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读第①段,读第②段,读第④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6
小问号是校记者团的小记者。这一天,他跟着哥哥参加了湖北省广播电台关于“端午节”主题的采、组、编、发稿的工作小结会。开会前,哥哥递给他一张“记者基本功”练习单,让他一边练习,一边等开会。
【会前自练】读下面新闻稿,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10分)
一、晨讯:“zhòu( )出yún( )田夜绩麻”这是我们对过去乡村生活的印象,现在当你来到兴隆镇,一定会大吃一惊。这里的农民早就放下 chú( )头,在搭起的百里水zhài( ), léi( )起鼓,划起桨……船上的扯起hóulóng( )喊号子,岸边的齐声nà( )喊在助威。他们脚下的龙舟像灵活的水蛇。这可不是他们在 duànliàn( )身体,而是在集训。因为,端午节他们将代表兴隆县参加四川省龙舟大赛。
每日一字:根据提示,推想这个字。并用它组两个词。(3分)
形声字。左边表意,表示它是糯米食品;右边表声,还表示它是古时用来祭祀祖宗的食品。它又叫角黍,中国端午节有吃这种食物的习俗。
这个字是 ;用它组词 和 。
【工作汇报】
二、开会了。大家把自己的工作一一进行汇报。采编一组采编的方向是“中国名著”。她们编写了文章《名著中的端午》。大家开始讨论这篇稿子。
名著中的端午
①四大名著当中,提及端午最多者,当推《红楼梦》。《红楼梦》从习俗、美食到节礼,都让人感到大户人家的端午就是“壕”。每到端午,贾府就会购置大量的名贵香料,用来制作香袋;第28回,元春打发太监来贾府给众人赏赐端午节礼,其中,赏赐给宝玉、宝钗、黛玉以及“三春”的节礼中都有宫扇和红麝香珠。红麝香珠是用麝香加入一些其他配料做成的红色珠串,和香袋一样,都属于用香料制作而成的节礼。第31 回“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蒲艾簪门(见左图),虎符系臂”,这八个字说得很简单,但其中涵盖的内容却很丰富。这里面的“蒲”就是蒲草,外形呈剑状,端午期间挂在门上起镇宅、辟邪作用。“艾”就是 。簪门,就是插在门上。将蒲艾插在门上,蕴含着驱邪避秽的意思。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此处是指画有虎图案的布。端午节这天,人们把虎符戴在孩子们的手臂上,用来避邪护身。
②《水浒传》第12回,写杨志被发配至大名府。“不觉光阴迅速,又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书中蕤宾节便是端午节。作者还把宋代京城的端午盛况渲染得淋漓尽致:“盆插绿艾,瓶栽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五年级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4 页)③而到了《西游记》里,端午节更是随唐僧师徒的脚步,走出国门,来到了毗邻西天的朱紫国,而且过得有模有样,丝毫不亚于京都长安。患病的国王不无深情回忆道:“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朕与嫔后都在御花园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
④《三国演义》当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端午的章节。但细心之人,也不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来。第71回,写曹操率军出征,路过蔡文姬家时,见壁上悬有曹娥的碑文图轴。也许大家会问,这与端午有什么关系呢?据《后汉书列女传》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旴,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可见,曹娥是为追寻因公溺亡的父亲,才跳江自尽。因此,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和伍子胥之外,自然也撇不开孝女曹娥。
1.读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壕”是网络用语,联系上下文,推想它的含义。(推想过程2分,表达正确1分)
2.读第①段。观察“蒲艾”字形,想想“艾”的意思。仿照对“蒲”的介绍,介绍“艾”。(1分+1 分 +1分)
“艾”就是 。
3.读第②段。这一段中提到的哪些植物和美食,直到如今,仍然可以在端午见到?(5分)
、 、 、 、
4.读第③段。和第②段比,这一段多了哪个端午习俗?(2分)
5.读第④段。对“曹娥为追寻因公溺亡的父亲,跳江自尽”的行为,你怎么看?(1分+2分)
观点:
理由:
三、采编二组走南闯北,编写的是介绍各地过端午的风俗。大家也对这个稿子进行了讨论。
南北龙舟赛,百里不同风
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全国多地都会举办龙舟比赛,其中南北龙舟赛风格迥异。
南方人赛龙舟快得千篇一律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属于广东人的“龙舟DNA”觉醒了!大大小小的水面上,龙舟队风雨无阻地训练、比赛,队员们手起桨落、喊声震天,真的很燃!
据介绍,广东许多地区对端午龙舟比赛十分重视,哪怕人在外省,甚至在国外,到了端午期间,都得提前回来练习龙舟。有网友调侃,你叫广东人早上六点起来喝早茶,他不一定来,但是你叫他来练龙舟,他可能5点就到了。
在广东,赛龙舟通常被称作“扒龙舟”,负责划桨的队员则被叫作“扒手”。不同于其他省市在大江大河里千帆竞技,广东的龙舟赛有在海里举行的,也有在狭窄的河道里举行的。其中以佛山叠滘的比赛最为惊险刺激,堪称广东扒龙舟的顶流。在叠滘观看扒龙舟比赛,经常能看到“扒手”们掌控约25米长的龙舟,在约8米宽的水面上完成弹射起步、漂移过弯、急刹“掉头”等高难度动作。网友戏称,龙舟赛是广东人自己的水上F1。
广东龙舟看叠滘,湖南龙舟看怀化。怀化人对龙舟赛有多热爱呢?据麻阳黄泥溪村龙船协会会长介绍,在当地,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划龙舟必须要回家。早在去年,怀化麻阳5 支龙舟队,就因逆水行舟30公里参赛登上热搜。由于本地没有比赛点,龙舟又不方便运输,这5支龙舟队不得不在大雨中逆流而上,划向上游的比赛点参赛。据介绍,当天他们一共划了七八个小时。沿途村民自发接待,他们把点燃的香烟、盛好的饭菜送到队员手上……最终5
五年级语文试卷 第2 页(共4页)支龙舟队顺利参赛。
北方人赛龙舟划得五花八门
北方人赛龙舟不是划着划着人落水了,就是划着划着船沉了。“古人诚不欺我,北方人果然不善水战”!
放眼全国的龙舟比赛,大家的比赛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哈尔滨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开发“冰上龙舟”;新疆则发明“旱地龙舟”,比赛在马路上举行,龙舟不在水里划,而是装上轮子在地上跑。看来比赛确实很真实,没有一点水分。
至于已经被网友笑了一年的辽宁龙舟队,则是“横扫千军”就是不走直线。在去年的一场龙舟比赛中,辽宁朝阳队在直线赛道上不走寻常路,一个转弯直接撞向了隔壁沈阳队,被撞得改变了方向的沈阳队则冲向了另外两支队伍,共同上演了一场别样的“同舟共济”。
1.这篇通讯有两个小标题,读小标题,完成后面练习。
①用抓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只抄不改不给分)(4分)
②这篇稿子是在褒南方贬北方吗?写下你的观点,写清楚理由。理由不少于二点。(4分)
观点:
理由1:
理由2:
2.读一读,注意带点的字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分)
(网络语)真的很燃 点燃的香烟 (网络语)扒龙舟的顶流 逆流而上
3.文章中两处画线句子是动态描写句,挑选其中一句,说说运用了动态描写,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表现特点2分;突出情感2分。)
4.作者的语言风趣幽默。完整摘抄两个能体现这种风格的句子。(4分)
①
②
【学习好稿】
四、主编推荐大家读一篇稿子,读完讨论。
为什么大家要纪念屈原
老年的屈原,在江南一带流放,也在此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公元前283年,楚国已经山河破碎,屈原忧心忡忡,仰天长叹。
江边有位渔夫认出了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何落到这个地步?”
屈原说出了著名的金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我才被放逐啊。”
渔父说:“世上的人都肮脏,你为何不推波助澜使那泥水更浑浊呢?大家都喝醉了,为什么不能与他们痛饮美酒随波逐流呢?为什么要如此与众不同,最后落了个被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因为自己爱干净啊。刚洗完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尽衣服上的泥土。怎能让清白的身躯去接触污浊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鱼腹中,也不愿蒙上尘埃。”
渔夫听完屈原的解释之后,笑一笑就划船走了。
他边走边唱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说:人要适应环境,水清就洗头,水脏就洗脚,心态很重要,不能一根筋。
五年级语文试卷 第3 页(共4页)屈原随后写了一篇〈怀沙〉,在汨罗江怀沙而死了。
战国时期四分五裂,还没有明确的家国观念。在秦国实施变法的商鞅是卫国人;帮助吴国大破楚国的伍子胥是楚国人。不管在哪片土地,能为百姓谋福祉就好。可屈原就是至死都不离开楚地。
以前不懂为何屈原要如此“一根筋”,如今算是明白了他的无奈与可敬之处。越是身处万难之地,越不能低头折节;就算无可奈何,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明白了屈原,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梅兰竹菊,也就明白了什么是忠贞不渝的爱国。1.读下面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
A.屈原说:“因为自己爱干净啊。刚洗完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尽衣服上的泥土。怎能让清白的身躯去接触污浊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鱼腹中,也不愿蒙上尘埃。”
①屈原说的“爱干净”,表面是说 ;实际是说 。(2分)
②在屈原看来,如果现实环境没有办法保持高洁,他只能以死明志。这可以从 这句中看出来。(1分)
③屈原对高洁的追求是非常坚定的。这可以从“刚洗完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尽衣服上的泥土。”一句中的 、 、 等词感受到。(3分)
④从屈原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将①②③的答案整理,进行作答)(2分)
B.渔夫听完屈原的解释之后,笑一笑就划船走了。(1分+1分+1分)
①渔夫划船走不是因为他要去打鱼,而是他认为
②临走他“笑一笑”的原因是
③渔夫代表着 一群人。
2.下面是关于梅兰竹菊的一些诗句。结合这些诗句,说说屈原和梅兰竹菊有哪些相似之处?
(三处,一处1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题画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3.作者写伍子胥和商鞅的例子想说明什么?屈原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里?(1分+2分)
【病稿修改】(三处错误)(3分)
五、小结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副主编拿出一篇病稿,让大家改一改,以提高专业素养。请你用修改符号也改一改吧。(三处错误)
端午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端午节是纪念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所以说屈原很有才貌。
【练手写稿】(30分+3分)
六、参加完湖北省广播电台关于“端午节”主题的工作小结会,小问号感慨良多。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向大家介绍端午节。请你结合这张试卷中关于端午节的资料,以《端午节——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之前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请把字写工整规范。
五年级语文试卷 第4 页(共4 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