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4688/0-17192277096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4688/0-17192277098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4688/0-17192277098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4688/1-17192277163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4688/1-17192277164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4688/1-17192277164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练习】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考点02 亚洲的自然环境-(考点变式练习)(人教版)
展开例题1 关于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 )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③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④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亚洲地形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故①④叙述正确,②③叙述错误。故选D。
例题2 亚洲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地势平坦,起伏不大D.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答案】D
【解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题技巧提炼】
1、亚洲地势特征:地表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地形特征: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
3、主要地形区:
(1)主要的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2)主要的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西部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3)主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等。
题型二 亚洲的河流
例题1 读亚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反映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 ②地势起伏大,有世界最高峰和陆地最低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④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据图可知,受地势影响,亚洲北部的河流特点是( )
A.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B.自北向南流到印度洋
C.自东向西流到青藏高原D.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答案】1.D 2.A
【解析】1.由图中亚洲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有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和陆地最低的 死海;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选D。
2.由图可以看出,亚洲 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选A。
例题2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发源于北部高原山地,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南部高原山地,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东部高原山地,呈带。
【答案】C
【解析】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这样的地势特点导致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故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选C。
【解题技巧提炼】
1、河流的流向: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分别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外流河:
(1)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2)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3)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恒河、印度河等。
3、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题型三 亚洲的气候
例题1 读亚洲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1-4小题。
1.图中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季风气候最是著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亚洲中部C.亚洲的西部D.亚洲北部
3.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影响是( )
A.降水稳定B.雨热同期C.不易有早涝灾害D.全年高温
4.下列符合A地气候特点是( )
A.AB.BC.CD.D
【答案】1.B 2.A 3.B 4.B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离海远,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2.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故选A。
3.亚洲东部和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水稻的生长,故选B。
4.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少雨,与图中B气候类型相符,故选B。
【解题技巧提炼】
1、亚洲气候总特点:
(1)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成因:
(1)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气候特点和分布地区:
4、季风气候的利弊:
(1)季风气候的特点:
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内陆地区,纬度较高的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纬度较低的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干燥,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偏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东部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南部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流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2)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能使农作物生长旺盛,有利于农业生产。
(3)季风气候的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涝灾,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都和南部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题型四 亚洲之最
例题1 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面关于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B.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D.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
【答案】B
【解析】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如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最低的洼地是位于西亚的死海;世界的“雨极”是位于南亚的乞拉朋齐,故选B。
例题2 下列地理事物,既是亚洲之最又是世界之最的是( )
A.最长的河流—长江B.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
C.最大的湖泊—里海D.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答案】C
【解析】以上地理事物中,既是亚洲之最又是世界之最的C选项,里海是亚洲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但在世界是排名第三;中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在世界排名第三;西西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但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故选C.
【解题技巧提炼】
1、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2、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8844.43米)
3、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4、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淡水湖
5、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半岛
6、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7、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15米)
8、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题型一 亚洲的地势和地形
下面两幅图是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图)和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部低B.南北高,中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
2.两图中字母A表示同一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B.德干高原C.东北平原D.东西伯利亚高原
【答案】1.C 2.A
【解析】1.读图甲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读图乙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低,故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图中字母A表示的是亚洲地势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称号,故A正确,德干高原位于亚洲南部,东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东西伯利亚高原位于亚洲北部,而且也不是亚洲海拔最高的地形区,BCD错误。故选A。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²,是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完成下面3-5小题。
3.80°E经线穿过的亚洲地区自北向南地势的变化特点是( )
A.低—低—高B.低—高—低C.高—低—高D.高—高—低
4.亚洲东部的河流主要注入(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5.分析图,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部高,中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低,四周高D.中部高,四周低
【答案】3.B 4.A 5.D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80°E经线穿过的亚洲地区自北向南地势的变化特点是低一高一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大陆沿30°N自西向东地势变化特,点是低一高一低,沿80°E经线穿过的亚洲地区自北向南地势的变化特点是低一高一低,整体看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受地形、地势影响,由高处向低处流,亚洲东部的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亚洲大陆沿30°N自西向东地势变化特点是低一高一低,沿80°E经线穿过的亚洲地区自北向南地势的变化特点是低一高一低;整体看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下图为亚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恒河平原 大西洋
B.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大西洋
D.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恒河平原 太平洋
7.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 )
A.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B.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D.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答案】6.B 7.A
【解析】6.由图可知,甲是位于西亚苏伊士运河以东的阿拉伯高原;乙是亚洲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丙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以西的印度河 平原;丁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故选B。
7.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三大半岛都以热带气候为主,故选A。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图中自西向东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B.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蒙古高原
C.阿拉伯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D.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印度河平原
9.该图中,从丙地形区向东所反映的地势变化特点是( )
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8.A 9.A
【解析】8.由图可知,图中甲地是位于西亚的伊朗高原,乙是南亚的印度河平原,丙是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故选A。
9.由图可以看出,该图反映出亚洲大陆东西方向地势变化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从丙处开始向东则是西高东低,故选A。
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最长,地形上复杂多样,世界上最高峰和世界陆地最低点都位于亚洲。
题型二 亚洲的河流
读“亚洲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亚洲的河流( )
A.短小而急促B.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从四周向中部流D.均为内流河
11.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
A.黄河B.长江C.叶尼塞河D.恒河
【答案】10.B 11.D
【解析】10.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河流多流程较长,A错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B正确,C错误;亚洲既有内流河,如塔里木河,伏尔加河等,也有外流河,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D错误;故选B。
11.由图可知,黄河、长江注入太平洋,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恒河注入印度洋,故选D。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奔流入海,呈放射状分布,亚洲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但也有少部分注入北冰洋和印度洋。
12.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中间向四周B. 四周向中间
C.西北向东南D.西南向东北
【答案】12.A
【解析】12.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的大河多自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读左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亚洲地势特点是( )
A.西部高中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
14.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15.亚洲东部河流主要注入( )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答案】13.C 14.B 15.A
【解析】13.读图可知,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亚洲北部濒临北冰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北部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东部河流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四周是平原和丘陵。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多数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各地差异明显,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B.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地跨热带、温带、寒带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17.读图,山脉甲、河流乙分别是指( )
A.大分水岭 印度河B.阿尔卑斯山脉 湄公河
C.乌拉尔山脉 恒河D.大高加索山脉 长江
【答案】16.B 17.C
【解析】16.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A正确。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B错误。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故C正确。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D正确。故选B。
17.图中甲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河流乙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的恒河,是印度境内最大的河流,故选C。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亚洲地势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图中甲大洋是( )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19.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
【答案】18.C 19.A
【解析】18.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甲大洋),北部濒临北冰洋(乙大洋),南部濒临印度洋(丙大洋),亚洲没有濒临大西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在边缘的四周,河流呈放射状从中心流向四周,发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A正确、C错误。青藏高原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B错误。很多是自西向东流,自东向西流的很少,D错误。故选A。
亚洲的地势特点总结为三点:1、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居第二位;3、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周低) 。亚洲的河流特点为:由于河流多发源于高山地带,所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亚沿80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亚洲总体地势特点是( )
A.中部低,四周高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南部高,北部低
21.地势特征影响河流流向。下列示意图,大致可以反映亚洲河流流向总体特征的是( )
A.B.C.D.
【答案】20.C 21.A
【解析】20.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低;因此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依据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亚洲地势影响,亚洲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选项中A反映的河流特征是从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题型三 亚洲的气候
运用学习亚洲地理位置和气候的方法,分析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图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A.气候复杂多样B.地中海气候分布广C.热带雨林气候显著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3.关于南美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南部B.位于太平洋东岸C.位于印度洋西岸D.位于亚洲北部
24.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 )
A.气候类型较为单一B.热带气候分布广阔C.高山高原气候为主D.地中海气候较显著
【答案】22.A 23.B 24.B
【解析】22.亚洲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小,热带雨林也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是指非洲的气候特点,故选A。
23.由图可知,赤道穿过南美洲的北部,故A错误。位于太平洋的东岸,位于大西洋的西岸,与亚洲隔太平洋相望,故选B。
24.由图可知,南美洲的气候复杂多样,热带气候分布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高原山地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范围小,故选B。
南美洲北部有有赤道穿过,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世界最湿润的大陆。
读图,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大多发源于亚洲中部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地形多样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D.亚洲南部三大半岛气候类型相同
26.导致图中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答案】25.D 26.B
【解析】25.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A项正确;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B项正确;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C项正确;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项错误。故选D。
26.读图可知,②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多,①位于北冰洋沿岸的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少,因此导致①②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项正确。故选B。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阅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27-29小题。
27.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类型单一B.季风气候显著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亚洲南部三大半岛气候类型相同
28.不同地区,气候各有特点,就年平均气温而言,图中由②到③到①,其年平均气温呈( )
A.先升后降B.升高C.降低D.先降后升
29.影响上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
【答案】27.A 28.C 29.B
【解析】27.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8.读图可知,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气温越低,图中由②到③到①,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29.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三种气候自南向北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三种气候是受纬度位置不同的影响形成的,故选B。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据此解答。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30-32小题。
30.关于亚洲的气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洲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C.从①到④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D.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3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30.B 31.D 32.A
【解析】30.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A不符合题意。亚洲西部有地中海气候分布,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故B符合题意。从①到④地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C不符合题意。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从图中可以看出,②位于青藏高原,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④位于北冰洋沿岸,三地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①地为中南半岛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7月正值其雨季,西南季风带来狂风暴雨天气,故A正确,其余三地一般不会遇到这种恶劣天气,BCD错误。故选A。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亚洲气候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对图中四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冬季温和多雨B.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C.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D.⑨地位于亚洲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4.图中④⑤⑦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 )
A.雨热不同期B.雨热同期C.夏季盛行偏北风D.冬季盛行偏南风
35.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但缺少下列哪些气候类型( )
A.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6.亚欧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受地形的影响D.受洋流的影响
【答案】33.C 34.B 35.C 36.B
【解析】33.①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故A错误。④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故C正确。⑨地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故D错误。故选C。
34.④热带季风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和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富;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少,故选B。
3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一个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大洲,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缺少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亚洲西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故选C。
36.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纬度位置、地形和洋流不是主要原因,故选B。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题型四 亚洲之最
37.亚洲有众多地理之最,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地理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位于亚欧板块上
B.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C.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
D.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答案】37.A
【解析】37.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故A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故B 正确。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故C 正确。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故D正确。故选A。
38.亚洲有众多地理之最。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地理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B.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C.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D.黑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答案】38.D
【解析】38.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故选D。
39.《亚洲雄风》唱道“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歌词中“山”和“河”都是亚洲之最,分别是指( )
A.天山;黄河B.富士山;湄公河C.青藏高原;恒河D.喜马拉雅山;长江
【答案】39.D
【解析】39.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中亚洲最高山脉是喜马拉雅山,最长河流是长江,故D符合题意。
40.下列地理事物既是非洲之最又是世界之最的是( )
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里海D.安第斯山
【答案】40.A
【解析】40.本题考查世界之最的地理事物。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故A正确;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长度位居世界第二,故B排除;里海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属性为“海迹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故C排除;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故D排除。故选A。
一、选择题
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图1为亚洲沿30°N地形剖面图,图2为亚洲沿80°E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1-2小题。
1.从图中可以归纳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距海近,海拔高B.纬度高,海拔高C.四周高,中部低D.中部高,四周低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相比,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A.纬度低,气温高B.临近海洋,地势平坦
C.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多D.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变化大
【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1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低,读图2看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南北低,由此可判断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D。
2.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西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农业不发达。两地地势都跟平坦,都临海洋。所以根据题意选A。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3-5题。
3.“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中亚
4.陆上丝绸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困难有( )
①沙漠广布 ②湿热难耐 ③环境脆弱 ④终年冻土 ⑤多高原高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5.小明想利用看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学之旅,途中所见所闻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有椰林沙滩B.乙地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地居民多信仰基督教D.丁地人民喜食牛羊肉
【答案】3.D 4.D 5.C
【解析】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密集区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是人口稀疏区。故根据题意排除ABC,选D。
4.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穿过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到达欧洲。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D。
5.读图可知,甲是中南半岛,位于热带,有椰林沙滩;乙地是非洲东部,是黑种人的故乡;丙地是西亚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丁地畜牧业发达,人民喜食牛羊肉,故不正确的是C。根据题意排除ABD,选C。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读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6-9小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D.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7.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B.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D.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8.下列关于亚洲河流湖泊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B.长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C.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D.恒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入印度洋
9.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答案】6.B 7.B 8.B 9.D
【解析】6.读图1可得,亚洲地势起伏大,其河流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所以说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是B。
7.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是B。
8.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A正确。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B错误。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C正确。恒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入印度洋。D正确。答案是B。
9.读图可知,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故A正确;亚洲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形复杂多样;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有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地势起伏大,增加了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故B正确;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增加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故C正确;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不会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故D错误。答案是D。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B.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C.地中海气候面积广大D.以热带气候为主
11.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大,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包括( )
①面积广大 ②地跨寒、温、热三带 ③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④地形复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0.A 11.B
【解析】10.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A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西岸,亚洲没有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B错误。亚洲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因此在亚洲分布较小,C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气候为主,D错误。故选A。
11.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大,加剧了气候的复杂程度,①②④正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没有濒临大西洋,受大西洋影响小,④错误。故选B。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图为亚洲位置略图,读图完成下面12-16小题。
12.下列描述与亚洲气候特点无关的是( )
A.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D.海洋性特征显著
13.与亚洲陆地接壤的大洲是( )
A.大洋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
14.亚洲的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体现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为( )
A.中部低,四周高B.东西高,中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南北高,中部低
15.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
A.季风气候B.沙漠气候C.草原气候D.海洋性气候
16.导致①地区人口稀疏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B.交通C.水源D.气候
【答案】12.D 13.B 14.C 15.A 16.D
【解析】12.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海洋性特征显著不是亚洲的气候特点。本题选择与亚洲气候特点无关的一项,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13.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亚洲陆地接壤的是欧洲,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亚洲的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体现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分布在亚洲西部,亚洲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①地区位于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在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过于寒冷,人口稀疏,所以导致①地区人口稀疏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余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17-20小题。
17.图中四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属于常年干旱少雨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8.图中,代表①地气候类型的是( )
A.B.C.D.
19.③处传统民居的特点可能是( )
A.墙薄、窗大,通风散热B.双层竹楼,通风防潮
C.开挖窑洞,就地取材D.墙厚、窗小,隔热防寒
20.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答案】17.C 18.B 19.D 20.B
【解析】17.①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故A错。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B错。.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故C符合题意。④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D错。故选C。
18.①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故A错。B图所示的气候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对。C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C错。D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错。故选B。
1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所以降水稀少,气温差异大,传统民居的特征是墙厚、窗小,隔热防寒,故D符合题意,ABC错。故选D。
20.①、③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①处离海近,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冬暖夏凉、降水均匀;而③离海远、大陆性特征明显,冬冷夏热、降水少,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广、季风气候显著的大陆,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
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22.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B.地形C.土壤D.降水
【答案】21.A 22.D
【解析】21.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全年热量充足,故A正确。甲半岛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但乙和丙不是使用阿拉伯语,三个半岛都不是信仰犹太教,故B错误。乙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由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故C错误。丙半岛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地势是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故D错误。故选A。
22.①表示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多以士坯房为主,平顶,墙体厚,窗户小;②表示的中南半岛因气候湿热,当地民居多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不同,与气温关系小,与地形和土壤无关,故选D。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在复习亚洲自然地理特征时,小明整理了如下图文资料。读甲、乙、丙图,完成下面23-25小题。
23.在分析亚洲地形和地势特点的过程中( )
A.据甲图可知,地势南北低中部高B.据乙图可知,地势起伏不大
C.综合甲乙两图,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综合甲乙两图,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24.亚洲气候成因与特点相对应的是( )
A.西部距海远——季风气候显著B.大江大河多——气候类型多样
C.地势起伏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所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三带气候
25.亚洲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样 ②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水旱灾害频繁 ③南部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盛产水稻 ④中亚水热条件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23.C 24.D 25.A
【解析】23.据甲图可得亚洲地势东西低、中部高,A错误。依据乙图可知,亚洲地势起伏较大,B错误。综合分析甲乙两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正确。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D错误。故选C。
24.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A错误。亚洲的面积广大,大江大河众多,且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与气候类型多样无关,B错误。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C错误。亚洲面积广大,南北所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D正确。故选D。
25.①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亚洲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②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③南部沿海气候湿热,盛产水稻。④中亚的水热条件差,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解答题
26.季风气候显著
(1)亚洲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气候特点冬季盛行_________,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内陆地区,纬度较高的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纬度较低的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_________。夏季盛行_________,偏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东部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南部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流_________。
(3)季风的影响有利影响:季风气候_________,能使农作物生长旺盛,有利于_________。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_____灾害。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_________,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_________。因此,亚洲东都和南部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容易发生_________,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答案】26.(1) 东部 南部
(2) 偏北风 气流干燥,降水较少 偏南风 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3) 雨热同期 农业生产 旱涝 涝灾 旱灾 旱涝灾害
【解析】26.本题以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1)由图可知,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2)读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因此冬季盛行偏北风,气流的特点是干燥,造成降水较少。夏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都是偏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因此气流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3)季风的有利影响: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2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
(1)小刚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
(2)小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小伟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小伟登录网站查阅的②、⑤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⑤相符的是_______,小伟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②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为___________。
(4)小华的收集:图2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
(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气候,⑦为__________气候。
【答案】27.(1)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原 季风
(2) 地形地势不同(⑨地海拔更高) 海陆位置不同(⑤地位于沿海,降水多;⑧地位于内陆,降水少)
(3) 乙 夏
(4)气温
(5)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解析】27.本大题以气候类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成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
(1)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受季风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2)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两地区大致处于同纬度,但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因素,导致海拔差异较大;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⑤地位于沿海,降水多,⑧地位于内陆,降水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
(3)图中②是地中海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甲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乙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少雨,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
(4)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墙壁的厚度主要用于民居保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温的差异。
(5)读图可得,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寒带气候,④为热带季风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⑥是热带雨林气候,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8.北纬40度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北纬40度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北纬40度穿越亚洲和______。穿过的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度,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北纬40度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______(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______,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
(4)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双项选择)
A.晴天多,光照强B.深居内陆,地势低平
C.灌溉水源充足D.劳动力充足
【答案】28.(1) 欧洲 高原、平原 海陆因素
(2) B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3) 帕米尔高原 1000-2000米
(4)AC
【解析】28.本大题以北纬40度沿线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亚洲及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种植条件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
(1)从图中信息可知,北纬40度剖面上有地中海,所以该纬线穿越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以高原、平原为主,图中沿线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2)无花果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不耐寒,不耐涝,原产地中海沿岸;根据无花果的生长条件可知,图中B为地中海气候,最适宜种植无花果,该气候类型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
(3)读图可知,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
(4)棉花喜欢光照充足,水源充足的生长环境,AC符合题意;该区域地势海拔较高,劳动力充足不属于自然条件,排除BD。故选AC。
29.认识亚洲,认识我们的家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来看,________(纬线)从亚洲南部穿过,因此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且_______带(五带)面积广大。
(2)①________山是亚洲与A洲分界线;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西与A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________大陆;北、东、南三面环海,东临D________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其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_______气候区。
(3)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图中②_______山是世界最雄伟的山脉;E________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4)亚洲河流众多,图中③________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亚洲河流大多呈________流向周边的海洋,说明亚洲地势特点:__________。
(5)亚洲岛屿众多,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侧、东南侧,这里处在________火山地震带前沿,地壳极不稳定;B________(国家)因火山频发,有“火山国”称。
【答案】29.(1) 赤道 北温
(2) 乌拉尔 亚欧 太平 季风
(3) 喜马拉雅 青藏
(4) 湄公 放射性 中间高、四周低
(5) 环太平洋 印度尼西亚
【解析】29.本大题以亚洲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纬度位置、五带、分界线、气候、地形、河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1)读图,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之间为寒带。从纬度位置来看,赤道从亚洲南部穿过,因此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且北温带面积广大。
(2)读图,①乌拉尔山是亚洲与A洲分界线,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西与A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北、东、南三面环海,东临D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3)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图中②喜马拉雅山,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最雄伟的山脉;E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4)读图,亚洲河流众多,图中③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亚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水往低处流,说明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亚洲岛屿众多,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侧、东南侧,这里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极不稳定,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B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因火山频发,有“火山国”称。
河流
流 向
特 征
注入海洋
长 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 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太平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 河
自西北向东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地区
气候类型
特点
北冰洋沿岸
寒带苔原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西部的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
广大内陆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024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02 地球仪(B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02 地球仪(B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地球仪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是,5°的夹角B,关于经纬线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甲点的经纬度,判断正确的是,倾斜的铁丝表示的地理事物是,图③中,倾斜的铁丝与赤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02 地球仪(A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02 地球仪(A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字母表示南极点的是,图中m点的经纬度约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专题02 地图(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专题02 地图(含解析),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