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答题时,务必用2B铅笔和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规定区域才有效。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草原上某昆虫种群(密度过大,会破坏环境)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破坏该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种群密度
B. 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的密度,能够准确反映出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若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b,则其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
D. 当在K/2前用该昆虫的天敌来生物防治时,气候因素是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在生产上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破坏该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种群密度,A正确;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的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B错误;
C、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b(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C正确;
D、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当在K/2前用该昆虫的天敌来生物防治时,气候因素是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B。
2.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鲤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罟不入洿池”的目的是减少捕杀该鲤鱼种群的幼体,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K值可以随环境的优化而不断增大,在K值可获得该鲤鱼种群最大的日捕获量
C. 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鲤鱼的种群数量,标记物的脱落或标记个体的死亡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
D. 该鲤鱼种群成年鱼及其幼体因食物来源不同在水中的不同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数罟不入洿池”是指密孔的渔网不进入池塘,可以保证幼年个体不被过度捕捞,其意义是为了保证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优化环境会使K值增大,在K值可获得该鲤鱼种群最大的日捕获量,B正确;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鲤鱼的种群数量时,被标记的标记物脱落,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正确;
D、该鱼种群成年鱼和幼体是一个种群,在水体中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D。
3.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选项共有( )
A. 1项B. 2项C. 3项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要用到酒精,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盐酸一起制成解离液对材料进行解离,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还需要用酒精洗去卡诺氏液;
【详解】①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可用于实验室和日常消毒,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工作台、外植体、操作人员的手等消毒,培养基需要灭菌,①错误;
②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酒精(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作为有机溶剂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②正确;
③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染色后滴加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③正确;
④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要用到酒精,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盐酸一起制成解离液对材料进行解离,④错误;
⑤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研究中,收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防止小动物尸体腐烂,⑤错误。
综上,①④⑤错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较快地恢复原状。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冻原比热带森林利于积累土壤有机物的原因是冻原的温度更低,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B. 苔原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一样,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
C. 在不同强度的干扰下,对某个热带雨林来说,其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正相关
D.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通过引入外来物种来增加生物多样性,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A、与热带森林相比,冻原生态系统微生物少,气候条件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A正确;
B、苔原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一样,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因为环境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弱,B正确;
C、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较快地恢复原状,由此可知,在不同强度的干扰下,对某个热带雨林来说,其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正相关,C正确;
D、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D。
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退耕还草后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上的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仅是种间竞争
B. 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牛、羊、蚱蜢和鼠
C. 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d
D. 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d来自紫花苜蓿的同化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详解】A、蟾蜍捕食蜘蛛,为捕食关系,蟾蜍与蜘蛛都吃捕食蚱蜢,为竞争关系,因此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A错误;
B、紫花苜蓿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有鼠、牛、羊、蚱蜢,B正确;
C、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C错误;
D、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量,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所示为氮循环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硝化细菌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B. 生态系统基石是生产者,氮循环具有全球性
C. 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及含氮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D. 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加氮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详解】A、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硝态氮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还原为气态氮的细菌群,土壤中的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土壤的肥力下降,A错误;
B、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氮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B正确;
C、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C错误;
D、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释放的化学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不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在培养基中需要加氮源,D错误。
故选B。
7. 某地区设计实施了一种新型庭院生态工程模式,该模式的物质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粪尿堆肥还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 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不需要来自外部能量的输入
C. 该模式需依据自生原理有效选择庭院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D. 该模式通过图示回用措施,增大了生态足迹,减少了环境压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学原理:
(1)循环原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2)自生原理: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
(3)协调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4)整体原理: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
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详解】A、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未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B、在肉牛养殖中需要添加饲料,在蔬菜种植中可能需要另外添加肥料,同时蔬菜能够固定太阳能,所以该庭院生态系统需要来自外部的能量输入,B错误;
C、该模式需依据自生原理有效选择庭院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C正确;
D、该模式通过图示回用措施,减小了生态足迹,减少了环境压力,D错误。
故选C。
8.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产生纤维素酶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刚果红染液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不接种作对照,以判断该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
B. 配置的培养基采用干热灭菌后即可倒平板并将平板倒置,而接种环灼烧灭菌后即可接种
C. 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计算活菌数时还可用显微镜计数
D. 菌落①中的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其能力大小可用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直径和单菌落直径的比值表示
【答案】D
【解析】
【分析】刚果红染色法原理:刚果红染液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详解】A、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存活,所以可以用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应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用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A错误;
B、培养基采用湿热灭菌,灭菌待不烫手时即可倒平板,而接种环灼烧灭菌后待冷却后即可接种,B错误;
C、用平板划线法可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但是不用于计数,C错误;
D、透明圈的大小反映了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的能力和相对数量,透明圈越大,说明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的能力越强,因此菌落①中的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其能力大小可用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直径和单菌落直径的比值表示,D正确。
故选D。
9. 剁辣椒属于发酵辣椒,其传统加工方法是利用乳酸菌的自然发酵和食盐保存作用进行加工处理。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科研人员尝试从剁辣椒中分离安全、耐盐、耐酸同时具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优良乳酸菌进行辣椒的接种发酵,提高发酵辣椒品质。分离所用MR5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番茄汁、葡萄糖、碳酸钙(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出现溶钙圈)、溴甲酚绿(pH显色剂,酸性显示黄色、碱性显示蓝绿色)、琼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乳酸菌提供氮源的主要是蛋白胨和牛肉膏
B. 将平板倒置培养可为乳酸菌筛选创造无氧环境
C. 在分离、纯化菌种时应挑取平板上呈黄色、有溶钙圈的菌落进行培养
D. 还需进行实验检测目的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分离:需要配制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并培养。
【详解】A、氮源是为生物生长提供氮元素的物质,为乳酸菌提供氮源的主要是蛋白胨和牛肉膏,A正确;
B、平板倒置培养是为了防止培养皿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不是创造无氧环境,B错误;
C、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出现溶钙圈,乳酸呈酸性,使菌落呈黄色,应挑取平板上呈黄色、有溶钙圈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C正确;
D、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安全、耐盐、耐酸同时具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优良乳酸菌,所以还需要进行实验检测目的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D正确。
故选B。
10.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图。下列选项是某同学的总结,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为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其研磨液中的EDTA可抑制DNA酶降解DNA
B. ②过程为分离:可完全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杂质
C. ③过程为沉淀:反复多次可提高DNA的纯度
D. ④过程为鉴定:在沸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呈现蓝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存在差异,可以利用这些差异,选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它们进行提取。例如,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2 ml/L 的NaCl溶液。在一定温度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因此二苯胺试剂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详解】A、①过程为裂解过程,称取样品放入研钵中,倒 入研磨液,充分研磨,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其研磨液中的EDTA可抑制DNA酶降解DNA,A正确;
B、②过程为分离过程,在漏斗中垫上纱布,将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在 4 ℃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后,再取上清液,可去除混合物中的部分多糖、蛋白质等,并不能完全去除,B错误;
C、③过程为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体积相等、预冷的酒精溶液,静置 2〜3 min,溶液中出现的白色丝状物就是粗提取的DNA,反复多次可以提高DNA的纯度,C正确;
D、④过程为鉴定,在沸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因此二苯胺试剂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D正确。
故选B。
11. 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必需工具之一,下图表示六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某基因的1个位点被EcR I切割,能断开4个磷酸二酯键
B. 分别用Sau3A Ⅰ和Bgl Ⅱ切割同一种随机序列DNA,前者得到的片段数往往多于后者
C. BamH I和Sau3A I切割产生DNA片段,经DNA连接酶连接后不能重新被Sau3AI切割
D. Acc65 Ⅰ和Kpn Ⅰ切割产生的DNA片段,经DNA连接酶连接后可以重新被Acc65Ⅰ切割
【答案】B
【解析】
【分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详解】A、某基因的1个位点被EcR I切割,能断开2个磷酸二酯键,A错误;
B、Sau3AI识别序列为4个碱基,而BglⅡ识别序列为6个碱基,而且Sau3AI也能识别BglⅡ识别的序列,因此分别用Sau3Al和BqI切割随机序列DNA,前者得到的片段数往往多于后者,B正确;
C、BamHl和Sau3Al切割形成的末端,可以相互连接,连接形成的DNA序列中还存在Sau3A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故能再被Sau3AI切割,C错误;
D、Acc65l和Kpnl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序列无法配对,而且磷酸端(5'端)也不能与磷酸端(5'端)连接,既然不能连接也就不存在重新切 割,D错误;
故选B。
12. 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图所示)。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正确表达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采用PCR技术对图中的基因G进行扩增,则n次循环后共消耗引物2n+1-2个
B. 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C. 利用物质K和抗生素进行筛选1,可获得农杆菌的蓝色菌落;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
D. 用PCR循环第3轮首次获得基因G片段,且第3轮扩增的产物有5种不同的DNA片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若采用PCR技术对图中的基因G进行扩增,则n次循环后得到2n个DNA分子,共2n+1条链,由于初始的2条DNA母链不需要引物,故n次循环后共消耗引物2n+1-2个,A正确;
B、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是可转移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农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故不会出现农杆菌的蓝色菌落;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而愈伤组织表面残留的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因此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C错误;
D、用PCR循环第3轮首次获得基因G片段,且第3轮扩增的产物有5种不同的DNA片段:含有引物1和模板链的1种、含有引物2和模板链的1种、含有引物1和引物2的不等长的DNA两种、含有两种引物的等长的DNA,D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相邻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甲是生产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现有生物拥有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总能量
B. 图1中丙属于第二营养级,乙属于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 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
D. 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A、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总能量,A错误;
B、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丙处于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错误;
C、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C正确;
D、图2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1+a2+a3,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2,因此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
故选ABD。
14. 中药藿香(二倍体)长期种植易感染病毒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其流程:接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生芽、根等器官→试管苗,下列操作方法可行的是( )
A. 选择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能抗病毒感染
B. 用适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先诱导生根,再诱导生芽,有利于幼苗吸收营养物质
C. 若外植体为花药,经组织培养后获得的植株可作为研究遗传突变的理想材料
D. 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珍珠岩或蛭石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
【答案】CD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芽尖、茎尖等分生组织分裂旺盛,且含病毒少,选择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但不能抵抗病毒感染,A错误;
B、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芽后再诱导生根,B错误;
C、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植株的一半,当发生突变时,与正常植株相比更容易出现性状的改变,因此若外植体为花药,经组织培养后获得的植株可作为研究遗传突变的理想材料,C正确;
D、幼苗移栽到大田前要进行“炼苗”,即将幼苗先移植到消过毒的珍珠岩或蛭石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D正确。
故选CD。
15. 同种生物的细胞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融合,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也可经诱导发生融合。下图为细胞融合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形成某动物的有性杂交后代时,一个a只能与一个b结合的两道屏障有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B. 在培育体细胞杂交植株过程中,a与b融合成功的标志是d再生出细胞壁
C.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a、b和d均可在适宜条件无限增殖,且在培养它们时会有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现象
D. 培育体细胞杂交植株和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均需诱导融合,且融合方法有所不同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b是生殖细胞,c是细胞融合过程,d是杂交细胞,d杂交细胞发育成个体,依赖于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所以在形成某动物的有性杂交后代时,一个a只能与一个b结合的两道屏障有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A正确;
B、在培育体细胞杂交植株过程中,a与b是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而a与b融合是否成功的标志是d再生出细胞壁,B正确;
C、制备单克隆抗体时,a和b细胞中,一个是骨髓瘤细胞,另一个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其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不可无限增殖,而骨髓瘤细胞在培养它们时不会有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现象,C错误;
D、培育体细胞杂交植株需用PEG诱导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灭活的病毒促融,融合的细胞为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D正确。
故选ABD。
16. 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为证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科学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过程②的HAT选择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B. 过程②筛选的和过程③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都能产生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
C. 与传统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有准确识别抗原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D. 若实验组的吞噬指数低于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对照组,则单克隆抗体有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答案】BD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所以②得到的细胞有三大类,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和融合的具有不同种核的细胞,经过HAT选择培养基筛选后,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A正确;
B、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来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不能在此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由于小鼠处在多种抗原刺激下,因此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所需的抗体,还需要对第一次筛选的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B错误;
C、与传统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可以准确识别抗原细微差异,能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可大量制备,C正确;
D、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没有抗体抑制,CD47对巨噬细胞有抑制作用,因此若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对照组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实验组可验证上述推测,D错误。
故选BD。
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
17. 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
(1)对湿地物种进行_____调查,可反映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植物区域的动物优势种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不同动物所需的_____不同。
(2)研究人员对该湿地食物网中的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单位:×103J/hm2•a结果如下表。由表知,甲、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远小于10%,其原因可能是甲同化量的一部分被用于_____获取,丙摄入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是_____J/hm2•a。通常,我们可用生态金字塔来研究各个营养级的_____之间的关系。
(3)湿地有丰富可食用的鱼类资源,同时有涵养水源等作用,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人类对湿地的保护使野生动物种类及其各个种群基因库增多,这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目前该湿地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若干年后又经历一场地震,震后该地所有物种及其土壤都消失,则地震前后该地的两种演替的区别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还有:地震后的_____。地震前的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答案】(1) ①. 丰富度 ②. 食物和栖息环境
(2) ①. 与乙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 ②. 1.12×103 ③. 能量、数量和生物量
(3) ①. 直接价值和间接 ②.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 ③. 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较多
【解析】
【分析】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同化量中有一部分用于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小问1详解】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别。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调查物种丰富度可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植物区域的动物优势种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不同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
【小问2详解】
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一般10%-20%。一个营养级可能有多种生物,甲与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明显小于10%,最可能的原因是一部分能量被用于与乙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取,同化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丙摄入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是5.5×103-4.38×103=1.12×103J/hm2•a。通常,我们可用生态金字塔来研究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小问3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间接、潜在价值。湿地具有较为丰富的鱼类资源,体现的直接价值,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对湿地的保护使野生动物种类及其各个种群基因库增加,不仅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地震前属于初生演替,地震后属于次生演替,地震前后该地的两种演替的区别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还有地震后的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较多,而地震前的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18. 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批量生产人胰岛素,科学家提出了两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来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方法1: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人工合成两种DNA片段,利用大肠杆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方法2:利用胰岛B细胞中的mRNA得到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胰岛素。这两种方法使用同一种质粒作为载体。下图为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技术操作时不选用EcRⅠ切割质粒的原因是_____。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需先构建由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等组成的重组质粒,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以上_____(填“方法1”“方法2”或“方法1和方法2”)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
(2)若胰岛素基因的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的链)首端到末端的序列为5′—ATCTACGCGCTCATCCG…(省略3n个核苷酸序列)…CGCAGCAATGAGTAGCG—3′。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设计引物时可添加限制酶_____的识别序列。某同学设计如下四种PCR引物,其中适合选用的一对引物是_____。
A.5′—CTCGAGGGAAAGTCGAGT—3′
B.5'—CTCGAGATCTACGCGCTC—3′
C.5′—CAATTGCGCTACTCATTG—3′
D.5'—CAATTGCCTTTCAGCTCA—3′
(3)β-半乳糖苷酶可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大肠杆菌经_____处理后,与重组质粒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再接种到添加了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_____的菌落即为工程菌种。
【答案】(1) ①. EcR I会同时破坏两种标记基因,无法实现对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②.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③. 方法1和方法2
(2) ①. Xh I和Mun I ②. BC
(3) ①. Ca2+ ②. 氨苄青霉素和X-gal ③. 白色
【解析】
【分析】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指在引物指导下由酶催化的对特定模板(克隆或基因组DNA)的扩增反应,是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在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的一种技术。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EcRⅠ在lacZ和AmpR上都有切割位点,这两个基因都是标记基因,因此EcRⅠ会同时破坏两种标记基因,导致无法实现对重组DNA分子的筛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启动子不会转录形成RNA,也不会表达出蛋白质,方法1是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人工合成两种DNA片段,利用大肠杆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方法2是利用胰岛B细胞中的mRNA得到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胰岛素,两者都不含有启动子。
【小问2详解】
由于EcRⅠ会同时破坏两种标记基因、SalⅠ和NheⅠ会破坏目的基因,故选用限制酶XhⅠ和MunⅠ进行切割,因此在设计PCR引物时需要添加限制酶XhⅠ和MunⅠ的识别序列,根据两种酶在质粒上的位置上可知,XhⅠ的识别序列需要添加在目的基因左侧、MunⅠ的识别序列需要添加在目的基因右侧,由于DNA合成时,新链的延伸方向是5′→3′,即其中一种引物与模板链3′端碱基互补配对,同时该引物序列需要包含XhⅠ的识别序列,另一种引物则需包含MunⅠ的识别序列,故选BC。
【小问3详解】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钙离子处理法,使其处于感受态(容易吸收周围DNA的状态),这样可提高转化率;结合图示可知,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在lacZ基因中,会破坏lacZ基因的结构,不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根据题干信息“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故目的基因的插入破坏了lacZ基因的结构,使其不能正常表达产生β-半乳糖苷酶,底物X-gal不会被分解,所以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时,在添加了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和X-gal的培养基上应选择白色的菌落。
19. 某些植物根际促生菌具有生物固氮、分解淀粉和抑制病原菌等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分解淀粉的固氮细菌,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_____。现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H,其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效果见表。据表推测该抗菌肽对_____的抑制效果较好,若要确定其有抑菌效果的最低浓度,需在_____μg·mL-1浓度区间进一步实验。
注:“+”表示长菌,“-”表示未长菌。
(2)研究人员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H的淀粉酶编码基因M构建高效表达质粒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成功构建基因工程菌A。在利用A菌株发酵生产淀粉酶M过程中,传代多次后,生产条件未变,但某子代菌株不再产生淀粉酶M。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两点)。研究人员通过肺上皮干细胞诱导生成肺类器官,可自组装或与成熟细胞组装成肺类装配体,如图所示。肺类装配体培养需要满足适宜的营养、温度、渗透压、pH以及无菌、无毒环境,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等基本条件,其中5%CO2的作用是_____。肺类装配体形成过程中_____(填“有”或“没有”)运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耐药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科研人员拟用MRSA感染肺类装配体建立感染模型,来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是否对MRSA引起的肺炎有治疗潜力。以下实验材料中必备的是_____。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类装配体
②MRSA感染的肺类装配体
③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
④生理盐水
⑤青霉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
⑥万古霉素(抗MRSA的药物)
【答案】(1) ①. 无机盐、淀粉 ②.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③. 1.73-3.45
(2) ①. 淀粉酶编码基因M发生突变,或者是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丢失 ②. 维持培养液的pH ③. 没有 (3)②③④⑥
【解析】
【分析】动物培养的条件:
1、营养: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2、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3、适宜温度、pH和渗透压: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温度多为(36.5±0.5)℃;pH多为7.2~7.4;动物细胞培养还需要考虑渗透压。
4、气体环境:O2: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维持培养液pH。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根际促生菌具有固氮作用,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因此用于筛选根际促生菌的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和淀粉。由题表可知,在抗菌肽浓度为3.45-55.20 μg·mL-1范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不能生长,表明该抗菌肽对它们的抑菌效果较好,因为抗菌肽的浓度为1.73μg·mL-1时,它们均能生长,所以要确定抗菌肽抑菌效果的最低浓度,应在1.73~3.45 μg·mL-1的浓度区间进一步实验。
【小问2详解】
在利用A菌株发酵生产淀粉酶M过程中,传代多次后,生产条件未变,但某子代菌株不再产生淀粉酶M,可能的原因是淀粉酶编码基因M发生突变,或者是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丢失。肺类装配体培养需要满足适宜的营养、温度、渗透压、pH以及无菌、无毒环境,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等基本条件,其中5%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由图示可知,肺类装配体形成的过程中没有运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只涉及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内容。
【小问3详解】
科研人员拟用MRSA感染肺类装配体建立感染模型,来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是否对MRSA引起的肺炎有治疗潜力,必备实验材料为②MRSA感染的肺类装配体、 ③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④生理盐水(设置对照实验使用)、 ⑥万古霉素(抗MRSA的药物,比较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的疗效),故选②③④⑥。
20. 和牛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按如图所示流程操作,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_____激素处理,可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过程①中产生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后才具有与培养到_____期的成熟的卵母细胞受精的能力。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_____作为受精的标志。
(2)为培育子代雌性小牛,胚胎移植前须进行性别鉴定,宜取_____细胞进行DNA分析。牛在自然情况下,胚胎虽然最早可在8-16细胞阶段进入子宫,但为了提高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在实践中通常发育到_____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移入的甲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雌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
(3)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_____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为提高胚胎利用效率,尽快获得数量较多的子代和牛,图中甲环节是胚胎分割,在分割胚胎时,要注意将_____均等分割且分割次数不宜过多,目前仍然以_____的分割和移植效率最高。
【答案】(1) ①. 促性腺 ②. MⅡ ③. 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
(2) ①. 滋养层 ②. 囊胚 ③. 免疫排斥反应
(3) ①. 相同生理环境 ②. 内细胞团 ③. 二分胚胎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精子的采集;②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③表示体外受精过程。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过程。
【小问1详解】
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牛后,可使供体母牛一次性排出多个卵细胞,采集的精子往往需要经过获能处理后才具有与培养到MⅡ期的成熟的卵母细胞受精的能力。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
【小问2详解】
胚胎移植前须进行性别鉴定,宜取滋养层细胞进行DNA分析;常以发育到囊胚或桑葚胚的早期胚胎作为移植对象。移入的甲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雌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小问3详解】
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胚胎分割时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将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发育,比如含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目前仍然以二分胚胎的分割和移植效率最高。
21. 赖氨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而人类主要食物中的赖氨酸含量很低,利用生物技术可提高食物中赖氨酸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合成的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抑制合成过程中两种关键酶的活性,导致赖氨酸含量维持在一定浓度,这属于_____。根据该调节方式,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_____,用于筛选经人工诱变的植物悬浮细胞,可得到抗赖氨酸类似物的细胞突变体,通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2)随着转基因技术与动物细胞工程结合和发展,2011年我国首次利用转基因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了高产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其基本流程为:①构建乳腺专一表达载体。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获取富含赖氨酸的酪蛋白基因(目的基因),可通过检索序列数据库(如GenBank等)获取其编码序列,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得到。再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与含有乳腺特异性启动子的相应载体连接,构建出乳腺专一表达载体。②表达载体转入牛胚胎成纤维细胞(BEF)。将表达载体包裹到磷脂等构成的脂质体内,与BEF膜发生融合,表达载体最终进入细胞核,发生转化。③核移植。将转基因的BEF作为核供体细胞,从牛卵巢获取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及去核后作为_____。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再用电刺激、Ca2+载体、乙醇和_____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_____。④重组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重组细胞体外培养至一定阶段,植入代孕母牛子宫角,直至小牛出生。⑤检测。DNA水平检测:利用PCR技术,以非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_____为阳性对照,检测到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中存在目的基因。RNA水平检测:从非转基因牛乳汁中的脱落细胞、转基因牛乳汁中的脱落细胞和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提取总RNA,对总RNA进行DNA酶处理,以去除DNA污染,再经逆转录形成cDNA,并以此为PCR的模板,利用特定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牛乳汁中的脱落细胞内表达,而不在牛耳组织细胞内表达,原因是构建的表达载体只含有乳腺特异性启动子,只在_____细胞中启动转录,而在牛耳细胞中不能表达。
【答案】(1) ①. 负反馈调节 ②. 赖氨酸类似物
(2) ①. (核)受体细胞 ②.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 ③. 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④. 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 ⑤. 乳腺
【解析】
【分析】负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有助于系统保持稳定。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负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有助于系统保持稳定。植物细胞合成的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抑制合成过程中两种关键酶的活性,导致赖氨酸含量维持在一定浓度水平,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如果想得到抗赖氨酸类似物的细胞突变体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赖氨酸类似物。
【小问2详解】
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为卵母细胞中含有促使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和营养条件。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再用电刺激、Ca2+载体、乙醇和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阳性对照:按照当前实验方案一定能得到正面预期结果的对照实验。阳性对照是已知的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因素,目的是确定实验程序无误。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相反,按照当前的实验方案一定不能得到正面预期结果的对照实验。排除未知变量对实验产生的不利影响。本实验以非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为了检测到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中存在目的基因,应该以转基因牛耳组织细胞为阳性对照。构建的表达载体只含有乳腺特异性启动子,只能在乳腺细胞中启动转录,而在牛耳细胞中不能表达。选项
实验
酒精的作用
①
菊花的组织培养
工作台、外植体、培养基等的消毒
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溶解绿叶中的花青素
③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浮色
④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酒精和卡诺氏液一起制成解离液
⑤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采集小动物,便于统计
限制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 I
5'-G↓GATCC-3'
Sau3 A I
5'-↓GATC-3'
Acc65 I
5'-G↓GTACC-3'
Bgl Ⅱ
5'-A↓GATCT-3'
Kpn I
5'-GGTAC↓C-3'
EcR I
5'-G↓AATTC-3'
甲
乙
丙
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00
105
75
71.5
8.44
5.5
4.38
测试菌
抗菌肽浓度/(µg•mL-1)
55.20
27.60
13.80
6.90
3.45
1.73
0.86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
+
枯草芽孢杆菌
-
-
-
-
-
+
+
禾谷镰孢菌
-
+
+
+
+
+
+
假丝酵母
-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docx、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pdf、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答题卡pdf、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答案docx、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答案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范国,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5×105J/,7,5号试管共稀释了106倍,11,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