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16481/1-1719703315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16481/1-17197033152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16481/1-17197033153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16481/0-17197033119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16481/0-17197033119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16481/0-17197033120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2讲熔化和凝固原卷版docx、第12讲熔化和凝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熔化和凝固及其特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6)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7)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凝固点相同。
(8)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1)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
(3)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3、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1)凝固、熔化温度时间--图象:
(2)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
4、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状态变化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实验器材:晶体(海波或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停表。
(3)实验步骤: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
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 40 ℃时,每隔 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
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
考点一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1.“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如图,先把糖熬成糖汁,用糖汁在石板上画出造型后,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的物态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凝固再液化B.先液化后凝固C.先凝固再熔化D.先熔化后凝固
2.如图是根据测量某物质在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该物质在AB段吸收热量
D.该物质在CD段的状态为固态
3.2024年2月底,安徽部分地区大范围降雪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志愿者在街头扫雪铲冰,为大家消除安全隐患。雪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又冻成冰,他们的脑袋上挂着冰凌,让人心暖又心疼,冰凌的形成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热熔紧固”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广泛应用。如图所示,螺纹钉在金属板材表面上高速旋转,使其温度瞬间达到上千摄氏度,板材局部 成液态;螺纹钉完全拧入板材后停止转动,经放热 后,板材就牢牢套住螺纹钉(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二 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及应用
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5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5~1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6.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7.2024年的元月的大雪后,小明发现“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熔化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此过程中雪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工作时将压缩空气与5℃以下的冷水混合后喷出,水雾在空气中凝结成雪花。“人造雪”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物态变化),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考点三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装置
9.小张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
(1)装有碎冰的试管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能保证试管中的冰 ,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根据实验数据,小张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特点是 ;
(3)该物质在BC段处于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时试管内物质的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实验采用“水浴法”的目的是使被加热物质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 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 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考点四 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1.小明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时,绘制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其温度随其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1)该物质为 (“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
(2)该物质在BC段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12.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进行的“某物质的凝固特点”的实验图像。
①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③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 (选填“增多”、“减小”或“不变”),不考虑与空气的热传递。
考点五 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1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物质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
B.A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8min时,A物质处于液态
D.A物质熔化用时5min
1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反映“铁化如水”时温度—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5.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 ;
(2)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4)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冰在熔化时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由图像可知:当加热到第3分钟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考点六 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1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光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 )
A.冰、水的温度都升高B.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18.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
A.铁在1535℃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用金属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
19.如图所示是给某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此物质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t2~t3min内该物质处于 态。
考点七 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20.下列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论什么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B.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不同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相同
C.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体熔化温度一样
D.晶体必须处在某一地点熔化,离开这一地点就不会熔化
21.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判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非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22.如图是热熔胶枪,它的作用是将热熔胶加热融化后,通过枪口喷出,用于粘合各种材料的一种工具。将塑料胶棒放入热熔枪内加热一段时间,塑料胶棒逐渐变软变稀,此过程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塑料胶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一、单选题
1.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
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图像中AB阶段表示熔化过程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固体为晶体,熔点为60℃
3.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多种功效。熬制猪油时先将猪板油洗净切块,然后加清水,没过一半的猪板油,大火煮至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动慢慢熬至全部出油,然后用筛网过滤,装进容器里。常温几个小时后,猪油就会慢慢变成乳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B.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会吸收热量
C.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D.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液化过程,会吸收热量
4.2024年2月20日临沂降下冻雨,沂河栏杆上形成了“冰溜子”(如图)。“冰溜子”的形成( )
A.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D.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5.如图所示,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 )
A.凝固放热B.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多
C.汽化吸热D.比热容大放出的热量多
6.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物质是晶体
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
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
8.小明通过实验寻找冰熔化时需要吸热的证据。用图示两个相同的保温容器,在两个容器中放入同样的适量的温水,然后向甲容器中加冰块,向乙容器中加水,待冰熔化完,比较甲、乙容器中的水温。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对于后加入的冰块和水,应满足( )
A.质量相同,冰块的温度低于0℃B.质量相同,冰块和水的温度均为0℃
C.冰块的质量比水的大,两者温度相同D.冰块的质量比水的小,两者温度相同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吃起来又酸又甜,十分美味。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它是将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熬制好的糖浆水,待糖浆水冷却变硬后就做成了冰糖葫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物态变化是 。
10.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过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 受热,海波的温度升高,内能 ;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
11.2024年2月,湖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冻雨”。“冻雨”是高空中的冰晶、雪花下降到2~3千米时,周围温度升高 成低于的过冷却水滴,当它接触到低于的地面和物体时,就会迅速 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冰壳,又称为“雨凇”。(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2.“失蜡法”是我国古代精密铸造青铜器等金属器物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先用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会全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流出,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向内浇灌金属液体铸成器物。
13.如图甲,对试管中的某种物质加热,间隔相同时间记录物质温度,绘出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图乙中读取温度时正确的是 (选填“A”“B”“C”),根据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
三、实验题
14.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冬天室外已结冰,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到室外(室外温度大约-5℃),经过相当长时间后,从室外取回混合液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小明猜想:酒精含量越高,凝固时的温度越低。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杯子、酒精、冰柜、两支相同的温度计、钟表。
(2)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入适量的相同质量和温度的不同酒精含量的水,
② ;
③每隔适当时间,观察两种混合液的状态,并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混合液开始凝固时的温度。
(3)实验结论: 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15.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会使路面的冰雪较快熔化。小涵产生了疑问:含盐的冰跟纯净的冰熔化时有何不同?她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1)实验前,如图乙所示,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器材,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绘制了A图像,可判断冰是晶体,原因是在熔化过程中 ;
(2)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足够长时间,小烧杯内的水 (选填“会”、“不会”)沸腾。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涵又取了适量浓盐水制成的碎冰,再次加热,得到丙图中B图像;可知,在雪上撒盐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3)小涵又将一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丁所示,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试管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
1.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
3.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
4.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
晶体
非晶体
熔化
凝固
教材习题02
图3.2-8是加热某种物质使其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解题方法
①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象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象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
【答案】
教材习题04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解题方法
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答案】
教材习题05
冬天,室外已结冰。某同学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到室外(温度大约为-5℃℃),经过相当长时间后,从室外取回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猜想?根据这个猜想举出一个可能应用的例子。
解题方法
①正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是0℃,在水中添加酒精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
【答案】
物质
铁
水银
酒精
钨
熔点/℃
1535
-39
-117
3410
沸点/℃
2750
357
78
5927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35
34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22讲 预习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2讲预习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22讲预习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20讲 光的色散(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20讲光的色散原卷版docx、第20讲光的色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精品讲义(人教版2024)-第19讲 光的折射(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9讲光的折射原卷版docx、第19讲光的折射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