AD,连接DB,DC.
(1)依据题意,补全图形;
(2)求∠CDB的度数;
(3)作BE⊥CD于点E,连接AE,用等式表示线段AE,BD,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答】解:(1)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2)根据题意可知AB=AD=AC,∠BAD=α,
∴,
∵∠BAC=90°,
∴∠DAC=90°+α,
∴,
∴∠CDB=∠ADB﹣∠ADC=45°.
(3),证明如下:
如图,作AF⊥AE,交CD于点F,
∴∠EAF=90°,
∴∠EAB=∠FAC,
∵BE⊥CD,∠BDC=45°,
∴∠DBE=45°,
∴,
∵∠BAD=α,
∴,
∴△ABE≌△ACF(ASA),
∴AE=AF,BE=CF,
∴,
∴CD=DE+EF+C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分校),共6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