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地貌 教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02679/0-17194015330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地貌 教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02679/0-17194015330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教学设计
展开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
区域认知:通过视频、图片、虚拟模拟平台,域视角识别喀斯特地貌,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提升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通过虚拟模拟平台体验和观察,识别喀斯特地貌,感知喀斯特地貌的奇特。并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区。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哈斯特地貌区的旅游开发、交通建设等)和所学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分布与特点,学会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此种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喀斯特地貌合辑视频,初步整体感受喀斯特地貌景观特征。
学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起伏大小,海拔高低等等。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对比长沙地表形态特征,通过认知差异增强对知识的求知欲。
探究一---喀斯特之因
过渡:
大家说的都不错,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些喀斯地貌。由于喀斯特地貌在我们身边较少,所以本节课利用地下岩溶观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学习,近距离感受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征。
操作一:点击岩溶地貌成因,弹出“走进喀斯特地貌”视频讲解。
结合提示词,写出喀斯特地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地表与地下发生的石灰岩溶蚀与沉积,分别组成了不同的地表与地下的喀斯特地貌。
探究二---喀斯特地貌分布
过渡
这样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有何特征呢?
操作二:点击“全球岩溶分布"图标与“中国岩溶分布"图标,弹出中国岩溶地貌分布相关配图以及文字详细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
1、读图,归纳我国喀斯特地貌空间分布特征
2、主要分布区的地形类型?气候 类型与特点?
师生共同回答
1、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湘桂丘陵、青藏高原。
2、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
主题探究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过渡
下面具体观察喀斯特地貌景观,
这些地表的喀斯特地貌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操作三:点击“岩溶形态介绍"图标,学习包含“峰林”“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孤峰”“岩溶漏斗”“岩溶塌陷”“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模块。
(提示峰丛与峰林的区别)
(一)喀斯特溶蚀地貌
提问:
1.结合喀斯特溶蚀地貌图,推测这些地貌的发育演化顺序?
2.观察喀斯特地貌的演变,地势(海拔)和地表起伏有何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
1、地表水沿着岩石当中的裂隙溶蚀,形成溶沟、石芽,溶沟进一步扩大形成洼地与洼地周边的峰丛,继续溶蚀形成峰林,进而形成孤峰以及残丘,最终则会形成平原。
2.地势变低,地表起伏变大后减小
过渡:喀斯特沉积地貌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利用一个视频进行学习。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周围压强突然变小时,其中溶解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塑造新的地貌,典型的沉积地貌如钟乳石、石笋、石柱、钙华等等。
探究四---野外实践模拟
过渡:
接下来我们利用模拟平台进行野外实践
操作一:阅读勘探工作考察注意事项
操作二:检查并佩戴护具
操作三:下竖井,通过视频学习相关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视频信息,归纳竖井的形成条件?
岩石纵向裂隙发育,暗河水量增大时,裂隙被撑开形成落水洞,进一步变大形成竖井
操作四:点击“我要下竖井”,点击小蓝火学习相关知识、
2、学习检测:
裂隙分类
操作五:将背包里的温度湿度测量装置拖入场景中,测定洞穴内的温度、湿度,并进行登记。
操作六:查询职能评分系统,获取实验得分。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野外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往往更加美丽壮观
总结
结束语
大自然在这里创造了超级风景,人类在这里创造了超级工程,如中国天眼,世界级桥梁。喀斯特地貌因水而生,由水而塑,随水而逝,水大地的持续改造持续上演,大地重溶,山岳重塑,新的景观不断产生,这就是喀斯特地貌,这一片土地的水与石之歌。
下课
板书设计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流水地貌教案设计</a>,共8页。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9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意提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