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1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2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我们读诗、词、曲、散文、小说,实际上是在接收、玩味纸上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底在说什么,他只给你“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两个形象,你去想吧。人们想了一千多年,有琢磨不尽的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从“枯藤”到“断肠人”连用十一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这是形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唐诗是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峰,实际上是形象运用的高峰,之后就跌落下来了。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总体而言,唐之后无好诗,是因为诗中的形象力下降,宋人的诗形象少得可怜,只剩下说理了,那些形成理障的作品,读来味同嚼蜡。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称之为“社会思维”。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辛弃疾本来要说愁,但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还常精选形象来最后压轴,这叫“结情于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辛弃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被钟声惊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他不说心中的凄凉,却说“卷地西风”。蒋捷的《一剪梅》写乡愁,写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都成了传颂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乱世中的美神》)
    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武侯像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如泉水般的明净,手中的羽肩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武侯祠,1700年的深思》)
    注意以上结尾,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细微处好像重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逻辑思维没有这个隐语效果,它必追求概念清楚,前因后果层层推理,是一种线性思维,形象思维有外溢的美,逻辑思维却只谨守规矩,只看脚下的路。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就像制酒,酒成后只闻酒香,不见高粱。这种随机组合,依据背景、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幻无穷。同是面对秋天的树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积极兴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消极愁怨的。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间,点上几个小人儿,李渔有一段写芭蕉的小品:“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图画。”明明是写蕉,却突然请来人的形象,让其坐在蕉叶下,人的灵魂转附于蕉叶之上,顿然满纸生辉。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在逻辑思维框架下都不合理,但在形象思维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丽、浪漫。这种美像瓷器的窑变一样,不可预知、永不重复,有时连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形象思维是画家手里的一个调色盘,可以随意蘸取颜色,明暗冷暖,掌控画面的情绪。比如笔者的《万里长城一红柳》写长城上一群环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鉴《天净沙·秋思》,但置换了形象模块,就拼出另一种情绪:“长城古寺戍楼,蓝天绿野羊牛。栽树种瓜种豆。红柳树下,有缘人来聚首。”
    又如《风沙行》,主要写风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艰苦,但这类文字多显沉重,有压抑感。这时就要扳回一点,拼入几个温暖可爱的形象:“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有一种红柳,生长很慢,极耐旱,枝通红。细枝可用来编筐子,我刚住下时房东送来一只新的红柳箩筐,横纹竖线,细编密织,就像是一只大红灯笼,红艳照人。放于墙角顿觉陋室生辉,寒窑生暖。”
    “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你一觉醒来正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月明在天,地白如霜,沙冬花暗香浮动。这时忆亲人,怀远方,心也温暖,情也安宁。”
    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
    (节选自梁衡《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有改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有外溢的美。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追求概念清楚,谨守规矩。
    B.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善于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不需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
    C.作者认为宋人的诗大多不如唐人,是因为宋诗中形象力下降,说理太多,味同嚼蜡,少了震撼人心的美。
    D.作者认为一个文学形象,逻辑思维不一定合理,但在形象思维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丽、浪漫。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手法,依据的正是形象模块的象征性。
    B.作者认为即使是相同形象,依不同语境、背景随机组合,亦可表达出不同情感。
    C.只要置换形象模块,就会带来情绪的变化,如文中《万里长城一红柳》与《天净沙·秋思》,前者的形象换了,情感也不同。
    D.本文作者引用自己的作品,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之效。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例子来印证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雨鞋、黑眼镜。
    B.《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的大甲虫。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山神庙里的大石头。
    D.《百合花》中小战士枪筒里插的野菊花。
    4.如何借助形象思维增强文章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请结合本文观点,赏析《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的凄凉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1966年一个寒夜,博尔赫斯站在轮船甲板上,往海中丢了一枚硬币。1985年,一位澳洲富商被一首《致一枚硬币》的诗猝然击中。
    1997年,在十余年成功的商业生涯后,这位商人成了博尔赫斯的头号崇拜者。同年春天,他资助了一场史上最荒诞的壮举。他要找到博尔赫斯扔进海里的那枚硬币。他买下一艘当时最先进的潜艇,聘请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察专家。富商向他们承诺,将为他们的海底考察提供长久的资助,要求仅是他们在科研工作之余,顺便找寻一下那枚硬币的踪迹。陈队长问他:“如果一直都找不到呢?”“那我就一直资助下去。”
    富商明白找到的希望微乎其微,但他认为找寻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向博尔赫斯致敬,像一种朝圣。
    1999年底,潜艇失去联系。次年,富商病逝。他的孙女在翻看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些录影带。其中有一段不可思议的影像:
    潜艇于1998年11月驶入一座由珊瑚构建的迷宫。队员们误估了两座珊瑚礁之间的距离,导致潜艇被卡住。六小时后,镜头拍到远方驶来一艘蓝色潜艇,向潜艇发射了两枚鱼雷。鱼雷精准地击碎了珊瑚礁,艇身得以松动。那艘潜艇则像幽灵般消失在深海,此后的航行中再未和它相遇过。
    我国知名印象派画家、象征主义诗人陈透纳去世后公开的手稿中,有一篇他追忆早年生活的散文,也许能为这一神秘事件提供另一种解释:
    国庆时回了趟老家。晚饭时母亲说起,上礼拜沈医生过世了,以前给你看过病的,你还记得吧。我含着筷子嗯了一声。中学那几年,我像着了魔一样沉浸在病态的妄想里。
    更小一些,他们还夸我想象力丰富。四年级起我开始迷上看山水画。我看到美术课本上印着的《秋山晚翠图》,一下子就着了迷,我从画底的云烟里攀上山脚的怪树,在画中花了三天,在现实中则用了两节课。初中后我的幻想越发繁茂地滋长起来。我的脑袋像伸出了万千条藤蔓,遇到什么就缠上去,缠得密密实实的,还要在上面旋转着开出一朵花。爸妈常常叹气,我倒觉得没什么。我能在莲蓬里睡觉,到云端游泳,在黑板上行走,追踪墨水瓶里的蓝鲸。
    有一晚睡前,我想象自己在莫奈的睡莲间遨游,清晨醒来后,枕边还有淡淡幽香。由此我推测,只要将幻想营造得足够细致,就有可能和现实世界交融。
    于是,我发明出了最让我着迷的一个游戏:我造了一艘潜水艇。
    我爷爷是个海洋学家。我七岁那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海洋考察,再也没有回来。我时常思念我爷爷。初三上学期,我决定开始经营一次海底的幻想。我在课堂笔记的背面设计出了一艘潜水艇。艇身为蓝色。我的房间就是驾驶室。我是船长。
    每天夜里,我坐到书桌前,桌面就变成控制台,我果决地说:出发!潜艇就在夜色般的海水中平稳地行驶起来。这一路我经历了很多冒险。被巨型章鱼追击过,一整夜都在高速行驶。在珊瑚的丛林里穿行,那里像一座华美的神殿。遇到一艘潜艇卡在那里,出手救了它。
    高二的一天夜里,我下了晚自修,兴奋地小跑回家,今晚要去马里亚纳海沟探险了。进门,发现爸妈都坐在客厅里,茶几上放着我的笔记本,每一页都画着潜水艇。那晚他们对我谈了很多,倾诉了他们这些年的忧虑。正常一点,他们对我的要求仅限于此。
    第二天,我试图专心听讲,发现已无法做到。我脑中伸出万千藤蔓,每一条藤蔓又伸出无数分叉,漫天枝叶在教室中无声地蔓延,直到把所有人都淹没。
    第三天晚上,我想好了对策,我让所有的想象力都集中到脑部。它们是一些淡蓝色的光点,像萤火虫的尾焰。它们汇聚成一大团淡蓝色的光芒,从我头上飘升起来,渐渐脱离了我。这就是我的对策:①我想象我的想象力脱离了我,于是它真的就脱离了我。那团蓝光向窗外飘去。
    次日,我再也不会抓住一个东西就开始浮想联翩。听课时,对身边一切都能视而不见,这种适度的麻木真是令人舒适。
    后来,我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进了一家广告公司,结了婚。我的脑中再也不会伸出藤蔓,成了一个普通的脑袋了。
    ——如文中所提,上文作于陈透纳三十岁时,晚年,他在回忆录《余烬》中说:
    “……五十岁后,很多人说我江郎才尽。其实不是的。我的才华早在十六岁那年就离我而去,飞出天外了。我中年开始作画,不过是想描绘记忆中那些画面。直到有一天,我把以前的梦境都画完了,就不再画了。我一度拥有过才华,但这才华太过强盛,我没办法用它来成就现实中任何一种事业。没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欢乐了。我的火焰,在十六岁那年就熄灭了,我余生成就的所谓事业,不过是火焰熄灭后升起的几缕青烟罢了。”
    陈透纳遗书的最后一段,他写道:“②我反复画过一张画。深蓝色的背景中央,有一片更深的蓝。人们猜想其中的隐喻。其实没有任何含义,那是一艘潜水艇。我的潜水艇。它行驶在永恒的夜晚。它将永远,永远地悬停在我深蓝色的梦中。”
    公元2166年一个夏天的傍晚,有个孩子在沙滩上玩耍。海浪冲上来一小片金属疙瘩,锈蚀得厉害。小孩捡起来看了看,一扬手,又扔回海里去了。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由博尔赫斯丢失的一枚硬币为切入口,一位大富商斥资资助,要千方百计寻找这枚掉进海里的硬币,使得文章充满了神秘色彩。
    B.文章又写到印象派画家陈透纳去世后公开的手稿,讲述了一个乐于做梦的男孩如何在房间里幻想驾驶着一艘潜水艇在海上游历的故事。
    C.文中的“我”想象自己在莫奈的睡莲间遨游,清晨醒来后,枕边还有淡淡幽香。由此“我”推测,幻想是有可能和现实世界交融的。
    D.陈透纳的父母对他的态度由夸奖发展到忧虑,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父母希望孩子不要沉迷幻想,而要通过勤奋学习达到名利双收的愿望。
    7.对文本相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想象基于他本人一定的知识储备,它没有脱离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并非完全悬浮、无根无据。
    B.文章叙述“我”四年级在《秋山晚翠图》中幻想的事件,是为下文对潜水艇的设计与航行的幻想做铺垫。
    C.①划线处化抽象为具象,“想象力”仿佛是可以看得见的,增强了生动鲜活感,有利于读者从中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D.②划线处的语言质朴。作者运用质朴、简单、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夜晚的潜水艇”,使之具体可感,富有画面感。
    8.小说的结尾有什么意蕴?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为什么在讲述陈透纳完整的故事之前还要概述富商的故事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材料二: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②,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宜荆荆随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③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轩辕:山名。③郦食其:人名。
    10.材料二画框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为五万人A具食B益为张C旗帜D诸山上E为疑兵F令郦食其持G重宝H啖秦将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亡,指逃跑,与成语“亡羊补牢”的“亡”词义不相同。
    B.安,指怎么,与《赤壁赋》中的“而今安在哉”的“安”词义不相同。
    C.孰与,指两者相比,询问哪一个更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孰与”词义相同。
    D.啖,指吃,与《鸿门宴》中“拔剑切而啖之”的“啖”词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听到项羽要攻打自己时,刘邦虚心向张良请教,并且虚心采纳张良的建议。
    B.面对危局,刘邦能言善辩,既能快速将错误推到别人头上,又能放低身份拉拢项伯。
    C.张良深谋远虑,献言献策,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替沛公拿下了秦之咸阳。
    D.张良谦虚自持,不居功自傲。高帝因其功大,欲赐三万户食邑,张良婉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
    14.材料二中,刘邦对张良的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为击破秦峣下军,张良为刘邦提出了哪些良好建议?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传经④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④传经:汉宣帝令刘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汉成帝即位后又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山村的家家户户洒满了秋晨的霞光,青绿色的山拥簇着江楼——这是多么静谧安详。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逍遥的渔人泛舟水上、似曾相识的燕子空中翻飞的动态美景。
    C.颈联运用典故,诗人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一起。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侍坐》中曾皙描绘的春游图可用一副对联概括:呼朋引伴踏春去,戏水沐风尽兴来。其中下联与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
    (2)善用对比可使说理透彻。《谏太宗十思疏》中,把诚心待人能使人团结一致与“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把国君劳神苦思,代替臣下司职的做法与“_______________”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3)《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保守思想浸染的强大社会势力进行分析,指出“怨诽”的由来。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叙事要引人入胜,A_______________。一般而言,叙述视角是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来进行叙述的。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有以下几种:作者以当事人的口吻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如《祝福》中的“我”;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外人的身份展开叙述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选择叙述视角,B_______________,并非随意而为。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①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亲身体验,多用第一人称;②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③从体裁上看,关于日记、书信、自传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④从叙述效果上看,如果想要让叙事显得真实、亲切、动人,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宜用第一人称;⑤如果想要拉近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达到对话、交流、抒情的效果,宜用第二人称;⑥如果想要全面、自由而又深入地叙事,宜用第三人称。⑦有时文章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灵活的人称,但要注意,不能前后不统一甚至出现矛盾,以致让读者费解。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19.文中第二段,在画线序号①~⑦处,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并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宜荆荆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一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敲门进来,坐在沙发上。你已50岁,皮肤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坐在沙发上,等我先问话。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又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南疆的农场里,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一心一意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
    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队友一道睡在工棚厨房里。白天你们一起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你单薄的裤腿冻成冰棍;在春天里,风沙肆虐,你秀气的脸上长出皱纹;夏天,炎炎的烈日将你嫩白的皮肤晒成黑炭。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20.请参考示例,梳理文中加粗的“一”的义项,任选三条填于表中。( )
    21.请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形成整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改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阅读下面一段人物对白,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加粗的词所体现的人物心理和形象特点。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①忽然地投水死了……”
    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②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时候,我们“观察”事物,或是为了尽情的把玩欣赏,或是为了仔细地揣摩研究;还有些时候,我们是“看一眼”事物:我们的眼睛掠过它们,或是云淡风轻地看一眼,或是漫不经心地瞧一下而已。
    请以“观察与看一眼”为话题,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B.“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错。原文列举了元曲《天净沙·秋思》为例,是说明文学作品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来产生震撼人心之美,原文表述是“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但就此不能推出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选项曲解文意。
    2.答案:C
    解析:C“只要---就---”充分条件关系表述太绝对。
    3.答案:C
    解析:“大石头”无象征义。
    4.答案:①选择适宜的形象和手法表情达意,增强含蓄蕴藉之美;②借助约定俗成的具象,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增强简约凝练之美;③选取多种形象随机组合,有机融合,增强丰富变幻之美;④创新形象模块,表达新的旨趣,增强独特新奇之美;⑤将物、人形象相融,浑然一体,增强融洽和谐之美。
    解析:
    5.答案:①选用落花、游丝、落絮等典型形象,描绘出一幅落红满地、柳絮飘飞的凄凉之景,强化视觉审美;②借物抒情,以花之凋零表现人之青春短暂,絮之纷飞表达人之孤苦飘零;③将暮春凄凉之景与愁苦的赏花之人融为一体,并以反问强化词人内心的苦闷,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凄凉之境,引发情感共鸣。
    解析:
    6.答案:D
    解析:“名利双收”于文无据。
    7.答案:D
    解析:“语言质朴,生活化”分析有误。
    8.答案:①“金属疙瘩”寓指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意外的事物,隐喻着想象力或才华。
    ②孩子“捡到又扔回海里”的行为寓指面对这意外的事物,孩子们已经丧失了探寻的兴趣,对事物已经没有了好奇心和想象力,隐喻了想象力、才华的得到与失去。
    ③“公元2166年”寓指时光流逝,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现实中已经完全丧失,引人深思。(或二百年后,多人寻找的硬币被孩子捡到又轻易扔掉,如同“我”好不容易拥有想象力又被扼杀,强化了循环的悲剧。)
    解析:
    9.答案:①丰富并补充了文本的内容:在陈透纳的故事之外加上了富商的故事,使文本的内容更丰富,又通过“爷爷”“蓝色潜水艇”等要素将两个独立的故事串联成一个整体,互为补充。
    ②情节更完整:富商对梦想的不懈坚持,“我”的无奈放弃,沙滩小孩的好奇心的丧失,故事形成了一个整体,完整的呈现了人的好奇心、想象力由强烈到无的过程。
    ③人称、视角转换,扩展了叙事空间:文章由第三人称视角“富商”的故事转变为“我”的视角,宕开一笔,使叙事富有变化。
    ④丰富了主题。“富商”对梦想的至死坚持和“我”对才华的无奈放弃,构成对比,“我”拥有后又失去才华和“小孩”捡到硬币又扔掉硬币构成映照,深化了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⑤引出下文,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性:由富商故事中的蓝色潜水艇被卡情节引出陈透纳手稿中的故事,同时也与手稿中蓝色潜水艇的故事相照应,增加了神秘性,使文章更富张力。
    解析:
    10.答案:BEF
    解析:原文断句: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11.答案:D
    解析:“亡羊补牢”的“亡”指丢失。而今安在哉”的“安”指哪里。“啖秦将”的“啖”指利诱,收买。
    12.答案:C
    解析:“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秦之咸阳”错误。
    13.答案:(1)派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2)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解析:
    14.答案:①以利相诱;②巧设疑兵;③攻其懈怠。
    解析:【参考译文】
    材料一略
    材料二: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从沛公。沛公想用两万人的兵力攻打秦朝峣下的军队,张良劝告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下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商人容易以利相诱。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去,给五万人预备吃的东西,在各个山头上多增挂旗帜,作为疑兵,叫郦食其带着贵重的宝物利诱秦军的将领。”秦军的将领果然背叛秦朝,打算跟沛公联合一起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秦将的计划。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部下的士兵们不听从。士兵不从必定带来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沛公于是率兵攻打秦军,大败敌兵。
    张良多病,不曾独立带兵作战,一直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时时跟从汉王。汉四年(前203),韩信攻下齐国而想自立为齐王,汉王大怒。张良劝告汉王,汉王才派张良授予“齐王信”的印信。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祖驾崩,过后八年,留侯去世,定谥号为文成侯。
    15.答案:B
    解析:一天又一天在船上住宿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流露出漂泊之苦,并非逍遥;清秋燕子上下翻飞,燕之辞归,好像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归,所以说它故意飞来绕去,并非似曾相识;这两句诗人所见之景也并非美景。故选B
    16.答案:①首联“日日”江楼独坐体现出厌倦乏味,烦躁不安;②颔联,一天又一天在船上住宿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暗指诗人长期流落在外的漂泊之苦;清秋燕子上下翻飞,燕之辞归,好像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归,一个“故”字,表现出诗人思乡之苦;③颈联借用两个典故:学匡衡那样上疏直谏结果功名不就,像刘向那样授经传经也事与愿违,表达诗人多年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悒郁不平之情;④尾联“同学少年”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生活;而我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反而飘零草野、冷落潦倒,借此表达诗人的痛心、鄙视之情,更以得意者反衬诗人的功业无成。
    解析:
    17.答案:
    (1)浴乎沂,风乎舞雩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鸣琴垂拱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解析:
    18.答案:A首先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叙述视角;B要以题材、体裁和叙述效果为依据
    解析:
    19.答案:①重复,搭配不当,应改为:“亲历的事件”;或者删去“所亲历”③滥用介词,缺主语。去掉“关于”。⑦定语状语语序错位,应改为:“文章可灵活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称”。
    解析:
    20.答案:①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后面经常与“便”配合。例如:“一旦、一经”(或“强调”也可:一有绿色这个媒介);
    ②表示专一(或“整个、全”):一心一意;
    ③表示动作是一次(或“动作短暂”或“猛然发出某种动作、突然出现某种情况”):心里一顿;④表示一同:一道、一起。
    解析:
    21.答案:春天,肆虐的风沙将你秀气的脸庞冲出沟壑
    解析:根据前文“冬天,没膝的深雪将你单薄的裤腿冻成冰棍”,后文“夏天,炎炎的烈日将你嫩白的皮肤晒成黑炭”,将划线句子改成结构相同的句子,同时仿照“冻成冰棍”“晒成黑炭”运用合适修辞进行修改。
    22.答案:①周朴园以自欺欺人说谎的方式来推卸责任,体现他心虚、惴惴不安并带有一丝恐慌的心理;表明他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②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劣迹,体现她对周朴园的嘲讽、愤怒和痛苦的心理;表明她是一个自尊坚强的人物形象。
    解析:
    23.答案:略
    解析:这个作文题目的写作角度很多。“看一眼”可以是冷漠的看、忽视弱势群体的看、不在意的看、鲁迅笔下的看客的看;也可以是豁达而一笑置之地看。“观察”可以是观察社会,也可以是观察自然。可以是科学观察,也可以是艺术观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可以是现实观察,也可以是历史观察。可以是加来道雄观察金鱼、林庚观察木叶、鲁迅观察社会。这些都是观察很好的角度。艺术观察是艺术欣赏的前奏;社会观察体现着批判精神;科学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等等。而且这些角度,都可以跟现行教材(必修下册)进行有效的衔接。
    当然,这是一个二元思辨的话题,应该着力阐述“观察与看一眼”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观察”历史,可以以古为鉴,究古今之际,通天人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可以“看一眼”历史,可以云淡风轻,惯看秋月春风、管他谁家兴盛谁成败。比如说,“观察”与“看一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各得其所。
    参考立意:
    (1)让观察与看一眼齐飞
    (2)观察固然好,看一眼未必孬
    (3)动静相宜,各得其所——简议“观察与看一眼”的关系
    “一”的义项卡片
    【示例】最小正整数:一颗、一种



    相关试卷

    2024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共8页。

    语文-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及答案,共7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