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15*2=30分)
    1. 2023年8月13日,我国成功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小德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学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感受社会生活。
    ③④:小德在电视里看到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说明我们要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启示我们要学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③④正确;
    ①②: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①②;
    故本题选D。
    2. 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分享航天经历时说:“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送上太空。”这句话深刻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由个人机械相加组成
    ②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舍弃个人利益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④:依据题文材料,杨利伟的话语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社会并不是由个人机械相加组成,故①说法错误;
    ②:社会利益和个人并不总是矛盾的,根本是一致的,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并不总是要舍弃个人利益,故②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C。
    3. 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三位宇航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亲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血缘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C: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三位航天员之间是同事关系,所以属于业缘关系,故C符合题意;
    A:亲缘关系不属于社会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故B不符合题意;
    D: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
    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②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
    ③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
    ①②③: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自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化有利于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 2023年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也被称为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是“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面对自闭症患者,我们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亲近、关心、帮助他们B. 积极与之交往,扩大其交往范围
    C. 为其提供安静生活环境,不打扰他们的生活D. 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社会化,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在社会中成长。
    A:面对自闭症患者,我们应该亲近、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走出闭锁心理,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A说法正确;
    B:社会交往是基本需要。面对自闭症患者,我们应该积极与之交往,扩大其交往范围,B说法正确;
    C:为其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保障其清净的生活,并不能帮助自闭症患者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病症,C说法错误;
    D:面对自闭症患者,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社会化,做一个社会人,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故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
    6. 2023年泰州半程马拉松比赛即将开赛,志愿者们积极报名,为赛事的圆满成功提供重要保障。志愿者的做法( )
    A. 体现了投身社会的亲社会行为B. 他们服务大赛的目的是为获得赞誉
    C. 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是体验社会生活、满足虚荣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A:志愿者们积极报名泰州半程马拉松比赛,为赛事的圆满成功提供重要保障。志愿者的做法体现了投身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故A符合题意;
    B:他们服务大赛的目的是积极承担责任的表现,不是为了获得赞誉,故B错误;
    C: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C错误;
    D:不是满足虚荣的过程,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7. 小燕英语基础不好,她想,要是能在网上找个英国朋友教我就好了。Mary想学汉语,很想找一个中国人为师。她们不约而同地来到网站上的英语聊天室。在那儿,她们相遇、相识并相互学习,这一事例说明(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②只要想学,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③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
    ④网络交往有利也有弊
    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④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①②③: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题目可知,小燕和Mary相遇、相识并相互学习体现了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相貌、肤色等,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网络改变交往方式,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正确使用互联网,只要想学,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会拓宽我们的视野,取得进步,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未谈到网络的弊端,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互联网+”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利用:在家上网课,网络直播带火,远程医疗,云展览会…互联网对保持经济运行、保障社会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 各种信息均可在网上不受约束地传递
    D.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网络的积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ABD:题文中,互联网对保持经济运行、保障社会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了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故ABD说法正确;
    C:“各种信息均可”说法太绝对,故C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
    9.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良好媒介素养的是( )
    A. 小林假期在家自主网上学习,解决了许多学习上的难题
    B. 小华为提高自己短视频流量,经常杜撰耸人听闻的内容
    C. 小龙看到微信好友向他借款,立刻通过微信就把钱转给他
    D. 小秦经常收看某网红直播并给主播打赏红包,还经常深夜游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分析可知,“假期在家自主网上学习,解决了许多学习上的难题”是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表现,故A符合题意;
    B:小华经常杜撰耸人听闻的内容,这是违法行为,故B说法错误;
    C:小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表现,故C说法错误;
    D:小秦没有合理利用网络,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 社会生活要有秩序。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由此可见,遵守社会秩序非常重要。关于社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
    ①②③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①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1. 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 ②④B. ①②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②④:题干说明了良好社会环境需要秩序,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故②④正确;
    ①:这不是原因,故①不符合题意;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 近年来,少数中国人在公共场所随便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被国内外媒体爆料。对此,你想对这些人说
    A. 在国内可以不拘小节,出国要注意文明礼貌
    B. 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前,要注意周围是否有记者
    C. 文明礼貌不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关系国家尊严和形象
    D. 其他人也有不文明行为,不必太在意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文明礼貌不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关系国家尊严和形象。题文中砸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被国际曝光,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形象,C观点正确,ABD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
    13. 漫画中小女孩的行为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

    A.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B. 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C.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D.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知识。
    A:题文漫画中小女孩的话:叔叔好,欢迎来我家做客,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A正确;
    BCD: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题文漫画中均没有体现,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4. 游客周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崖壁上刻字以示纪念,后被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二百元罚款。对该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A. 周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B. 周某的行为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C. 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罚款处罚D.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A:材料中,周某用石头在崖壁上刻字以示纪念,后被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二百元罚款。这说明了周某违反了我国的行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说法正确;
    B:周某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B说法错误;
    C:罚款处罚只是法律处罚的一种,C说法错误;
    D:触犯刑法的行为要受到刑罚的处罚,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5. 下面是小荣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微行为”所做的“微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
    A. 某甲将拖欠自己工资的包工头控制在自家的地下室——这很正常,拖欠工资就该受到惩罚
    B. 九年级小王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去闹市区的歌舞厅酒吧喝酒消愁——这属于不良行为,应该及时劝阻
    C. 卖方收款后只发了一半毒品——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D.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这是按照社会危害程度来分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解读生活事件的能力。
    A: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将拖欠自己工资的包工头控制在自家的地下室,这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表现,某甲应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故A说法错误;
    B:中学生去闹市区的歌舞厅酒吧喝酒消愁,这属于不良行为,应该及时劝阻,故B说法正确;
    C:贩卖毒品属于犯罪行为,故C说法错误;
    D:我们可以按照违反法律的类别将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30分)
    16. 【找寻身边的感动】
    李古眼:情抄百姓事德叩万家门李吉眼是通辽供电公司的一名抄收员。抄表收费是供电公司中最普通的工种,不但繁项、枯燥,有时还得不到用户们的理解和配合。做这个工作,就是要“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可李吉眼为用户们着想,用情、用德做着这份工作。
    程鹏:新时代的普通公益人程鹏是山西交城公益顺风车协会的一位爱心人士。从协会成立,他就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花在了爱心公益这件事上。几年来他发布的车讯和搭载的乘客数是最多的。
    熊墨洪:山林“守护神”熊墨洪是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的山林护林员。25年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每天都穿着印有“森林防火”标识的工作衫,穿梭在几千公顷的山林间,每天行走20公里,他像“老树”一样,守护着上万亩的山林。
    (1)他们的行为都是什么行为?养成此行为具有什么意义?
    (2)作为未来社会的小主人,向身边的感动学习,你将如何养成这种行为?
    【答案】(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人、社会,也会使自己体会到快乐和自我存在的价值。
    (2)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解析】
    【详解】(1)此问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李古眼:情抄百姓事德叩万家门,程鹏:新时代的普通公益人,熊墨洪:山林“守护神”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联系课本知识回答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即可。
    (2)此问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联系课本知识回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即可。
    17. 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发起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活动环节。
    【分享数据】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而近视大多数是因为沉迷网络引发的。
    【分析案例】
    王某某与宋某某系同村村民,双方偶有矛盾。为出口气,宋某某便通过快手平台发布低俗语言辱骂王某某。王某某报警后,盐津县公安局对宋某某处以7日行政拘留。
    (1)上述数据反映了__问题。除此之外,网络还存在哪些弊端?__
    (2)文明绿色上网。宋某某的“遭遇”启迪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案】(1) ①. 反映了网络导致我国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 ②. 弊端: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网络的弊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
    【小问1详解】
    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网络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大多数是因为沉迷网络引发的→可链接网络导致我国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本问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宋某某便通过快手平台发布低俗语言辱骂王某某,公安局对宋某某处以7日行政拘留→可链接理想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乱象之后,有网友搜索发现淘宝等平台已搜索不到“老坛酸菜”相关商品,多家企业因此受到影响。
    材料二 2022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再一次明确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1)“老坛酸菜”生产者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价值准则?这一价值标准的内涵是什么
    (2)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第(1)问中的价值准则?
    (3)请分析材料二,国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因。
    【答案】(1)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3)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诚信的内涵、践行诚信、诚信的重要性。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小问1详解】
    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乱象→可链接诚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本题考查诚信的内涵,可结合教材知识进行作答。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怎样践行诚信,可结合教材知识进行作答。
    【小问3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诚信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可链接诚信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相关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咸丰县城区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丰县城区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文件包含湖北省咸丰县城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