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发射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在太空“会师”,下列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组装箭体
B. 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C. 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
D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重要部段粘贴保温层
2. 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是
A. 铜B. 氩C. 氯D. 贡
3. 爱护水资人人有责,以下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4. 生活中“富硒苹果”“高钙牛奶”中的“硒”和“钙”是指
A. 元素B. 单质C. 原子D. 分子
5. 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 燃烧匙B. 试管C. 滴瓶D. 烧杯
6. 2023年六五环境日,我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是
A. 稀有气体B. C. D.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加热液体
C. 量取水时读数D. 称量氯化钠固体
8. 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B. 加食盐水C. 加肥皂水D. 闻气味
9.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二氧化硫B. 高锰酸钾C. 氢氧化钠D. 氧气
10. 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刘在给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 试管口向上倾斜B. 用外焰加热
C. 先预热,再对准液体下方加热D. 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11. 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B. 锌原子的质量为68.38g
C. 锌离子核外有四层电子D. 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12. 柳州市“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不恰当是
A. 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
C.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D.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13. 对下列物质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
14. 请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2B. 氯化铁:FeCl2
C. 碳酸钠:Na2CO3D. 氢氧化钠:Na(OH)2
15. 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下列是某学生参与的家庭制作螺蛳粉的几道工序,其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食盐用作调味品B. 用水清洗螺蛳
C. 用大米制作成米粉D. 用竹笋制作成酸笋
16.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物质分类B. 空气成分
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D. 原子的结构
17. 下列反应中对应的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
B. 氧化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18. 萨罗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氧化物B. 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9. 化学课程培养核心素养,体现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20. 某同学误将少量当成加入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代表氯酸钾,d代表氯化钾
B. 时刻开始产生
C. 时刻,开始分解,从时刻起开始分解
D. 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其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元素_______。
(2)5个磷原子_______。
(3)氮气分子_______。
(4)亚铁离子_______。
(5)硫酸铵_______。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 ②活性炭 ③氖气 ④酒精 ⑤明矾
(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2)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_______。
(3)可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是_______。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______。
(5)可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_。
23. 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其中亚运会火炬的燃料是“绿色”甲醇,之所以称其为“绿色”,是因为该甲醇的制备过程“零增碳”,即从生产甲醇到燃烧甲醇,产生、消耗的二氧化碳实现完全中和。甲醇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_______种化合物。
(2)反应前的原子个数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原子个数。
(3)二氧化碳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24. 2022年6月,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展了相关工作。
(1)航天员呼吸需要氧气,电解水就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一种方法。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2)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并将氧气罐集成到“飞天”舱外航天服上,氧气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3)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主要反应的原理是,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4)空间站内多余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米,“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
(2)B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4处棉球的大小完全相同。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C和D均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C为课本中的实验装置,D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点燃。
①写出C装置中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②D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D装置与C装置比较,D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填一条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根据下图的元素周期表回答问题:
(1)质子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_(选填“易得”或“易失”)电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氢元素和钠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
(3)氟离子()的电子数是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和Si ②B和Mg ③Al和Si ④F和Cl
27.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
(2)“混合加热室”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3)“电解室”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写元素符号)。
(4)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5)循环使用的物质即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具有的物质。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可选装置A(试管口未放棉花),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能收集到较纯净的。
(3)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5)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导管口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6)用装置F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将块状二氧化锰放在有孔隔板上,从U形管左边的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29.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某班学生对氯气的制取、性质、用途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任务一:制取氯气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任务二:氯气的性质
小明用图一装置探究氯气的漂白性:
实验步骤:
Ⅰ.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
Ⅱ.再通入干燥的,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
①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小颖根据查阅的资料信息,补充做了以下实验,请填写实验步骤和现象的空白处,从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③小明同学认为,上图一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任务三:小星用图二装置探究氯气的助燃性
实验步骤:
Ⅰ.用锌粒和稀硫酸在C装置中制取氢气;
Ⅱ.先_______,然后再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反思】将燃着的氢气导管伸入装满氯气的集气瓶D中,观察到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小星发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集气瓶D瓶口上方有大量白雾,你认为产生的白雾可能是哪种物质:_______。
五、计算题
30. 我国科研团队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化学式为)和脂肪酸。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
(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计算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葡萄糖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g甲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发射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在太空“会师”,下列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组装箭体
B 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C. 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
D.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重要部段粘贴保温层
【答案】B
【解析】
A、组装箭体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涉及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重要部段粘贴保温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 铜B. 氩C. 氯D. 贡
【答案】B
【解析】
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铜的元素符号表示为Cu,故A错误;
B、氩的元素符号表示为Ar,故B正确;
C、氯的元素符号表示为Cl,故C错误;
D、Hg的元素名称为汞,故D错误;
故选:B。
3. 爱护水资人人有责,以下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图示为腐蚀品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禁止烟火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国家节水标志,选项符合题意;
D、图示为有毒品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生活中“富硒苹果”“高钙牛奶”中的“硒”和“钙”是指
A. 元素B. 单质C. 原子D. 分子
【答案】A
【解析】
生活中“富硒苹果”“高钙牛奶”中的“硒”和“钙”通常指的是元素。
故选A。
5. 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 燃烧匙B. 试管C. 滴瓶D. 烧杯
【答案】C
【解析】
A、燃烧匙可以用于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可用于给少量的物质加热,并且能够直接被加热,不符合题意;
C、滴瓶不能用于加热,符合题意;
D、烧杯可用于给液体加热,不过需要在底部垫上石棉网,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2023年六五环境日,我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是
A. 稀有气体B. C. D.
【答案】C
【解析】
A、稀有气体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D、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加热液体
C. 量取水时读数D. 称量氯化钠固体
【答案】A
【解析】
A、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操作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故选项操作错误;
C、给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操作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该注意“左物右码”,故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A。
8. 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B. 加食盐水C. 加肥皂水D. 闻气味
【答案】C
【解析】
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故选项错误;
B、硬水和软水加食盐水都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故选项正确;
D、硬水和软水都是无气味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二氧化硫B. 高锰酸钾C. 氢氧化钠D. 氧气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由Na、O、H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刘在给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 试管口向上倾斜B. 用外焰加热
C. 先预热,再对准液体下方加热D. 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A、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不会破裂,不符合题意;
B、外焰温度高,用外焰加热,试管不会破裂,不符合题意;
C、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再对准液体下方集中加热,试管不会破裂,不符合题意;
D、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匀,试管破裂,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11. 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B. 锌原子的质量为68.38g
C. 锌离子核外有四层电子D. 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A、由左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容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正确;
B、周期表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是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指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C、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容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阳离子,锌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锌离子,电子层数变为3,错误;
D、周期表示意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是中子数,错误。
故选A。
【点睛】
12. 柳州市“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 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
C.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D.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答案】A
【解析】
A、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会增加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做法不恰当;
B、提倡骑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做法恰当;
C、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可减少空气污染,做法恰当;
D、提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可以节约能,保护环境,做法恰当;
故选:A。
13. 对下列物质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
【答案】B
【解析】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A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B正确;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C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D错误;
故选:B。
14. 请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2B. 氯化铁:FeCl2
C. 碳酸钠:Na2CO3D. 氢氧化钠:Na(OH)2
【答案】C
【解析】
A、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MgO,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氯元素化合价为﹣1,其化学式为:FeCl3,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碳酸根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Na2CO3,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氢氧根化合价为﹣1,其化学式为:NaOH,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下列是某学生参与的家庭制作螺蛳粉的几道工序,其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食盐用作调味品B. 用水清洗螺蛳
C. 用大米制作成米粉D. 用竹笋制作成酸笋
【答案】D
【解析】
A、食盐用作调味品,是利用食盐的咸味,味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用水清洗螺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用大米制作成米粉,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竹笋制作成酸笋,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6.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物质分类B. 空气成分
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D. 原子的结构
【答案】A
【解析】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正确;
B、空气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为78%,氧气为21%,其他气体为1%,不是按质量计算,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错误;
D、在原子结构中,质子在原子核内,错误。
故选A。
17. 下列反应中对应的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
B. 氧化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8. 萨罗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氧化物B. 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图可知,萨罗的化学式为C13H10O3,萨罗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萨罗的化学式为C13H10O3,萨罗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6×3)=156:48=13:4,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萨罗的化学式为C13H10O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3+1×10+16×3=21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C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萨罗的化学式为C13H10O3,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9. 化学课程培养核心素养,体现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A说法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是必须添加催化剂,也可以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故B说法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故C说法正确;
D、地球上水资有限,要爱护水资,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浪费,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减少对水资的破坏,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0. 某同学误将少量当成加入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代表氯酸钾,d代表氯化钾
B. 时刻开始产生
C. 时刻,开始分解,从时刻起开始分解
D. 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其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图可知:b的质量比a的质量少,且b比a先减少,说明b是高锰酸钾,a是氯酸钾。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有氧气生成,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断的增加,t2时刻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开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的质量开始增加,所以d是氯化钾,故A说法正确;
B、由A分析可知,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有氧气开始产生,故B说法正确;
C、由A分析可知,b高锰酸钾,a是氯酸钾,t1 时刻, KMnO4 开始分解,从 t2 时刻起 KClO3 开始分解,故C说法正确;
D、由A分析可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起催化作用的物质为二氧化锰,其质量随着高锰酸钾的反应不断增大,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元素_______。
(2)5个磷原子_______。
(3)氮气分子_______。
(4)亚铁离子_______。
(5)硫酸铵_______。
【答案】21.
22.
23.
24.
25.
【解析】
【小问1】
根据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钠元素可表示为:Na;
【小问2】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5个磷原子表示为:5P;
【小问3】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氮气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氮气分子表示为N2;
【小问4】
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亚铁离子表示为:;
【小问5】
硫酸铵中为-2价,为+1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其化学式为:。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 ②活性炭 ③氖气 ④酒精 ⑤明矾
(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2)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_______。
(3)可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是_______。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______。
(5)可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_。
【答案】22. ③ 23. ①
24. ④ 25. ⑤
26. ②
【解析】
【小问1】
氖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③;
【小问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①;
【小问3】
酒精可用于皮肤表面消毒,故选④;
【小问4】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在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故选⑤;
【小问5】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吸附剂,故选②。
23. 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其中亚运会火炬的燃料是“绿色”甲醇,之所以称其为“绿色”,是因为该甲醇的制备过程“零增碳”,即从生产甲醇到燃烧甲醇,产生、消耗的二氧化碳实现完全中和。甲醇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_______种化合物。
(2)反应前的原子个数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原子个数。
(3)二氧化碳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答案】23. 3##三
24. 等于 25. 分子构成不同
26. 甲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解析】
【小问1】
由图可知,乙为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丙、丁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3化合物;
【小问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原子个数等于应后的原子个数;
【小问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小问4】
由图可知,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4. 2022年6月,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展了相关工作。
(1)航天员呼吸需要氧气,电解水就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一种方法。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2)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并将氧气罐集成到“飞天”舱外航天服上,氧气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3)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主要反应的原理是,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4)空间站内多余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米,“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24.
25.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6. 钠元素、氯元素(或)
27. ①. 过滤 ②.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2】
氧气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大小不变;
【小问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O,生成物中含氧元素,故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Na、Cl;
【小问4】
“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均是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分离;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
(2)B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4处棉球的大小完全相同。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C和D均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C为课本中的实验装置,D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点燃。
①写出C装置中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②D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D装置与C装置比较,D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填一条即可)。
【答案】(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2)②③处棉球不变色,①处棉球比④处棉球先变红(合理即可)
(3) ①.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②. 测定结果更准确(合理均可)
【解析】
【小问1】
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小问2】
氨气不能使干燥的棉球变色,氨气和水反应形成的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不断运动,运动到湿润的棉球,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够时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可观察到①④会变红,②③不变红,又因为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①先变红,④后变红,所以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②③处棉球不变红,①处棉球比④处棉球先变红;
小问3】
①C装置中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D装置与C装置比较,D装置为密闭装置,所以此时不会有五氧化二磷逸出,因此不会造成污染,更加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根据下图的元素周期表回答问题:
(1)质子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_(选填“易得”或“易失”)电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氢元素和钠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
(3)氟离子()的电子数是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和Si ②B和Mg ③Al和Si ④F和Cl
【答案】26. ①. 硫 ②. 易得 ③.
27. 质子数##核电荷数
28. 10 29. ①④
【解析】
【小问1】
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16的是硫元素,因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质子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硫;硫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为2、8、6,最外层有6个电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符号,所以硫离子的符号为。
【小问2】
由元素的定义: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知氢元素和钠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小问3】
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所以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因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可知氟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氟离子,所以氟离子的电子数为10。
【小问4】
①C和Si位于同一族,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此选项正确;
②B和Mg不位于同一族,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
③Al和Si不位于同一族,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
④F和Cl位于同一族,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此选项正确;
故选①④。
27.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
(2)“混合加热室”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3)“电解室”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写元素符号)。
(4)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5)循环使用的物质即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具有的物质。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27. 二氧化锰(合理即可)
28. 物理变化 29.
30.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1.
【解析】
【分析】该流程中,MnO2和 KOH 在混合加热室受热熔化,得到MnO2和 KOH 的熔融物。MnO2和 KOH 的熔融物在氧化室内和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生成K2MnO4等。K2MnO4等在电解室内反应生成 KOH 、H2和KMnO4。
【小问1】
图中流程中的氧化物有MnO2,其名称为:二氧化锰;H2O,其名称为:水;
【小问2】
在混合加热室中,MnO2和 KOH 在混合加热室受热熔化,得到MnO2和 KOH 的熔融物,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
K2MnO4和H2O在电解室内反应生成 KOH 、H2和KMnO4,反应物中,K2MnO4中的 Mn 为+6价,H2O中的 H 为+1价;生成物中,KMnO4中的 Mn 为+7价,H2中的 H 为0价,氧元素和钾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不变。因此,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Mn 、 H ;
【小问4】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小问5】
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由流程图可得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KOH ,故填: KOH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可选装置A(试管口未放棉花),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能收集到较纯净的。
(3)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5)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导管口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6)用装置F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将块状二氧化锰放在有孔隔板上,从U形管左边的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答案】28. 试管 29. ①.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 C
30. 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31. 有较大气泡从集气瓶瓶口冒出
32. b 33.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
【小问1】
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小问2】
实验室制取 O2 可选装置A(试管口未放棉花),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即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排空气法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选用装置C排水法能收集到较纯净的 O2 ;
【小问3】
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小问4】
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有较大气泡从集气瓶瓶口冒出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小问5】
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氧气应从导管口b端通入;
【小问6】
用装置F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将块状二氧化锰放在有孔隔板上,从U形管左边的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与装置B相比,该装置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进入U形管,使U形管内液面上升到有孔隔板以上,与固体试剂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U形管上半部分聚积,使U形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有孔隔板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故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9.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某班学生对氯气的制取、性质、用途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任务一:制取氯气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任务二:氯气的性质
小明用图一装置探究氯气的漂白性:
实验步骤:
Ⅰ.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
Ⅱ.再通入干燥的,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
①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小颖根据查阅的资料信息,补充做了以下实验,请填写实验步骤和现象的空白处,从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③小明同学认为,上图一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任务三:小星用图二装置探究氯气的助燃性
实验步骤:
Ⅰ.用锌粒和稀硫酸在C装置中制取氢气;
Ⅱ.先_______,然后再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反思】将燃着的氢气导管伸入装满氯气的集气瓶D中,观察到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小星发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集气瓶D瓶口上方有大量白雾,你认为产生的白雾可能是哪种物质:_______。
【答案】 ①. 二氧化锰+浓盐酸氯气+氯化锰+水 ②.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 ③. 盐酸 ④. 不褪色 ⑤.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⑥. 检验氢气的纯度 ⑦. ##氯化氢
【解析】
任务一: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任务二:
实验步骤:
Ⅰ.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Ⅱ.再通入干燥的 Cl2 ,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
①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能得到的结论是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②补充做的一个实验可以是:将少量盐酸滴到有色布条上,布条不褪色,说明稀盐酸不具有漂白性,从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③氯气 (Cl2)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上图一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任务三:
实验步骤:Ⅰ.用锌粒和稀硫酸在C装置中制取氢气;
Ⅱ.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再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反思]
将燃着的氢气导管伸入装满氯气的集气瓶D中,观察到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小星发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集气瓶D瓶口上方有大量白雾,产生白雾的可能原因是:燃烧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即产生白雾的物质可能是氯化氢。
五、计算题
30. 我国科研团队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化学式为)和脂肪酸。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
(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计算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葡萄糖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g甲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30.
31. 40%
解: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是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甲烷的质量是
答: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葡萄糖含碳元素质量与甲烷中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解析】
【小问1】
C6H12O6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小问2】
根据“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进行计算,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12+16×6=180。故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0%;
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进行计算
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是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甲烷的质量是。
A
化学观念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
科学思维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组成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爱护水资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少量_______滴到有色布条上
布条_______(选填“褪色”或“不褪色”)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A
化学观念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
科学思维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爱护水资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少量_______滴到有色布条上
布条_______(选填“褪色”或“不褪色”)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广西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共8页。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柳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共4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