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地理]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1页
    [地理]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2页
    [地理]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6题;共48分)
    科学家们认为氢能是控制地球升温、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优选择。2023年4月10日,起于乌兰察布市,终到北京市燕山的“西氢东送”石化输氢管道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将大力缓解我国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供需错配问题。下图为氢能工业链和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氢能叙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自然资源②属于清洁能源③储存、运输方式灵活④可再生⑤深受地域限制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2. “西氢东送”工程通气后,将( )
    A . 大力解决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 B . 助力京津冀地区“低碳”目标实现 C . 促进北京地区人口大量外迁 D . 提升京津冀地区城市等级
    水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占有水资源数量、质量和供给结构,能够稳定、持续、及时与足量地保障该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当前的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和能力。下图为云南省水资源安全程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云南省水资源最不安全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4. 昭通、文山水资源较滇中地区更不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降水 B . 人口 C . 植被 D . 地形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到2035年前,我国大多数矿产消费仍将持续增长,但是国内找矿难度不断增大,石油、铁、铜等紧缺矿产供应“大头在外”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矿产资源安全问题,使得全球矿产资源争夺变得更加激烈。下图示意2021年中国与全球主要矿产品产量增幅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反映我国最紧缺的矿产资源是( )
    A . 铬矿 B . 铜矿 C . 镍矿 D . 铅矿
    6. 为保障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应( )
    A . 大量进口矿产资源,保护本国资源 B . 制定全球矿产贸易价格,维护全球矿产资源市场稳定 C . 加快发展矿产勘探技术,提升找矿能力 D . 降低国内矿产资源消费量,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粮耕价值比即粮食作物产值与耕地经济价值的比值,其中耕地经济价值由耕地上粮食作物总产值与经济作物总产值共同构成。粮耕价值比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耕地利用中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揭示耕地“非粮化”的总态势。下图示意2004~2020年中国粮耕价值比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2004~2020年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是因为( )
    ①粮食作物产值降低②耕地经济价值降低③种粮比较效益降低④经济作物产值上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8. 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会导致( )
    A . 耕地“非粮化”现象增多 B . 大量耕地荒废无人耕种 C . 从事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D .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为打造海洋牧场,长山群岛的渔业正从“捕猎型”向“农牧型”转变,即减少对野生水产的捕捞,将重心转向人工养殖。养殖方式既有传统的网箱养殖,又有新兴的底播养殖,即将海参、海胆、扇贝等底栖生物的幼苗直接投放基岩海底,不加人工干预,让幼苗自然生长。3-4年后让潜水员潜入海底,人工采捕。完成下面小题。
    9. 长山群岛的渔业从“捕猎型”向“农牧型”转变的环境效益是( )
    A . 稳定产品供应 B . 减少海洋污染 C . 提高渔民收入 D . 保护海洋资源
    10.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底播养殖的优点是( )
    ①产品品质高 ②养殖门槛低
    ③采捕成本高 ④产生污染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北冰洋碳汇是全球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北冰洋的面积仅占全球海洋的3%—4%,但其CO2净吸收量却占全球海洋的5%—14%。在温暖的春夏季,极地海冰与表层积雪在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发生融化,融水聚集于海冰表面所形成的水池,称为融池(如下图)。融池大体上可以分为底部直接与海水相连和不与海水直接接触的两类。据此完成问题。
    11. 相比其他大洋,北冰洋CO2净吸收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域面积广 B . 水体交换多 C . 海水深度大 D . 海水温度低
    12. 融池的出现最可能( )
    A . 加快海冰的融化 B . 减慢海冰的融化 C . 加快海平面上升 D . 加快海平面下降
    POPs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断的排放—传输—沉降过程,可以输入到偏远山区。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中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邻近的印度次大陆等地,工农业活动密集②高原面积广,可沉降面积大
    ③受西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④气温低且降雪多,利于沉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 应对青藏高原地区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 印度等污染物输出国禁止POPs等污染物的排放 B . 多国开展合作,研发POPs的替代物 C . 我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输入 D . 中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根据《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835.70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0.08%,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太行山区,西部的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区,南部的桐柏山和大别山区,零星分布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黄河干流沿线、淮河干流沿线、豫北平原和黄淮平原。2023年11月,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阻碍河南城镇化进程 B . 生态保护红线区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 D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以促进工业化进程
    16. 河南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措施有( )
    ①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②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③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④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动态监管和监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共4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市,被称为“世界风口”,“风”、“光”能源无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和“风”、“光”发电景观图。
    材料二: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河西走廊的种质资源含量非常丰富,该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数量巨大,该地政府积极建设种质基因库,对特色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
    (1) 从自然资源利用角度分析玉门市“风”、“光”发电的意义。
    (2) 简述该地建立种质基因库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资源进口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油气安全供应问题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我国油气资源进口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我国与西亚、北非国家的能源合作由来已久,西亚、北非各主要产油国已成为我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区。下图示意西亚、北非主要产油国。
    (1) 推测近年来我国油气安全供应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
    (2) 分析长期以来我国油气资源进口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的原因。
    (3) 为深化与西亚、北非的能源合作,请列举我国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岛上没有户籍住址登记地的岛屿称无居民海岛,我国11000多个岛屿中约90%为无居民海岛。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成本高,大多数无居民海岛以军事用途为主。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无居民海岛得到商业开发利用。近些年,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确立了“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距广东省惠州市巽察湾南端5km的三角洲岛,以“水清、石奇、沙幼”著称于南海,是我国无居民海岛中第一个被商业开发利用且拥有合法产权的私人海岛。图为三角洲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 分析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成本高的原因。
    (2) 举例说明三角洲岛及附近海域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3) 简述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确立“保护优先”基本原则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发育在热带和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的耐盐性植物群落,植物根系十分发达。红树林生态系统被认为是固碳最有效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海岸带蓝碳的产生过程包括内源碳汇和外源碳汇两部分。内源碳汇主要为植物光合碳过程主导的垂向碳储存,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似;外源碳汇是通过径流和潮流等外部水—沙所携带的陆源和海源有机质,在输入—输出平衡下沉积的横向碳储存。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地处城市腹地,是我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总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初期减少了1/2以上,城市建设和污染导致该湿地生态功能和承载力下降,生态问题突出。
    (1) 简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
    (2) 说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对维护深圳市生态安全的意义。
    (3) 简述保护和治理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第Ⅱ卷
    第Ⅱ卷的注释 题号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

    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反映我国最紧缺的矿产资源是,为保障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应,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会导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