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0/1-17194425015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0/1-17194425015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0/1-17194425016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0/0-17194424989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0/0-1719442499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04060/0-17194424990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础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基础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基础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爱物理,爱生活”,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物理量估测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60N
B.把一个鸡蛋举起1m做的功约20J
C.一位中学生正常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m/s
【答案】C
【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个鸡蛋重约1N,把2个鸡蛋举起1m做的功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本题3分)如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核桃夹B.筷子
C.瓶起子D.钳子
【答案】B
【详解】ACD.核桃夹、瓶起子、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符合题意。
故选B。
3.(本题3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曝擦,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根据滑轮相关知识,动滑轮上的绳越多,越省力,A中无动滑轮,而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BC中动滑轮上有两股绳,D中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则D中最省力,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本题3分)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A. 赛艇的浆B. 钳子
C. 独轮车D. 撬棒
【答案】A
【详解】A.赛艇的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可以省距离,故A符合题意;
B.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
C.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本题3分)下列现象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流动的风推动帆船前进B.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人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D.人将木箱推到斜坡的顶端
【答案】C
【详解】A.在风力的作用下,帆船沿着力的方向前进了一定的距离,所以风对帆船做了功,故A不合题意;
B.车在拉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拉力对车做了功,故B不合题意;
C.人举着杠铃不动,虽然此时运动员对杠铃有一个支持力的作用,但此时杠铃不再运动,有力但没有距离,故支持力不做功,故C符合题意;
D.人将木箱推到斜面顶端,在向上推力的作用下,木箱上升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推力对木箱做了功,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本题3分)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做功越慢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小
D.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答案】C
【详解】A.机械效率越高,说明转化成的有用功占比大,不能说明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A错误;
B.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与是否省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
C.功率是指做功的快慢,则做功越慢的机械其功率一定越小,故C正确;
D.做功与功率及时间有关,则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可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7.(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台机械做功时的功与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台机械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B.C.D.无法确定
【答案】A
【详解】取时间,在图像上找出机械对应做的功,如图:
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做的功多,乙物体做的功少,根据P=可知,甲物体的功率大于乙物体的功率,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本题3分)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每次运动时,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1、F2、F3,效率为η1、η2、η3,则( )
A.F1+F2=F3B.F1+F2>F3C.η1+η2=η3D.η1>η2>η3
【答案】B
【详解】AB.由图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2;设一块砖的重力为G,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由
可得这3次的拉力分别为
则
因此
F1+F2>F3
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可得,动滑轮的重一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η1 W 乙,根据功率公式P=可知, P 甲> P 乙.
13.(本题4分)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小明和同学到游乐园乘坐“森林小火车”。若火车以5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5min,则通过的路程为 m,若车此时受到的阻力为2×104N,该小火车的功率是 kW。
【答案】 1500 100
【详解】[1]由题知,火车的速度5m/s,行驶时间5min,由可得,火车通过的路程
s=vt=5m/s×5×60s=1500m
[2]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则牵引力
F=f=2×104N
其功率
14.(本题8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茶壶是应用 原理工作的,图乙中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用力最小的是 (选填“F1”“F2”或“F3”);
(2)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某箱式板房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其中使用滑轮组上面的小滑轮的好处是 ,最下面的大滑轮相当于 杠杆。
【答案】 连通器 F2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详解】(1)[1]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2]图乙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要使杠杆保持平衡用力最小,就应使动力臂最长,动力臂OA最长,F2的力臂是OA,因此最省力的是F2。
(2)[3]图丙中滑轮组上面的小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最下面的大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15.(本题4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重力为10N的木块P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若每只滑轮重2N,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答案】 5 80%
【详解】[1]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动滑轮下端受到绳的拉力为8N,如图,由两根绳承担物重,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2]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为总功,设物体向右移动的距离为s,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本题2分)如图所示,将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正中央的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已知杠杆左端所挂重物G=18N,若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为使杠杆AB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的最小值应为 N。
【答案】9
【详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要使拉力F的大小最小,那么需要拉力F的力臂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到,以C点为支点时,力臂CB是大于以D点为支点时的力臂DB,那么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F最小,可得到
而长度关系
解得;拉力F的最小值是。
三、作图题(共8分)
17.(本题4分)如图甲是一个手动榨汁机,其上部手柄在使用时可看做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O为支点,是压水果时B点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及阻力臂。
【答案】
【详解】由支点向阻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可知,连接OA,OA即为最长的动力臂,与它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阻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所以动力应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动力应斜向下,故作图如下:
18.(本题4分)如图所示,某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由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
【详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另一个定滑轮,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共17分)
19.(本题9分)杆秤是我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出来的,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制作了一把杆秤。
(1)将杠杆的中点悬挂,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平衡,小明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 ;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悬挂同质量的钩码并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
②小明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如图乙,小明在杠杆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将弹簧测力计沿D竖直向下拉,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然后沿C斜向下拉,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每个钩码重均为0.5N,杠杆每格刻度均匀且杠杆重不计);
(4)实验结束后,小明制作了如图丙所示的杆秤,经测试发现能测的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下列操作能使杆秤所测最大质量变大的是 (填选项)。
A.将a点向左移
B.将b点向左移
C.将a、b点都向右移动等长距离
D.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
【答案】 平衡 右 力臂 寻找普遍规律 0.75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B
【详解】(1)[1]杠杆处于静止时为平衡状态。因此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平衡。
[2][3]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左端偏低右端偏高,为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2)[4]分析实验数据
1N×10cm=2N×5cm
2N×10cm=1N×20cm
2N×15cm=3N×10cm
因此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F1l1=F2l2。
[5]实验次数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小明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3)[6]由题意及杠杆平衡原理可得,在B点处的拉力为
FB=2×0.5N=1N
设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则有
FA×4l=FB×3l
解得。
[7][8]在图乙中,保持A点不变,测力计从D位置转动到C位置时,拉力F向左倾斜,此时F的力臂变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拉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4)[9]如图丙所示的杆秤,支点为b,假设动力臂为lab,阻力臂为lbc,不计杆杆自身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
G物×lab=G秤砣×lbc
m物g×lab=m秤砣g×lbc
所以在秤砣和杆秤长短不变时,能使杆秤所测最大质量变大的是将b点向左移,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0.(本题8分)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
(1)分析表中的数据,他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
分析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 ,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 ;
(3)根据表2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 错误 低 大 机械效率 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 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详解】(1)[1]表格中第1、2、3次实验,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力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所以他们的猜想是错误。
(2)[2]由第4、5、6次实验的表格数据知,提升钩码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小。
[3]由第4、5、6次实验知,动滑轮的个数分别为1、2、3个时,提升相同钩码,分别做的额外功
,
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
[4]由实验知,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额外功也随之增大,机械效率会减小,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即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机械效率。
(3)[5]继续增加动滑轮的个数,则承重绳子越来越多,将钩码提升相同高度时,绳子自由端需要移动的距离越来越大,绳端移动距离太长时,操作不便。
[6]为了避免绳子自由端移动过多的距离,可减少钩码提升的高度。
五、计算题(共20分)
21.(本题10分)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5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3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在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2)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3)若物重再增加24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则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为多大?
【答案】(1)2m;(2)100N;(3)420N
【详解】解:(1)由图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2,由s=nh可得,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2)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300N﹣500N=100N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物重再增加240N的重物时,绳端拉力
答:(1)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2m;
(2)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800N的重物,拉力应为420N。
22.(本题10分)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要将重为1000N的木箱拉到1.5m高的车厢里,他将一块5m长的木板搁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然后站在车上用400N的拉力将物体从斜面低端匀速拉倒车厢里,用时20s,求:
(1)工人拉动木箱的速度;
(2)工人做的功;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1)0.25m/s;(2)1500J;(3)75%
【详解】解:(1)工人拉动木箱的速度
(2)工人做的功
(3)有用功
斜面机械效率
答:(1)工人拉动木箱的速度是0.25m/s;
(2)工人做的功是1500J;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
总功机
机械效率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2.2
0.3
0.5
0.66
75.8
实验次数
动滑轮个数
钩码重G/N
绳端拉力F/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
总功机
机械效率
4
1
6
3.6
0.2
0.4
1.2
1.44
83.3
5
2
6
2.4
0.2
0.8
1.2
1.92
62.5
6
3
6
2.2
0.2
1.2
1.2
2.64
4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3 功单元测试课后测评,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单元测试习题,文件包含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章 电与磁(基础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卷(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0章电与磁基础卷解析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卷人教版docx、第20章电与磁基础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