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细菌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922584/0-17198883064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4.2细菌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922584/0-17198883065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同步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案,共4页。
1.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探究过程。
2.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殖方式。
3.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4.认同在科学的发现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重要作用,并认识到保持卫生对健康的意义。
学习重点:1.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2.细菌的主要结构及分类。
3.细菌的生殖方式。
学习难点:通过比较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其营养方式。
了解细菌的发现。大家看看自己周围,能发现细菌的存在吗?肉眼根本不可见的细菌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自主阅读课本第71页内容,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列文虎克能够发现细菌,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拥有足够放大倍数的显微镜。如果没有显微镜,我们就不能观察到细菌,更无从谈起对细菌的研究,可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细菌是从哪来的呢?虽然列文虎克早早地发现了细菌,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然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比如煮沸的肉汤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同学们,这与你们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不是相符的?但是自然发生说真的对吗?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并不认同,他认为细菌来自已存在的细菌,并带着他的实验向着自然发生说发起了挑战,他就是巴斯德。
设计意图: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巴斯德的探究实验。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出示图片展示巴斯德的实验过程。
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先将肉汤放到鹅颈瓶中,加热煮沸,杀灭其中的细菌,静置一年后,发现肉汤仍然澄清,没有细菌繁殖,接着他打断瓶颈,一天后,发现肉汤变浑浊,细菌在肉汤中进行了繁殖。
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除此之外,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让人们学会了保存牛奶和酒的方法。巴斯德还提出了预防手术感染的方法,自此,消毒和预防的方法在医学界盛行了起来,大家都知道了如何应对伤口处的细菌,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巴斯德以他巨大的贡献,被世人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可见,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设计意图:了解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探究过程,认同在科学的发现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的重要作用。
细菌的形态。
出示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细菌的几种形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细菌吗?需要用什么观察呢?放大镜可以吗?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十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不过如此微小的细菌,也是有不同的形态的。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结合课本第72页内容,总结出细菌的几种形态。
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球形的叫作球菌;杆形的叫作杆菌;有些弯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作螺旋菌。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是其中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细菌有怎样的细胞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特征。
细菌的结构。
出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3页的内容,小组讨论总结出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
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具有大部分的基本结构,但不具备成型的细胞核,因此被称为原核生物。
细菌的营养方式。将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写在表格中,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细菌大多是异养的生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细菌是自养的,如硝化细菌。
设计意图: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对比,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4页的内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
我们之前学习过动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你们还记得动植物细胞是怎样分裂的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植物细胞是遗传物质复制完成后,细胞核分为两个,然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细胞中间直接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差不多,都是细胞核分裂后细胞质分裂,区别在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大家来猜猜看,细菌是怎样分裂的?细菌没有细胞核,直接复制DNA,然后将DNA分为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质也分为两份,最后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菌。新细菌和原细菌的遗传物质相同。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细菌不到半小时就能分裂一次。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芽孢的产生。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比如破伤风杆菌,它就会形成芽孢,在遇到适宜的环境如较深的伤口时,就会萌发成细菌。在芽孢的形成和萌发的过程中,细菌的数目不会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用于繁殖的生殖细胞。能否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细菌发现列文虎克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形态杆形球形螺旋形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营养方式:异养;少数自养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课本练习。
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二节 细菌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明确任务,互助交流,解疑答惑,巩固训练,能力提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细菌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