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题大招一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类型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顶角不明时,需分情况进行讨论,此时注意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结合.
例1 (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130°,求∠B的度数;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40°,求∠B的度数.
分析:(1)因为∠A=13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A为顶角;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因为∠A=40°<90°,所以分∠B=∠C或∠A=∠C或∠A=∠B三种情况求出∠B的度数.
解:(1)∵∠A=130°,∴∠A为顶角,∴∠B=∠C=eq \f(1,2)(180°-∠A)=25°.
(2)若∠A为顶角,则∠B=eq \f(1,2)(180°-∠A)=70°;
若∠A为底角,∠B为顶角,则∠B=180°-2×40°=100°;
若∠A为底角,∠B为底角,则∠B=40°.
故∠B的度数为70°或100°或40°.
类型2 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不明时,需分情况进行讨论,此时需注意各边长应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2 (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8,则腰长为多少?
解:当腰长为8时,三边长为8,8,10.∵8+8>10,∴能构成三角形.
当底边长为8时,三边长为9,9,8.∵8+9>9,∴能构成三角形.
故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或9.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是多少?
解:分两种情况:
当3为底边长时,其他两边长都为7.三边长3,7,7可以构成三角形,所以周长为17.
当3为腰长时,其他两边长为3和7.因为3+3=6<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
解题大招二 “三线合一”的运用
等腰三角形中的条件转化:
例3 如图,在△ABC中,AB=AC,AD=BD,DE⊥AB于点E.若BC=4,△BDC的周长为10,则AE的长为( B )
A.2.5 B.3 C.3.5 D.4
解析:∵BC=4,且△BDC的周长为10,∴BD+CD=10-4=6.∵AD=BD,
∴AD+CD=6.∴AC=6.∵AB=AC,∴AB=6.∵AD=BD,DE⊥AB,
∴AE=eq \f(1,2)AB=3.故选B.
例4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上一点,且DE=AE.
(1)求证:DE∥AC;
(2)若∠ADE=24°,求∠C的度数.
分析
(1)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CAD=∠BAD.
∵DE=AE,∴∠BAD=∠ADE.∴∠CAD=∠ADE.∴DE∥AC.
(2)解:∵∠ADE=24°,∴∠CAD=∠ADE=24°.
∵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ADC=90°.
∴∠C=90°-∠CAD=66°.
例5 下面是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线合一”时的三个命题,请完成这三个命题的证明.
分析:命题一:由“SAS”证明△ABD≌△ACD;
命题二:由“SSS”证明△ABD≌△ACD;
命题三:由“HL”证明Rt△ABD≌Rt△ACD.
命题一:证明:∵AD平分∠BAC,∴∠BAD=∠CAD.
在△ABD和△ACD中,eq \b\lc\{(\a\vs4\al\c1(AB=AC,,∠BAD=∠CAD,,AD=AD,))∴△ABD≌△ACD(SAS).
∴BD=CD,∠ADB=∠ADC=eq \f(1,2)×180°=90°.∴AD⊥BC.
命题二:
证明:∵D为BC的中点,∴BD=CD.
在△ABD和△ACD中,eq \b\lc\{(\a\vs4\al\c1(AB=AC,,BD=CD,,AD=AD,))∴△ABD≌△ACD(SSS).
∴∠BAD=∠CAD,∠ADB=∠ADC=eq \f(1,2)×180°=90°.∴AD⊥BC.
命题三:
证明:∵AD⊥BC,∴∠ADB=∠ADC=90°.
在Rt△ABD和Rt△ACD中,eq \b\lc\{(\a\vs4\al\c1(AB=AC,,AD=AD,))∴Rt△ABD≌Rt△ACD(HL).∴BD=CD,∠BAD=∠CAD.
培优点 构造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例 【问题呈现】小强在一次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
如图①,在△ABC与△DEF中,AB=DE,∠1=∠7,AC+BC=DF.求证:∠3=2∠9.
【方法探究】以下是小强的方法:
证明:如图②,延长AC至点G,使CG=BC,连接BG.
∵CG=BC,∴∠4=∠5.(①)
∴∠3=∠4+∠5=2∠5.
接下来只需证明∠5=∠9,小强就能解决该问题了.
(1)①中应填写的理论依据为等边对等角.
(2)请补全证明过程.
【方法总结】 从上面的方法可以看出,通过“化折为直”,不仅可以构造等腰三角形,还可以得到角的倍分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方法应用】 (3)如图③,在△ABC与△ADC中,若∠BAC=∠DAC=30°,∠ACB=110°,AD+CD=AB,则∠D=80°.
分析:(1)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
(2)证明△ABG≌△DE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5=∠9,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AD到点E,使DE=CD,证明△BAC≌△EAC(SAS),得出∠B=∠E.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40°,再根据∠ADC=∠DCE+∠E可得出答案.
解:(2)补全过程为:∵AC+BC=DF,
∴AC+CG=DF,即AG=DF.
在△ABG和△DEF中,eq \b\lc\{(\a\vs4\al\c1(AB=DE,,∠1=∠7,,AG=DF,))∴△ABG≌△DEF(SAS).∴∠5=∠9.∴∠3=2∠9.
(3)解析:如图③,延长AD到点E,使DE=CD,连接CE,
则AD+DE=AD+CD=AB,即AE=AB.
又∠BAC=∠EAC,AC=AC,∴△BAC≌△EAC(SAS).∴∠B=∠E.
∵∠BAC=30°,∠ACB=110°,∴∠B=180°-∠BAC-∠ACB=180°-30°-110°=40°.
∴∠E=40°.∵DE=CD,∴∠DCE=∠E=40°.∴∠ADC=∠DCE+∠E=40°+40°=80°.
教学目标
课题
13.3.1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体会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几何证明的逻辑严密性与科学性,提升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设计意图
回顾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相关知识,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铺垫.
【回顾导入】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说说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量;(2)让学生直观判断各种三角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活动二: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
通过亲手操作得出等腰三角形,为后面的探究做准备.
探究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问题1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2 [观察、实验]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
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有:AB与AC,BD与CD.
重合的角有:∠B与∠C,∠BAD与∠CAD,∠ADB与∠ADC.
【教学建议】
由折叠、剪纸的过程,很容易得出△ABC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教学中可适时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究方法,感知数学理论的严谨性.
问题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D是什么特殊的线段?
既是顶角的平分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问题4 [猜想]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猜想.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问题5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成立.
归纳: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问题6 [论证]如图,△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求证:∠B=∠C,AD平分顶角∠BAC,AD垂直于底边BC.
证明:在△BAD和△CAD中,eq \b\lc\{(\a\vs4\al\c1(AB=AC,,BD=CD,,AD=AD,))
∴ △BAD≌△CAD(SSS).
∴ ∠B=∠C.(这样,我们就证明了性质1)
由△BAD≌△CAD,还可以得出∠BAD=∠CAD,∠BDA=∠CDA,从而AD⊥BC.这也就证明了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AD平分顶角∠BAC并垂直于底边BC.
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证明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并且平分底边.这也就证明了性质2.
从以上证明也可以得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的左右两部分经翻折可以重合,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对应训练】 教材P77练习第1~3题.
【教学建议】
(1)性质1很容易得出,对于性质2,要引导学生注意对称轴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多重含义(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从而归纳出“三线合一”.
【教学建议】
性质2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命题的证明,让学生完成另外两种情况的证明:
(1)把辅助线AD改为底边BC上的高,证明它是顶角的平分线和底边BC上的中线;
(2)把辅助线AD改为顶角∠BAC的平分线,证明它是底边BC上的中线和底边BC上的高.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三:知识综合,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
通过例1和对应训练1强化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1的掌握.
通过例2和对应训练2使学生掌握对等腰三角形性质1和性质2的综合运用.
例1 (教材P76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 AB=AC,BD=BC=AD,
∴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所以,在△ABC中,∠A=36°,∠ABC=∠C=72°.
例2 如图,在△ABC中,AB=AC,AE是BC边上的中线,BF是角平分线,∠C=70°.求∠BAE和∠1的度数.
解:∵AB=AC,∠C=70°,
∴∠ABC=∠C=70°.
∵AB=AC,AE是BC边上的中线,
∴AE⊥BC,即∠AEB=90°.
∴∠BAE=90°-∠ABE=20°.
∵∠ABC=70°,BF是∠ABC的平分线,∴∠CBF=eq \f(1,2)∠ABC=35°.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
∠1=∠AEB+∠CBF=90°+35°=125°.
【对应训练】
1.如图,点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且AB=AC=CD,AD=BD,求∠BAC的度数.
解:∵AB=AC,∴∠B=∠C.
∵BD=AD,∴∠B=∠DAB.
∵AC=CD,∴∠DAC=∠ADC=∠B+∠BAD=2∠B.
∴∠BAC=∠BAD+∠DAC=∠B+2∠B=3∠B.
又∠B+∠C+∠BAC=180°,∴5∠B=180°.
∴∠B=36°.
∴∠BAC=3∠B=108°.
2.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上一点且BD=BE,求∠ADE的度数.
解:∵AB=AC,∠BAC=120°,∴∠B=∠C=eq \f(1,2)(180°-∠BAC)=30°
∵BD=BE ∴∠BDE=∠BED=eq \f(1,2)(180°-∠B)=75°
∵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ADB=90°.
∴∠ADE=∠ADB-∠BDE=90°-75°=15°.
【教学建议】
通过例1和对应训练1给学生说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常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结合考查,必要时需用到方程思想.
【教学建议】
通过例2和对应训练2给学生说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要熟练掌握,关于“三线合一”,见到其中一种表述,要迅速将它转化为另外两条线.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随堂训练.
【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是什么?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是什么?
【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1.教材P81习题13.3第1,3,4,6,7,9,13题.
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
板书设计
13.3 等腰三角形
13.3.1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折叠、裁剪引入等腰三角形,再根据轴对称的特点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对这些性质进行了证明,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如何用几何语言表述要证明的命题时,学生缺乏自主意识,今后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考查.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