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人文地理)历史与社会下册课件PPT+分层练习(原卷+解析卷)整套
- 6.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课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件 1 次下载
- 6.4.1 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 课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件 0 次下载
- 6.4.2&6.4.3 发展的选择——因地制宜谋发展&向贫困宣战 课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件 1 次下载
- 综合探究六 区域的变化 课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件 1 次下载
- 人文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基础过关卷+能力提升卷,含原卷和解析卷)-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试卷 0 次下载
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基础过关卷+能力提升卷)-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基础过关卷+能力提升卷)-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文件包含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docx、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基础过关卷原卷版docx、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能力提升卷解析版docx、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基础过关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们生活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
2.我国的行政区区划中,香港属于 ( )
A.省B.自治区C.特别行政区D.直辖市
3.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较为集中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方,一定没有其他民族居住
4.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B.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C.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西风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的感慨,黄河的水最终流入我国的那个海洋( )
A.黄海B.渤海C.南海D.日本海
7.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 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9.“红松之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B.
C.D.
10.要想使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B.合理载牧
C.提高植被覆盖率D.陡坡垦荒,扩大耕种面积
11.比较完整地保留着水乡古镇特色,吸引着四方游人的是( )
A. 乌镇、周庄 B. 宁波、绍兴
C. 苏州、杭州 D. 镇江、无锡
1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B.南京C.上海D.苏州
13.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是(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山西省C. 内蒙古自治区 D. 甘肃省
14.影响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距海远近 B. 地势起伏 C. 植被疏密 D. 纬度高低
15.为促进区域发展,我国在青藏地区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
A. 南水北调 B. 青藏铁路 C. 西气东输 D. 西电东送
16.决定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因素是( )
A.出生率B.死亡率C.人口基数D.自然增长率
17.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小麦B.食盐C.时装D.石油
18.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宣传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生活行为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出门多开私家车B.垃圾分类,不过度包装
C.节约用水、用电D.节约粮食、光盘行动
19.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这一做法表明长江流域正在落实的发展战略是( )
A.节约资源B.保护环境C.可持续发展D.创新驱动发展
20.以下能让我们感受到区域的历史变化的有 ( )
①人口的迁移 ②历史的变化 ③交通的发展 ④人们的方言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1.(10分)读中国政区图,填空
(1)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其中陆上邻国D为________;B为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A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E________;F________.
(3)填写行政中心:G________;H________.
(4)成语“得陇望蜀”中“陇”和“蜀”为我国两个省的简称,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标出.
22.(10分)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1)写出我国的气候类型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是____和____。
(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降水集中在____季,而____季降水最少。
23.(10分)读台湾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岛屿A是________;B是台湾的省会城市________。图2中城市C是________;D是特别行政区________;铁路线E是________。
(2)两个地区都有一条特殊纬线________穿过,热量充足,农业发达。
(3)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有“________”之称,西隔台湾海峡与________省相望。
(4)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形成了“________”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5)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试分析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提示: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________。
24.(10分)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①资源开发②生产③废物利用
(2)符合该模式中“生产”环节要求的做法有_______(双选)。
A.生产消费者使用的一次性产品B.采用清洁工艺以减少污染排放
C.使用廉价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D.加速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
(3)“循环经济”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项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的表现: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文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基础过关卷+能力提升卷)-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册,文件包含人文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docx、人文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基础过关卷原卷版docx、人文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能力提升卷解析版docx、人文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基础过关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 期末质量检测(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片所反映内容的共同之处是,下面诗句反映出唐朝,975年,宋太祖下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 期末质量检测(A卷•基础过关卷)(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