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展开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山东枣庄·二模)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下列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②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
③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④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答案】D
【详解】
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①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④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③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
故选D。
2.(2021·山东烟台·二模)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胚泡移入④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B.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是与①分泌激素有关
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④
【答案】D
【详解】
图中①卵巢,②卵细胞,③输卵管,④子宫内膜。
A.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A正确。
B.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是与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C正确。
D.精子在③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D错误。
故选D。
3.(2021·山东临沂·三模)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发育的比较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
B.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
C.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
D.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
【答案】D
【详解】
A、从①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了,A正确。
B、从②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B正确。
C、从③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基本停滞,青春期迅速发育,C正确。
D、从②③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是不一致的,D错误。
故选D。
4.(2021·辽宁营口·模拟预测)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氧气;
A.①⑥⑦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答案】C
【详解】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所以,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故选C。
5.(2021·云南昆明·二模)为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测定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的质量应相等
B.将温度计浸入到水中,接触瓶底,测出的水温更准
C.应该用花生仁和核桃仁进行多次实验
D.花生仁和核桃仁应尽量干燥,便于点燃
【答案】B
【详解】
A.测定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的质量应相等,方便对比花生仁和核桃仁那个释放的能量多,A正确。
B.将温度计浸入到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测出的水温才更准确,B错误。
C.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故应该用花生仁和核桃仁进行多次实验,C正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应尽量干燥,便于点燃,也能减少因水分蒸发所带走的热量损失,D正确。
故选B。
6.(2021·云南昭通·二模)已知水溶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速度就越快。在测定菠菜和梨中维生素C含量的探究活动中,分别滴加这两种汁液到等量的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褪色,其中使用菠菜汁的滴数较多,这说明( )
A.菠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的高 B.菠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的低
C.菠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梨的相同 D.菠菜和梨中没有维生素C
【答案】B
【详解】
维生素C有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这是维生素C的特性,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我们可以用此特性来检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低。在测定菠菜和梨中维生素C含量的探究活动中,分别滴加这两种汁液到等量的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褪色,其中使用菠菜汁的滴数较多,这说明菠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低,故选B。
7.(2021·湖北襄阳·一模)下列缺乏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夜盲症B.维生素C——佝偻病
C.钙——骨质疏松症D.铁——缺铁性贫血
【答案】B
【详解】
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故A正确。
B.维生素C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B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老年人缺少钙质会使人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之一,人体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时,会导致血红蛋白数量下降,引起缺铁性贫血,故D正确。
故选B。
8.(2021·江西赣州·一模)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馒头内的淀粉最终在小肠消化成葡萄糖
B.口腔能够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C.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中被消化成氨基酸
D.肝脏分泌的胆汁具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功能
【答案】A
【详解】
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故A正确。
B.口腔没有吸收能力,故B错误。
C.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在胃中被初步消化成多肽链,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故C错误。
D.胆汁里没有消化酶,只能乳化脂肪,故D错误。
故选A。
9.(2021·云南德宏·三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
B.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是模拟口腔温度
C.①③试管对照,对照组是①
D.①②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
【答案】A
【详解】
A.碘遇淀粉变蓝是淀粉的特性。①号试管内,唾液可以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A符合题意。
B.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37℃下酶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模拟口腔温度,B不符合题意。
C.两支试管,不同之处为:加入的物质分别是馒头块和馒头碎屑(相当于模拟牙齿的咀嚼)、是否搅拌(模拟舌的作用),故两支试管形成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C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①②两支试管的不同之处为:加入的物质分别是唾液和清水,故两支试管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合理膳食或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吃鱼肉,少吃水果B.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C.长有许多芽的马铃薯去掉芽后仍可食用D.刚过保质期的食物仍可以食用
【答案】B
【详解】
A.合理膳食要做到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谷类中含丰富的淀粉等糖类,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每天摄入最多;其次是蔬菜、水果类;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类,所以吃鱼肉和水果的比例要适当,A错误。
B.合理膳食要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B正确。
C.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C错误。
D.禁止使用过保质期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D错误。
故选B。
11.(2021·陕西宝鸡·三模)下图中 X、Y、Z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淀粉、蛋白质、脂肪
D.脂肪、淀粉、蛋白质
【答案】C
【详解】
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C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模拟预测)下列与呼吸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的作用B.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器官
C.呼吸道可以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D.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答案】C
【详解】
A.鼻腔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清洁作用,鼻腔黏膜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气管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呼吸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的作用,A正确。
B.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器官,B正确。
C.呼吸道可以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空气,但不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C错误。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D正确。
故选C。
13.(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模拟预测)下列关于肺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B.痰是在肺泡内形成的
C.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答案】B
【详解】
A.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B错误。
C.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C正确。
D.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支气管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D正确。
故选B。
14.(2021·云南德宏·三模)下列关于血液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C.血小板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 D.血液的颜色主要由血浆决定
【答案】A
【详解】
A.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占到所有血细胞的70%;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运输氧;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状,A符合题意。
B.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但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的血细胞是白细胞,C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液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血红蛋白。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1·山西太原·模拟预测)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在氧含量低处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高处易与氧分离
B.在氧含量低处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高处易与氧结合
C.在任何环境中都容易与氧结合
D.在任何环境中都容易与氧分离
【答案】B
【详解】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故选B。
16.(2021·广东江门·三模)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丁中有瓣膜
【答案】C
【详解】
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是由分支到主干的是静脉,B错误。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正确。
D.丁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连,只有静脉中有瓣膜,D错误。
故选C。
17.(2021·山东潍坊·三模)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是神经,不是血管
B.病人到医院输血时,针头是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C.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D.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答案】A
【详解】
A.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不是神经,A错误。
B.动脉中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做注射,血管注射多采用静脉血管,B正确。
C.“切脉” 时是切的桡动脉,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C正确。
D.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故D正确。
故选A。
18.(2021·湖南娄底·二模)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有薄而透明的特点
B.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C.若观察到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则该血管是动脉
D.等小鱼安定后,再将盖玻片盖在尾鳍上
【答案】D
【详解】
A.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有薄而透明的特点,A正确。
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C正确。
D.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上面,D错误。
故选D。
19.(2021·江西赣州·一模)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横坐标上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毛细血管,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氨基酸
【答案】A
【详解】
AB.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因此该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变化情况,而不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分解葡萄糖、氨基酸产生能量,因此不管是在组织处还是在肺部的细胞,葡萄糖、氨基酸的量应减少,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021·云南德宏·三模)某市中心血库AB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血站无偿献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小板
C.AB型血的人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输入O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答案】D
【详解】
A.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A错误。
B.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的,临床上给贫血病人应输红细胞治疗,B错误。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输血易发现凝集反应,C错误。
D.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D正确。
故选D。
21.(2019·全国·中考模拟)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 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答案】D
【详解】
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A正确。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B正确。
C.人体排尿不仅可以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80升,而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被吸收回血液,所以每天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可以补充一定量的水,远远少于原尿量, D错误。
故选D。
22.(2021·辽宁葫芦岛·一模)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人体排汗B.便排出体外C.排尿D.人体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B
【详解】
排汗、排尿和呼吸都属于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属于排泄,而排便属于排遗。故选B。
23.(2021·云南德宏·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眼与视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视觉的部位大脑的视觉中枢B.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时,瞳孔会缩小
C.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D.长时间的玩手机不会影响视力
【答案】D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正确。
B.瞳孔是光进入眼睛的通道,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因为在明亮的地方,瞳孔小,进入的光线少,可以保护眼睛不会被晒伤,在黑暗的地方,瞳孔变大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眼睛,当人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时,瞳孔的变化是变小,B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正确。
D.长时间盯看手机屏幕会影响视力,D错误。
故选D。
24.(2021·福建龙岩·一模)我国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以加强全民爱耳意识,关注耳健康。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A.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大脑
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答案】A
【详解】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所以,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故选A。
25.(2021·云南德宏·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以及脑干组成
B.大脑和小脑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C.脑干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胞体)和突起构成
【答案】D
【详解】
大脑、小脑以及脑干组成脑,A错误。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B错误。
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C错误。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D 正确。
26.(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预测)人在喝醉酒后,走路不稳,东倒西歪,但意识清醒,主要是由于酒精麻醉了哪个结构造成的( )
A.大脑B.小脑C.脊髓D.脑干
【答案】B
【详解】
A.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由于此人意识清醒,说明酒精还没有麻醉到大脑,A错误。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酒精麻痹人的小脑后,会导致人走路不稳,B正确。
C.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内的白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C错误。
D.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D错误。
故选B。
27.(2021·吉林长春·模拟预测)下列关于膝跳反射说法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
D.若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敲击膝下韧带会有感觉但不能抬腿
【答案】A
【详解】
A.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错误。
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正确。
C.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若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敲击膝下韧带会有感觉但不能抬腿,正确。故选A。
28.(2021·福建福州·模拟预测)下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若④处受损丧失功能,则表现为( )
A.有感觉,能缩手
B.有感觉,不能缩手
C.无感觉,能缩手
D.无感觉,不能缩手
【答案】B
【详解】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的组成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
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不能缩手。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B正确。故选B。
29.(2021·云南德宏·三模)下列有关激素分泌异常及其导致的疾病,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答案】D
【详解】
A.胰岛分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故A正确。
B.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故B正确。
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故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内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需要补充食用碘盐,食用海带等食物,故D错误。故选D。
30.(2021·福建泉州·二模)垃圾分类能保护环境,小区内分别设置如下四个标志的垃圾桶,人们应把鸡腿骨归置于( )
A.有害垃圾B.可回收垃圾
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C
【详解】
①可回收垃圾,是指生活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旧木材等。②厨余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③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④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渣土、骨头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因此鸡腿骨属于厨余垃圾,故C符合题意。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2022·广东·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 7分)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为人体的________过程(填“吸气”或“呼气”),此过程中[D]所表示的结构处于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2中,AB段表示人体__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过程,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____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
(3)图3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气体交换后,肺泡内的___________气体含量增加,流经肺泡的血液性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呼气 舒张
(2) 吸气 肺与外界
(3) 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分析】
(1)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2)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1)图1中,A气管、B胸廓、C肺、D膈,D膈肌舒张,膈的顶端上升,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外层玻璃罩无变化,不能体现胸廓的变化。
(2)图2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气体交换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流经肺泡的血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2.(2022·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 9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理念。如图是血液循环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
(2)在心脏①与②、③与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保证血液在心脏中不会倒流。
(3)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_。
(4)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 ]__________时,血液变为__________血。
(5)一患者脑部受伤,若医生对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6)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⑦与血管⑧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含量减少的物质除水、无机盐以外,还有__________。当血液流经C小肠后,血液中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
【答案】(1) 肺循环 ②右心室
(2)瓣膜##房室瓣
(3)④左心室
(4) ⑥毛细血管 动脉
(5)①→②→③→④。
(6) 氧气、尿素、营养物质 氧气##O2
【分析】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静脉血;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动脉血。
(2)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心室与动脉瓣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因此,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肌肉组织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左心室的收缩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流经途径最远。左心室能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中,再由主动脉流入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组织、器官。
(4)血液由肺动脉流入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5)血液循环的模式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头部和上肢处的毛细血管,⑥肺部毛细血管,⑦肺动脉,⑧上下腔静脉。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肺循环,肺循环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肺循环的起点是②右心室。
(2)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心室与动脉瓣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因此,图中心脏①右心房与②右心室、③左心房与④左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按心房→心室→动脉的顺序流动。
(3)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肌肉组织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左心室的收缩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流经途径最远。左心室能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中。因此,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中的④左心室。
(4)血液由肺动脉流入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的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⑥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含氧量将会增加,血液变为动脉血。
(5)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一患者脑部受伤,若医生对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则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路线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病灶。因此,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6)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营养物质减少。
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被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移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当血液流经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氧气供给组织细胞利用,还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大量的营养物质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因此血液流经C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而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多。
33.(2022·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南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模)( 8分)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下图表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食物能为运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最终分解为_______,经过[①]_______进入血液,通过血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血液经过程②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_血,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选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中的_______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_______。
(4)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_______作用会增强。
(5)运动不仅需要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
【答案】(1) 葡萄糖 吸收
(2) 动脉 左心房
(3) 线粒体 能量
(4)重吸收
(5)神经
【分析】
(1)淀粉的初步消化在口腔被分解成麦芽糖,最终消化在小肠被分解成葡萄糖。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被小肠吸收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肾脏是精密的过滤器,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4)①表示吸收过程,②表示毛细血管和肺泡处的气体交换,③表示的是呼吸运动。
(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①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2)过程②表示的毛细血管和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氧气会通过交换进入到血液中,血液经过程②含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因此氧气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1次,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4)人口渴时渗透压会升高,所以会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4.(2020·山东烟台·七年级期末)( 9分)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小李同学也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现场直播。如图是眼和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庆典开始时,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天安门广场,歌声会引起人耳内[ ]______的振动,刺激人耳内的[ ]______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______,从而产生听觉。图中④的功能是 ______。
(2)小李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直播节目,是因为眼球内[]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当室内光线变暗时,它的b结构会 ______。
(3)阅兵盛典过程中,小李激动地热泪盈眶,这种反射必须有人类特有的 ______中枢参与才可完成。小李看电视时太过专注,拿水杯时手被烫了一下,他立刻缩手,从反射类型看这属于 ______李能感觉到手被烫说明脊髓具有 ______功能。
【答案】(1) ② 鼓膜 ⑤ 耳蜗 大脑皮层 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2) c 晶状体 扩大
(3) 语言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传导
【分析】
题图中:a是角膜,b是房水,c是晶状体,d是玻璃体,e是视网膜。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听小骨,④是半规管,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
(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见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所以,歌声会引起人耳内②鼓膜的振动,刺激人耳内的⑤耳蜗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听觉。前庭和④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2)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故小李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直播节目,是因为眼球内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所以,当室内光线变暗时,它的b瞳孔结构会扩大。
(3)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所以,阅兵盛典过程中,小李激动地热泪盈眶,这种反射必须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参与才可完成。小李看电视时太过专注,拿水杯时手被烫了一下,他立刻缩手,从反射类型看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内的白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故小李能感觉到手被烫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35.(2021·福建宁德·一模)( 7分)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铜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将等量土壤装入同样大小的塑料盆中,分别施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铜溶液,浓度分别为30mg/kg、8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600 mg/kg。不施铜溶液的处理为对照组。实验中每组均设置3盆重复。将长势一致的空心菜幼苗分别移入盆中,每盆10株,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定时定量浇清水,保证灌溉水不外流。空心菜成熟时,以测量干重代表空心菜生长状况。研究结果如下图:
⑴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⑵ 从实验设计看,科研人员保证实验单一变量的做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⑶ 每组均设置3盆重复的目的是_______。
⑷ 分析实验结果折线图,AB段,实验组空心菜干重与对照组相比变化________;BC段,随着铜浓度的升高,各实验组空心菜干重逐渐_________。
⑸ 通过数据分析,本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答案】(1)重金属铜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铜溶液浓度
(2)将长势一致的空心菜幼苗分别移入盆中,每盆10株,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定时定量浇清水,保证灌溉水不外流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不大;减少
(5)重金属铜影响空心菜的生长
【分析】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详解】
(1)据材料可见: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重金属铜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变量是铜溶液浓度。
(2)对照实验的原则是保证变量唯一,如材料中的将长势一致的空心菜幼苗分别移入盆中,每盆10株,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定时定量浇清水,保证灌溉水不外流。
(3)设置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据图中的曲线可见:当铜溶液浓度为30mg/kg、80mg/kg,对空心菜生长没有的影响,随铜溶液浓度的增大,空心菜的干重减少。
(5)实验结论:重金属铜影响空心菜的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0页。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周末,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