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及答案
展开目标导航
知识点01 有感情朗读的技巧
【即学即练1】(一)、你怎样朗读标题《秋天的怀念》? 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参考示例:“秋天的怀念”:语较慢,“怀念”应读得深沉、悠长,以表现对母亲的你念之情。情感基调:沉痛、感伤、悲慨、压抑。
解析: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朗读时,要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二)、请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有感触的语段,简要标注朗读符号,读出文章作者表达的情感。
示例1.下面语段,读出“我”双腿瘫痪后的暴躁、绝望之情。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 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 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 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
【朗读指导】:这一段要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激动语气。“暴怒无常”“突然”“确碎”“猛地”“狠合”等词语要重读,而且语调要稍高,语速较快,从而表现出“我”的暴躁与绝望。
示例2.下面语段,读出“我”对母亲的愧疚、自责之情。
可我却 一直 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她出去了,就再也 没回来 。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 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也绝没有想到 那 竟是永远的 诀别 。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 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朗读指导】第4段独句成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5、6段,要读得沉重、痛心。朗读中注意品味语句中重读的字词,体会词语蕴含的情感。如,“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漫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起来无比悔恨的心情。“绝”和“竟是”,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迪悔莫及,肝肠寸断。
示例3.读出景物的美好及作者达观释然后的宁静和“好好儿活”的力量。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
【朗读指导】第7段之前,要停顿较长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第7段要读得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
解析:有感情的朗读是在第一单元停连和重音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时注意语气的升降和轻重。
知识点02 梳理文脉或作者思路。
【即学即练2】(一)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 本文回忆母亲带自己去北海看花的往事,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最终使儿子树立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解析:概括内容可以用问题回答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文章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记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
答案示例: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三)、默读全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几次北海菊花?作者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答案示例:第一次: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我”说:“不,我不去!”;第二次: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我”说:“什么时候?”母亲喜出望外。第三次: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各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 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 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知识点03 赏析描写及其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即学即练3】(一)、说说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答案示例: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我”痛苦、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答案示例: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儿子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答案示例:神情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答案示例: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心中十分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答案示例:心理描写。母亲很怕她的话刺激到“我”,所以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解析:赏析人物描写的语句:确定描写人物的方法,分析生动、传神或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点。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二)、景物描写赏析
1.课文第3段写“窗外的柯叶'唰唰啦啦’飘落”有什么作用?
答案: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了铺垫。
2.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颜色有什么深意?
答案:课文结尾,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无论“淡雅”“高洁”,还是“热烈面深沉”,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解析: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反衬……);烘托(表现)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设置了……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等。
(三)、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 结合全文概括归纳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四)、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答案示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老。她的慈爱,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她的细心,体现在几次“悄悄”地出去和进来,以及“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在窗前”“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等细节描写中。她自己身息绝症,“肝疼得整宿整宿醒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却从未向儿子提及,她承受着儿子终生截痛的我酷现实,承受着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你为我想想”,这些体现了她的无私和坚忍。她的睿智,体现在她懂得人生无论遭遇什么厄运,都要“好好儿活”,不想仅仅活着,而是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要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品质;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分析对人物所做的具体描写。
能力拓展
考点:题目的理解及作用
【解题思路】:
题目的含义:(1)题目常常具有比喻、象征或双关、引申的意义,指出修辞(常用修辞:象征、双关,比喻,拟人),抓住特征,说明作用。(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内容、情感、写作目的)来分析。(3)文章原文可能会有解释。
题目的作用通常有:(1)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荔枝蜜》);(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3)充当文章线索(《背影》);(4)充当文眼(《爱莲说》);(5)揭示或暗示文章中心(突出主题)(《枫叶礼赞》);(6)新颖、设悬念、引发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等。(《变色龙》)。
题目的作用类的做法,含义理解+作用。
为题目拟标题要用语言精练高度概括文章思想内容或体现主旨,
考法:作者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参考示例: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分层提分知识精讲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根据下面的拼音写汉字。
zá( )碎 shì( )弄 bà( )怒 tān huàn( )
chuí( )打 沉jì( ) 淡yǎ( ) 翻来fù( )去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瘫痪 雁阵 砸碎 爆怒无常 B.憔悴 央求 漂落 喜出望外
C.昏迷 深沉 整宿 絮絮叨叨 D.可恨 决别 侍弄 泼泼洒洒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瘫痪(huà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暴怒无常(bà)
B.沉寂(jì) 整宿(xiǔ) 鲜血(xuè) 絮絮叨叨(xù)
C.豌豆(wǎn) 憔悴(suì) 央求(yāng) 翻来覆去(fù)
D.淡雅(yǎ) 烂漫(màn) 安慰(wèi) 泼泼洒洒(pō)
4.请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
(1)妈妈在医院看护我,一夜没睡的她显得十分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看到妈妈的黑发中已经夹杂了根根银丝,我的心都疼了。
(2)在秋气肃杀的日子,和一个知心朋友 (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是什么心情?
(3)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山花 (颜色鲜明而美丽)。
(4)他再三 (恳求,乞求),让我允许他暑假去华山游玩。
5.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憔悴:
(2)暴怒无常:
(3)翻来覆去:
(4)喜出望外:
(5) :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6.史铁生,作家。代表作品小说《 》《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 》《合欢树》《病隙碎笔》,等等。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
B.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运动员心中油然而生。
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情色彩看,“好好儿活”为贬义词。
B.“黄色的”“白色的”是形容词。
C.“秋风”“母亲”是名词。
D.从感情色彩看,“高洁”“淡雅”是褒义词。
5.歌颂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某校开展了“我眼中的母亲”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古之称谓:
A.古代对对方的母亲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古代对自己的母亲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美母亲:赞美“母爱”的成语非常多,请你写出几个(不少于四个),表达你对母爱的赞颂。
(3)历史名母:古代许多母亲为了教育培养子女,可谓用心良苦,流传着许多耳熟能详母亲教子的故事,请你说出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讲给同学们听。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阅读下文(22湖北宜昌中考),完成下面各题。
岁月不老
毕淑敏
①我是从哪一天开始老的?不知道。就像从夏到秋,人们只觉得天气一天一天凉了,却说不出秋天究竟是哪一天来到的,生命的“立秋”是从哪一个生日开始的?不知道。青年的年龄上限不断提高,我有时觉得那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玩出的花样,为掩饰自己的衰老,便总说别人年轻。
②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自己老了。当别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总是支支吾吾地反问一句:“您看我有多大了?”佯装的镇定当中,希望别人说出的数字要较我实际年龄稍小一些。倘若人家说的过小了,又暗暗怀疑那人是否在成心奚落。
③我开始越来越多地照镜子,小说中常说年轻的姑娘们最爱照镜子,其实那是不正确的。年轻人不必照镜子,世人美慕他们的目光就是镜子。
④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记得一个秋天的早晨,刚下夜班的我强打精神,带着儿子去公园,儿子在铺满卵石的小路上走着,他踩着涌路旁镶着的花砖一蹦一跳地向前跑,将我越甩越远。“走中间的平路!”我大声地对他呼喊。
⑥“不!妈妈!我喜欢……”他头也不回地答道。
⑥我蓦地站住了,这句话是那样熟悉。曾几何时,我也这样对自己的妈妈说过:“我喜欢在不平坦的路上行走。”这一切过去得多么快呀!从哪一天开始,我行动的步伐开始减慢,我越来越多地抱怨起路的不平了呢?这是衰老确凿无疑的证据,岁月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⑦“孩子,我羡慕你!”我吓了一跳。这是实实在在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说得很缓慢,好像我的大脑变成了一块电视屏幕,任何人都能读出上面的字迹。
⑧我转过身,身后是一位老年妇女,周围再没有其他人。这么说,是她在羡慕我。我仔细打量着她,头发花白,衣着普通。但她有一种气质,虽说身材瘦小,却有一种令人仰视的感觉。我疑虑地看着她,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令人羡慕的地方——一个工厂里刚下夜班满脸疲惫的女人。
⑨“是的,我羡慕你的年纪,你们的年纪。”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将远处我儿子越来越小的身影也包括了进去,“我愿意用我所获得过的一切,来换你现在的年纪。”我至今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她曾经获得过的那一切都是些什么,但我感谢她让我看到了自己拥有的财富。我们常常过多地把眼睛注视着别人,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⑩人的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都有比你更年轻的孩子和比你更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已经衰老。
1.“我”的生命进入“立秋”阶段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作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请问这宗“财宝”具体指什么?
3.作者想要通过本文向我们传达的年龄观是什么?
4.你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已经老了还是依旧年轻?请说明理由。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颈联。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识记作者常识,识记重要词语,运用合适语气、节奏读课文,把握情感变化。
2.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唤起对母爱和生命的感悟。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目标导航
知识点01 有感情朗读的技巧
【即学即练1】(一)、你怎样朗读标题《秋天的怀念》? 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参考示例:“秋天的怀念”:语较慢,“怀念”应读得深沉、悠长,以表现对母亲的你念之情。情感基调:沉痛、感伤、悲慨、压抑。
解析: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朗读时,要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二)、请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有感触的语段,简要标注朗读符号,读出文章作者表达的情感。
示例1.下面语段,读出“我”双腿瘫痪后的暴躁、绝望之情。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 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 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 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
【朗读指导】:这一段要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激动语气。“暴怒无常”“突然”“确碎”“猛地”“狠合”等词语要重读,而且语调要稍高,语速较快,从而表现出“我”的暴躁与绝望。
示例2.下面语段,读出“我”对母亲的愧疚、自责之情。
可我却 一直 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她出去了,就再也 没回来 。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 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也绝没有想到 那 竟是永远的 诀别 。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 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朗读指导】第4段独句成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5、6段,要读得沉重、痛心。朗读中注意品味语句中重读的字词,体会词语蕴含的情感。如,“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漫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起来无比悔恨的心情。“绝”和“竟是”,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迪悔莫及,肝肠寸断。
示例3.读出景物的美好及作者达观释然后的宁静和“好好儿活”的力量。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
【朗读指导】第7段之前,要停顿较长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第7段要读得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
解析:有感情的朗读是在第一单元停连和重音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时注意语气的升降和轻重。
知识点02 梳理文脉或作者思路。
【即学即练2】(一)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 本文回忆母亲带自己去北海看花的往事,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最终使儿子树立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解析:概括内容可以用问题回答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文章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记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
答案示例: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三)、默读全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几次北海菊花?作者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答案示例:第一次: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我”说:“不,我不去!”;第二次: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我”说:“什么时候?”母亲喜出望外。第三次: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各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 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 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知识点03 赏析描写及其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即学即练3】(一)、说说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答案示例: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我”痛苦、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答案示例: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儿子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答案示例:神情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答案示例: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心中十分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答案示例:心理描写。母亲很怕她的话刺激到“我”,所以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解析:赏析人物描写的语句:确定描写人物的方法,分析生动、传神或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点。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二)、景物描写赏析
1.课文第3段写“窗外的柯叶'唰唰啦啦’飘落”有什么作用?
答案: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了铺垫。
2.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颜色有什么深意?
答案:课文结尾,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无论“淡雅”“高洁”,还是“热烈面深沉”,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解析: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反衬……);烘托(表现)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设置了……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等。
(三)、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 结合全文概括归纳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四)、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答案示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老。她的慈爱,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她的细心,体现在几次“悄悄”地出去和进来,以及“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在窗前”“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等细节描写中。她自己身息绝症,“肝疼得整宿整宿醒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却从未向儿子提及,她承受着儿子终生截痛的我酷现实,承受着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你为我想想”,这些体现了她的无私和坚忍。她的睿智,体现在她懂得人生无论遭遇什么厄运,都要“好好儿活”,不想仅仅活着,而是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要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品质;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分析对人物所做的具体描写。
能力拓展
考点:题目的理解及作用
【解题思路】:
题目的含义:(1)题目常常具有比喻、象征或双关、引申的意义,指出修辞(常用修辞:象征、双关,比喻,拟人),抓住特征,说明作用。(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内容、情感、写作目的)来分析。(3)文章原文可能会有解释。
题目的作用通常有:(1)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荔枝蜜》);(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3)充当文章线索(《背影》);(4)充当文眼(《爱莲说》);(5)揭示或暗示文章中心(突出主题)(《枫叶礼赞》);(6)新颖、设悬念、引发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等。(《变色龙》)。
题目的作用类的做法,含义理解+作用。
为题目拟标题要用语言精练高度概括文章思想内容或体现主旨,
考法:作者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参考示例: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分层提分知识精讲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根据下面的拼音写汉字。
zá( )碎 shì( )弄 bà( )怒 tān huàn( )
chuí( )打 沉jì( ) 淡yǎ( ) 翻来fù( )去
参考答案:砸 侍 暴 瘫痪 捶 寂 雅 覆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瘫痪 雁阵 砸碎 爆怒无常 B.憔悴 央求 漂落 喜出望外
C.昏迷 深沉 整宿 絮絮叨叨 D.可恨 决别 侍弄 泼泼洒洒
参考答案: C。解析:A.爆—暴;B.漂—飘;D.决—诀。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瘫痪(huàn)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暴怒无常(bà)
B.沉寂(jì) 整宿(xiǔ) 鲜血(xuè) 絮絮叨叨(xù)
C.豌豆(wǎn) 憔悴(suì) 央求(yāng) 翻来覆去(fù)
D.淡雅(yǎ) 烂漫(màn) 安慰(wèi) 泼泼洒洒(pō)
参考答案:C.有误,“豌豆”的“豌”应读“wān”,“憔悴”的“悴”应读“cuì”。
4.请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
(1)妈妈在医院看护我,一夜没睡的她显得十分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看到妈妈的黑发中已经夹杂了根根银丝,我的心都疼了。
(2)在秋气肃杀的日子,和一个知心朋友 (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是什么心情?
(3)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山花 (颜色鲜明而美丽)。
(4)他再三 (恳求,乞求),让我允许他暑假去华山游玩。
参考答案: (1)憔悴 (2)诀别 (3)烂漫 (4)央求
5.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憔悴:
(2)暴怒无常:
(3)翻来覆去:
(4)喜出望外:
(5) :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参考答案:(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2)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3)文中指来回翻身。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5)侍弄
6.史铁生,作家。代表作品小说《 》《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 》《合欢树》《病隙碎笔》,等等。
参考答案: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参考答案:B。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删掉“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C项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作者”或“由”“写成的”。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参考答案:B。解析:提取句子的主干:史铁生发现气息。据此适当补充,以使句子表意完整。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
B.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运动员心中油然而生。
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
参考答案:C。一气呵成是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此处使用范围错误。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情色彩看,“好好儿活”为贬义词。
B.“黄色的”“白色的”是形容词。
C.“秋风”“母亲”是名词。
D.从感情色彩看,“高洁”“淡雅”是褒义词。
参考答案:A.“好好儿活”为中性词;
5.歌颂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某校开展了“我眼中的母亲”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古之称谓:
A.古代对对方的母亲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古代对自己的母亲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美母亲:赞美“母爱”的成语非常多,请你写出几个(不少于四个),表达你对母爱的赞颂。
(3)历史名母:古代许多母亲为了教育培养子女,可谓用心良苦,流传着许多耳熟能详母亲教子的故事,请你说出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讲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1)A.令堂,令慈,B.家慈,家母(萱堂)
(2)示例:寸草春晖、含辛茹苦、舐犊情深、咽苦吐甘。
(3)示例一:画荻教子。这是北宋时期欧阳修母亲的故事。在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尽管如此,欧阳修的母亲却深知必须让儿子受教育、读书,可是没有钱供他上学。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欧阳修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特别懂事,他奋发图强,于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进士,最终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示例二:孟母三迁。这是春秋时期孟轲的母亲三次搬家的故事。刚开始孟子和他的母亲住在他父亲的陵墓附近,以便于每天可以去祭拜。只是在这种地方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玩起了出殡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便把家搬到了集市。可是孟子却学着做小买卖和屠杀的事情。孟母觉得集市也不适合居住,所以又把家搬到了学宫旁边。从此以后,孟子就跟着学宫里的士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定居了下来。最终孟子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阅读下文(22湖北宜昌中考),完成下面各题。
岁月不老
毕淑敏
①我是从哪一天开始老的?不知道。就像从夏到秋,人们只觉得天气一天一天凉了,却说不出秋天究竟是哪一天来到的,生命的“立秋”是从哪一个生日开始的?不知道。青年的年龄上限不断提高,我有时觉得那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玩出的花样,为掩饰自己的衰老,便总说别人年轻。
②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自己老了。当别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总是支支吾吾地反问一句:“您看我有多大了?”佯装的镇定当中,希望别人说出的数字要较我实际年龄稍小一些。倘若人家说的过小了,又暗暗怀疑那人是否在成心奚落。
③我开始越来越多地照镜子,小说中常说年轻的姑娘们最爱照镜子,其实那是不正确的。年轻人不必照镜子,世人美慕他们的目光就是镜子。
④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记得一个秋天的早晨,刚下夜班的我强打精神,带着儿子去公园,儿子在铺满卵石的小路上走着,他踩着涌路旁镶着的花砖一蹦一跳地向前跑,将我越甩越远。“走中间的平路!”我大声地对他呼喊。
⑥“不!妈妈!我喜欢……”他头也不回地答道。
⑥我蓦地站住了,这句话是那样熟悉。曾几何时,我也这样对自己的妈妈说过:“我喜欢在不平坦的路上行走。”这一切过去得多么快呀!从哪一天开始,我行动的步伐开始减慢,我越来越多地抱怨起路的不平了呢?这是衰老确凿无疑的证据,岁月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⑦“孩子,我羡慕你!”我吓了一跳。这是实实在在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说得很缓慢,好像我的大脑变成了一块电视屏幕,任何人都能读出上面的字迹。
⑧我转过身,身后是一位老年妇女,周围再没有其他人。这么说,是她在羡慕我。我仔细打量着她,头发花白,衣着普通。但她有一种气质,虽说身材瘦小,却有一种令人仰视的感觉。我疑虑地看着她,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令人羡慕的地方——一个工厂里刚下夜班满脸疲惫的女人。
⑨“是的,我羡慕你的年纪,你们的年纪。”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将远处我儿子越来越小的身影也包括了进去,“我愿意用我所获得过的一切,来换你现在的年纪。”我至今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她曾经获得过的那一切都是些什么,但我感谢她让我看到了自己拥有的财富。我们常常过多地把眼睛注视着别人,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⑩人的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都有比你更年轻的孩子和比你更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已经衰老。
1.“我”的生命进入“立秋”阶段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开始越来越多地照镜子;行动的步伐开始减慢;越来越多地抱怨起路的不平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语段,从字里行间定位信息。
2.作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请问这宗“财宝”具体指什么?
参考答案:这宗“财宝”是指每个人只要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
解析:结合第⑩段内容“人的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都有比你更年轻的孩子和比你更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只要我们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可知,这宗“财宝”是指要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
3.作者想要通过本文向我们传达的年龄观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衰老的唯一标准,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只要不自以为已经衰老,就能够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分析。结合第⑨段内容“但我感谢她让我看到了自己拥有的财富。我们常常过多地把眼睛注视着别人,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可知,老年妇女对“我”和儿子年纪的羡慕,让我意识到要懂得珍惜,珍惜现在所有,珍惜现在的年纪。结合第⑩段内容“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可知,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衰老的唯一标准,不要太过在意年纪。要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能够遮蔽它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已经衰老”,可见,只要心态年轻了,那么就能够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
4.你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已经老了还是依旧年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考生无论是回答父母老了还是依旧年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我眼中的父母已年老。我的父母也如作者一样,年龄上限不断提高,甚至也会如作者的表现一样,为掩饰自己的衰老,便总说别人年轻,可能会开始越来越多地照镜子,可能行动的步伐会开始减慢,可能会越来越多地抱怨起路的不平。父母的背不再像从前那样的挺拔,父母眼角眉梢的皱纹深了很多,父母的头上不知不觉添了好多银发……原来,父母不知不觉就变老了。
示例2:我眼中的父母依旧年轻。在成长的路上,在和父母的相处中,父母始终像个孩子一样,他们会陪我一起跑步、一起去游乐场嬉戏玩耍;下雨天时,父母会和我一起在泥泞的小路上蹦蹦跳跳;父母特别爱讲笑话,有他们在的地方,始终充满欢声笑语。他们始终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向上的状态,在我眼中,他们依旧年轻。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颈联。
参考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识记作者常识,识记重要词语,运用合适语气、节奏读课文,把握情感变化。
2.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唤起对母爱和生命的感悟。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9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马说导学案</a>,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链接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8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核舟记学案设计</a>,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小石潭记学案</a>,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