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8102/0-17192966231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8102/0-17192966232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8102/0-17192966232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8102/1-17192966295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8102/1-17192966296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8102/1-17192966296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专项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点专练(人教版)
-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4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5祖国的首都—北京-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6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8“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一 自然环境特征
例题1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珠江、南海、东海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D.长江、东海、渤海
2.河流对乙地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供水源②水运便利③易发水灾④诱发暴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B 2.A
【解析】1.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江”是指长江,“海”是指黄海、东海。故选B。
2.长江对上海的有利影响:①提供水源和②水运便利。长江对上海的不利影响:③易发水灾和④诱发暴雨。故选A。
例题2 读“我国某区域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主要为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本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为 。
(2)图中阴影所示三大区域中,位于长江沿线的是 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3)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其他两大区域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
(4)武汉市是 行政中心,交通便利。连接武汉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干线①是 线。
【答案】(1) 南方 油菜
(2) 汉江生态经济带 上海
(3)临海,交通便利
(4) 湖北省 京广
【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主要为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本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为油菜,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合作的地区,位于长江沿线的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临海,多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4)武汉市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该城市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连接武汉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干线①是京广线。
【解题技巧提炼】
位置与范围
1、位置
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范围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①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②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位置的重要性:
位于江海交汇之地,
(1)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3)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自然环境
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 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2)气候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河湖众多— 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④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⑤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①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灌溉水源
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
②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雨季蓄存雨水,全年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①上游:水量较小、河道狭窄,河流落差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谁能发电;以及提供城市用水。
②下游:地势地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题型二 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
例题1 在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战略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尤为重要。下列有关三大战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EPA的签署,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
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同城效应
C.武汉市连接南北,可通过京九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
D.汉江生态经济带比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的优势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C
【详解】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称为“CEPA”,这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A正确;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的人们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了同城效应,B正确;武汉市位于京广线,并没有位于京九线上,C不正确;从图示来看,汉江生态经济带有煤、铁、磷等矿产资源,弥补了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不足之处,故是优势条件,D正确。故选:C
例题2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2-3小题。
2.剪纸所示的景观主要分布在( )
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
C.内蒙古高原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
3.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答案】2.D 3.B
【解析】2.图示景观是“小桥流水”江南水乡的特色景观,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故选D。
3.沟壑纵横,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景观形成的条件,A错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是江南水乡形成的条件,B正确;地形封闭,排水不畅是指平原洼地地形,C错误;江南水乡,地势低平,没有山河相间分布,D错误;江南景观的形成与区域气候、地形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缓慢,分支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的出行方式为乘船。故选B。
【解题技巧提炼】
(一)地位: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二)核心城市—— 上海
特点:1、是我国 最大 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综合性 工业城市。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辐射带动 作用。
同城效应:借助发达的 高速铁路 和 高速公路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 同城效应 ”。
(三)文化特色
1、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等;
2、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3、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4、(简答)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题型一 自然环境特征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当晚,钱塘江畔,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激情碰撞,尽显“中国式浪漫”。下图为杭州位置示意和杭州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杭州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A.浙B.苏C.沪D.闽
2.钱塘江( )
A.注入渤海B.有明显汛期C.有结冰期D.冬季断流
3.亚运会的举办可以( )
①缩小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差异②促进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③加快承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④改变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A 2.B 3.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杭州所在省浙江省简称浙,A正确。苏是江苏省的简称,沪是上海市的简称,闽为福建省的简称,B、C、D错误,故选A。
2.由图可知,钱塘江注入东海,A错误。钱塘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有明显的汛期,无结冰期,无断流现象,B正确,C、D错误,故选B。
3.亚运会的举办可以促进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加快承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②③正确。不能缩小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差异和改变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①④错误,C正确,故选C。
题型二 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
长江流域地域差异显著,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数据产业耗电大、占地广,设备降温需求高,需要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某互联网公司拟在长江流域建设大数据中心,下列城市最合适的是( )
A.南昌B.武汉C.南京D.贵阳
5.读上海市产业结构图,推测下列产业中适合上海发展的是( )
A.制糖工业B.金融贸易C.造纸工业D.有色冶金
【答案】4.D 5.B
【分析】4.贵阳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势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可以节省设备降温成本;而且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布局大数据产业,D正确;南昌、武汉、南京夏季气温较高,ABC错误。故选D。
上海适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以金融、贸易等行业为主,B正确;上海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缺乏,劳动力成本较高,不适宜发展制糖、造纸、有色冶金工业,ACD错误。故选B。
“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数据有序引导到西部进行处理。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是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可以减少在当地建造占地多、能耗大的数据中心。读长江三角洲范围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东数西算”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面临的( )
A.人口稠密B.水运繁忙C.资源紧张D.旅游落后
7.河流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有( )
①水力发电②内河航运③工业用水④生活用水⑤搬运泥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答案】6.C 7.B
【解析】6.根据材料“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可以减少在当地建造占地多、能耗大的数据中心”可知,“东数西算”可以缓解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土地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状况,C正确;“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数据有序引导到西部进行处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水运、旅游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河流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和旅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讲,河流可以为该地区的人们提供便利的内河航运和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②③④对应的B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缓,河流不能用来搬运泥沙,也不能用来发电,①和⑤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一、选择题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完成下面1-3小题。
1.长江入海口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少的时段是( )
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
2.“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
A.稻米B.土豆C.红薯D.小麦
3.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②地势低平③黑土广布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D 2.A 3.B
【解析】1.长江入海口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少的时段是12~次年2月,此时为长江的枯水期,水量少,含沙量最低。故选:D。
2.长江三角洲被誉为“鱼米之乡”,是因为这里气候湿热,盛产稻米。故选:A。
3.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有利于水稻和渔业的生产,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故选:B。
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未来”。下图为“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及亚运会会徽”。据此,完成下列4-5小题。
4.杭州亚运会口号中的“@”为互联网元素,杭州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 )
①互联网创新创业氛围浓厚②是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③是我国最大的“河海联运”码头④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①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A.沪B.苏C.浙D.闽
【答案】4.C 5.A
【解析】4.杭州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杭州互联网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邻近上海,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①④正确;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是北京,②错误;我国最大的“河海联运”码头是上海,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①所在省级行政单位是上海市,简称沪或申,A正确;苏是江苏省简称,浙是浙江省简称,闽是福建省简称,BCD错误;故选A。
2022年11月5日~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举办。读上海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在上海举办,因为上海( )
①人口密度大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是全国经济中心④海陆空交通便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这次博览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6.1万人次参会。说明中国( )
A.是发达国家B.全面超越西方C.消费市场广阔D.劳动力廉价
【答案】6.B 7.C
【解析】6.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上海海陆空交通便利,上海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由题干和图可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在上海举办,因为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海陆空交通便利,故选B。
7.中国不是发达国家,没有全面超越西方;这次博览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6.1万人次参会。说明中国中国消费市场广阔,并不能说明中国劳动力廉价,故选C。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以上海自贸区为龙头,江苏、浙江两大贸易区为两翼的格局,自贸区“金三角”得以形成,推动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8-9小题。
8.上海、江苏和浙江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水能资源丰富B.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C.矿产资源丰富D.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
9.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B.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提供大量自然资源D.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答案】8.D 9.A
【解析】8.结合所学知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缺乏,AC错误;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B错误;上海、江苏和浙江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D正确;故选D。
9.结合所学知识,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如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A正确;不能体现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带来污染,BD错误;上海自然资源匮乏,C错误;故选A。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是人地和谐发展的典范(图)。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与原来的山坡地相比,修筑梯田可有效减缓( )
A.气候变暖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D.土地沙化
11.哈尼梯田多种植水稻,每一块梯田里面的土地都要求平整,据此判断梯田的田埂(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多沿( )
A.山脊修筑B.山谷修筑C.陡坡修筑D.等高线修筑
12.借助哈尼梯田的申遗成功,当地应大力发展( )
A.面粉加工业B.旅游业C.高技术产业D.建筑业
【答案】10.C 11.D 12.B
【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山坡地相比,修建梯田可以降低坡度,减轻水土流失,C正确;修建梯田对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11.根据材料可知,田埂是在同一高度修建的,用于蓄水,因此田埂是沿着等高线修建的,D正确;山脊线、陡坡处地势陡峭,不适合修建田埂,AC错误;山谷修筑水田易导致水土流失,B错误。故选D。
12.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因此要因地质与,可以借助其发展旅游业,B正确;此处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A错误;搞技术产业需要人才和便利的交通,此处不适合,C错误;建筑业并不适合当地,D错误。故选B。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是杭州市
②甲铁路线是京广线
③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⑤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4.参赛选手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欣赏到图中的景观是( )
A. B. C. D.
【答案】13.D 14.B
【解析】13.该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处于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B是南京市,C是杭州市,①错误;甲是京沪线,②错误;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③正确;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水运发达,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④正确;有江苏省的苏州古典园林 、浙江杭州的西湖等旅游景点;有江苏的周庄(中国第一水乡)、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水乡风貌;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⑤正确。故选D。
14.B图水乡人家是南方地区的景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欣赏到,B正确;A图蒙古包是西北地区内蒙古草原上居民的传统民居;C图土屋是中东地区等干旱地区的民居;D图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位于北方地区。故选B。
上海浦东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成为国际区域性中心。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可以以浦东新区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这主要体现了浦东新区是( )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贸易中心D.工业中心
16.列景观图中,对应浦东新区的是( )
A.B.C.D.
【答案】15.C 16.A
【解析】15.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该地区的企业可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主要体现了浦东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贸易中心,C正确,故选C。
16.A图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东方明珠,A正确;B是黄土高原的窑洞,排除B;C是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排除C;D是拉萨的布达拉宫,排除D。故选A。
二、解答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嘉兴自古以来就有“丝绸之府,衣被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积极承接全球服装纺织业的国际转移,先后孕育了“羊毛衫之都”濮院、“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等。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由于行业整体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技术创新动力,平均利润率仅为5.1%。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局部示意图及嘉兴气候资料图
(1)嘉兴市位于 省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
(2)嘉兴成为“丝绸之府”的自然原因是 、 。
(3)结合材料,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简析该地区发展纺织产业的优势社会条件(任答两点)。
(4)请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答案】(1) 浙江 综合性
(2) 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利于桑树生长 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桑蚕养殖
(3)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与技术创新动力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承接了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4)引进工业机器人;注重产品设计;重视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增加创新激励等;拓展营销渠道,大力发展服装电商等。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嘉兴市位于浙江省北部,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的工业中心是上海、南京、杭州。
(2)嘉兴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助于桑树生长;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桑蚕养殖。
(3)由材料二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行业整体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技术创新动力,平均利润率仅为5.1%。故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与技术创新动力;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该地区发展纺织产业的优势社会条件:河网密布,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承接了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4)结合材料和上述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引进工业机器人;注重产品设计;重视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增加创新激励等;拓展营销渠道,大力发展服装电商等。
18.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的 游,东临A 海和B 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达,甲乙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是 线。
(3)丙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 。
(4)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来观光旅游,下列旅游名胜位于本地区的是( )
A.长城B.布达拉宫C.西湖D.日月潭
(5)河流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请写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一点即可)。
【答案】(1) 下 黄 东
(2)京沪
(3)杭州
(4)C
(5)提供便利的水运(水运交通便利,实现江海联运);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用水;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河流冲积形成平原,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等(合理即可)
【详解】(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B东海和A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主要包括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达,甲南京、乙上海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是京沪线,连接北京和上海。
(3)浙江省简称浙,行政中心是杭州。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丰富,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还有别具特色的水乡古镇,如江苏的周庄,浙江的西塘等。C正确;长城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地区,日月潭位于台湾,ABD错误。故选C。
(5)河流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供水、发电、水运、养殖、灌溉、旅游等功能。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运(水运交通便利,实现江海联运);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用水;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河流冲积形成平原,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等。
19. 【对比探究 融贯东西】成都和上海两所中学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比较探究。读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是长江与其支流 江交汇处的城市,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 海,尽得江海之利。
探究二:农业基础——“天府之国”与“鱼米之乡”
(2)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湿润, 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成渝经济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长江上游落差大的有利条件, 资源十分丰富,钢铁、机械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结合所学,简述长三角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 。(至少答出三点)
【答案】(1) 嘉陵 东
(2)河网(河湖)
(3) 水能或水力 工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详解】(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是长江与其支流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濒临黄海和东海,尽得江海之利,被称为“鱼米之乡”。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网密布,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和“水乡”。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成渝经济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长江上游落差大的有利条件,水能(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钢铁、机械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工农业基础好;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
2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长江流域的探究学习,阅读长江水系图,完成问题。
探究思考:
(1)水能:长江流域水能丰富,被称为“ ”,上游河段A地水电站分布较多,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
(2)水运:长江货运量大,通航里程长,因而被称为“ ”。
(3)水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以来有“ ”之称。请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
归纳总结:
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应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迁移应用:
(4)湖泊B 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它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合理利用、保护湖泊就是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
【答案】(1) 水能宝库 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2)黄金水道
(3) 鱼米之乡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鄱阳湖
【详解】(1)长江流域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上游河段A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水电站分布较多,建有白鹤滩水电站等。
(2)长江货运量大,通航里程长,宜宾以下四季都可通航,航运价值高,因而被称为“黄金水道”。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农业发达,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之称。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生长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湖泊B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它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2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三角都市经济圈,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1)地理位置优越性
(2)据图文材料,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3)综上可知: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水域,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除此之外,河流对此区域的发展还有什么影响: 。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一个著名的景点 。
(5)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该地区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发达的 ,不同城市间产生了“同城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6)下列关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
C.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
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
【答案】(1)①长江下游;②黄海和东海
(2)①平原;②亚热带季风;③密布
(3)冲积形成平原,为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水资源
(4)苏州园林
(5) 上海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6)A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地处江海交汇处,其位于长较下游,濒临黄海与东海,交通运输便利。
(2)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故成为“鱼米之乡”。
(3)河流对此区域的发展还有塑造当地的地貌形态,河流冲积形成平原,地形平坦,为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河流水源充足,为城市居民提供水资源 。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景点有苏州园林,西湖等。
(5)上海经济最发达,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该地区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不同城市间产生了“同城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6)长三角经济圈矿产、水能资源匮乏,A错误;人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B正确; 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C正确;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D正确;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来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a)、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图b)
(1)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杭州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简称 。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活动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是 (双选,填序号)
①海洋运输②高速铁路③航空运输④长江水运⑤高速公路
(3)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
(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经常会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下列景观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该地区的是( )
A. B.C.
【答案】(1) 上海 浙江 浙 位于长江入海口,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体,交通十分便利
(2)②⑤
(3)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等
(4)B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甲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简称浙;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为工业奠定基础;沿海地区开放较早,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等。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活动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是②高速铁路和⑤高速公路;海洋运输和长江水运速度慢、航空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排除①③④,故选②⑤。
(3)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等。
(4)A图所示的是新疆的葡萄晾房,B图所示的是长江三角洲的水乡景观,C图所示的是内蒙古高原上的传统民居蒙古包。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2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1中国的地理差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1中国的地理差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原卷docx、期末专题复习必考点01中国的地理差异-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专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八年级下册地理专题07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专项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期末复习八年级下册地理专题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专项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期末复习八年级下册地理专题07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专项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