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内能 热传递练习
展开A.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不能相互转化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答案】D
【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以下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故B错误;
C、内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如热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
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
A.一样大B.水的内能最大
C.冰的内能最大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
【答案】D
【解答】解: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质量相等温度相等的冰、水和水蒸气,分子动能相等,冰的分子势能最小,水蒸气的分子势能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大一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把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会冲出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塞子冲出去前,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
B.塞子冲出去时,管口周围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C.塞子冲出去后,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D.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D
【解答】解:A.塞子冲出前,随着不断对试管加热,试管内水的温度升高,并不断汽化成水蒸气,体积一定,水蒸气不断增多,所以试管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故A错误;
B.塞子冲出去时,管口周围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B错误;
C.塞子冲出去后,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D.在四冲程的热机中,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故该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
2021年10月16号我国成功将神舟13号发射升空,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 )
A.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火箭和神舟13号的机械能
B.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火箭和神舟13号的重力势能
C.神舟13号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D.神舟13号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C
【解答】解:AB.火箭升空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大部分转化为火箭和神舟13号的机械能,还有部分能量用于克服阻力做功,故AB错误;
C.神舟13号加速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增加,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和势能均增加,故C正确;
D.因为动能和势能均增加,所以不存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5g、10℃的水含有热量210J
C.1kg的水在1℃时含有热量4.2×103J
D.1kg的水从15℃升到16℃吸收的热量4.2×103J
【答案】D
【解答】解:A、物体的放热多少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故D错误;
B、因为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不是物体含有的。故B错误;
C、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是一个过程量,不是物体含有的。故C错误;
D、1kg的水从15℃升到16℃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1kg×1℃=4.2×103J.故D正确。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一个物体只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
D.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答案】D
【解答】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故B错误;
C、一个物体只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故C错误;
D、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虽然不变,但内能增加,故D正确。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将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从外界吸收热量达到的
D.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
【答案】D
【解答】解: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能是通过从外界吸收热量达到的,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功达到的,故C错误;
D、当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状态发生改变,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D正确。
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
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
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答案】D
【解答】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故B错误。
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加,故C错误。
D、加热后,牛奶分子运动加剧,所以牛奶香气四溢,故D正确。
甲、乙两铝块,温度相同,乙的质量是甲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甲铝块的温度将向乙铝块传递
B.它们的内能都不变
C.乙铝块的内能将增加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答】解:由公式Q=cmΔt可知,Δt=,已知甲、乙都是铝块,比热容相同;乙的质量是甲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质量大的温差小,故乙的温差小于甲的温差,因它们初温相同,末温由公式t=t0+Δt可知,乙的末温小于甲的末温,因此热量会从甲传递给乙,甲的内能减小,乙的内能增加。
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不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速度比冷水温度升高速度慢
C.热水放出的热量小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400s左右时,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40℃,所以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故A错误;
B、400s内,热水温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30℃上升到40℃,上升10℃,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故B错误;
C、实验中不可避免有热量损失,所以热水放出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
D、热水降低的温度△t=70℃﹣40℃=30℃,冷水升高的温度Δt=40℃﹣30℃=10℃,由公式Q=cmΔt可知,Q、c相同时,m与Δt成反比,Δt越大m越小,如果不存在热损失,热水的质量小于冷水的质量,如果热损失比较少,会导致热水质量只变大一点点,那热水质量还是小于冷水质量,如果热损失很多会导致热水质量变得更大,就有可能大于冷水的质量,当然也可能刚好等于冷水的质量,故D正确。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夏天太阳暴晒,路面温度升高
C.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
D.两手互相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答案】B
【解答】解:A、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A错误;
B、夏天太阳暴晒,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正确;
C、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C错误;
D、两手互相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D错误。
陕西秦岭以南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如图为一杯陕南富硒绿茶,茶叶翠绿,茶香袭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绿色的茶叶吸收绿光
D.茶香袭人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答】解: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热茶暖手,手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B错误;
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茶叶呈绿色因为反射了绿色光,故C错误;
D、茶香袭人是因为茶叶的香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属扩散现象,故D正确。
桌面上有一个电热杯,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热杯的内能减小的是( )
A.往电热杯里装热水B.往电热杯里装冰块
C.用纸反复摩擦电热杯D.把电热杯通电加热
【答案】B
【解答】解:A、往电热杯里装热水,电热杯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往电热杯里装冰块,电热杯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B符合题意;
C、用纸反复摩擦电热杯,克服摩擦做功,电热杯内能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把电热杯通电加热,电流对电热杯做功,电热杯内能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中,老师演示了如图实验。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硝化棉燃烧是由于做功使管内 空气 (选填“空气”或“硝化棉”)的内能增加。这与四冲程汽油机 压缩 冲程相同。
【答案】空气;压缩
【解答】解: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烧点,硝化棉就会燃烧,该现象说明了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做功 和 热传递 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 转移 (转化/转移)。下列三幅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不一致的是 丙 (甲/乙/丙)
【答案】做功;热传递;转移;丙
【解答】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
将两手相互搓一搓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用热水袋焐一焐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甲和乙图中,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丙图中,物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丙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与甲、乙两图不同。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内能 热传递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169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 内能 热传递练习题</a>,文件包含122内能热传递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122内能热传递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优秀习题,文件包含122内能热传递原卷版docx、122内能热传递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2 内能 热传递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2 内能 热传递优秀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122内能热传递原卷版docx、122内能热传递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