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摸底 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
展开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24 分)
1.默写 (8 分)
七年级的语文之旅,陪伴着我们的成长,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语文带给我们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木兰诗》,从“ , ”中,我们看到了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读《望岳》,从“ , ”我们明白了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读 《爱莲说》,从“ , ”中,我们懂得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高洁傲岸、 芬芳依旧;读《次北固山下》从“ , ”中,我们看到时序交替中的景物,也明白了新事物都是从旧事物中孕育而生的道理。
【答案】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识记与理解能力。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 (8分)
鲨鱼回来,翻转脊背,就要把印度人切成两半了,这时候,我觉得蹲在我近边的尼摩船 长突然站起来。然后,他手拿短刀,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肉搏。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 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船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 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 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 jiǎ 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 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勇敢大胆的船长, 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 是说,没有能刻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 xuán 涡都要把我 打翻了。 我本想跑上去助船长一臂之力,但我像是被恐惧攫住了似的,钉在那儿,挪不动步。我 直愣愣地看着这场人鲨大战。不一会儿,形势突变,鲨鱼张着它那好似巨剪似的血盆大口, 向船长再次扑来,把他掀翻在地。船长生命危在旦夕。说时迟,那时快,尼德兰手持捕鲸叉,如 闪电般冲向鲨鱼,用锋利的捕鲸叉,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艇长得救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jiǎ( )捷 鳍( ) xuán( ) 涡 攫 ( ) 住
(2)下列结构类型与“人鲨大战”相同的是 ( )(2 分)
A. 钉在那儿 B.死命挣扎 C. 躲开冲击 D. 形势突变
(3)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公认为“ ”的。 (2 分)
【答案】(1)矫 qí 漩 jué (2)D (3)《海底两万里》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以及音近、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短语类型的能力。
“人鲨大战”是主谓短语,A到D依次是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识记能力。
3.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8 分)
(1)李强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作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 你帮助他修改。(6 分)
生活处处见语文!可以说,点点滴滴的语文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着。“虽是毫末 之技,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门口张贴的对联,彰显语文的妙趣横生…… [甲]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一个人优秀的生活品质。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即生活。我忠心地希望同学们热爱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
①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 (2 分)
请你在第一自然段末尾补写一个事例,进一步表现“生活处处见语文”。 (2 分)
[甲]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
(2) 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北碑,又称为魏碑。魏碑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它与隶书相比,则简捷而得其沉雄;与唐楷相比则更丰厚刚健。以下选项不符合以上描述的一项是( )。(2 分)
A. B.
C. D.
【答案】(1)忠心 忠心 紧扣“生活中的语文”即可 将“高低”改为“高水平”
(2)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及字形识记能力“忠心”侧重忠诚,“衷心”侧重内心深处的情感。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修改病句的能力,“高低”能导致两种结果,“优秀”只是结果之一。
本题考查书体知识。根据题意,“魏碑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简捷而得其沉雄”“丰厚刚健”正是B、C、D书法作品的特点,而A属于草书。故选A.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摘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 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教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在等他忙定,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 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 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 从不缺课, 从不迟到, 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⑪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⑫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⑬“潘老师, 您干什么呀? ”我问。
⑭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 有删改)
4.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我 潘老师我 潘老师我 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5.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5分)
答:
6.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答:
7.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5分)
答:
【答案】
4.抵触(害怕) 接受(不再怕) 心疼(关心)
5.热爱教学,关爱学生;认真执着,一丝不苟;外表严厉,内心宽容;生活俭朴,大方无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公正平等,一视同仁。(答出任意5点即可)
6.运用外貌、动作的描写(答细节描写亦可),写出了潘老师被雨淋透,手指冻僵的情形, 突出表现了潘老师从不缺课、从不迟到的敬业精神,体现出“我”对潘老师的关心。
7.巧用比喻,突出人物形象;运用象征手法,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教育者的赞美之情;新颖别致,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任意5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
4.本题考查梳理情感脉络的能力。由第③段中“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等语句可得出:“我”抵触潘老师。由第⑤段中“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第⑦段中“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等语句可得出:“我”接受潘老师。由第⑨段中“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可得出:“我”心疼潘老师。第⑩段至文末的内容写的是“我”感念潘老师。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仔细研读文本,从行为、事件和人物描写等方面人手。由对潘老师“从不缺课,从不迟到”的描述和“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 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这一细节描写, 可见潘老师热爱教学,十分敬业;由补课到天黑后潘老师泡了当时在乡下也不易得的方便面给“我”这件事,可见潘老师关爱学生;由对潘老师冒着大雨赶来上课,穿着湿透的衣服和鞋子坚持上完课这件事,可见潘老师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由“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的外貌描写和“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这件事,可见潘老师外表严厉,但是当“我”完成了作业后,“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从中能看出他内心宽容;由对潘老师衣着简朴的描述和经常让“我”吃“在乡下也不易得”的泡面,可见潘老师自己生活俭朴,却对学生大方无私;由潘老师“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这件事, 可见潘老师对学生耐心细致, 不厌其烦; 由对潘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的描述,可见潘老师公平公正, 对学生一视同仁。
6.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题中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是外貌描写,“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是动作描写,这里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的又是生活中的细节,即细节描写。整句话写的是潘老师衣着单薄,又淋了雨,手指冻僵,却仍然不顾寒冷,坚持为学生上课的情景, 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又流露出“我”心疼老师的感情。
7.本题考查赏析文章标题的能力。文章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行文线索、点明文章主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擦星星的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突出了人物形象;“擦星星”含蓄地表现了潘老师一心为学生成长而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教育者的赞美、崇敬之情,运用象征手法,点明了文章主旨。同时,“擦星星的人”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篇, 文章首尾都出现了“星星”的内容, 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此外, “擦星星的人”这个标题非常新颖别致,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以上分析进行概括即可。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ㅤㅤ材料一
ㅤㅤ过去,“户外活动”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长途跋涉、挑战自我、突破极限。数据显示,近一年___ __。放慢了远行脚步的年轻人,在致力于挖掘身边户外活动新鲜玩法的同时,也让户外活动变得更加“平易近人”。郊区的露营野餐、城市的探索骑行、公园绿道上的徒步……年轻人的户外休闲“微度假”可以轻松融入每个节假日、每个周末。
ㅤㅤ近年各大平台上最火的一种户外“微度假”是露营。春季“露营+赏花”、夏季“露营+玩水”、秋冬季“星空露营+音乐会”“农场露营+亲近萌宠”……年轻人把露营玩出了新花样。“平时工作学习都太累了,周末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露营,有一种暂时逃离城市紧张生活的感觉。”一位95后露营者说。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放松心情,户外露营成为年轻人心中当红的“微度假”形式。
ㅤㅤ材料二
ㅤㅤ今天,你参加徒步运动了吗?城市周边的户外徒步正成为颇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微度假”形式。“一边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一边运动锻炼身体,还不用请年假,周末就可以走起来,何乐而不为?”一位90后这样解释年轻人喜欢户外徒步的原因。
ㅤㅤ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户外运动,徒步运动的优势很明显。首先,徒步对场地的限制不高。除了可以到野外山地或专业的穿越路线开展徒步运动外,城市里也有可供徒步的场地。很多城市都修建了完善的步道,城市公园及城市周边景区也都为徒步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市民利用周末或是其它闲暇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一场徒步之旅。被誉为“2021中国新秘境”的福州福道、北京雁栖湖西山步道以及广州的云路,都是深受当地人关注的城市步道。同时,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徒步的线路。人们只要“因时制宜”设计好线路,在该线路最好的季节前往,就可以获得最佳徒步体验。因此,一年四季都是参加徒步运动的好季节。另外,不同圈层、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从徒步运动中获得满足感。专业的青年徒步玩家可以通过征服山地等高难度线路获得挑战自我的满足;而对“非专业人士”和中老年人来说,徒步也可以是“茶余饭后”亲近自然的一种休闲方式。
ㅤㅤ材料三
ㅤㅤ2021年,垂钓人群的年轻化程度较之2020年愈发明显,钓鱼大军中的90后、95后年轻人数量持续增长。致力于解锁更多“微度假”玩法的他们,扛起钓竿亲近自然,在城市周边的水域里找到了垂钓的新乐趣——享受运动。
ㅤㅤ比起传统钓鱼活动“坐等上钩”的佛系,年轻人更倾向于主动出击的新鲜玩法。于是,最早流行于欧美的“路亚”成了年轻钓友们的最爱。“路亚”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这种钓鱼方法讲究技巧,需要钓者通过全身运动完成竿、饵、轮的综合操作。年轻人用新钓法打破了钓鱼的固有印象,将这项静止的活动玩成了紧张激烈的运动。尽管这项运动对于装备和技术都有着较高要求,乐于挑战自我的年轻人仍旧为之“前赴后继”。
8.根据图1中的信息,结合上下文,补全材料一横线处的内容。(3分)
答:
9.根据材料二内容,以下关于徒步运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徒步运动的运动量比较大,而且开展起来也相当困难,所以只适合年轻人。
B.徒步运动既可以到野外山地开展,也可就近在城市步道、公园及景区开展。
C.按“因时制宜”设计的线路开展徒步运动,一年四季都可以获得良好体验。
D.专业玩家挑战自我,非专业玩家亲近自然,不同徒步玩家都能获得满足感。
10.观察材料一中的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答:
11.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年轻人喜欢户外“微度假”的原因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每空限8个字以内)(6分)
【答案】8.户外休闲人群中,90后和95后年轻人占比最高。
9.A
10.近一年户外休闲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11.①玩法新鲜 ②简单易行 ③亲近自然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补写句子的能力。结合“近一年户外休闲人群年龄分布”图的数据可知,90后和95后占比44%,80后占比41.6%,70后占比10%,70前占比4.4%;据此可概括:户外休闲人群中,90后和95后年轻人占比最高。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提取的能力。
A.“所以只适合年轻人”说法有误。结合材料二第②段“另外,不同圈层、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从徒步运动中获得满足感。专业的青年徒步玩家可以通过征服山地等高难度线路获得挑战自我的满足;而对‘非专业人士’和中老年人来说,徒步也可以是‘茶余饭后’亲近自然的一种休闲方式”可知,徒步运动适合不同圈层、不同年龄段的人。
10.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根据图表主题,联系图表数据得出结论。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②段“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放松心情,户外露营成为年轻人心中当红的‘微度假’形式”可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是年轻人喜欢户外“微度假”的原因;
结合材料二第②段“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户外运动,徒步运动的优势很明显。首先,徒步对场地的限制不高”“很多城市都修建了完善的步道,城市公园及城市周边景区也都为徒步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市民利用周末或是其它闲暇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一场徒步之旅”可知,简单易行是年轻人喜欢户外“微度假”的原因;
结合材料三第②段“比起传统钓鱼活动‘坐等上钩’的佛系,年轻人更倾向于主动出击的新鲜玩法”可知,玩法新鲜是年轻人喜欢户外“微度假”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 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 烧今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 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铬,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 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 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铬,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乙] 予于谁毫得一古镜,以手循①之,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②之声。人或曰,此夹镜 ③也。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 ④,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既因抑按而响,刚铜当破,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历访镜工, 皆周然不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异事》)
[注释]①循: 通“插”,抚摩。②摘然: 形容开裂的样子。灼龟:古人用龟甲占卜,用火灼 烤龟背,使其正面出现裂纹。③夹镜:两层铜材合起来制作的铜镜。④铣塞:指滞涩混浊的声音。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 有布衣毕昇 布衣: (2)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范:
(3) 殊不沾污 殊: (4) 人或曰 或:
1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2) 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
14.[甲] 文介绍活板印刷,主要体现其“ ”的特征;[乙]文主要写“得一古镜” 后产生的夹镜之 (每空限填一字)(2 分)
15.《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 著作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请你结合两文内容,说说沈括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4 分)
【答案】12. (1)平民 (2)模子 (3)极、绝 (4)有的人
13. (1)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2)现在叩击它,它的声音清脆悠长。
14.“活” 疑
15.求真务实,细致缜密。能透彻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研究古镜琢磨透彻仔细。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词汇识记能力、迁移能力。
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做到“信雅达”。
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理解能力。甲文围绕“活”的特点介绍活字印刷,乙文介绍得镜后研究古镜的经历。
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理解能力。从文中作者的行为,直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文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个字做成一个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要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将字密密地排上。排满一铁框为一板,拿着放在火上烘烤,待松脂、蜡等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上面,这样铁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一块板进行排字,这块板刚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排好。两块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准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来,完全不沾药料。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子侄们得到了,至今珍藏着。
乙文
我在亳州谯县得到一面古镜,用手抚按它,当按到中心时,就发出像烧灼乌龟甲那样的绽裂声响。有人说:“这是夹层镜。”但是夹层不可以铸造,必须两片合起来制成。这面镜子很薄,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恐怕也不可能合起来。如果镜子是焊成的,那么它的声音应当像敲击钟铣那样重浊窒塞,但敲击它所发出的声音却清脆而纤细悠远。既然是因为按压而发声,那么刚铜就应当破裂,柔铜又不能像这样光洁澄澈。我遍访了造镜的工匠,他们都茫然不解。
三、写作 (45+5分)
1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历尽艰辛也要把台阶建成的父亲,想方设法买来《山海 经》的阿长……他们都是“小人物”,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 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请你选择身边的一个这样的“小人物”,写一写他 (或他们)的故事,说一说那些感动你的细节,谈一谈你从他(或他们 ) 身上得到的感悟。” 请将题目“这样的人让我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考虑文章内容的充实,不能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解析】从材料中的“小人物”、“平凡”、“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关键词中可知材料讲的是有优秀品格引人向善的平凡人。从写作要求中可知要写我们的身边人的故事,注意细节刻画,谈谈个人的感悟。半命题“这样的人让我 ”空格处填入“感动”、“难忘”、“佩服”“敬佩”、“羡慕”等表达感情的动词。
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考试版安徽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安徽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考试版安徽专用docx、七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安徽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安徽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文件包含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考试版安徽专用docx、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安徽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