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课精选】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2 化学方程式
展开
这是一份【好课精选】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2 化学方程式,共26页。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010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导入新课“和”“反应条件”“生成”反应物生成物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1.书写麻烦;2.不便交流;3.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4.不能表示各种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01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生成”及“六不变”反应物生成物1.化学方程式①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个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②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质的方面 2H2 + O2 2H2O点燃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量的方面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H2 + O2 2H2O点燃12 16×2 12+ 16×21×2×2 16×2 (1×2+16)×2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量的方面 2H2 + O2 2H2O点燃粒子个数比 1 : 1 : 1粒子个数比 2 : 1 : 2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量的方面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小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硫与氧气的反应:宏观: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微观:每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质量: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宏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微观:一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加热生成一个铜原子和一个水分子质量:每80份质量的氧化铜和2份质量的氢气加热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8份质量的水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02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例1.某物质M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它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 A、 C H B、 C C、 C H O D、 H O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A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例2.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Ca B. CuO C. Cu(OH)2 D. CuCO3B3.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例 3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3.1 B.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3.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方法指导】表格型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的解决方法如下:(1)某一物质质量的计算: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列出等式,求出该物质的质量。(2)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①反应后质量增大——生成物;②反应后质量减小——反应物;③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3)设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进而求出化学计量数,写出化学方程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反应物 B.x的值为20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A4.微观反应示意图命题点1 物质类别的判断(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图A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图A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图A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图A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①⑤②③④⑥④⑥②③命题点2 判断图中粒子表示的物质(1)图A中③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2)图A中⑤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COCO2和O24.微观反应示意图概念意义读法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宏观: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微观:每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质量: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课堂小结随堂训练D2 .有关2CO+O2 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B随堂训练3.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
随堂训练D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