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和手段,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
- 掌握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判断电信诈骗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收到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和筛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常见电信诈骗类型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 预防电信诈骗的有效措施和应对策略。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准确判断并避免陷入电信诈骗的陷阱。
- 培养学生在面对电信诈骗时的冷静应对和及时求助的能力,克服恐慌和侥幸心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10 分钟)
如今
大部分中小学生人手一部手机
暑假将至
全天触网的几率更是大大增加
诈骗分子除了向中老年人下手之外
现在也将手伸向了中小学生!
1. 播放一段关于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新闻视频或展示 PPT,呈现多个真实案例,如:
案例一:吴某(11岁)使用母亲手机登录某QQ群,看到有人免费发放游戏皮肤,便添加对方为QQ好友,微信扫描二维码领取皮肤。对方告诉吴某其账号存在非法领取行为,需联系后台工作人员处理,否则要赔付10万元,被判刑1年。吴某非常害怕,添加了对方另一个QQ账号,按照对方语音提示扫描二维码支付6500元,事后吴某母亲发现异常并报警。案例二:黄某(14岁)在玩手机游戏时,网上有人表示要高价购买黄某的游戏账号,随后双方添加为QQ好友。对方让黄某某登录一个叫“下芬购”的网站,称该网站为正规游戏交易平台,黄某某同意出售账号,但对方称用来购买账号的钱款被“下芬购”网站冻结,需黄某某充值进行交易确认,黄某某便在该网站充值2次共3000元,后发现对方的QQ联系不上,该网站也无法登录。案例三:谭某(12岁)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人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并宣称可以帮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谭某某信以为真,并依照对方的视频指导,偷偷使用家长手机先后3次扫码支付,合计被骗3800元。
案例四:马某(10岁)在快手刷短视频时,看到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信息,根据指示加入某QQ群,在客服引导下领取游戏装备。随后客服以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马某某转账进行账号解封。马某某先后转账5笔共计4300元,事后发现被骗。针对中小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不少家长认为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网、玩玩游戏,怎么会被骗呢?殊不知网络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人,诈骗陷阱就在我们身边!中小学生易被骗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2. 提问学生对这些案例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电信诈骗的危害。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
1. 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 定义: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 特点:作案手法变化快、社会危害相对较大、受害群体不特定、侦办难度大。
2. 讲解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
- 网络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网络游戏诈骗等。
- 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欠费诈骗、银行卡诈骗、中奖诈骗等。
- 短信诈骗:汇款诈骗、假冒银行诈骗、虚假招聘诈骗等。
涉中小学生诈骗骗术大揭秘:
(1)网络游戏诈骗
①免费领游戏皮肤、游戏道具。同学们在玩游戏过程中,看到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免费送游戏币装备等广告消息,进入一些QQ、微信群。群内骗子让同学们用家长手机扫码领装备,等扫码后,后台会提示操作有违规,要冻结银行卡和微信,还要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拘留处罚。同学们在恐惧中听从骗子的指令,骗子伺机把家长手机内的钱骗走。
②低价销售游戏装备。骗子常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得到钱款后食言,不予交易。
③在游戏论坛上发表提供代练。骗子在一些游戏论坛上发布一些低价提供代练服务信息,有些同学为了游戏中的虚荣心,购买付款,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
(2)免费领明星签名照诈骗
同学们在网上或短视频中发现领取明星签名照的信息,骗子冒充“蔡X坤”“王X凯”等明星助理的身份,告知扫码支付5元、10元不等费用,就可以获得明星签名照。同学们付款成功后,骗子编造未成年人付款违规,导致银行账户内资金被冻结的谎言。然后以起诉学生及父母为由恐吓同学们,指令大家操作父母手机转账进行解冻,导致被骗。
(3)③免费领红包、领福利诈骗
骗子在微信群、QQ群中散布可以"领红包"的虚假消息,吸引涉世未深的学生;当同学们联系骗子后,骗子会以各种借口引诱或恐吓大家一步步往下“按指令”操作;最终同学们按骗子所说的操作完毕后,骗子会拉黑被骗人,无法再联系。
(4)冒充熟人诈骗
针对学生的冒充熟人诈骗大多数为冒充学校老师、领导打电话,以借钱或是索要红包为由要受害人汇款。接到此类电话的学生往往想着要在老师、领导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根本就不去想事情的真伪就汇款,往往被骗金额巨大。民警提示,学校任何老师、领导都不会向学生开口借钱、要钱。
(5)电话手表骗取
诈骗分子通常会骗走或盗走孩子电话手表内的电话卡,将电话卡转卖他人或用于拨打诈骗电话。轻则,电话卡被运营商封停加入不良库。重则涉嫌帮信罪,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6)红包返利“杀鱼盘”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中小学生入群,再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7)“解除防沉迷”骗钱财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8)主播发“福利”
诱骗中小学生加入粉丝群,再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福利礼包或限量明星周边,诱导中小学生进行转账或刷单。
(三)学生互动(20 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遇到过电信诈骗?
- 电信诈骗为什么能够得逞?
-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四)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20 分钟)
1. 提高警惕
- 对陌生来电、短信和网络信息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好事。
2. 保护个人信息
- 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
- 注意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避免丢失或被盗用。
3. 谨慎点击链接
- 对于不明来源的链接,尤其是要求输入个人信息或下载软件的链接,切勿轻易点击。
4. 核实对方身份
- 如果接到自称是银行、公安、法院等机构的电话,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和所提及的事项。
- 不盲目听从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5. 拒绝诱惑
- 不被高额回报的投资、中奖等虚假信息所迷惑,避免因贪小便宜而遭受大损失。
6. 学习防骗知识
- 主动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案例,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
7. 安装防护软件
- 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正规的安全防护软件,及时拦截可疑的电话、短信和网络连接。
8. 多与他人交流
-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人、朋友或老师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9. 遵守正规交易流程
- 在进行网上购物、转账等操作时,严格按照正规的交易流程进行,不随意轻信他人的特殊要求。
10. 关注官方渠道信息
- 及时了解电信诈骗的最新动态和防范提示,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准确的信息。
(五)情境模拟(20 分钟)
1. 设计一些电信诈骗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 比如,一名学生扮演诈骗分子,打电话给另一名学生,试图实施诈骗;其他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破绽和应对方法。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式。
中小学生要做到“四不轻信” “四不要”
1.“四不轻信”
①不轻信任何宣传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②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③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④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2.“四不要”
①不要随意转账汇款,在网络聊天中如涉及汇款,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②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不要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不下载非正规渠道的APP。
③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任何密码等。
④不要盲目行事,在受到威胁、恐吓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要及时与父母沟通商量,不要因为担心父母责备而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
(六)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30 分钟)
1. 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 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 表现形式: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网络欺凌、社交欺凌等。
2. 分析校园欺凌的危害。
- 对受害者: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 对施害者: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 对学校和社会:破坏校园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七)如何预防校园欺凌(20 分钟)
1.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友善和包容的态度与同学相处。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公平、正义、尊重和友善的重要性,反对暴力和欺负行为。
-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心他人的权益。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自尊,增强心理韧性,能够应对挫折和压力。
-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4.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 学校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纪律准则,强调友善、互助和包容的校园氛围。
-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加强家庭教育
-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冲突和矛盾,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6.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 教导学生识别欺凌行为的迹象,知道如何避免成为欺凌的目标。
- 让学生了解在遭遇欺凌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7. 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督
-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欺凌行为的苗头。
- 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鼓励学生勇敢地报告欺凌事件。
8. 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
- 组织专题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和警惕性。
9.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途径,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0. 促进家校合作
- 学校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八)遭遇校园欺凌时的处理方法(20 分钟)
1. 保持冷静
- 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激怒欺凌者,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
- 深呼吸,稳定自己的心态,思考应对策略。
2. 及时躲避
- 如果可能,尽快离开欺凌现场,避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 前往安全的区域,如教室、办公室、有老师或其他成年人监管的场所。
3. 大声制止
- 用坚定、严肃的语气大声喝止欺凌者的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
- 引起周围同学或老师的注意,寻求他们的帮助。
4. 向他人求助
- 尽快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报告欺凌事件。
- 详细描述事情的经过、参与人员和自己的感受。
5. 保留证据
- 如果有条件,尽量保留与欺凌相关的证据,如视频、照片、聊天记录、受伤的照片等。
- 这些证据可能有助于后续的处理和解决。
6. 不要以暴制暴
- 避免用暴力手段回击欺凌者,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依靠学校和法律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7. 调整心态
- 不要过分自责或感到羞耻,校园欺凌不是受害者的过错。
- 寻求心理支持,如与朋友倾诉、接受心理咨询等,帮助自己尽快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8. 配合调查
- 在学校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时,如实提供信息和证据,协助解决欺凌问题。
总之,遭遇校园欺凌时,要勇敢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同时依靠外界的力量来制止欺凌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4: 这是一份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4,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7: 这是一份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7,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9: 这是一份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9,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