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化学九上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上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共15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地球上的淡水资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 C.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不断被蒸发 D.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使大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答案】B。【解析】A.地球上水很少,但是合理使用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故A错误;B.地球上的淡水资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是将来水资危机的原因。故B正确;C.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是自然现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与水危机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B。2.三里是一座缺水城镇,我们应像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C.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D.水资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答案】C。【解析】A.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城市污水中含有很多有工业和生活污水,如果不经净化处理就排放,会产生污染,所以要经过净化后才可以排放;故B正确。C.只含一种物质则为纯净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则为混合物。泉水虽然外观清澈透明,但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并非纯净物;故C不正确。D.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很多地方处于水资短缺的状态,所以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故D正确。故选:C。3.科学家在研究地下水时发现,处于地下深处两个矿物层中的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态的胶状体,呈仅几个分子厚度的水膜,黏度也大为增加,下列有关“果冻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与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D.它的分子间没有间隔【答案】C。【解析】A.分子是不断运动,故A错误;B.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态的胶状体,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故B选项错误;C.它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是决定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分子间有间距是分子的性质,故D选项错误;故选:C。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烧碱 B.生石灰 C.紫铜 D.高锰酸钾【答案】B。【解析】A.烧碱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紫铜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5.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 )A. B. C. D.【答案】D。【解析】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奇数),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R2Ox和RClx,并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公式,可列出以下两个方程式:2y+16x=m,y+35.5x=n。联立这两个方程,并解得x=故选:D。6.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尽管地球上拥有大量的水,但是“水荒”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图示是禁止吸烟的标志,故A错误;B.图示是循环使用的标志,故B错误;C.图示是节约用水的标志,故C正确;D.图示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故D错误。故选:C。7.用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微观模拟图是( )A. B. C. D.【答案】A。【解析】A.此图表示为化合物的微观模拟图,选项正确;B.此图表示为单质的微观模拟图,选项错误;C.此图表示为混合物的微观模拟图,选项错误;D.此图表示为单质的微观模拟图,选项错误;故选:A。8.过滤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A.过滤时需用铁架台固定漏斗,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B.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C.过滤时需用烧杯盛放液体,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D.过滤时不需要进行加热,无需使用酒精灯,故选项正确。故选:D。9.自来水厂使用了活性炭净化水,其主要作用是( )A.燃烧以制蒸馏水 B.吸附色素和异味 C.使硬水变软水 D.杀灭细菌【答案】B。【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而不是燃烧以制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而不是使硬水变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而不是杀灭细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0.血红蛋白是一较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已知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为( )A.1 B.2 C.3 D.4【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68000×0.33%÷56≈4。故选:D。11.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2O B.2O2 C.2H2O D.H2O2【答案】B。【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A.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B.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选项正确;C.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错误;D.H2O2可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12. “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使用一次性餐具,注意公共卫生 B.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C.监管工业废水、废气须达标排放 D.实行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答案】A。【解析】A.使用一次性餐具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资,同时产生的废弃塑料制品还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这一理念,但符合题意;B.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既达到了资的综合利用,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这一理念,但不符合题意;C.监管工业废水、废气须达标排放可以有效防治水污染与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但不符合题意;D.实行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既能节约资,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符合这一理念,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答案】C。【解析】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制取蒸馏水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4.河水净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明矾 B.Y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 D.河水经该流程净化后变为纯水【答案】D。【解析】A.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所以X可以是明矾,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Y可以是活性炭,选项说法正确;C.沉降和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选项说法正确;D.河水经过图示中的净化后,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水仍然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答案】C。【解析】A.活性炭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用于消毒。故A错误;B.蒸馏水中缺少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故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C.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和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和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C正确;D.煮沸过程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会转化为沉淀,煮沸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故D错误。故选:C。16.小金在实验室完成了两个有关“水变化”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电解水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两个实验变化前后分子种类都改变 D.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答案】B。【解析】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水的沸腾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错误;D.b管中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B。17.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A.酒精 C2H5OH B.汞 Ag C.干冰 H2O D.大理石 CaO【答案】A。【解析】A.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说法正确;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俗名为干冰;化学式为:CO2,说法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说法错误;故选:A。18.已知一个N2O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氮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则 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A。【解析】一个N2O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一个N2O3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个N2O3分子的质量﹣1个N2O分子的质量)×;1个氮原子的质量为:(1个N2O分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kg;1个氮原子的质量为:kg;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故选:A。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9.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1)A试管生成的气体是 H2 (写化学式),当A试管中收集到10mL气体时,B试管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 5 mL,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2)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答案】(1)H2,5,水氢气+氧气;(2)氢元素和氧元素。【解析】(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是:H2,当A试管中收集到10mL气体时,B试管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mL,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2)电解水实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1)H2,5,水氢气+氧气;(2)氢元素和氧元素。20.今年国庆假期,小慧同学从旅游地庐山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她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仪器原本不干净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活性炭 ,该过程主要是 物理 变化;(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 硬水 水,液体D经过操作③得到的蒸馏水是 纯净物 物;(4)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某种氯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ClO2 .也可以通过 蒸馏 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5)按新《水质检测标准》,从所取水样中检测出含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 D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6)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洗菜水浇花等 .【答案】(1)过滤;引流;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仪器原本不干净;(2)活性炭;物理;(3)硬水;纯净物;(4)ClO2;蒸馏;(5)D;(6)洗菜水浇花等。【解析】(1)由净水过程可知,操作①是固液分开,名称是过滤,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可能的原因较多,例如: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仪器原本不干净等;(2)由于活性炭有吸附性,在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是物理变化;(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硬水,液体D经过操作③得到的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4)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此氧化物是ClO2,蒸馏是最彻底的净水方法,可以得到纯净水;(5)因为只知道水中含有氮、磷、钠,而不知道它们是以分子、原子还是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这里的氮、磷、钠就理解为氮元素、磷元素和钠元素即可;(6)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由很多,例如:淘米水浇花或洗衣服的水拖地等.故答案为:(1)过滤;引流;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仪器原本不干净;(2)活性炭;物理;(3)硬水;纯净物;(4)ClO2;蒸馏;(5)D;(6)洗菜水浇花等.21.如果用“”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如图是构成某些气体的粒子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回答(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 CGH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有 EF ,(3)属于化合物的有 D 。【答案】(1)CGH (2)EF (3)D。【解析】(1)属于混合物的有CGH,(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有EF,(3)属于化合物的有D;故答案为:(1)CGH (2)EF (3)D22.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碳元素 C ; ②3个钾原子 3K ; ③4个氮分子 4N2 ;④钠离子 Na+ ; ⑤氢气 H2 ;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O 。【答案】①C;②3K;③4N2;④Na+;⑤H2;⑥O。【解析】①碳元素的符号为C,故填:C;②3个钾原子就是在钾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K;③4个氮分子就是在氮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4,故填:4N2;④钠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Na+;⑤氢气的化学式为H2,故填:H2;⑥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填:O。23.水是生命之.请回答下列对水进行研究的有关问题.(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l%,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有 AD .(填序号)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含SO2、NO2废气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吸附 ,该作用是 物理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3)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4)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要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方法 加热煮沸 .(5)“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关于水资的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C A.建立工厂污水处理系统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D.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答案】(1)AD;(2)过滤;吸附;物理;(3)肥皂水; (4)加热煮沸; (5)AC。【解析】(1)A.工业废水中含有酸、碱、重金属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所以错误.B.含SO2、NO2的废气会形成酸雨,流入江河后,会污染水体,处理后排放可避免水污染,所以正确.C.含磷洗衣粉水的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则可避免,所以正确.D.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残留物能随水流入江河,会造成水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可能污染水体,所以错误.(2)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质,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说明是硬水.(4)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采用的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5)A.建立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故A说法正确;B.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故B说法错误;C.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故C说法正确;D.水中动植物的生长有时会造成水体污染,应加以控制,但不需要控制所有水中动植物的生长,故D说法错误;答案:(1)AD;(2)过滤;吸附;物理;(3)肥皂水; (4)加热煮沸; (5)A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8分)24.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利用如图1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漏斗 ,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操作②选用 活性炭 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是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肥皂水 ,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大量垢状物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 蒸馏 (填操作③的名称)可以将该硬水软化。(4)在如图2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实验时冷凝管进水的方向 b (填a或者b),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水暴沸 ,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 加热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H2↑+O2↑ 【答案】(1)过滤;漏斗;引流。(2)活性炭;物理。(3)肥皂水;蒸馏。(4)b;防止水暴沸;加热煮沸。(5)2H2O2H2↑+O2↑。【解析】(1)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漏斗;引流。(2)操作②选用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故填:活性炭;物理。(3)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大量垢状物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蒸馏可以将该硬水软化。故填:肥皂水;蒸馏。(4)实验时冷凝管进水的方向b,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水暴沸,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加热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b;防止水暴沸;加热煮沸。(5)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2H2O2H2↑+O2↑。25.小伟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小颗粒泥尘,使其沉淀(或吸附沉降)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玻璃棒 ,其作用是 引流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防止液体溅出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答两点即可);(3)经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纯水。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 ,理由是 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 。【答案】(1)吸附小颗粒泥尘,使其沉淀(或吸附沉降); 玻璃棒;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2)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不正确;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解析】(1)明矾在水中能吸附小颗粒泥尘,使其变大,有利于沉降;在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既能保护滤纸又能防止液体溅出;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有利液体流出,加快过滤,防止液体溅出;(2)过滤后如果滤液仍浑浊,说明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时的水仍然属于混合物,因为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答案:(1)吸附小颗粒泥尘,使其沉淀(或吸附沉降); 玻璃棒;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2)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不正确;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26.同学们在商场、酒店等公共场合经常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公共场合常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消毒.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请计算:(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 C2H4O3 ,相对分子质量是 76 .(2)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是 2:4:3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6:1:12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C2H4O3;76;(2)2:4:3;6:1:12;(3)63.2%。【解析】(1)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其化学式是C2H4O3,其相对原子质量是(12×2)+(1×4)+(16×3)=76,故填:C2H4O3;76;(2)过氧乙酸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是2:4: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填:2:4:3;6:1:12;(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3.2%;故填:63.2%.五、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27. 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且能供给呼吸,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号所指方向为生成物,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1)A物质的名称为 过氧化氢溶液 。(2)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4)请写出B物质的另一种用途: 供给呼吸 。【答案】(1)过氧化氢;(2)氢气+氧气水;(3)分解反应;(4)供给呼吸。【解析】(1)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且能供给呼吸,所以B是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水,D是氢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物质的名称为过氧化氢溶液;(2)反应③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3)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4)B物质的另一种用途:供给呼吸。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2)氢气+氧气水;(3)分解反应;(4)供给呼吸。六、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8分)2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B ,表示纯净物的是 ACD ,表示单质的是 CD ,表示化合物的是 A .【答案】B,ACD,CD,A。【解析】A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故填:B,ACD,CD,A.29.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由 四 种元素组成.(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 19 个,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2 .(3)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7% .【答案】(1)四;(2)19;9:2(3)6.7%。【解析】(1)由“摇头丸”的化学式C12HxO2N可知,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四;(2)由题意,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 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则12×12+1×x+16×2+14=209,x=19.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C12HxO2N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6×2)=9:2;故答案为:19;9:2.(3)C12H19O2N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6.7%.故答案为: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