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01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02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03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共4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人物描写的区别及其作用;
    学会运用从描写角度赏析文章关键句;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
    考题链接

    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紧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
    B.“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C.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D.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找出选段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知识预热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思考:阅读几个片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描述对象是一个怎样人?你知道是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基础知识
    什么是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人物描写方法
    基本方法可分为5种: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语动心神)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姿态、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 传 “神”,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
    能反映出人物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
    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
    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言的描写,鲜明地展示人物身份和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形象,
    揭示出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透露出人物的心理,
    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
    动作描写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 — 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作用:
    具体生动地再现了某件事的过程,
    刻画人物的性格,
    透露人物的心理,
    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希望和忧虑,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如:喜、怒、哀、乐、惧、秘密和矛盾等。
    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
    透露人物的心理(如:喜、怒、哀、乐、惧 等)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作用:
    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文鉴赏
    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①初中时代,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渣,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排行榜的倒数三位,每科成绩都“渣”得让老师不想承认教过我。但老天爷为人关上一道门时,必然要为其开一扇窗。就因为爱读课外书且喜欢说话,我写的文字被当成范文念给班级同学听,更有几次作文被当成年级范文的经历、这是我得到过的与学习相关的不多的喜悦,它像星光一样散乱微弱,我却把它当成骄阳。
    ②那些日子,我就像哈利·波特坐在看得见自己梦想的镜子前,被自己想象中的虚幻影像迷醉着,痴迷于写作,忘记除了作文,还有别的学业。
    ③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暴击,其冲击力度,至今想来,还隐隐有牙痒之感。
    ④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场作文大赛,为全县中学生作文大赛选拔人才和作品。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⑤比赛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⑥但班里的气氛却并不浓烈,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出差了,班主任对班级的写作情况不够了解,他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去参加作文比赛。那几个人的成绩在班上算是靠前的,但论作文没一个能令我服气。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⑦作文比赛在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从全校选出的上百个作文达人,春风满面地去参加比赛。礼堂外,我坐立不安,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远处由喧哗到安静的赛场,还尽量装得若无其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时间可以过得如此缓慢。
    ⑧我在礼堂对面的篮球架和花台之间晃悠着,甚至想去搞几个马蜂窝扔过去,或在不远处扔个石子搞个什么响动,但我都没干。周围太空旷,作案之后是跑不掉的。被抓住了,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
    ⑨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冲出校门。但我的眼睛,似乎已丢落在礼堂里了,不论走在哪里,眼前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以至于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红烧肉,也被我无视了。
    ⑩那晚,我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不搞出点什么就心绪难平。我撕掉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将它们点燃,险些惹出一场火灾。一向粗心的妈妈都看出了我的反常——我毁的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这表现跟生无可恋的绝望者很像。
    ⑪她苦口婆心地问了半天,我挤牙膏似的道出原委,并且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文了,反正也不受待见。
    ⑫妈妈笑了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予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这是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你今天的表现,很像前者……”
    ⑬我若有所思,没继续烧书,也没放弃作文,而是凭记忆把礼堂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写下来,卡着时间不翻资料,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作文来。
    ⑭星期一我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斧正。他当时正在为自己出差没来得及安排作文比赛名单,致使本班竞赛颗粒无收而大为光火。看着我的作文,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于我而言,这比得了奖还开心。
    ⑮事后回想,我的被忽视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优秀到不容忽视的地步,那我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努力、期末,我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从班级53名上升到17名!
    ⑯生活中一次经历或已云消雾散,而那次成长足以让我铭记于心,感怀不已。谁的青春不失落,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选文有改动)
    思考:选文⑭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思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鬼和小商人
    【丹麦】安徒生
    从前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他住在一间顶楼里,什么也没有;同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商人,住在第一层楼上,拥有整幢房子。一个小鬼就跟这个小商人住在一起,因为在每个圣诞节的前夕,他总能得到一盘麦片粥吃,里面还有一大块黄油!
    有一天晚上,学生从后门走进来,给自己买点蜡烛和干奶酪。小商人和他的太太对他点点头,祝他晚安,学生也点了点头,接着他忽然站着不动,读起包干奶酪的那张纸上的字来了,这是从一本旧书上撕下的一页纸,本来是一部很旧的诗集。
    “这样的书多得是!”小商人说,“你只要给我三个铜板,就可以把剩下的全部拿去。”
    “谢谢,”学生说,“请你给我这本书,把干奶酪收回去吧。把一整本书撕得乱七八糟,真是罪过。你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过就诗说来,你不会比那个盆子懂得更多。”
    这句话很没有礼貌,特别是用盆子作比,小鬼很生气,但是小商人大笑起来,学生也大笑起来。
    黑夜到来了,店铺关上了门。这时小鬼就拿起小商人太太的舌头,因为她在睡觉的时候不需要它。只要把这舌头放在屋子里的任何物件上,这物件就能讲起话来。
    小鬼把舌头放在那个装报纸的盆里。“有人说你不懂得诗是什么东西,”他问,“这话是真的吗?
    “我当然懂,”盆子说,“诗是印在报纸上补白的东西,可以随便剪掉不要。我相信,我身体里的诗比那个学生多得多;但是对小商人来说,我不过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盆子罢了。”
    于是小鬼再把舌头放在一个咖啡磨上。哎唷!咖啡磨简直成了一个话匣子了!他又把舌头放在一个黄油桶上,然后又放到钱匣子上——它们的意见都跟盆子的意见一样。
    “好吧,我要把这意见告诉那个学生!”于是小鬼就静悄悄地走上学生所住的那间顶楼,小鬼从门锁孔里朝里面偷看,他瞧见学生正在读他从楼下拿去的那本破书。
    这房间里是多么亮啊!那本书里冒出一根亮晶晶的光柱。它扩大成为一根树干,变成了一株大树。它长得非常高,它的枝丫还在学生的头上向四面伸展开来。每片叶子都很新鲜,每朵花儿都是一个美丽的面孔:脸上的眼睛有的乌黑发亮,有的蓝得分外晶堂。每一个果子都是一颗明亮的星。此外,房里还有美妙的歌声和音乐。
    嗨!这样华丽的景象是小鬼从没有想到过的,他踮着脚尖站在那儿,望了又望,直到房里的光灭掉为止。“这真是美丽极了!”小鬼说。“这真是出乎我的想象之外!我倒很想跟这学生住在一起哩。
    接着他很理智地考虑了一下,叹了一口气:“这学生可没有粥给我吃!”所以他仍然回到小商人家里。他回来得正是时候,因为盆子几乎把太太的舌头用烂了:它已经把这一面身子装的东西全都讲完了,正打算翻转身来把另一面再讲一通。正在这时候,小鬼来了,把舌头拿走还给了太太。整个的店都五体投地地佩服盆子,后来店老板晚间在报纸上读到艺术和戏剧批评文章时,它们都相信这是盆子的意见。
    但是小鬼再也没有办法安安静静地坐着听它们卖弄学问了。只要顶楼上一有灯光射出来,他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他不得不爬上去,把眼睛贴着那个小钥匙孔朝里面望。他胸中起了一种豪迈的感觉,就像我们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旁边一样。他不禁凄然泪下!跟学生一起坐在那株树下该是多么幸福啊!
    秋风从阁楼的圆窗吹进来。天气变得非常冷了。只有当顶楼上的灯灭了和音乐停止了的时候,小鬼才开始感觉到冷,这时他就颤抖起来,爬下楼梯,回到他那个温暖的角落里去了。那儿很舒服安适!圣诞节的粥和一大块黄油来了--这时他体会到小商人是他的主人。
    半夜,小鬼被一阵可怕的敲击声惊醒了,外面有人在大喊大叫。守夜人在吹号角,整条街上都是一片火焰。小商人的太太连忙扯下耳朵上的金耳环塞进衣袋,小商人则忙着去找他的股票,女佣人跑去找她的黑绸披风——因为她没有钱再买这样一件衣服。每个人都想救出自己最好的东西。他几步就跑到学生的房里。学生正泰然自若地站在一个窗子面前,眺望着对面房子里的火焰。小鬼把放在桌上的那本奇书抢过来,塞进自己的小红帽里。现在这一家的最好的宝物总算救出来了!所以他就赶快逃跑,一直跑到屋顶上。他坐在那儿,对面那幢房子的火光照着他——他双手抱着那顶藏有宝贝的帽子。现在他知道他的心真正向着谁了。
    等到火被救熄以后,等到他的头脑冷静下来以后——【A】
    思考:品读下列句子,结合加点词,分析描写的作用。
    (1)他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他不得不爬上去,把眼睛贴着那个小钥匙孔朝里面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当顶楼上的灯灭了和音乐停止了的时候,小鬼才开始感觉到冷,这时他就颤抖起来,爬下楼梯,回到他那个温暖的角落里去了。那儿很舒服安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描写的答题格式及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运用了XX描写(具体的描写手法)+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
    解题思路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
    1.分析人物描写方法。下列选项中与示例的人物描写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
    A.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
    B.两句一行,大概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五猖会》中的父亲)
    C.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中的范爱农)
    D.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猫》中的“我”)
    2.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紧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
    B.“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C.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D.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3.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辨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3)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4)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A.语言 动作 语言 神态B.心理 神态 语言 肖像
    C.心理 动作 语言 神态D.心理 肖像 语言 神态
    4.对下面句子描写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外貌描写)
    B.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动作描写)
    C.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语言描写)
    5.下面句子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误的是( )
    A.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语言描写)
    B.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环境描写)
    C.老罗朝着小嘎子招手,小嘎子赶紧蹬小瓮,爬大缸,翻上墙头。(动作描写)
    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神态描写)
    6.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描写。
    A.语言B.动作描写C.神态
    7.“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描写。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几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B.“糟糕!”我心里暗喊一声,这下准要坏事。
    C.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D.爸爸若有所思地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9.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10.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文章中此段对于刘姥姥的刻画采用了( )的描写手法。( )
    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
    【答案】B
    “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是刘姥姥说的话,运用的是语言描写。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老王》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找出选段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枣儿红
    钟读花
    (1)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2)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3)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4)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5)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
    (6)祖母这样的跑动,要到“落枣”结束。直到她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在家中,才停止劳作。
    (7)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8)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9)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迈着小脚跑动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
    (10)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11)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12)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4.围绕“秋枣”,本文主要记叙了祖母的哪些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角度任选其一,赏析文中画线句。
    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3)(4)两段写后邻家的老婆婆,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庄巧真。
    ②庄巧真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亲的。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待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里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⑪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⑫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18.感知全文,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主动请缨,执教山村→____________________→村民铺路,真情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全文,谈谈“我”为何认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篇选文让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你身边最“美”的老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人物描写作用赏析
    第玖讲
    学习目标

    了解人物描写的区别及其作用;
    学会运用从描写角度赏析文章关键句;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
    考题链接

    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紧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
    B.“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C.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D.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找出选段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知识预热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思考:阅读几个片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描述对象是一个怎样人?你知道是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片段一的外貌描写得知这个人美丽狠毒、俗气虚荣,声音大的特点;
    通过片段二的语言描写看出这个人善于逢迎、狡黠机变、八面玲珑,称赞林黛玉标致、不俗 讨贾母欢心。有上述信息可知该描述对象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知识链接

    基础知识
    什么是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人物描写方法
    基本方法可分为5种: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语动心神)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姿态、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 传 “神”,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
    能反映出人物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
    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
    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言的描写,鲜明地展示人物身份和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形象,
    揭示出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透露出人物的心理,
    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
    动作描写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 — 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作用:
    具体生动地再现了某件事的过程,
    刻画人物的性格,
    透露人物的心理,
    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希望和忧虑,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如:喜、怒、哀、乐、惧、秘密和矛盾等。
    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
    透露人物的心理(如:喜、怒、哀、乐、惧 等)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作用:
    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文鉴赏
    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①初中时代,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渣,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排行榜的倒数三位,每科成绩都“渣”得让老师不想承认教过我。但老天爷为人关上一道门时,必然要为其开一扇窗。就因为爱读课外书且喜欢说话,我写的文字被当成范文念给班级同学听,更有几次作文被当成年级范文的经历、这是我得到过的与学习相关的不多的喜悦,它像星光一样散乱微弱,我却把它当成骄阳。
    ②那些日子,我就像哈利·波特坐在看得见自己梦想的镜子前,被自己想象中的虚幻影像迷醉着,痴迷于写作,忘记除了作文,还有别的学业。
    ③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暴击,其冲击力度,至今想来,还隐隐有牙痒之感。
    ④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场作文大赛,为全县中学生作文大赛选拔人才和作品。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⑤比赛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⑥但班里的气氛却并不浓烈,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出差了,班主任对班级的写作情况不够了解,他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去参加作文比赛。那几个人的成绩在班上算是靠前的,但论作文没一个能令我服气。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⑦作文比赛在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从全校选出的上百个作文达人,春风满面地去参加比赛。礼堂外,我坐立不安,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远处由喧哗到安静的赛场,还尽量装得若无其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时间可以过得如此缓慢。
    ⑧我在礼堂对面的篮球架和花台之间晃悠着,甚至想去搞几个马蜂窝扔过去,或在不远处扔个石子搞个什么响动,但我都没干。周围太空旷,作案之后是跑不掉的。被抓住了,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
    ⑨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冲出校门。但我的眼睛,似乎已丢落在礼堂里了,不论走在哪里,眼前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以至于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红烧肉,也被我无视了。
    ⑩那晚,我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不搞出点什么就心绪难平。我撕掉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将它们点燃,险些惹出一场火灾。一向粗心的妈妈都看出了我的反常——我毁的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这表现跟生无可恋的绝望者很像。
    ⑪她苦口婆心地问了半天,我挤牙膏似的道出原委,并且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文了,反正也不受待见。
    ⑫妈妈笑了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予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这是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你今天的表现,很像前者……”
    ⑬我若有所思,没继续烧书,也没放弃作文,而是凭记忆把礼堂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写下来,卡着时间不翻资料,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作文来。
    ⑭星期一我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斧正。他当时正在为自己出差没来得及安排作文比赛名单,致使本班竞赛颗粒无收而大为光火。看着我的作文,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于我而言,这比得了奖还开心。
    ⑮事后回想,我的被忽视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优秀到不容忽视的地步,那我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努力、期末,我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从班级53名上升到17名!
    ⑯生活中一次经历或已云消雾散,而那次成长足以让我铭记于心,感怀不已。谁的青春不失落,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选文有改动)
    思考:选文⑭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结合文本 “眼角、眉梢渐漾出了笑意”是对语文老师的神态描写,“点头”“伸出手摸摸我的头”是对语文老师的动作描写。分析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xx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形象、心情、情感)。“看着我的作文”“点头”“漾出了笑意”“摸摸我的头”写出了老师对“我”作文的肯定,也从侧面烘托出“我”作文写得好,表达的情感是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喜爱。
    【答案】
    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我”作文的肯定(或侧面烘托“我”作文写得好),表现了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喜爱。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思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详解】
    根据具体语境分析,首先指出描写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眼巴巴”分析,采用了神态描写,结合“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分析,“眼巴巴”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达出外婆对“我”的依赖之情。
    【答案】
    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的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小鬼和小商人
    【丹麦】安徒生
    从前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他住在一间顶楼里,什么也没有;同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商人,住在第一层楼上,拥有整幢房子。一个小鬼就跟这个小商人住在一起,因为在每个圣诞节的前夕,他总能得到一盘麦片粥吃,里面还有一大块黄油!
    有一天晚上,学生从后门走进来,给自己买点蜡烛和干奶酪。小商人和他的太太对他点点头,祝他晚安,学生也点了点头,接着他忽然站着不动,读起包干奶酪的那张纸上的字来了,这是从一本旧书上撕下的一页纸,本来是一部很旧的诗集。
    “这样的书多得是!”小商人说,“你只要给我三个铜板,就可以把剩下的全部拿去。”
    “谢谢,”学生说,“请你给我这本书,把干奶酪收回去吧。把一整本书撕得乱七八糟,真是罪过。你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过就诗说来,你不会比那个盆子懂得更多。”
    这句话很没有礼貌,特别是用盆子作比,小鬼很生气,但是小商人大笑起来,学生也大笑起来。
    黑夜到来了,店铺关上了门。这时小鬼就拿起小商人太太的舌头,因为她在睡觉的时候不需要它。只要把这舌头放在屋子里的任何物件上,这物件就能讲起话来。
    小鬼把舌头放在那个装报纸的盆里。“有人说你不懂得诗是什么东西,”他问,“这话是真的吗?
    “我当然懂,”盆子说,“诗是印在报纸上补白的东西,可以随便剪掉不要。我相信,我身体里的诗比那个学生多得多;但是对小商人来说,我不过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盆子罢了。”
    于是小鬼再把舌头放在一个咖啡磨上。哎唷!咖啡磨简直成了一个话匣子了!他又把舌头放在一个黄油桶上,然后又放到钱匣子上——它们的意见都跟盆子的意见一样。
    “好吧,我要把这意见告诉那个学生!”于是小鬼就静悄悄地走上学生所住的那间顶楼,小鬼从门锁孔里朝里面偷看,他瞧见学生正在读他从楼下拿去的那本破书。
    这房间里是多么亮啊!那本书里冒出一根亮晶晶的光柱。它扩大成为一根树干,变成了一株大树。它长得非常高,它的枝丫还在学生的头上向四面伸展开来。每片叶子都很新鲜,每朵花儿都是一个美丽的面孔:脸上的眼睛有的乌黑发亮,有的蓝得分外晶堂。每一个果子都是一颗明亮的星。此外,房里还有美妙的歌声和音乐。
    嗨!这样华丽的景象是小鬼从没有想到过的,他踮着脚尖站在那儿,望了又望,直到房里的光灭掉为止。“这真是美丽极了!”小鬼说。“这真是出乎我的想象之外!我倒很想跟这学生住在一起哩。
    接着他很理智地考虑了一下,叹了一口气:“这学生可没有粥给我吃!”所以他仍然回到小商人家里。他回来得正是时候,因为盆子几乎把太太的舌头用烂了:它已经把这一面身子装的东西全都讲完了,正打算翻转身来把另一面再讲一通。正在这时候,小鬼来了,把舌头拿走还给了太太。整个的店都五体投地地佩服盆子,后来店老板晚间在报纸上读到艺术和戏剧批评文章时,它们都相信这是盆子的意见。
    但是小鬼再也没有办法安安静静地坐着听它们卖弄学问了。只要顶楼上一有灯光射出来,他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他不得不爬上去,把眼睛贴着那个小钥匙孔朝里面望。他胸中起了一种豪迈的感觉,就像我们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旁边一样。他不禁凄然泪下!跟学生一起坐在那株树下该是多么幸福啊!
    秋风从阁楼的圆窗吹进来。天气变得非常冷了。只有当顶楼上的灯灭了和音乐停止了的时候,小鬼才开始感觉到冷,这时他就颤抖起来,爬下楼梯,回到他那个温暖的角落里去了。那儿很舒服安适!圣诞节的粥和一大块黄油来了--这时他体会到小商人是他的主人。
    半夜,小鬼被一阵可怕的敲击声惊醒了,外面有人在大喊大叫。守夜人在吹号角,整条街上都是一片火焰。小商人的太太连忙扯下耳朵上的金耳环塞进衣袋,小商人则忙着去找他的股票,女佣人跑去找她的黑绸披风——因为她没有钱再买这样一件衣服。每个人都想救出自己最好的东西。他几步就跑到学生的房里。学生正泰然自若地站在一个窗子面前,眺望着对面房子里的火焰。小鬼把放在桌上的那本奇书抢过来,塞进自己的小红帽里。现在这一家的最好的宝物总算救出来了!所以他就赶快逃跑,一直跑到屋顶上。他坐在那儿,对面那幢房子的火光照着他——他双手抱着那顶藏有宝贝的帽子。现在他知道他的心真正向着谁了。
    等到火被救熄以后,等到他的头脑冷静下来以后——【A】
    思考:品读下列句子,结合加点词,分析描写的作用。
    (1)他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他不得不爬上去,把眼睛贴着那个小钥匙孔朝里面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当顶楼上的灯灭了和音乐停止了的时候,小鬼才开始感觉到冷,这时他就颤抖起来,爬下楼梯,回到他那个温暖的角落里去了。那儿很舒服安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是对小鬼的心理描写。“爬”“贴”“望”是对小鬼的动作描写。“硬要”是必要须,一定要的意思。“不得不”是必须如此的意思。强调他必须去看那个学生读诗的场景,无法抗拒。两种描写方法结合这两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鬼去偷看学生读诗时的情态,强调了诗歌中的美好意境对他的吸引。
    (2)“颤抖”“爬下”“回到”是对小鬼的动作描写。“那里很温暖”是对小鬼的心理描写。“只有……才”表达的是当学生不再读诗时,小鬼无法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好,回到了现实当中,所以觉得寒冷。于是他回到商人给他提供的小角落,觉出那里的舒服安适。说明小鬼从诗歌的美好意境当中回到了现实,现实是舒服安适的,而诗中呈现的那些美好只是暂时的。暗示了文章主旨:精神最终被物质打败。
    【答案】
    (1)运用对小鬼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硬要”“不得不”是必须的意思,强调了诗对小鬼的吸引,说明学生才是真正懂诗的人。
    (2)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只有……才开始”表现了小鬼从诗歌美妙的意境里重新回到现实,也暗示了物质的吸引最终战胜了精神世界的美好。
    知识拓展
    描写的答题格式及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运用了XX描写(具体的描写手法)+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
    解题思路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
    1.分析人物描写方法。下列选项中与示例的人物描写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
    A.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
    B.两句一行,大概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五猖会》中的父亲)
    C.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中的范爱农)
    D.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猫》中的“我”)
    【答案】D
    A.“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是“我”的心中所想,为心理描写;
    B.根据“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C.根据“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
    D.根据“怒气冲天”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根据“拿起”“追过去打”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D。
    2.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紧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
    B.“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C.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D.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
    【答案】D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环境描写;
    D.心理描写。故选D。
    3.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辨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3)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4)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A.语言 动作 语言 神态B.心理 神态 语言 肖像
    C.心理 动作 语言 神态D.心理 肖像 语言 神态
    【答案】D
    (1)由“心里”可判断是心理描写。
    (2)由“老”“脏”“满脸皱纹”可判断是肖像描写。
    (3)由“谢我”可判断是语言描写。
    (4)由“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判断是神态描写。故选D。
    4.对下面句子描写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外貌描写)
    B.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动作描写)
    C.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语言描写)
    【答案】A
    A.“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是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不是外貌描写。故选A。
    5.下面句子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误的是( )
    A.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语言描写)
    B.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环境描写)
    C.老罗朝着小嘎子招手,小嘎子赶紧蹬小瓮,爬大缸,翻上墙头。(动作描写)
    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神态描写)
    【答案】A
    A.根据句中的“忐忑不安地想”可知,引号内的内容是“她”心中所想,所以是心理描写,不是语言描写。故选A。
    6.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描写。
    A.语言B.动作描写C.神态
    【答案】BC
    根据句子中的“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严肃”可知对鲁迅运用了神态描写;从“按”“叹”可知对鲁迅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BC。
    7.“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描写。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
    【答案】ABC
    由句中“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的内容,可知采用了神态描写;
    由句中“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的内容,可知采用了动作描写;
    由句中“笑着说”的内容可知,采用了语言描写;故选ABC。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几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B.“糟糕!”我心里暗喊一声,这下准要坏事。
    C.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D.爸爸若有所思地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答案】D
    ABC.三项属于心理描写;
    D.属于语言描写;故选D。
    9.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答案】C
    A.结合“塞”等内容可知,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
    B.“要到夜里!”是妈妈说的话,故用了语言描写。
    C.“那我饿了!”是八儿的语言描写;“要哭的样子”是神态描写。
    D.“眼睛可急红”是神态描写。故选C。
    10.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文章中此段对于刘姥姥的刻画采用了( )的描写手法。( )
    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
    【答案】B
    “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是刘姥姥说的话,运用的是语言描写。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老王》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找出选段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老王带病给我送香油、鸡蛋。
    12.不能。“镶嵌”一词夸张地描绘出老王因病身体极差,行动不灵活,身体僵直的状态。而“站立”一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3.语句:“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和他身体极差的状况,为下文写老王的死作铺垫。
    【解析】
    1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概括的把握。方法: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人物是老王;结合“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可知,事件是他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
    1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某个词语,将形成的新句子与原句进行比照,通过比较,体会恰当与否,分析原因,从而理解词语的作用。“镶嵌”本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这里用“镶嵌”,意在表现老王站在门框里,无法动弹;“镶嵌”一词写出了老王生命垂危、身体僵直的状态,暗示他将不久于人世。而“站立”太一般,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3.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如“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以看出这是肖像描写,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作者用极为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老王病情严重,瘦得可怕,令人担心的样子。突出老王知恩图报的善良品行,也为下文写老王的死做了铺垫。
    秋枣儿红
    钟读花
    (1)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2)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3)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4)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5)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
    (6)祖母这样的跑动,要到“落枣”结束。直到她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在家中,才停止劳作。
    (7)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8)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9)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迈着小脚跑动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
    (10)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11)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12)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4.围绕“秋枣”,本文主要记叙了祖母的哪些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角度任选其一,赏析文中画线句。
    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3)(4)两段写后邻家的老婆婆,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答案】
    14.守枣(护枣,拾枣,蒸枣分给孩子们吃),送枣,晒枣,留枣让家人围而食之(冬日分枣给家人吃)。
    15.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致地刻画出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满足、幸福)。修辞手法:比拟(或比喻),把祖母扭动的脚步比作季节的舞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脚步的轻快,流露出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满足、幸福)。
    16.写出了老婆婆的宽容(大方、大度),淳朴(友善、质朴);与下文祖母送枣一事形成呼应(衬托、照应),体现了淳朴人情的普遍存在(或“送枣的习俗”、“怀念家乡的淳朴人情”,只答到“思念家乡”不给分。)。
    17.B
    【分析】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本文以家乡的枣为线索,第(5)段,结合“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可知写祖母忙碌看枣、拾枣,蒸枣分给孩子们吃;第(7)段,结合“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可知写祖母愉快送枣;第(10)段,结合“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可知写祖母专注晒枣;第(11)段,结合“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可知写全家人幸福吃枣。据此概括作答。
    1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运用的是动作描写,“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是神态描写;结合“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可知,写出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体现祖母的大方、质朴和善良,具有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手法角度看,把“祖母扭动的脚步”比作“季节的舞蹈”,运用的是比拟(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脚步的轻快的特点,表现了祖母送枣时愉悦、自豪和幸福之情。据此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作答。
    16.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3)(4)两段写后邻家的老婆婆,从内容上看,叙写我们打枣和后邻家的老婆婆送“落枣”,写出了老婆婆及乡邻们间的那种宽容、淳朴的人性美;从写法上看,这一内容与下文祖母将枣送完邻里,还要送亲戚的事形成呼应,充分展现了淳朴人情的普遍存在,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有误。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我”思念家乡,怀念家乡淳朴人情的种种情感。并不是“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故选B。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庄巧真。
    ②庄巧真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亲的。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待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里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⑪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⑫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18.感知全文,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主动请缨,执教山村→____________________→村民铺路,真情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全文,谈谈“我”为何认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篇选文让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你身边最“美”的老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 听从劝告,决定回城 深受感动,教师返校
    19.示例:因为这是用心铺就的充满深情的路,既包含着乡亲们的感恩、尊师之情,又蕴含着女教师立志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让学生走出大山的奉献之心。
    20.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种选择比作缠绕在一起的乱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教师面对抉择时矛盾纠结的心理。(语言赏析主要从修辞的角度去鉴赏,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
    21.动作描写;这句话运用“围、仰、拉、拽、哭”等一系列动词,细致传神地描绘了孩子们挽留老师的场景,表现了孩子对老师的不舍之情。
    22.示例: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美的天使(用比喻)。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我们,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有了您,大地才充满春意,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分析】
    18.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接着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一个情节往下,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用八个字分别进行归纳概括。题干中所给的第一个情节“主动请缨,执教山村”对应的是第一、二段的内容;“村民铺路,真情送别”对应的是七至九段的内容;所以根据第三至六段内容概括出女教师听从了父母和朋友的劝告,作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所以第二个情节为:听从劝告,决定回城;从第十、十一段概括出女教师在临行前,看到乡亲们为她铺路,感动流泪,最终在离开后的第三天,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立志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所以第四个情节为:深受感动,教师返校。
    1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当女教师要离开时,山村的村民没有做过多的挽留,反而是表示理解,为了感谢她三年的奉献修这条路,这条路满含着村民的感激的心,充满深情,它是对女教师立志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奉献精神的认可,所以作者这么认为。
    20.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回到城里”和“继续在山村支教”这两种选择比作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老师选择的困难。
    2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这句话是动作描写,通过“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用充满画面感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不舍,不希望老师离开的情形。
    2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美丽”意思是好看;漂亮。“美丽”可以用来形容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的一切事物。“老师”是传授学术、文化、技艺的人。结合选文中庄巧真老师的形象特征,可知教师都是奉献型的人、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她们就像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像花骨朵一般的学生,她们可能没有好看的外形却依然美得像天使。用知识普照我们,用知识滋润我们,就像美的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使大地充满春意,绿草如茵,繁华似锦!
    相关学案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16讲:暑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16讲:暑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版+解析),共6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刻画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15讲:神魔小说——《西游记》(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15讲:神魔小说——《西游记》(学生版+解析),共5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主题与艺术特色,经典情节,火眼金睛识人物,各有来历辨背景,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11讲:有效劝诫——《诫子书》(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11讲:有效劝诫——《诫子书》(学生版+解析),共4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逐句翻译,古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9讲:人物描写作用赏析(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