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复习知识要点第1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复习知识要点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复习知识要点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复习知识要点,共5页。
    第一部分 备考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是写、拆、删、查,关键是拆,强酸、强碱、易电离的可溶性盐要拆成离子形式,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和难电离的物质写化学式。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5.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6.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可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小于水。7.钠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8.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 2NaOH+H2↑,现象为浮、熔、游、响。9.钠着火时用沙土扑灭。10.过氧化钠与CO2和H2O反应均可以放出氧气,故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11.常温下Na2CO3溶解度比NaHCO3大;Na2CO3热稳定性较强,受热不易分解,NaHCO3受热分解可生成Na2CO3。12.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13.在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14.氯水的成分可归纳为“三分四离”——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H+、Cl-、ClO-和OH-四种离子。15.实验室制氯气可利用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中浓盐酸体现还原性和酸性;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16.标准状况下(0℃、101 kPa),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1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18.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c=1 000ρωM(ρ的单位为g/cm3)。19.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20.工业制备硫酸的三步骤:造气、接触氧化、吸收SO3;三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21.浓硫酸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2.浓硫酸与足量Zn反应,先产生S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浓度减小,Zn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23.Al既能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氢气:2Al+6HCl 2AlCl3+3H2↑,又能与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2Al+2NaOH+2H2O 2NaAlO2+3H2↑。24.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25.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6.在元素周期表中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周期为长周期。27.元素周期表有18列,共16个族:七主、七副、一0一Ⅷ(8、9、10三列)。28.同一周期主族元素自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9.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0.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如:Al(OH)3+3HCl AlCl3+3H2O,又能与强碱反应,如:Al(OH)3+NaOH NaAlO2+2H2O。31.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32.金属性(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H2的能力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等。33.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34.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35.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第二部分 答题模板1.容量瓶检漏操作: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按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再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  后塞紧,再倒立观察。若均无水渗出,则容量瓶不漏水。2.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焰色相同,然后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焰色。3.玻璃棒的常见作用:①搅拌,加速物质溶解或散热;②引流。4.Fe(OH)3胶体的制备:向一定量沸水中逐滴加入几滴饱和FeCl3  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5.常见离子的检验(1)Cl-: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2)NH4+: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含有NH4+。(3)SO42-: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取少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再加入……试剂),溶液由……变为……(或有……生成),说明含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