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云南省大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6月质量检测卷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17195/0-17197101199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云南省大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6月质量检测卷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17195/0-17197101200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云南省大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6月质量检测卷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17195/0-17197101201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云南省大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6月质量检测卷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云南省大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6月质量检测卷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6题;共48分)
鲁中南山区是指以泰山—蒙山—沂山为主体的山东中部丘陵区,是山东省经济落后地区。本区是山东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为14.8%,其中幼龄林约占60%,本区农业人口为2946.83万,占总人口的88.8%,耕地占本区总面积的41.29%。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40.10万公顷,占山区的79.2%。如图示意山东省地形、河流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鲁中南山区土层薄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热条件好,有机质分解快 B . 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叶片面积小 C . 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严重 D . 山区面积大,易受流水侵蚀作用
2. 鲁中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夏季多暴雨
②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
③经济落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频繁
④植被覆盖率较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说明,与“南土”比,“北土”( )
A . 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 . 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 . 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 . 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4. 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地貌 C . 岩石 D . 水文
5. “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 . 施放草木灰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B . 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C . 种植绿肥使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 D . 种植绿肥降低成土母质风化速度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部品部件的生产对技术、设计、资金等要求较高。2016年9月,国务院亦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和现场浇筑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是
①施工工期较短 ②施工污染较小 ③建筑造价较低
④节约能源资源 ⑤抗震性能较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7.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的区城是
A . 常住人口介于5-20万人的微小型城市 B . 常住人口小于50万人的东部沿海城市 C . 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的中西部城市 D .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
8. 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B . 促进建筑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C . 有效抑制大中型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 D . 提升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20世纪90年代后,乌兰察布市因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生态退化严重,从1994年起,乌兰察布市开始重建生态。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绿氢)”管道(始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于北京市燕山石化)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氢气按其获得途径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其中“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再电解水制备获得。氢气有重量轻、燃烧性能好、环保、运输耗损少等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乌兰察布市重建生态的措施有(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
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③调整农牧业结构
④全面实施生态移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0. “西氢东送”工程的建设利于( )
A .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B . 调整西部能源消费结构 C . 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D . 改善沿线地区大气质量
埃塞俄比亚牧场广布,为了保护牧场,人们在牧场中零星种植高大的树木。1970年,当地引进牧豆树,该树极其耐旱,根系发达,可深入地下50m。十几年后,牧豆树迅速扩张,呈大规模入侵态势,到目前为止,已侵入了120万公顷的土地。牧豆树的入侵总体上改良了土壤性质,利于其他植被生长,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土壤环境问题。下表示意牧豆树入侵对土壤质地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牧豆树入侵后,土壤中黏土和淤泥成分增加的原因是( )
①流水冲刷力减弱②流水沉积物增多③生物风化作用增强④土壤有机质增多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12. 牧豆树入侵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 . 地下水位下降 B . 草地沙漠化 C . 地表干燥 D . 土壤板结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耕地质量等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耕地质量最差的地区是( )
A . 黄土高原区 B . 云贵高原区 C . 黄淮海区 D . 四川盆地区
14. 关于耕地质量最差的地区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
A . 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进行小流域治理 B . 治酸控污,低产坡耕地改造 C . 调整灌溉技术,改善耕层结构 D . 黑土用养结合,改良培肥
我国“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队开展多项科考工作:首次在地球之巅利用高精度激光雷达扫描冰川厚度;在海拔8800米架设了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持续监测世界屋脊的气象变化;并使用微波辐射计、无线电探空气球上安装气象监测仪器等多款国产“神器”,探测不同海拔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珠峰气象站科考研究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臭氧层空洞 B . 全球变暖 C . 酸雨 D . 大气污染
16. 本次珠峰科考中运用( )
A . 激光雷达分析气象数据 B . 地理信息系统传输气象数据 C . 遥感技术获取气象信息 D . 北斗导航系统测量冰川厚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道题,共52分。(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探寻黄河的治理措施,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应时代发展,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水沙调控目标。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中黄河下游河道不同平面形态,分别指出最能体现“宽河固堤”和“束水攻沙”的河段类型。
(2) 从河道形态、水流状况、河床和河道变化等方面归纳花高段河道特征。
(3) 在调水调沙过程中,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
(4) 分析采用“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西是世界最大甘蔗生产国,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其两大生产区收获期不同。依托甘蔗,巴西开发了“食糖+能源”产业模式。乙醇等可再生能源占巴西燃料消费总量的 46%(全球平均 13%)。图 1 为巴西略图,图 2 为“食糖+能源”产业流程图。
材料二:除国内消费外,巴西乙醇主要出口美国,玉米是美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2014 年,巴西乙醇出口量显著下降。图 3 为 2011 年-2015 年巴西食糖价格和美国玉米价格统计图。
(1) 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巴西消费的燃料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的原因。
(2) 简析巴西甘蔗“食糖+能源”产业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
(3) 简述巴西“食糖+能源”产业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
(4) 从供需角度,分析 2014 年巴西乙醇出口量急剧下滑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条支流,流量年内分配严重不均,丰水期最大洪峰流量为14000m3/s;枯水期平均流量约350m3/s.图1为尼罗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部分要素和埃及南部河谷工程示意图。图2为尼罗河主要支流径流量的构成。
材料二:1996年,埃及开始建设南部河谷工程,从尼罗河上的纳赛尔水库提水55亿立方米,通过新新建的运河输往低处埃及西部沙漠地带的新河谷地区,以开发数十万公顷的耕地。
(1) ____________________河为尼罗河提供了较稳定的径流量。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埃及修建南部河谷工程的必要性。
(3) 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埃及“南部河谷”工程对尼罗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第Ⅱ卷
第Ⅱ卷的注释 题号
一
二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未入侵土壤
牧豆树入侵土壤
黏土/%
17.36
21.44
沙/%
34.05
28.50
淤泥/%
48.59
50.06
质地
粉砂壤土
壤土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卷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