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3%,共36%)
1. 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银、汞B. 氩、金C. 钙、碳D. 镁、锰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
A.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纯天然的化妆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所以没有必要发展化学
D.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头上消除污染,而不先污染后治理
3. 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夯筑土屋B. 结绳记事
C. 磨制石器D. 烧制彩陶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水银制温度计
B. 石墨制铅笔芯
C. 干冰作制冷剂
D 天然气作燃料
5. 下列关于分子的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B.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D. 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6. 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人人有责。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B. CO
C. D. 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7. 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A. B. C. D.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紫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了黑色的氧化铜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9.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取液时,先挤压胶帽,再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面下
C. 给固体加热,先预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D. 用天平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10.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A. AB. BC. CD. D
11.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2. 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入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
B. 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
C. Ⅱ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D. 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所含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二、填空题(共64%)
13.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75%酒精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①通常情况下,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②易挥发成气体;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易燃烧;
⑤常用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描述中,涉及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酒精化学性质是______。
(2)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面上引起火灾,处理方法是______。
(3)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乙醇燃烧的生成物与蜡烛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则酒精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1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下列几种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氧气 ⑤镁 ⑥铁
(1)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2)有助燃性的气体是______;
(3)用来制霓虹灯的是______;
(4)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______;
(5)可用于制造炊具______;
(6)可用作照明弹的是______,该物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15. 给下列物质分类。
①五氧化二磷②液氧③矿泉水④洁净的空气⑤铁水⑥水银⑦稀有气体⑧冰水混合物
(1)①~⑧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编号)。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编号)。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由多到少分别是:氮气、氧气、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
(3)下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
A.B.C.D.
16. 下表是某市空气质量实时自动发布系统发布的部分地区某时段空气质量状况。据此回答:
(1)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______(填序号)。
(2)化工园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该地区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3)立交桥区附近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 汽车尾气的排放B. 人呼出的气体
C. 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D. 植物的光合作用
17. Ⅰ.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2)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需要用______;
(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Ⅱ.请用数字填空:
(4)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
(5)用试管给液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与桌面成______角;
(6)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18.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特性。
(1)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白色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将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氮气的集气瓶(两气体不反应),按图 2 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最终甲、乙中上下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请从分子特性的角度解释原因:Ⅰ. 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
②实验时发现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而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该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氮气的密度。
19. 如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1)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 ____________ 。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_________________ 。
20.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经典赏析】
(1)教材中介绍了化学家______。
A. 门捷列夫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阿伏加德罗
(2)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用汞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生成固态物质(氧化汞)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通过实验,该化学家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教材回顾】
(3)课本中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同学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其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③______。
(4)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缓慢地放入集气瓶内,可能造成的实验缺陷有:
①测定结果不准确;
②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5)用一个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40℃),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冷却后,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
(6)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填物理性质)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7)反应中,量筒内的液面的变化过程是______。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4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利用铁锈蚀消耗氧气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数据】测得图2实验、图4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5、图6所示。
【反思与评价】
(8)课本上用红磷燃烧方法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_。
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如图)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提出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气体产生。
【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产生的气体。
【查阅资料】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③二氧化碳与饱和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浊。
【进行试验】
【结论与反思】
①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______和______。
②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福州十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3%,共36%)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二、填空题(共64%)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②③ ②. ④ (2)用湿抹布盖灭 (3)小于
(4)
【14题答案】
【答案】(1)① (2)④ (3)③ (4)② (5)⑥
(6) ①. ⑤ ②.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③④⑦ ②. ①②⑤⑥⑧
(2) ①. 稀有气体 ②. 二氧化碳##CO2
(3) ①. ACD ②. B
【16题答案】
【答案】(1)④ (2) ①. 二氧化硫##SO2 ②. 形成酸雨
(3)AC
【17题答案】
【答案】(1)试管 (2)量筒和胶头滴管
(3)药匙
(4)
(5)45°
(6)
【18题答案】
【答案】(1)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 ①.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 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 大于
【19题答案】
【答案】 ①. BC ②. 分子种类 ③.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20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②. 氮气
(3)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污染空气 (5)陶土网
(6)导热性 (7) ①. 先下降,后上升 ②. 32 ③.
(8) ①. 不能 ②. 红磷燃烧无法将氧气耗尽
【21题答案】
【答案】 ①. 除去空气中的CO2 ②. 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被除去 ③. 使植物只发生呼吸作用 ④. 石灰水变浑浊 ⑤. 石灰水变浑浊 ⑥. B装置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⑦. D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 ⑧. C装置中的绿色植物的量太少 ⑨. C装置中玻璃罩透光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
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监测站
①立交桥区
②花园小区
③化工园区
④湿地公园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良
中度污染
优
操作步骤
简答
①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剂
C中放入绿色植物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
②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④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⑤D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立志中学 (原励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1,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水是生命之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