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94617/0-17192274645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94617/0-1719227464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94617/0-17192274646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测试范围: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四章知识点。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辽宁丹东·一模)下列关于人类进化历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大脑发达
⑤使用工具 ⑥使用火 ⑦在群体中产生语言 ⑧森林古猿下到地面
A.③⑧①⑤②⑥④⑦B.③⑧⑤①②④⑥⑦
C.③①⑧⑥⑤④②⑦D.⑧①⑥⑤⑦②③④
【答案】A
【分析】
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头部和脑的进化。
【详解】
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因此人类进化历程的排序是:③森林大量消失、⑧森林古猿下到地面、①直立行走、⑤使用工具、②制造工具、⑥使用火、④大脑发达、⑦在群体中产生语言。
故选A。
【点睛】
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2.(2021·湖北南漳·一模)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
B.睾丸是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C.受精卵是在卵巢内形成的
D.人的发育是从青春期开始的
【答案】B
【分析】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详解】
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婴儿的出生标志一个新生儿的诞生,A错误。
B.睾丸能产生精子,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B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C错误。
D.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受精的概念,胚胎的发育。
3.(2021·山东罗庄·三模)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发育的比较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
B.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
C.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
D.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
【答案】D
【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详解】
A、从①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了,A正确。
B、从②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B正确。
C、从③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基本停滞,青春期迅速发育,C正确。
D、从②③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是不一致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4.(2021·辽宁营口·模拟预测)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氧气;
A.①⑥⑦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
【答案】C
【分析】
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所以,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故选C。
5.(2021·云南·中考真题)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食品,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
A.苹果、香蕉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D.面包、饼干
【答案】B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苹果、香蕉、橙汁、巧克力、面包、饼干均不含蛋白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湖南涟源·三模)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B.水属于营养物质
C.水也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答案】C
【分析】
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详解】
A.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人体会大量出汗,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因此人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淡盐水,A正确。
BC.水属于无机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C错误。
D.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像尿素等含氮物质,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C正确。
故选C。
7.(2021·山东沂水·二模)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戊B.有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乙
C.有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甲D.能提供最多能量的食物是丁
【答案】D
【分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类,对人体各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
【详解】
A.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由表格数据可知:戊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220亳克/100克),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A正确。
B.缺乏维生素A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夜盲症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由表格数据可知:乙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40亳克/100克),有利于防治夜盲症,B正确。
C.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维生素D含量最高(40亳克/100克),有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C正确。
D.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同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能提供更多的能量,故能提供最多能量的食物是含脂肪最多(90克/100克)的甲食物,D错误。
故选D。
【点睛】
了解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结合表中的数据,即可解答此题。
8.(2021·甘肃天水·中考真题)膳食纤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
A.牛肉B.鱼肉C.芹菜D.牛奶
【答案】C
【分析】
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
【详解】
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选项中芹菜中含膳食纤维较多,牛肉、鸡肉、牛奶含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
9.(2021·云南官渡·二模)为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测定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的质量应相等
B.将温度计浸入到水中,接触瓶底,测出的水温更准
C.应该用花生仁和核桃仁进行多次实验
D.花生仁和核桃仁应尽量干燥,便于点燃
【答案】B
【分析】
《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步骤:
(1)事先用易拉罐做好带孔的装置,再取锥形瓶注入水,置于装置中,放入温度计,用带孔的橡皮塞固定温度计,测量水温,作好记录。
(2)称出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的重量,将这粒花生种子用铁丝穿好,放到火焰上燃烧。
(3)让刚刚燃烧的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并做好记录。
【详解】
A.测定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的质量应相等,方便对比花生仁和核桃仁那个释放的能量多,A正确。
B.将温度计浸入到水中,但不能接触瓶底,测出的水温才更准确,B错误。
C.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故应该用花生仁和核桃仁进行多次实验,C正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应尽量干燥,便于点燃,也能减少因水分蒸发所带走的热量损失,D正确。
故选B。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0.(2021·云南盘龙·一模)有关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B.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消化多种食物
C.胃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大肠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答案】A
【解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详解】
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A正确。
B.胰腺分泌的胰液可消化多种食物,但胰岛素不能消化食物,B错误。
C.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C错误。
D.大肠没有消化,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
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11.(2021·广西贺州·模拟预测)如图中,A、B、C、D依次表示你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XB.YC.ZD.都可以
【答案】B
【分析】
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详解】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所以,X表示淀粉,Y表示蛋白质,Z表示脂肪。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A代表口腔,B代表咽和食道,C代表胃,D代表小肠。
故选B。
12.(2021·广东·鹤山市第二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如下,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A.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B.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C.碘液是否使淀粉变蓝色D.淀粉酶是否能消化碘液
【答案】B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详解】
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清水,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实验中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对照1号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故选B。
13.(2021·江苏南京·七年级期中)下列叙述,不符合合理膳食的是( )
A.每日所摄取食物应多样,以奶类、豆类为主
B.一日三餐,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
C.三餐热量分配约为3:4:3
D.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答案】A
【分析】
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详解】
A.为保证身体健康,提倡居民每天均衡饮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A不合理。
B.一日三餐,间隔时间一般为4- 6小时,B合理。
C.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 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C合理。
D.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D合理。
故选A。
14.(2021·广东梅州·二模)2021年3月中旬,沙尘天气大范围袭击我国北方地区,一些微尘土可能透过层层防护通过人体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答案】C
【解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所以,一些微尘土可能透过层层防护通过人体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旅程”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5.(2017·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③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而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道作用无关。
故选A。
16.(2021·云南昭通·二模)人体呼吸系统中,属于食物与空气共同通道的结构是( )
A.鼻腔B.咽C.喉D.支气管
【答案】B
【分析】
咽是人体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和畅通。消化系统的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咽也是消化系统的结构之一,因此,咽是人体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故选B。
【点睛】
熟记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7.(2021·广西贺州·二模)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示意图。处于B点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肺内气压>大气压
B.肺内气压=大气压
C.肺内气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B卷(人教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人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周末,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