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练习)沪教版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章末检测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章末检测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文件包含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章末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章末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Mn-55 Mg-24 Al-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3·广东茂名·模拟预测)我国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种,《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筒,吹气复燃”,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白薯蔓”是可燃物 B.“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完全密封C.“硫磺”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D.“吹气”主要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2.(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燃爆B.吹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氧气C.将实验所用面粉换成镁粉也可能发生上述现象D.蜡烛熄灭,可能的原因是爆炸产生的气流将热量带走,使烛焰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3.(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4.(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锌的工艺,炼锌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ZnCO3Zn+3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是CO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5.(2023秋·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联考开学考试)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l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6.(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①②B.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省略实验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D.实验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7.(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 )A.23︰9 B.16︰9 C.32︰9 D.46︰98.(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9.(2023·广西桂林·中考二模)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化合物A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和9gH2O,则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是( )A.26 B.40 C.58 D.9010.(2023·广东广州·中考三摸)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11.(2023·河南信阳·校考三模)实验室二氧化锰中可能含有炭粉,若直接与大量氯酸钾加热,炭粉在大量氧气中燃烧,引起爆炸,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A.B.C.D.12.(2023·广西梧州·中考一模)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13.(2023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17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7:13D.该反应是属于化合反应14.(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15.(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质量16.(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学校去参观云锦棉纺厂,棉纺厂主要生产棉纱等产品,你认为棉纺厂生产车间应张贴如图所示哪种标志( )A. B. C. D. 17.(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MgO),也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24g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固体产物的质量可能为( )A.30g B.33g C.38g D.42g18.(2023·湖北恩施·统考一模)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19.(2023·湖南郴州·校考三模)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5g B.6.7g C.15g D.20g20.(2023·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硫酸铝铵晶体【NH4Al(SO4)2•xH2O】在空气中持续加热生成某金属氧化物。加热该晶体时剩余固体质量和成分随温度变化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酸铝铵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B.当甲是T1℃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的产物,则x=12C.当T2℃~T3℃时生成的气体是氨气D.固体乙的成分是Al(OH)3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21.(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可控制的火为人类造福,不可控制的火为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A.锅中的油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熄灭燃气火焰时,关闭阀门灭火;C.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酒精灯用后,用灯帽盖灭。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字母)。(2)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通过上述信息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 ,并写出一个学过的符合燃烧新认识的化学方程式 。22.(2023甘肃平凉中考二模)化学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保证人体健康。(1)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变黑,可以用 (填“增大”或“减小”)通风口的方法来调节。(2)骑自行车属于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购物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B.纸张双面使用 C.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碗筷(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 。②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 (填字母序号)。A.缓解粮食危机 B.缓解温室效应 C.节省耕地资源23.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C3H8+ O2 CO2+ H2O;(2) Mg+ N2 Mg3N2 ;(3) FeS+ O2 Fe2O3+ SO2 。24.(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二模)化学在防疫的灭菌与消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使用免洗手凝胶消毒剂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 。(2)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已成为防疫常态。生产医用口罩的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 环氧乙烷相对分子质量为 。(3)二氧化氯(ClO2)是日常消杀措施中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其制取的一种原理是:Cl2+2NaClO2=2ClO2+2X, 则X是由 构成(用离子符号填空)。(4)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也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①戊二醛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 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② 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26.(2023秋·湖南郴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 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 A、B、C、D 表示如下:A、B、C、D 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上述四个实验中反应前后天平仍平衡的是 (填字母)。(2)A 实验中气球的变化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结合本实验得出,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应在 中进行。27.(2023秋·广西南宁·九年级南宁三中校考阶段练习)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以氯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1)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属于哪一类基本反应类型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反应③中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4)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利用,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水还有 (填化学式)。(5)利用该工艺生产ClO2,废气处理十分重要是因为 。2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2023秋·吉林长春·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问答下列问题:(1)时,试管内固体有 种。(2)计算所取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