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ppt课件
展开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什么是“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为什么能出现“开元之治”的局面?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接着,李渊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研读: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表现: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 ③国力增强;④文教昌盛;
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思想?
“舟所以比作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贞观政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以民为本。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央官制)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代之,690年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
28岁入宫为高宗昭仪32岁封皇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67岁改唐为周,自立为帝
(690年-705在位)
②文化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经济上: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武则天却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
请问你对武则天作何评价呢?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向前发展。
1、开辟盛世的帝王——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玄宗(712─756年在位),是武则天的孙子,“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共计29年。后期年号“天宝”,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等,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①个人因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姚崇、宋璟)②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剪冗员。③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思考: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唐朝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共同点:改革内政、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等。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 ③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等。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增加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内容
一个历史人物:唐玄宗两个历史概念:“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三个方面成就:农业三新 手工业二行 丝织 陶瓷 商业一市 长安四个世界之最:曲辕犁 唐三彩 长安城 《茶经》
1.重庆市云阳县明月坝寺庙遗址发掘中,出土了5枚“开元通宝”钱币。该钱币铸造于( )A.秦朝 B.汉朝C.隋朝 D.唐朝
2.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指的是( ) A.唐玄宗统治后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初期
4.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具体内容包括( ) ①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 ②创立了殿试制度 ③设立进士科 ④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阅读杜甫的两首诗:
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节选)杜甫的《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节选)
问题:第一首诗中反映了开元盛世的哪些景象?结合课本谈谈唐朝经济盛世景象的表现?
诗中反映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课本中还提到:①农业:A、兴修水利;B、农耕技术采取育秧移植栽培;C、蔬菜品种增多,产茶多;D、生产工具进步,有曲辕犁、筒车;E、抗灾能力加强。②手工业:A、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B、陶瓷业得到发展。著名的有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③商业的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
④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1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公开课ppt课件</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遗风”,唐朝走向兴盛的原因,国家统一安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pptx、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doc、视频《唐宫夜宴》再现大唐之美mp4、视频欣赏贞观之治avi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课件ppt,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