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皮影戏生动讲述航天故事,“兽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欣赏江南丝竹曲乐,“竹”的主要成分是人工高分子材料
C.鉴赏陶瓷玉器,“陶瓷”是由黏土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制成
D.体验江南闺绣画,“画”中颜料所用的铁红,其成分是碱性氧化物
2.下列离子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O溶液:
B.在磁性氧化铁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C.在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向含双氧水和氨气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得到深蓝色溶液: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正确的是( )
A.(重水)含中子数为3
B.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中含型σ键数为0.4
C.溶液含和总数为0.1
粉在干冰制作的灯笼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0.1
4.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探测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含氧橄榄石矿物。已知前四周期元素X、Y、Z、R、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氢化物常用于雕刻玻璃,R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可制作光导纤维,W的合金材料是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其态Z原子核外s,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负性:B.分子的键角为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D.熔点:
5.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的廖开明教授和邵宗平教授合作,通过对过渡金属基尖晶石氧化物进行氧化和还原性能优化,成功实现高性能长寿命锌—空气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材料中Ni、C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价、+2价
B.充电时,b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C.放电时,(标准状况)参与反应时有由b极区向a极区迁移
D.充电时,a极电极反应式为
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VSEPR模型相同:和
B.晶体类型相同:石英和干冰
C.极性分子:和
D.基态原子价层相同:和
7.近日,天津大学钟澄团队制备锌镍电池的负极材料——,流程如下,已知:离心分离是借助于离心力,使比重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池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B.“反应池1”和“反应池2”可通过搅拌加快反应
C.“加热”时选择蒸发皿盛放ZnO和BiOI固体
D.“操作1”可以为离心分离,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8.一种高分子材料(G)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结构如图所示。[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合成G的两种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和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属于支链型,具有热塑性
B.两种单体发生缩聚反应合成G
C.G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难降解
D.G的聚合度
9.“固碳”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最近,某课题组开发光催化剂实现、和苯乙烯类氢羧化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总反应是理想的绿色化学反应
B.甲能发生加聚、氧化、取代反应
C.乙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
D.乙的相同官能团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1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10.近日,科学家利用乙腈光催化脱氢偶联高选择性制丁二腈,反应流程如图所示:,光催化剂在光作用下产生电子和“空穴”,阴极得电子,空穴驱动阳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B.乙腈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副产物——乙酰胺
C.提高丁二腈的选择性关键是抑制a反应,降低c反应活化能
D.单位时间内产生“空穴”数越多,c反应越快,而a反应越慢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已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
B.平衡常数:
C.反应速率:
D.当M为200.25时转化率约为33%
13.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解质,,在水中水解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甲分子的P原子3d能级参与杂化。TS代表过渡态,M代表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反应的焓变小于0
B.按照VSEPR理论,甲分子中P原子采用杂化
C.上述分步反应中的能垒最大
D.丁挥发时要克服极性键
14.络合平衡是化学平衡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间存在络合平衡:
①,平衡常数为
②,平衡常数为,且大于。
时,在水溶液中,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X代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直线代表与的关系
B.c点条件下,能生成,不能生成
C.在含相同浓度和的溶液中滴加稀溶液,先生成
D.的平衡常数K为
二、填空题
15.硫脲称为硫代尿素,它是制造磺胺药物的原料,用于合成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等。150℃时硫脲部分异构化为,硫脲能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一种制备硫脲的新工艺如图所示。反应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获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合成”时,在反应釜中加入石灰氮和水,边搅拌边通入,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洗液、母液循环回收于“合成”工序,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3)宜选择下列试剂_________洗涤“硫脲”晶体(填字母)。
A.水
B.75%酒棈
C.乙醚
(4)尿素、硫脲、聚乙烯醇熔融生成固体电解质(SPE)。用丙酮作溶剂(导电性很弱),浸取SPE得到丙酮浸出液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浸出液中滴加1%盐酸,测得溶液导电率与盐酸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发现:CD段产生沉淀质量最大,用元素分析仪测定该沉淀仅含氮、氢、氯三种元素,进一步实验发现,该沉淀有固定嫆点,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由此推知,产生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BC段导电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②向分离沉淀后的剩余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_色,说明固体电解质导电阴离子可能是。
(5)测定固体电解质(SPE)中含量。称取wg样品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滴加2~3滴溶液,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的体积为VmL。
①则该SPE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②如果先加热熔化SPE,再测得含量,测得结果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已知:滴定反应为。
16.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马延文教授课题组合成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其部分合成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溴乙烷难溶于水,而C(2—溴乙醇)能与水互溶,其原因是_________。
(3)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吪啶的作用是_________(已知:吡啶的结构简式为,具有芳香性和弱碱性)。
(4)T是A的同分异构体,T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稳定结构有_________种(已知羟基连在双键的碳原子上不稳定,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钠反应生成。
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3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1:1:4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含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17.草酸钙一水结晶水合物可用作分析试剂、常用作分离稀土金属的载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④_________(上述反应式中,a,b,c都大于0)。
(2)在400℃时,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足是粉末,只发生(1)中反应①,达到平衡时体积为1L,压强为,温度保持不变,将体积变为2L并保持体积不变,直至反应达到平衡,此过程中压强的变化范围为_________。
(3)800℃时,向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粉末,发生反应:,下列情况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O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B.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CO、浓度比值不随时间变化
D.CaO固体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粉末,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残留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曲线变化:_________;温度高于800℃时,曲线斜率减小,可能是产物之间发生了可逆的无机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在500℃,总压保持120kPa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和,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测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为_________kPa.【提示:用气体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分压等于气体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6)氧化钙晶胞如图所示,已知: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阳离子半径为100pm。
①下列有关钙的粒子中,失去1个电子需要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②氧化钙的摩尔体积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的溶解度为11.1g。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实验(二)探究性质及应用。
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
(5)实验完毕后,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
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等于_________(用分数表示)时,黑色固体为。
(6)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稳定性(用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左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根据左图得出结论是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
(7)查阅资料可知,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和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案1: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粉末,溶液呈紫红色。
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实验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兽皮”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故A正确;
B.“竹”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不是人工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陶瓷”是由黏土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制成的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
D.“画”中颜料所用铁红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亚硫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氯化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四氧化三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硫酸铝铵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偏铝酸钠、一水合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向含双氧水和氨气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得到深蓝色溶液发生的反应为铜与过氧化氢溶液和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四氨合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选D。
3.答案:A
解析:A.重水分子中的中子数为10,则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3,故A正确;B.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3个—s型σ键,则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含有的—s型σ键数目为×3×=0.3,故B错误;C.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含、和亚硫酸的总数为0.1,故C错误,D.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则2.4g镁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2×=0.2,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A.电负性: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主族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电负性依次减小,则电负性F>O>Si>Fe>Mg,即Y>X>R>W>Z,故A错误;B.中Si为杂化,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28',故B正确;C.F的非金属性比O强,稳定性HF>,故C错误;D.为离子晶体,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点一般高于离子晶体,熔点1261°C,熔点1600~1700°C,故熔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江西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pdf、24届7月高三联考·化学DA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分类正确的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